2020.07.18
乳癌患者心臟病發後更容易死於乳癌!
一項新研究發現,乳癌患者發生心臟病後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60%。
在人類演化中,免疫系統被設計成用來攻擊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它還可以辨別癌細胞是異常且應被攻擊的。
不過,此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等減少血流量的事件發生時,引發特定的免疫反應,反而有利於癌症的擴散。
該研究對1,700多名早期乳癌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那些經歷過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心臟衰竭的患者比沒有經歷過的乳癌患者,癌症復發、擴散和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
這項新研究還對老鼠進行實驗,並發現相較於沒有阻斷血流的乳癌老鼠,那些被阻斷血流的乳癌老鼠在血流阻斷期間腫瘤體積增加了2倍。
研究作者K.
Moore博士說:「透過削弱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心臟病發作似乎提供了使腫瘤得以生長的環境。儘管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我們的結果支持積極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不只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還需降低乳癌發展的風險。」。
Moore補充,由於八分之一的美國女性一生中會罹患乳癌,並且在美國有近300萬的乳癌倖存者,因此有必要更好地了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
進一步研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例如:運動和治療高膽固醇和高血壓,避免癌症患者癌症惡化的可能性。
編譯來源:
* Eureklaert(2020.07.13)
* Koelwyn, G.J., Newman, A.A.C., Afonso, M.S. et 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celerates breast cancer via innate immune reprogramming.
Nat Med (2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12
孕期有高血壓的婦女更容易患心臟病
女性在懷孕時有1-10
%的人會發生高血壓,稱為「妊娠高血壓」,通常在產後恢復正常。它與子癲前症不同之處在於孕婦尿液中沒有發現蛋白質。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有高血壓的婦女未來更有可能患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為這關連進一步增添了證據
不過,當科學家欲了解妊娠高血壓可能增加哪種心血管疾病風險時(例如心臟病心臟衰竭等),得到的結果卻不一致。為了進一步檢視妊娠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一組國際性的研究團隊對21項研究進行了系統的文獻回顧,這些研究共有360萬名婦女,其中128,000名過去患有妊娠高血壓。
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相比,第一次懷孕中有高血壓的婦女以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45%,患冠心病的風險也高出46%;曾發生一次以上妊娠高血壓的婦女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81%、患冠心病的風險高出83%、患心臟衰竭的風險高出77%。
研究作者C.
Oliver-Williams博士指出,當檢視所有現有研究時,答案是明確的: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的婦女,即使沒有發展成子癲前症,也更有可能患上幾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妊娠高血壓與以後的心臟病有關。不過懷孕期間的高血壓可能會導致持久性損害,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只是懷孕時對身體的巨大需求誘發了未來的心血管疾病。」。
Oliver-Williams博士補充:「重要的是,女性要了解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並不是她們的錯,而且也不必然會發展成心臟病。雖然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因為運氣不好而處於不好的狀況,但仍有機會改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可行範圍內進行改善。積極的小改變確實有幫助,例如: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規律地做些短時間的運動、找時間放鬆等,如果有孩子的話也讓他們參與吧!」。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0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06
停經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停經使得婦女更容易發生一些健康上的問題。依據加拿大老化縱向研究的資料所做的一個新研究,指出停經是發生代謝症候群或其中一部分的一個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中央型肥胖和高血糖。
代謝症候群的案例隨年齡而增加,在加拿大60-79歲的婦女高達38%。了解起因很重要,因為這些症狀會增加心臟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婦女死亡的兩個主要原因。
過去已有研究顯示停經和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性,和老化無關。這個新的研究分析超過10,000個45-85歲婦女的資料,發現停經和代謝症候群增加的風險有正向關聯。
然而,好消息是針對有代謝症候群的婦女,改變生活的型態,可以有效地預防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停經年齡和荷爾蒙療法的使用也可能改變這種正向的關聯,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量化其影響。
研究結果重新確認了停經和代謝症候群的關聯。代謝症候群相當於心血管風險增加,而心臟病仍然是婦女主要死亡原因,這個研究強調了中年婦女心血管風險的檢查和減少風險的策略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發表在「更年期」,北美更年期學會的期刊。
編譯來源: Eurekalert (2020.07.0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6.27
是時候我們要改變對「好膽固醇」的看法了嗎?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膽固醇有分「好」跟「壞」的。
早期研究顯示,高好膽固醇可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而極低好膽固醇則導致健康情況不佳。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好膽固醇在高過特定的值之後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這樣的結果,促使指引開始改變建議,反映非常高的好膽固醇並不能保護心臟。
然而,即使有越來越多研究得出這些結論,但是民眾並不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到這樣的資訊。民眾仍會在信譽良好的醫學網站上,看到非常多致力於提升人們的「好膽固醇」的文章。
例如:在備受尊敬的WebMD網站上顯示「好膽固醇保護您免受心臟病困擾,所以好膽固醇越高越好」;攝取大量「健康油脂」,如:橄欖油、魚油和堅果等來提高自己的好膽固醇數值等。但是,儘管這種飲食與心臟病發作風險較低有關,但可能不僅僅是好膽固醇之故。當談到心臟健康時,整體的圖像複雜得多。
心臟病專家L.
Corr博士說:「的確,低好膽固醇並不是一件好事,隨著好膽固醇升高,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也會降低。但是我們現在知道,某些人異常高的好膽固醇不能起到保護作用,並且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當研究開始證明這一點時,這真是令人驚訝。」。
打破傳統論述的研究:很高的好膽固醇不見得好
所有好膽固醇都是好的來自1990年代的研究。這些結果指出,好膽固醇較高的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這促使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大型試驗,試圖找到以人為方式提高好膽固醇以降低心臟病風險的藥物治療。但是他們沒有成功。
在2018年,一項大型分析針對好膽固醇與心臟病發作、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4年來,研究人員追蹤了近6,000名患者,其中大多數患有心臟病,平均年齡為63歲。
研究顯示,好膽固醇極低(小於1mmol/L)的人群中發生了更多心臟病,這不足為奇。但是,在好膽固醇很高(超過1.4mmol/L)的人群中,人數也差不多。只有那些HDL介於1.1的人的人才會有較低的心臟病發作風險。
無論患者是否吸菸、有無糖尿病或好膽固醇數值如何,該結果仍保持不變。
研究人員M.
Allard-Ratick博士說:「傳統上,醫生告訴患者,『好膽固醇』越高效果越好。但是,這項研究和其他研究的結果指出情況可能不再如此。」。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原因,但女性更有可能有異常高的好膽固醇。同樣在2018年發表的分析專門研究了停經後女性的好膽固醇與心臟病發作之間的聯繫,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很高的好膽固醇會增加風險。
什麼才算是很高的好膽固醇數值呢?
目前的指引並未對好膽固醇設置上限。但是,根據新證據,一旦其升至1.4
mmol/L以上,它將不再具有保護性。雖然沒有專門降低好膽固醇的療法(目前的降膽固醇藥史達汀類藥物是降低壞膽固醇數值),但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有助於減少其他風險因子。
Corr博士補充,好膽固醇超過1.4
mmol/L的情況並不常見,如果好膽固醇超過此數值,請不要驚慌,因為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子,重要的是要看整體,例如是否需要改善飲食、減重或少喝酒等。
不是越高好的理由是什麼?
那麼,既然過去研究顯示好膽固醇越高越好,為什麼如今卻看到好膽固醇非常高的人心臟病風險增加?
答案尚不清楚,研究仍在進行中。
實際上,好膽固醇有不同的類型。它們的大小和結構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對健康有益,而另一些則否,甚至有害。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類型的好膽固醇可能發揮或多或少的效益,例如在更年期當所有荷爾蒙發生變化的時候。
此外,遺傳也起著作用。我們的個人敏感性和個人膽固醇臨界值意味著一個人很高的好膽固醇數值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完全正常。
Ray教授說:「有一件事很清楚。在好膽固醇方面,我們必須停止告訴患者『越多越好』,因為這是有上限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6.1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5.18
是時候重新定義男女特有的心臟疾病症狀了!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在臨床上男女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很多是一樣的,但也存在重要的差異,這些差異早在過去十幾年就已被許多文獻指出。
雖然男女最常見心臟病發作症狀是胸痛、出汗和呼吸急促,並以胸痛最為常見—79%的男性、74%的女性有此症狀,但胸痛和出汗的在女性中較少發生。與男性相比,女性發生胸痛的機率少了30%,而出汗的機率少了26%。
此外,當心臟病發時,相較於男性,女性出現肩胛骨之間疼痛的可能性是2倍以上、噁心或嘔吐的可能性高64%,呼吸急促的可能性高34%。這些症狀被標籤為「非典型」,因為不同於男性患者通常會出現的症狀。
認識症狀對於提供心臟病發作的人快速、能挽救生命的治療至關重要。先前的一些研究報告了症狀的性別差異,而另一些研究則報告了共同的症狀。
這項研究彙整了過去20年來品質最高的研究,總共27篇、涵蓋了120多萬患者,詳細呈現了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的症狀。
研究的結論是,為了確保及時給予患者診斷及治療,醫療專業人員需要了解潛在或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男女患者會重疊的症狀,也要熟悉已確立很久的男女症狀的差異。
研究作者S.
Peters表示,延遲診斷,不論是患者或醫療人員之故,是延遲提供可能挽救性命的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透過更了解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臨床表現上的性別差異,這份研究可能促成更多及時且公平的治療及成果。
Peters補充,研究僅檢視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患者,未來需要對潛在的患者進行研究,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醫師辨識患者、節省救援時間及避免心肌損傷。此外,未來也應聚焦於診斷工具的發展與效果,比較診斷工具在潛在或確診的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男女身上的效果。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5.04)、Eureklaert(2020.05.0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25
減少卡路里能延年益壽又健康!
2012年,紀錄片導演M.
Mosley拍了科學紀錄片《吃得少活得久》,探討了延年益壽方法背後的科學。當時他得出的結論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限制卡路里。
八年後的今天,我們有更有力的證據證明限制卡路里或間歇性禁食(每週有兩天要減少卡路里)的好處。
第一個證據來自1930年代。研究人員提供一組老鼠低熱量飲食,他們驚奇地發現,那些攝取比一般正常飲食的卡路里少30%的老鼠,壽命延長了40%。壽命較長的老鼠也不太容易患上與年齡相關的常見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臟病。
隨後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吃卡路里控制飲食的動物都是如此—牠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更健康。
那人類呢?最近一項名為CALERIE的研究探討了長期控制卡路里對非肥胖人群的影響,研究人員隨機將218名體重正常的健康人分為兩組,一組每日卡路里攝取量減少15%並持續兩年,另一組維持正常飲食。
卡路里控制組的人體重減輕了平均9公斤,這並不意外,但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人許多風險因子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包括膽固醇、血壓和C反應蛋白(一種發炎的指標)。他們還表示睡眠、情緒、性慾和生活品質有改善。
主要研究作者L.
Redman說:「我們發現,即使是已經健康且精實的人,也可以從卡路里控制法中受益。」。
卡路里控制法的好處
另一個最近的發現是卡路里控制可以抑制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發炎反應,而發炎被普遍認為是引起失智症、心臟病和癌症的主要因素。
導演Mosley表示:「就我個人而言,長期限制卡路里的想法有點挑戰,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選擇5:2的飲食方式,就是一星期中選擇兩天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取。這是目前流行的間歇性斷食形式,它大大地改善了我的健康」。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最近一篇論文檢視了所有現有的相關研究,其結論是:另一種最近流行的間歇性斷食的形式—每日限時斷食法(進食時間限制在6至8小時內)的好處很廣泛,不僅可以改善血糖和血壓,還可以增強抗壓力和抑制發炎。
這些都是為什麼減少卡路里的好理由。
編譯來源:Science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