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藥物恐延遲癌症診斷
2019.05.24
攝護腺肥大藥物恐延遲癌症診斷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服用攝護腺肥大藥物的男性若罹患了攝護腺癌可能晚兩年才被診斷出來,並且確診時已是晚期癌症的可能性是沒有服藥者的兩倍。   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如波斯卡(Proscar)和適尿通軟膠囊(Avodart),會降低一種由攝護腺產生的蛋白質PSA的水平,這是醫生監測男性是否罹患攝護腺癌的標記。   如果醫生未意識到這種藥物會引起PSA降低,他們可能因為PSA沒有上升到足以判定罹癌的門檻而錯過了早期癌症。而研究也發現,這種情況似乎經常發生。   藥物遮掩了PSA 研究追蹤了81,000名罹患攝護腺癌的男性,發現服用攝護腺肥大藥物的人,其癌症是在第一次PSA水平升高後3.6年才被診斷出來,沒有服藥者則為1.4年。   此外,只有29%的服藥者在首次PSA水平升高的兩年內接受了攝護腺組織切片,沒有服藥者則為59%。   這意味著許多攝護腺癌發展到晚期才被發現。25%的服藥者被診斷出晚期攝護腺癌,未服藥者為17%。而其中一些癌症是轉移性的,7%的服藥者癌症已轉移,未服藥者則為3%。   研究結果點出醫療團隊和患者需要認識到攝護腺肥大藥物可能抑制PSA水平。研究作者認為需要有明確的指引,以幫助許多服藥的男性得到更好的照護。而男性也不應放棄PSA檢測,它仍然是篩檢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只要有將攝護腺肥大藥物的影響納入考量。   編譯來源: * Health Day(2019.05.06) * Sarkar RR, Parsons JK, Bryant AK, et al. Association of Treatment With 5α-Reductase Inhibitors With Time to Diagnosis and Mortality in Prostate Cancer.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y 06, 2019.      
+ read more
攝護腺肥大藥物增加糖尿病風險!
2019.04.23
攝護腺肥大藥物增加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份英國與台灣共同合作的研究指出,用來治療良性攝護腺肥大的藥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雖然研究表示不需要修改目前的指引,並且有攝護腺肥大的老年男性仍應持續服用此藥,但提醒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額外的健康檢查。 醫師經常開立「5-alpha還原酶抑制劑」的藥物給有攝護腺肥大的男性以降低雄性激素(androgens)水平,有助於治療排尿很久等症狀。過去亦有短期研究指出,此類藥物可能影響代謝及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這是罹患糖尿病的早期徵兆。這個研究提出了新的驗證。 研究怎麼做的 此項研究檢視了約55,000名英國男性的健康紀錄,這些男性服用「5-alpha還原酶抑制劑」已長達11年。 研究發現,這種藥與糖尿病風險增加三分之一有關。亦即500名服用此藥20年的男性中可能會有16名罹患糖尿病。此外,分析台灣男性的健康紀錄後也得出相似的結果。 研究結果提醒服用這類藥的男性可能需要額外做健康檢查以追蹤糖尿病,這樣才能在必要的時候調整處方箋。 研究作者表示,這些發現對於已經是糖尿病高風險者的老年男性尤其重要。我們將持續研究以了解長期影響,以便辨識出有較高風險的患者。 另一位研究作者表示,告知患者治療方式的利與弊很重要,如果男性正在服用治療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特定藥物,應對糖尿病風險增加有所警覺,並且如果擔憂的話應主動與醫師進行討論。 未參與研究的泌尿專家表示,這些發現不應讓正在服用藥的男性過於擔心,而身為醫師,我們必須回顧我們檢查患者的方式,以確保我們對糖尿病早期徵兆有所警覺。 編譯來源:Eurakalert(2019.04.11)        
+ read more
血壓高一定不好嗎?
2019.04.02
血壓高一定不好嗎?
一般認為老年人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應分別低於140mmHg及90mmHg。不過,最近研究發現,這一假設並不適用於所有高血壓患者。事實上,使用降血壓藥物的80歲以上及曾患有心臓病或中風的老年人,其血壓降低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而醫師在決定如何診斷高血壓患者時,會參考專業指南。不過,目前對於高血壓的定義,各指南有不同標準,例如:美國國家心肺血液機構認為高血壓指收縮壓持續超過140 mm Hg以上;美國心臟學會認為是收縮壓持續超過130mm Hg以上;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認為收縮壓在120-139 mmHg只是高血壓前期。台灣的高血壓標準為收縮壓140mmHg以上及舒張壓應90mmHg以上。   最近一項觀察性研究發現,使用藥物來降低收縮壓及舒張壓至140mmHg及90mmHg不一定會帶來保護效果。   研究怎麼做? 研究使用了BIS(Berlin Initiative Studies)中1,628名平均年齡81歲的男女的資料。這群人於2009年參與研究時都是70歲以上,並都在接受降血壓治療。六年後,研究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了解血壓如何影響人的死亡風險。他們也排除了可能影響結果的干擾因素,如性別、生活方式、身體質量指數(BMI)及每人服用多少高血壓藥物。   研究人員發現,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血壓低於140/90 mmHg的人死亡風險比超過140/90 mmHg的人高出40%。而先前患有心心臟病及痛風的參與者也有類似的觀察結果。   而這個現象在130/80 mmHg的狀況更顯著,高出61%。   研究作者Antonios Douros博士表示,結果清楚地表明,在這些患者群體中,應根據個體的需要調整降血壓治療。我們應該放棄專業協會「一體適用」的建議。而下一步,我們希望研究哪些患者群體能真正從降血壓治療中受益。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03.11) * Daily Mail(2019.03.13) * Antonios Douros, Markus Tölle et al.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a cohort of older adults: the Berlin Initiative Study, _European Heart Journal_. Published: 25 February 2019
+ read more
史達汀增糖尿病風險?爭論再起!
2019.03.26
史達汀增糖尿病風險?爭論再起!
2012年美國食藥局規定應於降血脂藥「史達汀類藥物」仿單上加上可能增加血糖的警語。2015年上千名美國女性控告「輝瑞」藥廠其史達汀類藥物「立普妥」使他們罹患糖尿病。雖然2018年的訴訟結果是「輝瑞」藥廠勝訴,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史達汀類藥物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這並非第一次史達汀被指出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過去就有研究發現服用史達汀增加了36%糖尿病風險。而最近一項荷蘭的研究指出史達汀與糖尿病風險增加三分之一有關。   研究團隊分析了9,535位有史達汀類藥物處方箋的荷蘭人,他們年齡超過45歲且在研究初期皆未患糖尿病。研究追蹤時間長達15年以觀察史達汀類藥物是否與糖尿病風險較高有關。   研究發現,相較於從未服用過史達汀類藥物的參與者,服用者具有更高濃度的「空腹血清胰島素「空腹血清胰島素」高是「胰島素阻抗」的指標。 」和「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指的是細胞對胰島素產生反應不足的現象,亦即這些細胞需要更高的胰島素濃度才能對胰島素產生反應,這是引發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其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38%。而血糖失衡、肥胖或過重的人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尤其高。   研究作者表示,對於服用史達汀的人來說,控制血糖及減重是降低糖尿病風險的必要策略。至於史達汀增加糖尿病風險的原因,過去研究表示可能是因為史達汀會損害胰島素分泌所致。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將糖尿病列為服用史達汀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但同時也指出目前證據不足以證明這是史達汀造成的結果。這份研究為史達汀可能導致糖尿病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科學家的爭論 支持史達汀的專家們,包括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表示,為了預防過早死亡,史達汀類藥物應被更廣泛地服用。NICE於2014年公佈的指引建議,有心血管疾病及10年內得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於10%的應該服用史達汀,這相當於年齡在30-84歲之間近1200萬的成人需要服用史達汀,幾乎包含了所有60歲以上的男性及75歲以上的女性。   許多醫療人員對於這種「過度醫療化」感到不確定,他們認為其實很多人並不需要服藥但卻因指引而被醫療化。並且史達汀除了有副作用外,2017年有研究指出史達汀無助於降低初次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還有研究質疑降血脂是否真的能避免心血管疾病。   雖然目前關於服用史達汀仍有許多爭論,但醫療人員基於醫學倫理,應充分告知患者風險資訊才能讓患者在決定是否服藥時能做出知情的決定。這對於無法確定服用史達汀能延長多少壽命的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群來說尤其重要。而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服用史達汀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史達汀被證實能夠延長患者壽命及預防再次發生心血管疾病。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03.06) * Daily Mail(2019.03.06) * Stricker, BH et al. Associations of statin use with glycaemic traits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_Br J Clin Pharmacol_. 2019.            
+ read more
感冒藥恐傷「心」
2019.02.13
感冒藥恐傷「心」
1月是感冒和流感頻傳的月份,每當打噴嚏和咳嗽時,我們都會囤積消炎藥和去鼻塞藥以幫助對抗這些症狀。然而,美國心臟學會警告,這些藥物會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   非處方藥是大多數人用來緩解疼痛、輕度發燒、鼻塞及其他流感症狀的首要選擇。這些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如布洛芬,以及去鼻塞藥,如偽麻黃素(pseudoephedrine)和去氧腎上腺素(phenylephrine)。   雖然只要遵循建議的劑量,這些藥物通常可以安全服用,但美國心臟學會和其他機構的專家警告這些藥可能會惡化某些高危險族群的心血管健康。   Dr. DePalma提醒,無法控制高血壓或心臟病的人應避免服用口服去鼻塞藥,因為它使鼻子內層的血管收縮。對於一般人或心血管風險低的人,他們應該在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指導下使用它們。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和美國心臟學院指南,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和去鼻塞藥因為作用於身體的方式會增加血壓。而幫助減少鼻子發炎的去鼻塞藥,則會收緊鼻子中的血管。   Dr. Michos表示,如果患有高血壓或心臟病,除非必要,否則應避免讓血管收縮,這會加劇或惡化病情。   過去研究指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增加人們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心臟學會引用一篇來自研究,該研究使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分析9,793名接受過呼吸道感染治療並且後來因發生心臟病而住院的人。其中有許多人在病發前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如:高血壓或糖尿病。研究發現,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治療呼吸道感染的人,在一周內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比他們過去一年同一時期沒有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時高出三倍。   Dr. Michos表示,目前有既有效且風險較小的治療方法,民眾應先嘗試這些藥物,如抗組織胺藥,盡可能少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和鼻塞藥。此外,如果需要服用其他非處方藥,請謹慎使用。若出現高血壓或心悸等問題,他們應該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9.01.23)      
+ read more
含致癌物降血壓藥頻傳!
2019.02.04
含致癌物降血壓藥頻傳!
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機構於今年1月初及1月底要求藥局停止供應4種由Actavis製造及3種由Macleods Pharma製造的降血壓藥,因為擔心這些藥被致癌成分「N-亞硝基二乙胺(NDEA)」汙染。雖然台灣並無輸入這些於1月被召回的藥品,但自從2018年7月爆出中國及印度原料藥廠受汙染後,台灣也陸續下架了幾百萬顆降血壓藥。   影響範圍達國際 在調查了歐洲範圍內受汙染的sartan類降血壓藥物之後,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機構MHRA陸續召回了多批降血壓藥。2018年7月回收了Dexcel和Actavis製造的含有valsartan的藥物,同年11月回收了Mylan和Teva製造的含valsartan藥物,2019年1月3日回收了由Actavis製造的降血壓藥,1月24日又回收了英國Macleods Pharma製藥公司產的3批irbesartan藥物。   繼英國MHRA於2018年7月的召回令後,許多歐盟成員國及美國也在同一個月跟進。而香港在2018年12月召回了Actavis生產的一種受影響產品。   2018年11月印度製藥公司Aurobindo Pharma Ltd召回了22種含有Irbesartan的產品,因為擔心它們還含有NDEA雜質。歐盟官員隨後宣布他們考慮是否召回含有印度製藥公司的Irbesartan的藥物作為預防措施,之後他們暫停向歐洲其他公司供應此化學品。   台灣的狀況 自從2018年7月傳出來自中國及印度的降血壓原料藥含致癌物NDEA後,政府陸續發現國內有藥廠使用有問題高血壓藥原料藥,並要求下架。   2018年7月份食藥署要求國內藥廠下架6款使用中國「浙江華海藥業」生產的原料藥的高血壓藥。11月食藥署要求使用印度Aurobindo Pharma Ltd原料藥的「健亞生物科技」下架「平壓妥膜衣錠300毫克」。12月底發現台灣「壽元化學工業公司」使用印度IPCA原料藥廠的原料藥製造高血壓藥「脈莎平」,食藥署已要求其回收。而MHRA於2019年1月要求廠商回收的降血壓藥並沒有輸入台灣。   汙染源頭主要來自中國與印度 調查人員發現NDMA(一種類似於NDEA的致癌物質)污染了中國供應商「浙江華海藥業」的化學品生產。而行業專家估計,總體而言,超過三分之二的活性藥物成分來自中國和印度,而中國占據了最大宗。   專家表示,「浙江華海藥業」可能沒有進行清理並且沒有投資在能檢查汙染物質的工具。不過美國食藥局堅持由於檢查員無法檢查生產過程中是否有產出特定的副產品且無法得知哪些原料被不經意地混在一起,因此無從偵查到問題。   英國MHRA提醒,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含有NDMA或NDEA的藥物對患者造成了任何傷害。而美國食藥局則表示,雖然發現藥物所含的致癌物質含量超出規定,但相較於烤肉產出的致癌副產品,服藥的罹癌的風險不高。而由於突然停止使用降血壓藥物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建議人們在未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情況下不要停止任何治療。   隨著降血藥短缺的問題襲擊歐洲、美國及印度,顯示多數國家非常依賴來自中國的原料藥而無法有效地控制、檢查其品質。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1.03)、Daily Mail(2019.01.24)、Daily Mail(2019.01.2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