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酷暑中保護您的孩子
2023.07.03
在酷暑中保護您的孩子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家長享受夏日陽光,但請牢記一些安全提示。   美國亞特蘭大兒科醫生Rebecca Philipsborn博士說道,「很高興看到孩子們享受大自然並從戶外活動中獲益。當我們遇到更強烈的天氣事件,包括酷暑時,家庭可以使用一些保護層來幫助孩子保持健康。」   兒童防曬應該注意甚麼? 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空氣質量和污染。陽光和高溫會加劇當地的空氣污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您可以檢查當地的空氣品質指數。這將幫助您了解空氣污染、野火和高溫何時會增加患哮喘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為了防曬,請讓6個月以下的嬰兒避免陽光直射。相反,他們應該以樹、雨傘或嬰兒車頂篷遮蔭。給寶寶穿上輕便的衣服,遮蓋手臂和腿。使用寬邊帽以防止頸部曬傷。   年齡較大的孩子也應該遮蓋起來,盡可能待在陰涼處,並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高峰時段陽光照射。   有害的紫外線會從沙子、水、雪或混凝土中反射回來,因此在這些區域要特別小心。   選擇涼爽且具有保護作用的緊密編織或棉質衣服。讓您的孩子戴一頂寬邊帽子,可以遮擋臉頰、下巴、耳朵和頸後。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太陽鏡也可以保護孩子的眼睛。   任何沒有衣服覆蓋的皮膚都應該塗上SPF至少為15並標記為「寬頻(廣譜)」的防曬霜,以防止紫外線B (UVB)和紫外線A (UVA)射線。外出前約15至30分鐘塗抹防曬霜。游泳、出汗或用毛巾擦乾後,每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如果可能的話,避免使用氧苯酮成分,它是一種可能具有激素特性的防曬化學物質,並尋找含有氧化鋅或氧化鈦的產品。   雖然可以在小嬰兒沒有衣服或帽子保護的小部分皮膚上使用防曬霜,但他們經常觸摸自己的嘴,最好防止他們攝入防曬霜。   為什麼兒童需要注意防曬? 兒童尤其容易受到酷熱和空氣污染的影響,因為與成人相比,他們的呼吸速度更快,吸入的空氣也比他們的體重更多。美國兒聯表示,他們還會在地面低處呼吸,一些污染物會在那裡沉積。   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的數據,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只需一次嚴重曬傷,以後患致命黑色素瘤的風險就會增加近一倍。   兒科皮膚科醫生Megha Tollefson博士表示,嬰兒比年齡較大的孩子更容易曬傷,因此保護他們免受紫外線照射至關重要。曬傷通常是短期問題,但也會帶來長期風險。   「曬傷可能會非常痛苦,嚴重的曬傷可能是感染的前提。」Megha Tollefson博士說。   在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執業的Tollefson說:「孩子接觸的紫外線越多,尤其是年齡越小,曬傷的次數就越多,他們以後患皮膚癌的風險就越高。」   酷暑保護孩子還可以做什麼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年幼的孩子尤其依賴父母和照顧者來保護他們免受酷熱的侵害,但許多家庭可能無法獲得資源來應對這些嚴峻的夏季挑戰。   保護兒童免受夏季污染、花粉和中暑疾病的方法之一是確保你的孩子在炎熱的日子穿得合適、休息、喝大量的水並花時間適應溫度。   如果您的孩子服用藥物,請詢問您的兒科醫生這是否會增加孩子患中暑的風險。   在安全的情況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選擇步行和騎自行車。美國兒聯表示,當您購買下一輛車時,請考慮購買零排放汽車。   在您的社區中倡導所有兒童都能使用綠色空間。植樹或參加植樹服務活動,減少城市熱效應,淨化空氣。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3.06.29)、HEALTH DAY(2023.06.25)、CDC(2020.03.04)      
+ read more
兒童只須接種一次HPV疫苗
2023.06.21
兒童只須接種一次HPV疫苗
英國官員今天宣佈,從9月開始,孩子們將只接種一劑HPV疫苗。   研究數據證明一次注射與兩次一樣有效。   英國衛生安全署(UKHSA)表示,英格蘭的改變遵循了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目前,12-13歲的女孩或男孩在第一次接種後兩年內接種第二劑。   根據新計劃,也將為年輕人提供單劑。而符合條件的男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25歲以下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也將轉向單劑。而此族群中年齡在25至45歲之間的人將保持兩劑的時程表。   免疫抑制或愛滋病毒陽性的人仍將接受三劑以確保保護。   在9月之前接種了一劑疫苗的加強接種計劃中,任何參與加強接種疫苗的人都將被視為完全接種了疫苗。   疫苗接種政策有助於根除子宮頸癌   人類乳乳突病毒(HPV)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有100多種類型。其中約30種會影響生殖器區域。生殖器HPV感染很常見且具有高度傳染性。   許多人感染時從未出現癥狀,它們也可能在感染后數年出現,並且大多數病例無需治療即可消失。   男性也可能被HPV中感染而致癌症,HPV通常通過性傳播。   HPV疫苗有助於預防一系列癌症,如子宮頸癌,頭頸部癌症(口腔和喉嚨)以及肛門和生殖器區域癌症。   2021 年發表在《柳葉刀》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12、13歲有接受疫苗接種的女性與當時未接種疫苗的年輕女性相比,子宮頸癌發病率降低了87 %。   總體而言,該研究估計,截至2019中期, HPV計劃已預防了約450例癌症和17,200例的癌前病變。   仍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UKHSA免疫顧問Vanessa Saliba博士說:「HPV疫苗接種計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計劃之一,大大降低了女性和男性的子宮頸癌和有害的感染,預防了許多癌症並挽救了生命。最新證據表明,一劑提供的保護與兩劑一樣強大。這對年輕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除了接種HPV疫苗外,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仍然至關重要,子宮頸抹片檢查高風險HPV仍然是保護自己免受子宮頸癌的最佳方法之一。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06.20)      
+ read more
人工協助生殖 可能增加兒童罹癌風險
2022.09.06
人工協助生殖 可能增加兒童罹癌風險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小孩是經過人工協助生殖 (試管嬰兒) 後出生,儘管尚不清楚該治療是否會影響兒童罹患癌症的風險。   人工協助生殖的程序中,植入胚胎可以是新鮮的胚胎,或冷凍後再解凍的胚胎。因為一些原因,如:方便、可以進行植入前基因檢測等,冷凍胚胎移植變得越來越普遍。   日前瑞典研究報告指出,植入冷凍胚胎出生的孩子,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較高。但,總體而言,經人工協助生殖出生的小孩中沒有發現癌症增加。   該研究中最常見的癌症是白血病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個人風險很低,但在整體人口上,由於人工協助生殖使用冷凍胚胎大幅增加,它可能會產生影響」University of Gothenburg婦產科的 Ulla-Britt Wennerholm 說。   研究怎麼說? 過去的研究顯示,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的孩子短期健康風險可能較高,但長期風險尚不清楚。   2019年丹麥研究顯示,在丹麥出生的兒童中,與自然出生的孩子相比,使用冷凍胚胎移植的兒童癌症風險有小幅度,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增加。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超過 790 萬兒童的醫療數據。其中,約有 172,000 人是經過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其中 22,630 人是移植冷凍胚胎後出生的。   研究人員發現,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的兒童患癌症的風險,高於新鮮胚胎移植後出生或未接受人工協助生殖出生的兒童。但通過人工協助生殖懷孕的兒童總體癌症風險並不高。   研究人員表示,應該謹慎看待結果,因為患癌症的兒童人數很少 —總共 48 例。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癌症和冷凍胚胎值入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以及其潛在的生理機制。   新發現於 9 月 1 日發表在線上_PLOS Medicine_。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9.01)、JAMA Network (2019.12.10)      
+ read more
沒有所謂的「成長痛」!兩百年來的孩童狀況可能是用詞不當
2022.07.25
沒有所謂的「成長痛」!兩百年來的孩童狀況可能是用詞...
家中成長的小孩有時埋怨手腳疼痛,醫生常說那是小孩成長時,骨骼或肌肉拉長而疼痛,叫做「成長痛」(growth pains),不用擔心。我們也都這樣相信著。   但是現在的一項研究告訴我們,並沒有這樣的事情!   雖然孩子的不適可能是真實的,但這個有著兩百年歷史的名詞似乎只是用詞不當。   文獻未顯示有所謂的「成長痛」   在分析的147  篇相關的論文中,有 95% 在定義疾病時沒有提及成長,只有七個提到與成長有關的痛苦。   對於疼痛發生的位置 (下肢、膝蓋)、時間 (晚上、傍晚) 或年紀,缺乏細節,也沒有廣泛的共識。   研究小組表示,這「令人擔憂」的發現意味著醫生應該暫時停止將兒童診斷為有「成長痛」,直到更了解這種情況。   他們說,兒童肌肉和骨骼疼痛可能有一系列其他原因。 在極少數情況下,疼痛實際上是由包括癌症在內的嚴重疾病引起的。   所謂的「成長痛」不是「成長」引起的   根據研究指出,「成長痛」是在 1823 年的一本醫學書中首次提到:「大約三分之一的兒童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經歷過成長痛」。   在英國健康服務局 (NHS) 的定義,生長痛在兒童中很常見,主要發生在腿部。他們通常在 12 歲左右停止,也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疼痛通常是:雙腿疼痛或抽痛、在肌肉,而不是關節。多發生在晚上或夜間。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生長痛。他們可能是家族性的。   但,它們不是由成長引起的。   主要作者、肌肉骨骼健康專家 Mary O'Keeffe 博士說:「成千上萬的孩子被他們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診斷出患有因成長痛,但我們很好奇 —這種診斷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共同作者、脊柱疼痛專家Steven Kamper教授說:「我們的發現有點令人擔憂。關於『成長痛』的含義,文獻中沒有一致性。這些定義真的是多變的、模糊的,而且常常是相互矛盾的。」   研究人員表示,文獻中發現的一系列定義顯示:「成長的痛」實際上可能是一種醫學誤稱。    這篇發表在醫學雜誌《兒科學》上。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07.22)      
+ read more
穿制服學童表現會比較好?
2022.01.07
穿制服學童表現會比較好?
很多老師認為學校制服在課堂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他們堅持整齊的上衣領帶和適中的格子裙,大家一致平等,會提高出勤率,以及其他的好處。   但是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並非如此。   根據一個全國性公立和私立小學孩童的研究,學校制服對學生的行為或出勤率並無任何影響。   俄亥俄州大學人類科學助理教授,研究作者Arya Ansari說:「和其他不必穿制服的小學生比較,穿制服的小學生在參與、社交或行為的表現差異,並沒有任何一致性。」   即使如此,制服變得越來越普遍,甚至在公立學校。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數據中心,2017-2018學年度有20% 的公立學校要求學生穿制服。而1995-1996年度只有3%。   制服對學生行為上的影響?   Ansari團隊分析超過6,300兒童,從幼稚園到五年級末。   每年教師評估每個學生的個人問題,如焦慮和社會退縮,以及行為議題,如攻擊性或破壞物品和社交技能。出勤率也是報告之一。   結論:任何年級,制服在行為上沒有任何影響。不論是在公立或私立學校都有同樣的發現。   研究發現,需要制服的學校中,低收入的學生有些微比較好的出勤率,但也只有一年中不到一天。   研究人員也檢視五年級學生自己的報告,所浮現的霸凌或社交焦慮並無不同。   但有一個關鍵的不同:問到五年級生對學校的精神和歸屬感,穿制服的比沒有制服的較低。   紐約市一個學習專家和教育顧問Mary Miele說:「制服增加或降低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行為,一直有很大的爭論。這項研究的發現,已經證明制服並不會創造一個更專注的學生,和同伴們更融洽,以及更強烈的認同感。我並不驚訝一個簡單的制服政策並不會創造出無數正面的學習結果。」   這些發現最近發表在線上的《早期兒童研究季刊》。       編譯來源:HealthDay News (2021.12.28)      
+ read more
一歲前吃蛋可減少過敏?!
2021.11.16
一歲前吃蛋可減少過敏?!
蛋是全球第二大食物過敏原。   新的研究建議,給嬰兒吃蛋可減少他們日後對蛋過敏的風險。   紐約州水牛城的大學研究人員分析美國政府「嬰兒飲食研究II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Study II)」的資料:有關2,237位父母在他們孩子從出生到6歲的飲食習慣和食物過敏。其中1,379 位父母資料填到6歲。   研究發現,所調查的對象中,有 0.6% 的兒童在一歲時對蛋過敏;有0.8% 的兒童在六歲時對蛋過敏。 而這些對蛋過敏的孩子比沒有過敏的小孩,在他們5、6、7,和10個月大時食用較少量的蛋。   資深研究者Dr. Xiaozhong Wen説:「我們的證據認為在嬰兒期引進蛋,持續且頻繁餵食,似乎可以避免蛋過敏的發生。我們仍然在調查嬰兒初食蛋的最佳時機和頻率。」   這個避免過敏的策略是以前我們熟悉的。在2017年,過敏專家和小兒科醫師已經指出父母在兒童開始吃固體食物後,應該給予少量花生產品,以減少對花生過敏。   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過敏,氣喘和免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 (ACAAI)」的年度科學會議。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1.11.05);EurekAlert! (2021.11.0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