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洗米有利有弊
米是一個易煮的主食,是許多人每天飲食中必有的部分。但在煮食前,應不應該把米放在鍋水中先洗過呢?
TikTok上討論米中的砷,和完成更鬆軟的飯,都促使洗米的流行熱潮。這類型的短片引發了更多的討論:最佳洗米的方式,達到最健康的結果。
專家的說法如下:
洗米可以有食物安全和美食的好處
正如許多的宣稱,專家說洗米會使得米不會太黏,而變得如雲般鬆軟。
米公司Lunderberg家庭農場的資深研究的食物科學家Kaitlin
Sass說:「烹煮前洗米有助於去除表面的澱粉,使得煮好後質地更鬆軟。」當表面的澱粉減少時,米粒比較不會黏在一起,比較少有塊狀。
烹煮上的運用之外,洗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吃得比較安全。Sass說,洗米可以洗掉不好的物質,包括如麈土或小石頭的殘餘碎片,會從農田遊走到餐桌上。
冲洗也可以移除一些食物包裝的微塑料。一個2021年在《危險物質期刊》的研究,發現煮前先洗米減少20-40%塑料汚染。
有限的證據指出,清洗市售的米可以減少砷的濃度。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都可以找到砷,是有毒的。
在美國食藥署2023年的評論中,報導非有機的砷濃度平均白米通常是92
ppb (parts per billion),而糙米是154
ppb。食藥署一般並沒有米中砷濃度標準的指南,只有嬰兒的穀片粥設在100
ppb。
氣候變遷可能使得此議題更糟糕,研究人員發現較暖的溫度會導致米中砷的濃度更高。
但研究顯示,洗米可以是家庭中減少白米毒性的方法。去除糙米或白米的砷,也可試著「預煮」,先把米放入滾水中5分鐘,米撈起水丟棄,再做正常的烹煮。
亞利桑那州營養師Taylor
Janulewicz說:「根據食藥署,一份米用6-10份的水先預煮後,把水丟掉,可以減少非有機的砷達40-60%。」然而即使透過清洗米來去除砷,這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
Janulewicz說:「洗米提供一些減少砷的可能性,但無確切證據,且減少的比例各不相同。」
Sass指出,國家和全球衛生組織如食藥署、世衞組織和其他組織都有在監督米的砷含量(和其他食物),以確保安全性,所以清洗並非絕對必要。
洗米的缺點
Sass建議,雖然洗米可增進其質地和去除不良物質,但米粒也不可以浸泡太久。烹煮前,重覆冲洗或浸泡長時間會去除一些養分。
Janulewicz說,洗米去除表面的澱粉,也會去除少量有益的纖維,稱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相關於改善腸胃功能、穩定血糖,冷藏的米會增加血糖。
但洗米可能減少養分,如鐵質或水溶性維他命B,包括葉酸、菸鹼酸和硫胺素。事實上,用過多的水洗米(用來減少砷的方法),會讓這些養分減少50-70%。如果你擔心飲食中需攝取足夠的這些養分,可能就要跳過洗米了。
編譯來源:Health (2024.03.29)、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1.08.15)、NIH Health & Education、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3.07.14)、FDA(2020.08)、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02.10)
+ read more
2024.03.25
有肥胖基因的人應該要知道5件事
有些人有天生肥胖的遺傳傾向,下面五個提示可以有所幫助。
2013年美國最大的醫師專業團體─美國醫學會投票認為肥胖是一種疾病,終於為這種疾病被認真對待鋪平了道路。
當時,且即使現在,這個決定也引起很多爭議。但這已漸漸在改變,從認為肥胖是肥胖者的錯(他們懶惰且沒有意志力)到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危及健康,可能需要長期的醫療管理。然而很多人,包括那些肥胖接納運動的人,仍不認為他們的身體應該被病態化。
但究竟是什麼讓肥胖成為一種疾病,是否所有過重的人都不健康?
劍橋大學世界著名遺傳學家、肥胖研究先驅Giles
Yeo說:「現在已經非常清楚,肥胖是一個大腦的問題,我們的大腦影響了飢餓。飢餓是一個大腦的現象,雖然飢餓的感覺由你的胃來。而我們現在知道,肥胖就是你的大腦影響你吃什麼和如何吃。」
Yeo指出,承載過多的體重會導致許多不便,如:關節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症,但本身並不會致命。不過承載太多的脂肪是危險的,因為一旦你該儲藏脂肪的脂肪組織皆充滿脂肪時,脂肪就會溢出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原本並非為了儲藏脂肪而設計的內臟和肌肉,這會使得代謝問題開始發生,最終導致如心血管疾病。
然而,Yeo說並非每個過重的人都一定有病。
我們要開始了解到肥胖並非僅指高的體重。肥胖是高的體重狀態,且開始影響你的健康,這才是一個疾病。
你的脂肪細胞可以儲存多少脂肪,基因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也影響到大腦發出飢餓訊號的頻率和強度。
遺傳對你不利時如何應付?在Yeo的第一本書《基因飲食:肥胖科學和飲食真相》有5個真相提示,幫助你合理飲食來減重。
提示1: 減重不會是簡單的事
減重和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是衝突的。大腦讓減重不容易,當你減重時,你的大腦一點都不喜歡,且會試著讓你把體重再取回來。
如果你減重很難,要了解並非你不好,而是因為本來就不該是簡單的事。
提示2: 節制飲食─每一樣吃少一點
整體減少你所攝取的食物,一點點就好,另一個說法即是節制。你並不需要完全斷絕某類經常被認為不利體重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或脂肪。
提示3: 慢消化的食物有益
選擇讓你不容易覺得餓的食物。花較長時間消化的食物會讓你覺得較飽足。例如:蛋白質或纖維食物。
提示4: 品質好過於卡洛里
考慮整體食物的價值,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面。不要盲目的數卡洛里。因為卡洛里告訴你食物的熱量,並沒有告訴你食物的營養品質。卡洛里的數量沒有告訴你其中有多少蛋白質、多少纖維、多少鹽、多少微量營養素。
提示5: 食物不是敵人
每當討論飲食時,人們很不必要的排除所謂的壞食物,卻不去了解他們如何和食物相互作用。
不必畏懼食物。我們不必改正我們的食物環境。Yeo認為,「有些人必須少吃食物,但是如果你畏懼食物…你就會開始想『我必須斷這個,我必須斷那個』。」
「我認為我們必須少吃一點食物,但也必須熱愛我們的食物。」
編譯來源:CNN Health (2024.03.15)
+ read more
2024.03.18
WHO提醒,酒精政策需要更加關注性別議題
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各國政府在制訂酒精政策時應考慮性別問題,並警告有越來越多針對女性的商業行銷,因為,她們即使飲酒程度較低仍比男性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有充分證據表明,男性、女性和少數群體受到酒精相關危害的影響不同,該行業也針對不同性別量身訂定了行銷策略來吸引消費者。正因如此,酒精防制政策跟上這些性別差異性及不斷變化的行銷策略至關重要。
在解決捲菸等其他產品對公共衛生的影響方面取得廣泛成功後,世界衛生組織將越來越多地注意力轉向解決與酒精相關的危害。
研究發現,該行業越來越多以女性為目標,透過包裝到廣告等各種方式強調女權自主或女性友誼等面向行銷。
以男性為目標時,則標榜飲酒是顯現傳統男子氣概的觀念來行銷。事實上,他們容易大量飲酒、出現酒精問題以及攻擊性或危險行為。
女性即使低度飲酒也會遭受更大的傷害。研究發現,女性酒精失調的發展速度更快;同時女性因伴侶、家庭成員或其他人飲酒而遭受更多二手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LGBTQ+群體也面臨不同的傷害,他們往往比順性別者和異性戀者消耗更多的酒精,並有更多的藥物使用問題。而殖民主義和經濟邊緣化的遺留問題也使原住民面臨更大的風險。
儘管存在這些差異,但性別對酒精控制政策的潛在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重要的是要了解減少酒精相關傷害的嘗試可能會對男性和女性產生不同的影響,並解決任何意外後果。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飲酒是200多種疾病和損傷的致病因素,其中包括一些癌症、肝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編譯來源:Reuters(2024.03.08)、WHO(2022.10.25)
+ read more
2024.03.12
飯前喝水有助減重?
為何人們相信飯前喝水有助減重?看看證據怎麼說。
如果你曾經嘗試減重,可能有人勸你多喝水,或更具體說:每餐前喝一整杯水。
這個建議似乎有道理,是嗎?如果吃東西前先將胃裝些水,會覺得比較飽,並很快停止進食。但有效嗎?整天多喝水有用嗎?為什麼人們說喝水有助減重,而證據又顯示了什麼?
目前有幾種說法解釋喝水有助減重:
1.
因為飽足感所以吃的少:飯前胃裝滿水是直覺吸引人的想法。你的胃裡有神經,可以感知胃充滿水拉伸並向大腦發送信號,告訴你是時候停止進食了。
*
證據:有些小型短期的研究支持這個想法。例如,較早研究中的對象,飯前喝一整杯水,比沒有喝的人,傾向吃的較少。另一個研究發現採取低卡路里飲食的人們飯前多喝水,比同樣飲食但沒有喝水的人,食慾較少,在12週減重也較多。但兩者都未評估在長期減重上,多喝水的影響。
2.
喝水會燃燒卡路里:我們喝的水必須加熱到體溫,這個過程需要身體消耗能量。在此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稱為生熱作用)可以抵消飲食中的卡路里。
*
證據:較早的研究對於這個解釋提供了些支持,更多的研究則未發現喝水可以燃燒掉許多卡路里。喝水促使減重的生熱效應解釋就令人存疑。
3.
想吃其實是口渴而不是飢餓:這個解釋認為有時候我們在㕑房找東西吃,不是餓,而是口渴。如果是這樣,喝無卡路里的水可以讓我們不去攝取不需要的熱量,而促進減重。
*
證據:口渴和饑餓的調節是複雜的,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也有變化。例如老年人口渴感覺可能會減弱。但我找不出令人信服的人類研究,來支持誤把口渴當成餓,或者這就是為何喝水可能有助於減重。
4.
水分補充足夠提高運動量,進而減重:肌肉疲勞、抽筋和熱衰竭皆因脫水而起。所以推薦運動前多補充水分,特別是頂尖運動員在溫暖環境中運動時。
*
證據:運動前補充水分對大多數人似乎不需要,也找不到研究特別檢視補充水分在運動相關減重中的角色。
5.
以水來取代高卡路里飲料:如果你平常喝高熱量飲料(如甜汽水、果汁或酒),長期持續以水來替代有助於減重。
*
證據:以水取代較高卡路里飲料、大量減少卡路里的攝取,長期下來確實可以減重。雖然設計研究來証明並不容易,間接證據則指出兩者之間的關連。即使這樣,正如限制熱量飲食很難長期堅持,遵循只喝水的計劃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6.
燃燒脂肪需要水:脫水會傷害身體分解脂肪做為燃料的功能。所以多喝水能增加脂肪分解,最後也能減重。
*
證據:雖然有些動物研究支持這個觀點。但找不到有力證據証明多喝水,有助於燃燒脂肪作為減重的一種手段。
結論是……
有些證據認為可能至少對一些人的減重有幫助。但這些研究幾乎都是基於小型或短期的動物數據。即使是正面的研究也只找到些許益處。
如果你認為對自己有效,多喝一點水少有壞處。只是如果口不特別渴,卻要嘗試喝水的挑戰?儘管很多人推薦這種方法,但理論上不太站得住腳。
編輯來源: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4.02.20)
+ read more
2024.02.19
飲食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重大影響
一項詳細的研究_說明了飲食在改變阿茲海默症風險的作用__,_我們終於可以了解哪些飲食有助於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以及中國、日本和印度的傳統飲食,被證明可以降低風險,特別是與西方飲食相比。
隨著這些國家的營養轉向西方飲食,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上升。研究指出,失智症的危險因素,包括攝取更多的飽和脂肪、肉類,尤其是漢堡和燒烤等紅肉,以及熱狗等加工肉類,還有高糖和精製穀物的超加工食品。
為什麼某些食物會增加或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肉類透過增加發炎、胰島素阻抗、氧化壓力、飽和脂肪、糖化終產物(AGEs)和氧化三甲胺(TMAO)等風險因素,大大地增加了失智症的風險。幾種食物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例如綠葉蔬菜、彩色水果和蔬菜、豆類、堅果、omega-3
脂肪酸和全穀物。
超加工食品通常缺乏全植物性食品中可以預防失智症的成分,例如抗發炎成分和抗氧化劑;這些食品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而肥胖和糖尿病本身就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
貧窮是美國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驅動因素,因為超加工食品和肉類相較於水果、蔬菜、全穀物等是更便宜的能源,從而易促進肥胖。
研究顯示,基於美國肥胖趨勢,到2038年美國的阿茲海默症發病率預計將比2018年增加50%。這項估計與阿茲海默症協會2018年公佈的估計非常接近,即增加了56%。
我們認為,由於食用肉類和超加工食品而導致的肥胖趨勢不斷上升,是導致失智症的原因。雖然我們個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可以透過飲食來降低,但預計那些繼續吃西方飲食的人將繼續面臨更高的風險。
該研究發表在《_阿茲海默症雜誌_》上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3.12.04)、IOS
Press(2023.12.06)、JAD(2023.12.04)
+ read more
2024.02.07
女性在懷孕期間渴望醃漬品的3個可能原因
從醃漬品、炸薯條到柳橙和冰淇淋,女性表示在懷孕期間會想吃一些特定的食物。
研究報告指出50%至90%的孕婦在懷孕期間至少經歷過一次對食物的渴望。大多數對食物產生渴望的女性會在懷孕中期(第13週至第27週)出現這種情況,而且此時的渴望也可能最為強烈。
讓我們深入研究對食物渴望的科學以及它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意味著什麼。
有哪些典型的渴望,為什麼會發生?
有一種傳聞,暗示對食物的渴望可以預測嬰兒的性別,甜食與女孩有關,而鹹食則與男孩有關。
這沒有科學根據。事實上,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是因人而異的。我們不知道孕婦為什麼會想吃哪些東西,但有一些可能的原因。
1.營養需求的變化
一些研究顯示,營養缺乏的女性更有可能對食物產生渴望。這可能意味著女性根據自己的需求,渴望高能量和特定營養素的食物。
然而,這種關聯並沒有一致性,許多女性在不缺乏任何營養的情況下仍會經歷對食物的渴望。
2.飢餓感和味覺的變化
懷孕期間發生的荷爾蒙變化可能會改變女性的飢餓感。一種稱為神經胜肽Y的特定激素已被證明在懷孕期間增加,並且與飢餓感增加有關。
此外,許多女性反映,懷孕期間對食物和飲料的味覺有所變化。最常見的是,女性反映苦味(例如蔬菜或咖啡中的苦味)增加,並且對水果的甜味感增強。
食物味道的變化加上飢餓感的增加,可能會產生對食物的渴望,特別是對水果等甜食。然而,研究未能一致地將血液中的荷爾蒙與味覺變化聯繫起來,這表明荷爾蒙可能不是唯一導致對食物渴望的原因。
對食物渴望並不是令人擔憂的大問題
關於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的流行評論,甚至「一人吃兩人補」的概念,都暗示著孕婦滿足自己對食物渴望的生物學需要。這些情緒使得吃不同的、奇怪的或大量的食物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人們可能認為對食物的渴望會導致懷孕期間體重過度增加,這可能與母親的健康狀況不佳有關。但迄今為止的研究顯示,雖然在懷孕期間經歷過食物渴望的女性比沒有經歷過食物渴望的女性攝入的能量略高,但對食物的渴望與飲食品質、體重或體型的變化或妊娠糖尿病等妊娠併發症的發生沒有關聯。
有些人也懷疑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可能會影響嬰兒的成長。然而,研究尚未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與嬰兒出生時的體型、嬰兒口味偏好或發育中的兒童行為之間存在關聯。
整體而言,對食物的渴望似乎對母親或其嬰兒的健康影響不大。
如果您或您的親人擔心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或食物攝取的任何方面,請諮詢營養師。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4.01.29)、NIH(2014.09.2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