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143010_statin888.jpg)
2019.10.14
你在吃降膽固醇藥物嗎?小心骨質疏鬆!
最新研究指出,服用降膽固醇藥"史達汀類藥物"跟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有關,並且隨著劑量增加風險越高.研究人員分析了從2006年到2007年790萬澳洲人的健康數據.他們比較了有服用與未服用史達汀類藥物的人之骨質疏鬆症發生率.研究檢視的史達汀類藥物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結果顯示,服用低劑量(每天最多10毫克)史達汀類藥物的人骨質疏鬆症比率較低,服用高劑量者的比率較高.隨著史達汀類藥物劑量的增加,風險越大.當劑量超過20毫克時風險開始上升.此外,研究還發現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出現骨質疏鬆症比率比預期的多.這些發現即使在排除了其他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如超重、年長或患有某些疾病後關係仍然存在.膽固醇與骨骼健康的關係目前已知荷爾蒙太低是導致女性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的原因,如:停經時雌激素下降.當雌激素降低時,骨蝕的速度會增加,使骨密度降低.而膽固醇是身體產生荷爾蒙如雌激素和睪固酮的重要元素,這些荷爾蒙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因此用來降低膽固醇的"史達汀類藥物"可能增加骨質酥鬆風險.研究呼籲進行臨床研究,以進一步了解史達汀類藥物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關係.此外,他們也建議追蹤高風險患者,如服用高劑量史達汀類藥物的停經女性,提供這些人個別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或處理骨質疏鬆症.編譯來源:MedicalNewsToday(2019.10.01)-------------------------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6.07
青壯年男性也要小心低骨密度問題!
骨質疏鬆、骨頭易碎常被視為是停經女人健康的問題,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35-50歲中年男性出現低骨密度問題的盛行程度可能超過大家的想像.骨質缺乏症(osteopenia)發生在骨骼密度低於正常值的時候,但還不到會輕易碎裂的程度.如果沒有測試骨密度,這個骨質疏鬆的前兆一般很難被發現.研究對象與結果研究團隊分析173位35-50歲成人的骨質密度,參與者被邀請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掃描股骨頭與腰椎,這兩個部位是容易發生骨折的位置.結果顯示,26%女性參與者有骨質缺乏症,而男性的比例還稍高於女性,有28%有相同狀況.負重運動及鈣攝取有利骨骼強健研究指出,維持骨骼健康需依靠做負重運動,像是走路、跑步、跳躍這類活動,才會訓練骨骼抵抗重力,藉由支撐體重變得更強健.研究中的大多數男性參與者雖有大量運動,但幾乎都是選擇騎自行車.這個運動跟游泳一樣,會讓心血管系統健康,卻對維持骨骼健康發揮不了效果.飲食均衡、充足的鈣攝取也是重要的,但研究中的大多數參與者都表示他們每天攝取不到三份的乳製品.而重視均衡飲食的同時,研究也表示大家可能會高估鈣攝取對骨骼健康的重要性,事實上,只有在骨骼還在成長的階段,多攝取鈣才有意義,到30歲以後,骨骼停止成長,就必須仰賴負重運動才能讓它維持強健,結論是你要選擇使用它或者就是失去它.男性骨鬆特殊風險因子:睪固酮減少與飲酒過度美國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NOF)董事Lewiecki博士針對此研究結果回應表示,男人一般出現骨鬆的時間比較晚,雖然他們不會經歷像女人停經這種快速的荷爾蒙改變,但睪固酮還是會緩慢減少,而低睪固酮就是男性骨鬆的風險因子之一.除此之外,喝太多酒也是會導致男性骨質流失的其一主因.Lewiecki博士建議除了負重運動之外,肌肉強化及訓練平衡感技巧的活動都對骨骼健康有益,並且要避免吸菸以及飲酒過度.這項研究由於樣本數小,目前尚無法將結論沿用在一般大眾身上,未來還需有更多大型研究,以釐清骨質缺乏症的盛行程度.本研究5月28日刊登於《美國骨科學會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OsteopathicAssociation).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5.28)、Dailymail(2019.05.28)、HealthDay(2019.05.30)
+ read more

2019.04.03
停經糖尿病患者 飯後走下坡路有助骨骼健康
最近一項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對於患有糖尿病的停經女性,在飯後走下坡路,會減少骨骼發生流失作用,但是,如果是在飯前運動或走上坡路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效果.停經糖尿病患者骨質流失加速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體內雌激素減少,骨質會漸流失,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統計,全球有2億女性深受骨質疏鬆症所擾,大約佔所有60歲女性人口中的10%.同時,患有糖尿病的停經女性,骨質流失情形又比一般停經女性來得嚴重.該病症會出現低骨密度、脆弱性提高且易發生骨折,不過還是有方法可以避免或減緩其惡化.研究團隊因此想瞭解在用餐前或後、運動走上坡路或下坡路,是不是會影響停經的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形成與骨流失的情形.研究對象與過程研究參與者為15名年齡中位數58歲、已停經約7年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她們被分成五組:在跑步機上走上坡路與下坡路各40分鐘、在飯前與飯後各走1小時共四組,最後一組都沒有運動.研究團隊每小時測量她們的骨形成及流失標記數值、以及葡萄糖與胰島素數值,這些女性也穿著能測量走路效果的特殊鞋墊.最後結果顯示,最有效降低(有助骨形成的)膠原蛋白流失的方法是在飯後走下坡路,因為當你走在下坡路面,會感覺重力對你產生的拉力比走上坡路要大,負重作用更強,對骨骼健康會更好.下樓梯是個簡單的選擇主要作者KatarinaT.Borer博士表示,走下坡路的簡單方法就是下樓梯,而一般跑步機只有調整上坡幅度的設定功能,建議可行的作法是拿磚塊放置在跑步機機器後側的底部,讓它傾斜.Borer認為,未來研究需要再釐清決定是要有多少運動量才可以彌補多少骨密度流失的準確數據,那麼或許未來這個方法將可幫助這些患者降低使用醫療的方法治療骨質疏鬆症.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3.25)、Dailymail(2019.03.25)、MedpageToday(2019.03.25)
+ read more

2018.12.01
歐洲更新了女性骨質疏鬆症診斷與治療指引
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在於骨折風險增加,而骨折是使人長期失能的主要原因.然而,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治療不足.在歐盟,因骨質疏鬆症而有脆性骨折風險的女性中,有57%並未被提供針對骨骼的治療.而在脆性骨折患者中,不到20%的患者有接受治療以減少未來再次骨折的風險.近日"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與"歐洲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肌肉骨骼疾病臨床和經濟學會(ESCEO)"針對歐洲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治療不足的問題,發布了最新指南,以幫助醫療專業人員診斷和管理停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他們就2013年的指南進行審查及更新,增加了新訊息,包括:評估骨折風險時檢視骨微觀結構的方法、在二級骨折預防中骨折風險的評估工具"FRAX"和"骨折聯合照護服務"的角色、飲食對骨折風險的長期影響和停止藥物治療會增加的骨折風險.美國於今年6月更新了骨質疏鬆症篩檢的指引,除了仍舊建議醫事人員給65歲以上女性做骨質密度篩檢外,也建議給已停經且有骨質密度及品質降低風險的65歲以下女性做篩檢.ESCEO主席兼IOF國家委員會主席Jean-YvesReginster表示,儘管這一指南是歐洲視角,並且側重於停經後婦女,但這些建議可以對世界其他地區和男性提供幫助.希望這些建議能改善骨質疏鬆的預防和管理,最終有助於減輕醫療系統和患者的高社會和個人成本!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11.01)
+ read more

2018.07.18
美國新指引:65歲以下女性做骨質疏鬆檢查
在美國,一直以來僅對65歲及以上的女性作骨質密度篩檢的B級建議(見下圖).今年,新的建議對於65歲以下已停經且有骨質密度及品質降低風險的女性,也給了骨質密度篩檢的B級建議.這群停經女性是經過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或OST(骨質疏鬆自我評估篩選工具)等評估後,有骨質疏鬆風險增加者.對於男性來說,因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檢查的益處和危害,因此建議等級與以前一樣維持I級的建議.USPSTF在2011年的建議中僅分別給年長女性和男性B和I等級的骨質疏鬆檢查建議.現在,最新的建議以168份報告的系統回顧為依據.2011年,USPSTF支持以FRAX辨識50至64歲應做骨質密度篩檢的女性.具體而言,2011年指引建議50至64歲女性,如果她們未來10年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預測等同於65歲沒有其他骨折風險的白人女性(9.3%),則要作骨質密度檢測.不過,一份研究顯示2011年版的USPSTF建議只比毫無策略的效果稍好一些,並且FRAX作為辨識上比其他工具弱.基於這樣的發現,JaneCauley認為USPSTF需要改變指引,尤其是在看到最近美國髖部骨折率比預期還高時更是如此.Cauley表示,為可能受益於治療的高風險患者進行篩檢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可以預防這些人骨折.然而,醫學博士MargaretGourlay並不接受將有風險的較年輕女性做骨質疏鬆篩檢的建議列為B級.她說:"自2002年以來,65歲以上女性進行常規性骨質疏鬆症檢查的B級建議一直是USPSTF以實證為基礎建議.不幸的是,新增的對65歲以下停經後婦女採用兩步式評估策略的B級建議,不符合現有證據.並沒有證據表明早期開始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的婦女(50-59歲),可以從多年的治療中獲得更多益處."Gourlay又說,"對這群人口而言這樣的建議有過度醫療及不善利用資源的風險",因此對65歲以下停經婦女建議做骨質疏鬆檢查應列為I級建議非B級.USPSTF呼籲,未來研究應更多關注男性的骨折結果而不是骨質密度.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評估骨質疏鬆症(使用骨質密度測試或臨床風險評估工具)對骨折結果的直接影響.並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單獨使用臨床風險評估工具(無骨質密度測試)是否可以幫助識別患者,以進行預防骨折的醫療.編譯來源:MedPageToday(2018.06.26)、USPSTFGradeDefinition
+ read more

2018.06.28
乳酸菌能減緩年長婦女的骨質疏鬆
瑞典Gothenburg大學的研究員作了世界首見的研究,指出促進健康的補充物—益生菌,可以用來影響人類的骨骼的保健.年長婦女服用益生菌者,其骨質流失比沒有服用者減少了一半.這個研究對年長者預防骨折開啟了新的一門方法.骨質的鬆脆亦即骨骼疏鬆症(osteoporosis)就是骨骼變得多孔且脆弱,於是造成例如由高處跌下時發生骨折、骨鬆人口的比率隨年齡而增加,主要是80歲以上的婦女都有此病症.Gothenburg大學老人學教授及主治醫師Lorentzon說:“目前有許多藥物可以有效治療骨鬆症,然而骨骼的脆弱很少在第一次骨折前被發現,所以預防性治療或保健變得有迫切需要.”這是頭一次有研究學者展現如果年長婦女服用促進健康的益生菌,可能可以將與年紀有關的骨質流失減半.雙盲隨機研究(DOUBLE-BLIND,RANDOMIZEDSTUDY)這項研究是在瑞典Mölndal的大學醫院進行的,其結果發表在內服藥物期刊上(_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_).90位年長婦女平均年齡76歲,每天服用益生菌(Lactobacillusreuteri6475菌株)或空白劑,為期一年.一年後用CTScan測量了這些婦女們小腿骨的骨質流失並和試驗前的數據比較,服用益生菌的人骨骼流失只有服用空白劑人的一半.而且相較於服用空白劑者,服用益生菌者並未發生更多副作用.研究的意義:保健模式的轉變(PARADIGMSHIFT)過去已有研究顯示腸道菌會影響老鼠的骨骼,然而用益生菌來降低老人的骨質流失卻是頭一遭的研究.這項發現對將來有非常重要的意涵.年長婦女是社會中最具骨鬆和骨折風險的族群.益生菌的治療可以影響骨質流失代表了一種保健模式的轉變.將來益生菌治療可以成為預防老人骨鬆有效並安全的方法.編譯來源:DailyMail(2018.06.2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