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1.18
男女不同調——女性醉得更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眨眼頻率與消化系統的運作有性別上的差異之外,你是否曾經觀察到或認為女性比較容易喝醉呢?
有一個科學的原因能夠解釋為什麼很少有女性能夠拼酒贏過同桌的男性——她們體內的酶較少,因此較難在酒精進入血液之前分解它們。
「女性的胃裡只有約五分之一酒精脫氫酶,使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影響」紐約性別差異醫學基金會的創始人Marianne
Legato博士解釋道。
另一方面,女性似乎也因此在隔日早晨遭遇更令人不適的宿醉。根據密蘇里大學的一項調查,女性最常見的宿醉症狀
- 脫水、疲勞、頭痛、噁心和嘔吐 –
皆比男性的更為嚴重。
而學者認為這可能對女性的健康帶來長期影響。女性攝取大量酒精對肝臟造成損傷的過程比男人來得更快;這很可能是由於女性體內能夠用以分解酒精的酶較少,使得肝臟在第一時間必須做更多工作。因此,學者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飲酒量以降低酒精相關的肝臟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Journ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University of
Missouri, The Foundation for Gender Specific Medicine in New York
+ read more

2017.01.16
醫學職場性別差異至今依然存在
人們邁入21世紀已超過十個年頭,但醫學間的性別平等卻仍未達成。在醫學院的畢業生中,女性擁有很好的表現,然而,她們的事業進展、薪水、研究發表和工作及生活的平衡與他們的男性同事們並不相等,而過去一年所發表的諸多研究則剛好聚焦在這類不平等上。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它們,看看當今醫學領域的性別樣貌。
女性心臟醫師的事業發展缺陷
第一份研究由波特蘭心血管疾病博士Sandra
Lewis與同事進行,並與1996年及2006年所完成的研究對照,分析心臟醫師在事業選擇、家庭生活及工作滿意度上的性別差異,含794位女性及1227位男性。
研究顯示,在現今的心臟醫師中,女性單身者較男性多;有小孩的女性人數比1996及2006年時多。在兒童照養方面,超過一半的男性有伴侶幫忙,但是同樣獲得伴侶協助的女性卻只有13%;也因此近半女性需隨時待命並於夜間照護兒童,男性則只有24%面臨同樣的狀況。
然而,抱怨工作場所缺乏官方家庭假政策的人數與1996和2006相比都有顯著下降,且結果顯示心臟科是份令人滿意的事業,接近四分之三女醫生推薦其為職業,但反映自身事業發展比同輩低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此外,經歷不同程度歧視的女性人數也比2009年及1996年降低,辦仍比男性高。
對於心臟學領域這樣的職場性別差異,Lewis博士表達擔憂:「20年前我們發現需要有更多女性進入心臟領域,10年內人數雖然確實有增加,但現在卻進入撞牆期了,因此我們必須更努力去了解並克服女性於心臟領域就業所面臨的難題及障礙。」
女醫生的薪水更低
日前,哈佛醫學院及麻省總醫院發布一項研究指出美國醫生的薪資在不同性別間存在巨大差異;資料來自10,241位任職於24所遵從資訊自由法之醫學院的醫師,據其年齡、經驗、專業、系所排名、論文產量及臨床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男女平均薪水差異高達20,000美元;細分項目中則為心臟科34,000、腫瘤科36,000及骨科41,000美元,女性唯一比男性高的為放射科,大約2,000美元。
而不同性別間的薪資差異也持續反應在職稱排行上,比如女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薪水與男性講師(assistant
professor)非常接近,但後者職位卻低階許多。
更早些時候,另一篇發表於著名期刊The
BMJ的研究也指出英國薪資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整個醫學界男性薪水高出40%。
更少第一作者是女性
Giovanni
Filardo與同事的研究則顯示:女性第一作者在頂尖醫學期刊的出現次數較低。
研究者蒐集回顧了4000份於1994~2014年間發布的醫學期刊。結果發現女性第一作者的人數在1994年至2014年從28%上升到38%,但從2009開始,女性第一作者的人數在部分期刊上趨於穩定或甚至開始下滑。
研究團隊同時指出在期刊彼此之間,女性作者的表現有顯著的差異性;比如研究中的六篇高影響力期刊之中,女性作者人數佔比最低的是_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_(20%),而即便在佔比最高的_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_也僅有45%而已。
Filardo表達他的憂慮:「這些結果顯示女性在具有領導性的期刊發布表現上是值得令人擔憂的。」
超過一半的醫學院畢業生是女性,為何仍有如此大的差異?
Future Science
Group做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以調查造成STEM領域(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性別差異的可能原因。總體而言,結果顯示文化因素才是造成性別差異最大的元兇,以及並沒有一個在科學領域的女性指標性角色。超過一半的參與者都認為,不管男女雙方都必須要為現行的女性性別刻板印象負責。
無論原因是否屬實,或者是因為女性缺乏自信去要求同工同酬,造成性別差別待遇的原因都十分複雜且多面向,而性別平等也應該被落實在各個層面:個人、文化、組織以及政治上。
然而明確的是,這議題將會繼續受到公眾檢視,同時受眾多倡議組織積極地運作並讓性別平等真正落實。
資料來源: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MA Internal
Medicine、The BMJ
+ read more

2017.01.12
女性更容易因耐痛而不知道自己心臟病發
由挪威Tromsø大學研究團隊提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能承受心臟病發作時的疼痛;這可能會使她們沒有感知到心臟病發作,或出現缺乏症狀或無明顯症狀的心臟病。
許多人認為心臟病是突然發生的,患者會抓住他們的胸口然後失去知覺,但心臟病不一定都有胸痛、呼吸急促或冒冷汗等明顯的症狀。很多時候心臟病是逐漸發生的,患者會有噁心、胸痛、顎或手臂疼痛的情況。若是發生沒有症狀、微小症狀或患者沒察覺症狀的心臟病,則稱為Silent
Heart
Attack(下以其縮寫SHA表示),多譯為沉默型或無聲型心臟病。
Tromsø大學的Andrea
Ohrn博士表示:「目前無法確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SHA,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因為疼痛耐受度很高,以致忽略了胸痛的徵兆。」
研究團隊測試了4,849名成年人的疼痛耐受度-將他們的手浸泡在3℃的冷水中達兩分鐘;另一方面,也透過心電圖了解受測者過去是否有發生過心臟病。
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忍受最長時間疼痛的人,最有可能在過去經歷SHA,並且從未被診斷出來,且這樣的關聯性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
SHA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比例是75%,比男性的58%要高;這可能是因為婦女更能承受付心臟病發作時的具體疼痛。學者們更認為,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在女性和男性間是不同的。
英國每年心臟病發作的男性人數較女性多,但女性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卻更高。Ohrn博士認為,即使沒有胸痛的症狀,醫生也不應降低對心臟病的警覺性。對心臟病最初的誤診可能是致命的,在一個月內導致死亡的機會增加70%。在英國,女性心臟病發作最初被誤診的可能性比男性高50%。
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的Mike
Knapton博士表示,沒有症狀的心臟病是需要注意的,患者通常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臟病,使得他們忽略症狀並延遲就醫。
來源:University of Tromsø、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 read more

2017.01.11
男女不同調——女人為什麼更常眨眼?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與消化系統在性別上的差異之外,我們眼部的小動作中其實也藏有玄機噢!
眨眼睛,這是一個我們每分鐘都在做但卻很少意識到的動作。你知道自己一分鐘會眨幾下眼睛嗎?男生跟女生眨眼的次數會有不同嗎?科學家指出,女人眨眼的次數往往更頻繁,速度也比男性來得更快;女性平均一分鐘約眨眼14.9下,男性則為14.5下。
這樣的現象被認為是因為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較高的緣故;雌激素刺激了人體內——包括眼部——潤滑液的分泌。過去也曾有研究發現,使用雌激素避孕藥的女性會更頻繁地眨眼,其眨眼頻率上升到平均每分鐘19.6次。
Nottingham大學的眼科教授Harminder
Dua解釋:「這有可能是避孕藥影響豆狀核——我們的大腦管理身體非自願閃爍動作的控制中心。」
看到這裡你很可能會認為「那麼,女性的眼睛一定會比較濕潤、水亮囉!」,事實上,男女之間存在的眨眼率的差異並未對兩者的整體眼睛健康造成太大的差別,因為女性仍然更容易被眼睛乾澀的狀況所影響,再一次地,因為荷爾蒙的關係;只不過這次是另一種性賀爾蒙在作用。
倫敦視覺診所的Glenn
Carp醫生解釋:眼淚是由粘液、水和油這三種物質所共同組成。而男性有更多的睾丸激素能夠使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並維持他們的眼睛充分濕潤。
資料來源:DailyMail
+ read more

2017.01.10
男女不同調——誰消化食物比較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與心率有性別上的差異之外,在大啖美食之後,我們的身體處理這些食物所需的時間也因性別而有些不同。
不論男女,我們都需要靠進食來獲取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與養份,在食物下肚後,消化系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透過它,食物得以被轉化為身體能夠吸收、使用的形式,身體用不著的部分也得以被代謝。不過根據腸胃學家,女性消化食物所需的時間卻比男性還要多出五之一。
究其原因是,女性的胃較小,因而分解食物的酸產生較少。另一方面,女性的消化速度較慢也與其雌激素分泌有關——有研究指出,雌激素這似乎會對結腸和腸道產生影響,使其放鬆。同時,雌激素似乎也改變消化膽汁的組成,所以其中能夠溶解食物的鹽含量較少。
「從食物移動通過腸道的速度來看,女性比男性慢了約20%。食物從入口到排出體外的時間,男性平均花費24小時,女性則需要28小時。」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的腸胃學家Anton
Emmanuel博士說明,「也因此,女性的排便次數往往比男性來得少。」
資料來源:American Clinical and Climatological
Association、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6.12.29
男女不同調——女人的心跳比較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
例如,加拿大的一項新研究便發現,女性的生理節律運作起來比男性快了1.7~2.3小時左右。這代表她們到了晚上時很可能比男性更容易感覺累。
Lancaster 大學醫學院的資深解剖學講師Adam
Taylor博士解釋這種差異主要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所分泌的性賀爾蒙的影響。從頭髮生長速度、眨眼頻率到消化食物、代謝酒精,我們所有的身體健康況狀都與性賀爾蒙脫離不了關係。
現在,就讓我們從簡單、有趣的實例來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步調有什麼不同吧!
心臟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不論男女都仰賴它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讓血液能夠順利輸送氧氣與養份到身體各處,並協助移除代謝廢物。不過,卻有學者指出不同性別的心臟跳得有些不一樣:一般而言,男性的心臟在一分鐘內平均跳動的次數是70˜72下;但女性的心臟在一分鐘內的平均跳動次數卻是78˜82下,比男性來得更快。
學者解釋,男性心臟的重量平均為180克,相較之下,平均為120克的女性心臟大小僅約男性心臟的三分之二;因為較小,所以它必須跳動的稍快一些,以彌補大小上的差異。
雖然如此,來自英國愛丁堡皇家醫院的心臟病專家Miles
Behan表示,在婦女有生之年,這樣的差異並不會影響婦女的整體心臟健康,或是她們所發展的心臟問題類型。而針對上述論點,台大醫院心臟科張博淵醫師提醒在實務上並不一定如此絕對,影響心率的因素有很多,不論男女,重要的事是維持良好的作息、飲食與運動習慣來增進心臟健康。
資料來源: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Daily Mai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