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4.14
健身教練byebye!我們要:結「伴」運動!
越來越多人基於健康或美觀等各種理由重視自己的身材,減重塑身產業興起,四處可見琳瑯滿目的減重療程、健身中心,也出現越來越多健身教練或生活教練(Lifestyle
coach),但究竟誰能真正陪伴、幫助我們,建立一個良好、規律的運動習慣呢?
根據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學者的最新研究結果,對我們的運動習慣影響最大的人很可能就是與我們日日同桌用餐、夜夜同床共枕的另一半。
此份研究的分析資料來自美國的歷時性調查研究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ARIC自1987年開始執行,總共涵蓋了15,792位中年成人,本次研究分析的是ARIC研究中針對3,261對伴侶每6年進行一次的回訪資料。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所發布的身體活動指引,成人一週須維持150分鐘以上溫和強度的運動量,或是至少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根據ARIC第一次訪查的結果,僅有45%的男性與33%的女性達到此標準。不過,本次的研究團隊分析6年後再次回訪的結果發現,與那些沒有任何一方維持運動習慣的伴侶相比,若第一次訪查時妻子的運動習慣有達到指引標準,再次回訪時,先生達到同樣運動層級的機率高出了70%;若是先生平日就有維持符合標準的運動量,其妻子在下一次訪查時達到相同運動層級的機率也提升了40%。
研究人員Koton博士說明,過去曾有不少研究指出伴侶會受到彼此的影響而趨於相似,特別是一些有風險的行為,如抽菸、飲酒的習慣。不過,從未有研究探討個人的運動行為如何受到伴侶的影響。根據本次的研究結果,研究團隊建議,要幫助增進身體活動能力,與其強調個人化的訓練,不如與伴侶一起運動。
資料來源: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EPI/Lifestyle 2015
Scientific Sessions
+ read more

2015.02.10
綠茶+運動 減脂強身好夥伴
綠茶富含兒茶素,一直被視為是對人體健康有助益的飲品,日前已有研究指出具備抗癌的功效。而根據英國Anglia
Ruskin大學最新的研究發現,配合良好的運動習慣,喝綠茶能夠有效幫助減少人體體脂肪並提升運動效能。
這份研究總共有14位平均年齡為21歲且平日休閒時即有運動習慣的男性參與實驗。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平分為兩組,一組每天食用一顆無咖啡因綠茶萃取膠囊,另一組則食用安慰劑。同時要求每一位受試者一週完成3次單車運動,每次1個小時,實驗進行長達4週。
研究結果發現,食用綠茶膠囊的受試者比起另一組人多下降了1.63%的體脂肪、脂肪代謝率則增加了25%;同時,他們的運動效能也提升了10.9%,騎單車一小時的平均距離從20.2公里增加到22.4公里。
研究人員強調,為了避免咖啡因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次實驗特別選用無咖啡因的綠茶,這也是第一次有研究關注無咖啡因綠茶與減重、運動成效之間的關係。研究主持人Justin
Roberts博士說明,綠茶之所以對人體健康有這麼多益處是因為含有大量的EGCG。EGCG是兒茶素的一種,會因為茶葉發酵而流失。因此,綠茶中的EGCG含量是最高的,反觀紅茶、普洱茶中就沒有ECGC。
Roberts博士表示,本次實驗讓受試者所食用的膠囊內含400mg的EGCG,日常生活飲食若要達到足夠的劑量,一天大約需要飲用6~7杯的綠茶。最後,他建議未來相關的研究應擴大參與者的人數,以獲得更詳盡的資料。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 read more

2015.01.28
戀人的凝視真是一切!女為「閱」己者容
女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較容易對自己的身材與體重感到滿意、快樂呢?又瘦了一公斤?還是穿得下原本以為自己無法駕馭的衣服?根據一系列新的實驗結果,答案是:當女人被告知「男人較渴望大尺碼美女而非纖瘦模特兒身材」的時候。
過去的研究顯示越常接觸電視、時尚雜誌等媒體的女性,由於暴露在纖瘦的女姓身體形象之下,對於自己的體重越容易感到不滿意、所擁有的身體意象也越糟。這樣的女性較容易出現飲食失調、憂鬱情緒等,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社會心理學者Andrea
Meltzer與計畫共同主持人James K.
McNulty教授想知道:如果告訴女性「男人喜愛的是身形大的女人,而非模特兒般纖瘦的女性」,她們對於自身體重的看法是否會有所改變。
研究人員設計了三個獨立的實驗,總共找來448位女性參與。研究人員準備了一系列大尺碼女模展示各種裝扮的照片,內容從平日逛街的穿著到沐浴後穿的浴衣都有。這些照片中模特兒的體型大約介於美國成衣尺碼的8~10號,比美國女性的平均值12~14號略小,但遠大於傳統纖瘦模特兒的2~4號。且為避免參與者受到模特兒五官容貌的影響,每張照片當中模特兒的臉都被遮住。
三個實驗都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三組對照組的參與者在觀看上述照片時,會被告知「這些身形較一般模特兒大的女性是男人認為具吸引力的」。針對其餘三組實驗組,研究人員則分別給予不同情境:一組一樣觀看照片,但未被告知「這是男人喜愛的女性身體」、一組觀看超瘦模特兒的照片,並被告知「男人就是喜愛這麼纖瘦的女性」、剩下一組同時觀看了大尺碼模特兒與超瘦模特兒的照片,但是被告知「大尺碼模特兒的身材是女人覺得較具吸引力的」。最後,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完成一份測量「對自身體重滿意度」的自我陳述問卷。
三個實驗結果都顯示,被告知「男性喜愛大尺碼模特兒身型的女性」的參與者,不論她們自身實際的身形為何,最後測驗的結果都擁有較高的自我滿意度。Meltzer教授表示,從這三個實驗當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女人的身體意象與女人認為「男人喜愛什麼樣身材的女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女人實際的身形與體重在過程中並不具備影響力。
整體來說,異性戀女性普遍相信異性戀男性渴望「超」瘦的女性。Meltzer教授認為,這次的研究發現對於改善女性的身體與健康提供了新的方向。不過,她也補充說明,目前尚沒有相關的數據可以確定這樣的影響力能夠持續多久。
資料來源: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 read more

2015.01.15
要「杏」福噢!縮腰瘦腿、預防心血管疾病就靠它!
研究發現每日1.5盎司的杏仁取代碳水化合物製成的點心,可以改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另外,以杏仁當點心還可以消除腰和腿部脂肪,不僅能改善體態亦可降低因腰圍粗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52位平均年齡50歲的健康成年人參與實驗,他們擁有高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俗稱「不好的」膽固醇),但仍保持在健康狀態。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食用有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套餐,另一組則將點心改為1.5盎司的杏仁,兩種套餐僅點心不同且熱量依每位參與者的身體需求微調以維持其體重。經過六周後,要求每位參與者用兩周的時間消除前六週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影響,並於兩周後交換原有的飲食內容。每位參與者總計參與實驗14周,並且每天記錄體重和飲食內容;血液組成分析則於實驗一開始以及不同飲食階段開始前測量。
實驗結果顯示,兩種飲食內容都使容易引起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下降。然而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參與者其下降幅度更大。相較於每日食用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參與者,食用杏仁的人的總體膽固醇下降了-5.1±2.4mg/dL、LDL膽固醇下降了-5.3±1.9
mg/dL。另外,每日1.5盎司的杏仁有助於增加俗稱「好的」膽固醇,即HDL膽固醇,能將膽固醇輸送到肝臟儲存而非附著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
除此之外,雖然兩種飲食皆沒有使整體的脂肪量下降,但是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人的腰部脂肪減少了約0.07kg、腿部脂肪減少了約0.12kg,並且腰圍也小了約0.80cm。因此可知以杏仁取代其他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有助於降低罹患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可以透過杏仁影響脂肪分布的特點改善腰圍及腿部體態。
然而,此研究並未將參與者運動習慣和參與前的飲食習慣納入考量,因此其結論還待未來的研究加以確定。不過研究者說明,市面上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確實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擔,若將杏仁搭配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杏仁所含有的營養能使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效果更為明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read more

2015.01.06
激將法管用? 家人的嫌棄讓人越來越胖
最新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常常被親友、伴侶嫌棄體重過重的女性更可能增加體重;反之,當女性接收到越多被肯定的正面訊息,其體重維持得更好,甚至能夠減少。
研究主持人Logel教授表示,當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時,我們往往會轉向親友、愛人尋求支持與建議。對方給予的回應所造成的影響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
此份研究的對象為大學年齡的女性(人口統計學上最常對自身體重感到不滿意的族群),研究人員詢問了她們的身高、體重,以及對於自身體重的看法;5個月後,研究人員詢問同一批女性是否有向親友、伴侶述說對於自身體重的擔憂,如果有,對方的反應是什麼;3個月後,再次追蹤她們的體重與期間對自身體體重的看法有無轉變。
平均而言,這些女性的BMI值都在加拿大健康組織的建議範圍內,她們所需要做的僅是維持好自己目前的體重,無須對自己過於嚴苛。但其中仍有許多女性在意自己的體重,而且多數都會向自己的親友、伴侶提起自己的擔憂。
總體來說,整個研究過程中,參與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有出現體重增加的情形,不過是在正常範圍內。研究結果發現,在分享了對於自身體重的憂慮後,從親友、伴侶處接受到「妳看起來很好」這類正面回應的女性,體重都獲得良好維持,甚至減少;但是,獲得正面回應相對較少的女性體重則平均增加了將近2公斤。
Logel教授說明:許多研究都證實社會支持力量有益於我們的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道我們愛的人接受我們原本的樣子。親友、伴侶的正面回應能讓女性更滿意、接受自己的身體,進而變得更有活力且合理進食。同時,正面回應也較不易讓女性感到壓力,而過去已有研究證實壓力是導致體重增加的一個原因。
資料來源:Personal Relationships
+ read more

2014.12.30
別再跑啦! 想瘦肚子,練舉重更有效!
根據當前的醫學研究成果與論述,有氧運動的作用原理能夠幫助消耗人體內多餘的脂肪,因此許多想要瘦身減重的人,在制定運動計畫時會選擇慢跑、健走這一類的有氧運動。不過,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若想要有效消除腹部的脂肪,進行重量訓練會比跑步來得更有效。
過去許多研究將對象鎖定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患等特定族群,且研究時間較短等,得出的分析結果其實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此次研究團隊特別將焦點鎖定在健康的成人、不針對研究對象的BMI設限,且分析長時間的資料。
這份研究使用了10,500位40歲以上的美國男性在1996至2008年間於個人健康追蹤研究中所留下的資料,包括運動狀況、腰圍與體重等數據。研究小組分析了這些男性過去12年間運動狀況的改變對其腰圍的影響,結果發現有增加重量訓練時間的男性,腰圍縮減的幅度最大。以一天增加20分鐘運動時間計,進行重量訓練者其腰圍縮減幅度是從事有氧運動者的兩倍;選擇健走、爬樓梯等運動強度較低者的4倍。當然,若一直都坐著不動,腰腹部的肉可是會大幅增加的!
研究團隊強調,對於年紀較長的人而言,腰圍是一個比體重更重要的健康指標,過去已有研究證實腰腹部的脂肪堆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生的風險。
研究主持人Rania
Mekary也說明:肌肉量影響著人體基礎代謝能力,但年齡增長會影響肌肉縮減,過去只重視體重而忽略骨骼肌率(肌肉重量占總體重的百分比)的觀念需要被改變。雖然有氧運動減少體重的成效比重量訓練來得好,但最好的運動習慣還是應該兼顧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以維持適當的肌肉量。
資料來源:Obesit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