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Ⅱ)
男人沒有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嗎?
你知道什麼人過了35歲,也不會被視為過了生育高峰期嗎?男人們!
人們仍然普遍認為男人沒有生育的生理時鐘,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成為父親。但是,精子的年齡恐怕並不像美酒那樣越陳越醇。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精子品質會下降。研究顯示,年長父親所生的嬰兒出現健康問題、精神病和認知障礙的可能性增加。另有一項研究顯示,不孕症完全來自男性因素的有20%-30%,而所有不孕病例中包括男性因素的有50%。但是,跟女人面臨的社會壓力比起來,很少有人對30多歲的男人強調冷凍精子來保持精子品質,對吧!
據Dr.
Nargund說,在她經手的案例中,有一半的生育問題與男人的年齡有關,而不是女人的年齡。研究表明,儘管有些男人到了70歲還會生,但40歲以上的男人比20多歲的男人要多花五倍的時間才能懷孕。
去年(2020),Rutgers
University的美國科學家回顧了40年的生育力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超過45歲的父親與早產、死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癲癇發作和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缺陷的風險增加相關-和母親的年齡無關。
精子細胞的品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下降,不僅活動力較差,至關重要的是,容易發生所謂的形態學突變-形狀和結構,正是這種原因導致了後代的遺傳異常。
2013年一項對5,000多名年齡在72歲以下的男性進行的研究發現,正常精子的比例在34歲開始下降,到了40歲以後下降了更多。
有時候,醫師告訴夫妻生育問題是「無法解釋的」,純粹是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女人可能出了什麼問題上,沒有人想調查男人。
當然,這並不表示男人應該為「太晚」生小孩而感到羞恥,而是我們應該停止羞辱女性。如果像ASRM這樣的組織希望女人早點生孩子,那麼重點應該放在如何使父母負擔得起的這樣的事情上,而不是在製造恐嚇婦女的廣告。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育計畫
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意味著我們在研究中看到的結論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年齡界限主要是對醫生有用的指標,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進一步的遺傳條件檢測,我們知道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更可能發生。
由上述看來,35歲作為生育門檻的迷思已經過時、不科學,而且也無濟於事。這種大一統的思維會產生壓力和污名。 女人應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社會角色及生活的需求等層面,去計畫最適合自己的生育年齡及子女數,而不是被群體的生理時鐘追趕得無法喘息。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4.10)、Daily Mail(2021.05.0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jpg)
2021.05.13
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Ⅰ)
女人一過35歲有三分之一不會懷孕??
你知道35歲的門檻來自何處嗎?17世紀的法國數據!
我們應該有個人的生育計畫
#而不是群體的生理時鐘競賽
如同很多人在說的,35歲被視為女人生育的斷崖。一旦面臨這個魔術數字,妳就會正式被宣告為「高齡孕婦」或「老年母親」。女人會面臨很多可怕的警告:懷孕將有多困難、母親及孩子可能會面臨的許多問題。妳的懷孕會立即被標記為「高危險」,並要有額外的監控。
35歲以後嘗試懷孕,時常籠罩在壓力和議論中。但真的是如此嗎?
35歲生育門檻是300多年前的研究數據
女人對於生育力的焦慮,主要是來自2001年美國生殖醫學會發布的一個廣告:沙漏型奶瓶倒置,牛奶所剩無幾。該組織警告說,女性在30歲時每月懷孕的機會僅為20%,到40歲時將降至令人擔憂的5%。到現在,醫界及社會仍在使用這些數字,但是美國生殖醫學會卻聲稱不知道他們的警示數據來自哪裡。
而女人生育力在35歲開始走下坡說法,則是來自2004年發表在《人類生殖》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結論:35至39歲的婦女經過一年的嘗試,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會懷孕。這個被廣泛引用的統計數字,其資料來源很少被提到──1670年至1830年法國出生記錄。而這個33%無法懷孕的機率正是根據這個歷史人口資料推算出來的。那時期,還沒有現代醫學,也沒有抗生素!
但是從那以後,一直未有研究驗證這些發現。
沒被看到的生育力新研究
2004年,美國研究人員對七個歐洲國家的700多名婦女進行研究,發現在27-34歲婦女中,一年內受孕的有86%;而35-39歲婦女中這一比例為82%。其他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
2013年,丹麥對2,800人的研究顯示,年齡在35至40歲間的婦女,一年內懷孕的有78%;20至34歲則為84%。
這些研究在在顯示,35歲前後的生育力僅有4、5個百分點的差異。
另一個2013年的研究指出,34至39歲、有懷孕經驗且體重正常的女性,有80%可以在半年內懷孕。
亦有調查發現,一般女性在40至45歲之間都還能夠懷孕。
然而,這些較鼓舞人的數字卻很少被提及。
高齡產婦的隱憂:有一個門檻 但不是35歲
的確,高齡懷孕有較高的併發症風險及卵子存在染色體問題。遺傳病(例如唐氏症和其他發育障礙)無疑是年長母親焦慮的問題。唐氏症風險平均約為1/500,而
40歲時懷孕的女性大約為1/100。
專家說,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懷孕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加。研究顯示,40歲以上女性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是30歲的四倍,而患妊娠高血壓則是兩倍。
與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相比,40歲以上女性急診剖腹產的可能性幾乎是兩倍,部分原因是肌肉較弱。45歲以上的孕婦中每兩名就有一名流產。
這些數字告訴我們,40歲可能是一個期限,但不是35。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婦產科顧問和生殖醫學副教授Dr
.Raine-Fennin說:「即使到40多歲,大多數女性也幾乎沒有併發症。」
延伸閱讀: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Ⅱ)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4.10)、Daily Mail(2021.05.0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懷孕+風險病毒圖.jpg)
2021.05.08
為何COVID感染增加懷孕的風險
孕婦感染新冠病毒會影響其懷孕或分娩嗎?
耶魯大學專家説,COVID-19
的病毒會引發胎盤強烈的免疫反應,這可能解釋為什麼孕婦受感染面對更高風險的併發症,如早產和妊娠毒血症。
他們分析39個孕婦在不同妊娠階段的血液和胎盤組織。
在兩個胎盤組織樣本中偵測到新冠病毒(SAR-CoV-2)病毒,也發現受感染孕婦的胎盤比未受感染的有更多免疫系統的活動。
研究作者感染內科和神經科副教授Shelli
Farhadian在耶魯發布新聞指出,在遠離了肺部和鼻腔的胎盤啓動了強烈抵抗感染,這是好消息。然而大量的免疫系統活動可能對懷孕導致傷害。
病毒本身會引發問題,但是美國疾病防預中心最近發現COVID-19
的疫苗對孕婦來説是安全的。
Farhadian認為,應該密切關注在妊娠初期遭受感染的孕婦。
她指出目前沒有太多研究放在COVID-19感染時,胎盤免疫系統的活動。也不知其他類型的感染反應是否和新冠病毒相似。
這研究發表在4月22日網路的《醫療》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1.04.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5.04
1955年的《好妻子指南》 妳做到幾項呢?
我們最近讀到一部1955年的「指南」,向婦女傳授「妻子應如何對待丈夫」的知識,簡直不敢相信那時的人們會遵循。這是男人寫的嗎?或許是!
1955年5月美國的《家務管理月刊》刊登了一篇〈好妻子的指南〉,詳細介紹了妻子應如何對待丈夫,以及要如何成為丈夫的「最佳伴侶」。儘管其中一些「規則」在今天看來是難以接受的,但令人傻眼的是這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來看看1950年代洋洋灑灑18條好妻子行為準則:
* 準備好晚餐
要提前計畫好,等他回到家時就有一頓美味的晚餐。這會讓他知道妳有想到他、關心他的需求。
* 餐點是迎接丈夫回家必要的部分
大多數的男人回到家時都很餓了,一頓美好餐點的景象(特別是他最愛吃的菜)是溫暖迎接他必要的一部分.
* 打扮好自己
休息個15分鐘,等他回來時,妳會看起來有精神。補個妝、放一個花結在頭髮上,讓自己清洗一番。他回家之前,身邊都是一些工作焦慮的同事。
* 讓他覺得有點開心及有趣
他已經無聊一整天了,需要提神一下,這就是妳的責任之一。
* 清除雜亂
在他回來之前,再做最後一次屋內巡視。整理好書本、玩具、雜物等等,然後再擦一次桌子。
* 在寒冷的月份中 妳應該點燃壁爐讓他放鬆
妳的丈夫會覺得他回到一個舒服且有序的天堂,這也會讓妳振奮。畢竟,給他舒適會讓妳有無限的自我滿足。
* 將小孩打點好
花幾分鐘將小孩手及臉洗乾淨、頭髮梳好、必要的話,換好他們的衣服。
* 讓吵鬧降到最低
孩子是小寶貝,丈夫會希望看到小孩做到他們該做的,盡量將喧鬧聲降到最低。在他回到家時,不要有洗衣機、烘衣機及吸塵器的聲音,試著鼓勵孩子們安靜。
* 看到丈夫時要高興
用一個溫暖的微笑讓他自在,並且展現妳想討好他的真心,認真聽他說話。
* 讓丈夫先說話
妳或許有很多重要的事想告訴他,但是他到家的那一刻並不是時候。讓他先說。記住,他要聊的話題都比妳的重要。
* 讓夜晚是屬於他的
假如丈夫回來晚了、在外面吃晚飯或去了娛樂場而沒有邀妳,千萬不要埋怨、不要生氣。試著去瞭解他充滿緊張、壓力的世界以及他需要家及放鬆的迫切需求。
* 妳的目標
試著確定你的家是一個和平、有秩序、心靜的地方,你丈夫的身體及精神可以得到休息。
* 不要一看到丈夫就埋怨或丟一些問題
* 不要抱怨他晚歸
即使是徹夜不歸,考慮到他那整天可能經歷的遭遇,這就當成小事一樁。
* 讓他覺得很舒適
讓他斜靠在一張舒服的椅子或讓他平躺在臥房。為他準備一杯冷飲或熱飲。
* 放好枕頭並幫他脫去鞋子
用小聲、撫慰和愉快的聲音說話。
* 不要質疑他的行動 也不要質疑他的判斷
記住,他是一家之主,因此,他會以公平及真誠來行使他的意志。妳沒有權力質疑他。
* 一個好妻子永遠知道自己的位置
編譯來源:Fem Positive(2021.04.27)
+ read more

2021.05.03
反對物化女性 德國女體操選手不露腿
德國體操運動員Sarah
Voss上週在瑞士行的歐洲藝術體操錦標賽上名列前茅,但除了表現出色外,她還決定將鎂光燈放在另一個議題上:透過全身的穿著凸顯一直以來女性在這項運動中被物化的現象。
為了抵制慣例,Voss決定穿全套長褲緊身衣,在這項運動中,她們通常被要求穿著長袖、短的緊身連衣褲(露腿)。
Voss在Instagram上寫道:
我是第一個向我們的團隊介紹這個計畫的人,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感覺不錯,看起來仍然優雅,為什麼不呢?你喜歡嗎?
到目前為止,女體操選手在國際比賽中,只有因為宗教原因才可不露雙腿。因此沃斯(Voss)對此表示反對的立場。
她的兩個隊友效仿了她的榜樣,並在4月23日舉行的決賽中穿了全身衣服。
根據德國體操聯盟的說法,女體操選手是在表達反對體操運動中將女性物化的立場......女運動員應該可以穿任何她們感覺舒適的衣服。
編譯來源:Fem Positive(2021.04.28)
+ read more

2021.04.28
女性應將COVID疫苗接種和乳房攝影的時間錯開6週
女性在準備接種COVID疫苗時要注意這點….
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接種COVID疫苗的有時會發生腋下淋巴結暫時性的腫脹,可能會干擾醫生對乳房攝影(mammograms)的判讀。
因此,建議女性先進行乳房攝影或將其推遲到疫苗接種後六週,以免造成混淆。
腫塊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人們在上臂接種疫苗時,那側的腋窩內的淋巴結通常會被活化並腫脹。這是您的身體正在準備保護性的免疫反應。
注射COVID後,有些人的腋窩腫脹比其他人嚴重。儘管估計數字各不相同,但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人在那兒感到腫塊,且不總是那麼疼痛。
要注意的是這些腫塊不是乳癌,並且無害。它們在接種疫苗後一到兩週內也會消失。
但是,淋巴結腫大會影響乳癌篩檢的成像,例如:乳房攝影或超聲檢查。這是因為它_看起來像是從_乳房擴散到淋巴結(淋巴結轉移)的乳癌。這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
淋巴結腫大可能導致女性進行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或排除乳癌。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檢查,如再次攝影、侵入性切片和患者焦慮。
因此,在推廣全民COVID疫苗接種之前,我們必須提醒民眾乳房攝影的潛在影響,尤其是在50歲以上婦女。
那麼,新建議的背後是什麼?
COVID疫苗相關的淋巴結腫大的報告來自美國出現,其中超過9千萬人已接種輝瑞或Moderna的疫苗。
這導致淋巴結腫大出現在乳房X線攝影和超音波聲檢查中。
根據澳大利皇家紐西蘭放射學院的報導,阿斯利康(AZ)疫苗尚未有這種類型的腫脹報導。
但是,由於活化免疫系統是所有疫苗的工作。我們已經看到除COVID以外的其他疫苗也有類似的腫脹。因此,我們可能還會在其他COVID疫苗中看到它。但是,我們尚未看到來自英國和其他在使用阿斯利康疫苗方面有更多經驗的國家公佈的數據,以證實這一點。
儘管如此,該學院還是建議女性在未接種COVID疫苗之前或在接種疫苗後六週進行乳房攝影,但不指定任何特定的COVID疫苗。
有人提出了一種更實用的方法,即監測注射側腋下淋巴結腫大的任何疑似病例,並且僅在六週後腫脹仍沒有減輕的情況下,再進一步調查。
為什麼這個這麼重要?
對於沒有症狀的女性,繼續進行COVID疫苗接種和乳房攝影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透過篩檢找出患有乳癌的婦女很重要,但不要對健康婦女進行過多檢查也很重要。因此,合理的做法是沒有症狀的健康女性在短時間內延遲乳癌篩檢,並且不要對沒有癌症的女性進行過多檢查。
根據最近的建議,女性就醫時,應向其醫師提及其COVID疫苗的接種狀況,以便他們在解讀X光影像時可以考慮到這一點。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4.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