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1
性別差異:性荷爾蒙影響心因性猝死
突發性心因性猝死,或稱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是一種心律不整的疾病,在95%的病人身上發生常是會致命的,最近有一份研究致力於尋找和這項疾病有關的風險因子。這份研究分析了睪丸素(testosterone)和雌二醇(estradiol)兩種性荷爾蒙的濃度與發生突發性心臟驟停的相關性,這在預防醫學上可說又邁進了一步。
這份研究(Oregon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Study)以美國奧勒崗州的都會區為主,資料來源囊括16間醫院、超過百萬人口。研究發現,發生突發性心因性猝死的男性,體內睪丸素的濃度較低;而高濃度的雌二醇不論在女性或男性身上,都與突發性心因性猝死有高度的相關性;也就是說高濃度的睪丸素對男性可能有保護作用,而低濃度的雌二醇不論對女性或男性都有保護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心臟病通常是起因於冠狀動脈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流至心臟;但是突發性心因性猝死和心臟病不一樣,前者起因於不正常的心電活動,常是無預警的就發生了,而且都很致命,若是等到它真的發生時,通常都已經來不及了;因此我們一直不斷地在尋找方法,讓我們可以預測、進而預防它的發生。
儘管醫界近年來對緊急急救與心肺復甦已有進步,但仍僅有5%發生突發性心因性猝死的病人存活下來。對於已知是高風險或是有心律不整的病人,可以在胸部或是腹部植入「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以偵測病人心律不整的發生,並經由適當的電流刺激使其恢復正常的心律。
資料來源:「心律」(Heart Rhythm)線上期刊
+ read more
2014.09.03
泡麵增加女性代謝症候群風險 少吃為妙!
現代人工作生活繁忙,有時為了求快速以節省時間,會簡單吃泡麵解肚飢,不過最近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提醒女性要小心,常吃泡麵將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進而容易得到心臟病及糖尿病,因此建議女性少吃泡麵為妙!
這個研究分析來自韓國國家健康及營養檢視調查10,711位成人的資料,其中女性所佔比例超過半數。結果發現,女性不管平日其他飲食狀況是否均衡,只要每週吃泡麵超過兩次以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會上升,這些是代謝症候群的症狀,除了會造成腰部囤積過多脂肪,也將可能引起心臟病與糖尿病,女性不應輕忽。
特別的是,研究發現這個現象只在女性身上出現,同樣的行為對男性卻沒有產生影響,研究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女性對飲食情形的報告比男性正確、或是女性生理本身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與鹽分反應的敏感度比男性高,但確切的因果關係還須未來研究進一步再探究。而到底泡麵可以吃多少的量才不算是太多呢?研究主要作者Frank
Hu表示,一個月吃1到2次尚可以接受,但每週都吃個幾次就算是過量。
資料來源:營養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 read more
2014.08.25
老人照顧工作 女兒做得比兒子多!
傳統觀念視家務勞動與照顧工作為女人的責任,而婦女運動不斷努力希望能改變這樣的性別規範,讓女人能不再受到僵固的性別角色所縛。日前一項在美國社會學協會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雖然美國社會從1970年代開始慢慢走向性別平等,但即使到了2000年代,在家中,依然是女兒會竭盡所能照料好父母,但兒子還是做得很少!
這項由普林斯頓大學Angelina
Grigoryeva教授領導的研究分析美國2004年的「健康與退休調查」中2萬6千名50歲以上成年人的資料。結果發現,家中女兒每個月花在照顧年老父母的時間平均有12.3小時,但男性卻只有5.6小時,也就是說,女兒在這上面所花費的時間是兒子的兩倍、或者是多花了將近7小時的時間。
研究指出,針對造成照顧父母的時間長短差異,在女兒部分因素眾多,最主要都與工作或育兒有關,但兒子卻只受家中其他照顧者如姊妹與其中一個家長能否提供照顧影響。根據研究,一旦兒子有一個姐妹,那麼他花在照顧工作上的時間就會減少,但這在女兒身上卻是完全相反,Grigoryeva教授解釋,這表示兒子們會將他們的照顧父母責任轉給了他們的姊妹。
研究提到,許多研究皆已指出家中的照顧者常在自己的工作與照顧工作間蠟燭兩頭燒,一來可能會使照顧者必須放棄工作、或被迫從事較低薪的工作,再者照顧工作也會造成照顧者因必須負擔照顧所需的沉重開銷而可能發生經濟困難。此外,由於女性與家庭的情感連結比男性緊密,家庭照顧工作對女性造成的壓力易使女性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死亡率較高等。由此可知,照顧工作的性別不平等對女性的經濟與健康都有莫大傷害。
資料來源: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2014.08.06
男女認知能力大不同?
過去研究曾指出男女在各種認知能力上有差異的表現:男生擅長處理視覺空間與數學能力相關的任務,但女生則在視覺記憶與閱讀書寫能力部分略勝一籌。這些性別差異的存在,是由於生理因素或者是社會因素所造成,都各有其支持者。
日前一項包含來自歐洲13國、超過3萬1千名參與者的研究再次對認知能力的性別差異進行瞭解。研究團隊給這群50歲以上的男女參與者填寫一份問卷,測驗他們的記憶力、數學能力與語文流暢度。
結果呈現,認知能力的性別差異與年齡、所在地區、生活條件及教育機會相關。在相對較佳的生活環境以及具有性別平等教育機會的地區,女性的記憶力表現比男性要好、數學能力落後男性的差距也會縮減,語文流暢度男女則表現相當。
研究作者表示,這樣的結果說明外在社會環境的改善會對男女認知能力的表現具有影響,但這個研究並未探究其中確切的原因。研究希望傳達的是認知能力會存在性別差異,而多數研究也都指出對於為何會產生這些性別差異,生理與社會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read more
2014.07.09
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就醫的性別差異
慢性病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過去曾有研究發現憂鬱症會影響女性心臟病患接受及遵循醫囑的程度,日前一項加拿大研究則指出,慢性病的病患因心理健康問題而求醫的情形也有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在這方面就醫的比例較高與時間也比較早。
由於慢性病可能會引起憂鬱等心理健康疾病,所以研究團隊想要瞭解哪些慢性病患是會尋求心理健康服務的幫助,以便給予他們最佳的照顧服務。研究使用加拿大社區健康調查(CCHS)與臨床評估科學機構(IICES)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中所定義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氣喘與慢性肺栓塞疾病,心理疾病則有憂鬱、焦慮、菸癮與婚姻問題。
資料分析的結果發現,在有至少一項慢性病的病患中,女性使用心理健康服務的比例比男性高出10%。若以每三年為一個單位,女性慢性病患因心理疾病問題就醫治療的時間,也比男性病患提早六個月。不過研究提到,他們只是發現這個性別差異的現象存在,並非直接表示女性就是需要被重點注意的目標。
研究目前從這個結果推測認為,與男性相比,對女性來說因心理疾病求醫可能不是有那麼大的心理障礙,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女性的症狀比較嚴重需要儘早治療,或者是男性延遲了就醫治療時間。這些問題都是後續需要繼續追蹤探究的研究方向。
資料來源: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 read more
2014.06.25
藥物治療壞膽固醇需注意性別差異
雖然過去已有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在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的治療成果有性別差異。但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這樣的性別差異不是因為獲得治療的可近性不同所產生的,而可能是因為男女的生理差異。
加拿大研究團隊的研究樣本為101位有第二型糖尿病的男性以及97位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女性,她們都服用同一種抗血脂藥物--STATIN,兩年後發現只有64%女性降低了LDL,但有81%的男性LDL下降;女性的LDL平均值為2.39
mmo/L,而男性則為2.07
mmo/L,但無論男女其血糖控制情形是差不多。
這份研究並未針對女性為何控制LDL成效較差的原因再作探究,然而,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證實女性服用STATIN其成效比較差,其藥物機轉有其性別差異,因此,女性比較容易有令人討厭的副作用,像是肌肉痠痛。
研究團隊認為,有糖尿病的女性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男性高,原因可能就出於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LDL的成效比較差。研究團隊並建議,未來應該要進一步針對糖尿病患者發展性別差異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方法以及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2014國際內分泌學會及內分泌學會聯合會議(ICE/ENDO
201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