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2020.10.22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組織中的162個基因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的表達方式不同,這可能會影響疾病風險.這162個基因中有些已經被認為與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相關.而這份新研究有助於解釋男人和女人面臨的不同健康風險,並且為更好、更針對性的治療奠定基礎.研究員M.Civelek博士說:"肥胖與許多健康風險相關,而男性和女性將過多的卡路里存成脂肪的方式會讓男女罹患常見疾病的容易程度有所不同.我們研究了不同種族和健康狀況的人們,並發現了一組基因.這些基因的豐富程度在男女之間是不同的,不論其種族或健康狀況如何.".脂肪基因基因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它產生的大量訊息.過去的研究在脂肪中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基因會因性別而有不同的表現,不過Civelek博士和他的團隊只在162個基因中發現了明確的差異.這個發現是研究人員分析了約3,000個人類樣本後得出的,這些樣本具有地理上和種族上的多樣性.經過研究人員更深入的探索,他們發現6個特定的基因在調節脂肪組織的活性上特別有影響力.這一發現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在探討脂肪分布等方面的性別差異,但是遺傳的角色仍然獲得相對較少的研究.Civelek博士說:"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將對精準醫療有所幫助,亦即找到藥物治療的靶點來幫助解決男女各自面臨的特定問題.例如: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容易肥胖.我們辨識出的脂肪基因可能解釋這些疾病的嚴重性以及男女對治療的反應為何不同.".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打破「有毒的男性刻板印象」?Gucci預計推出格子洋裝
2020.10.12
打破「有毒的男性刻板印象」?Gucci預計推出格子洋裝
高級時裝品牌Gucci將售出2600美元帶有緞帶細節的橘色格子洋裝給男性,這將打破"塑造男性性別認同的有毒刻板印象".這個義大利奢侈品牌在網站上寫道,格子棉質衫的設計靈感來自90年代的頹廢時尚,其特色是彼得潘(PeterPan)的領口、珍珠鈕扣和"罩衫刺繡".這件洋裝的商品描述寫道:"這件有精緻色彩的格子罩衫反映了在2020年秋冬時裝秀發現的流動性理念,也打破了塑造男性性別認同的有毒刻板印象.".在社交媒體上,這件衣服大多受到負面評論,許多人批評這件衣服太過昂貴.有人在推特上寫道,Gucci試圖以2600美元的價格出售有史以來最醜的衣服.也有人寫道,如果男人想穿洋裝,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家連鎖店購買,價格只要20美元.除了這件洋裝,Gucci還有較便宜的粉紅色和綠松石印花的選項.BlueGucciLiberty系列的男式長袖衣服售價為1,800美元,也是以珍珠鈕扣為特色.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10.06)------------------------->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法國政府計畫對「處女檢測」進行處罰
2020.10.10
法國政府計畫對「處女檢測」進行處罰
這是為了強化法國普世價值和打擊法國總統馬克宏所稱作的"伊斯蘭分離主義"的立法草案內容之一.但是法國的人工流產諮詢小組ANCIC表示,中止"處女檢測"這項計畫的同時,應有的教育工作投入.聯合國也表示這種檢測必須停止.法國內政部表示,這項提案對簽發"處女證書"的醫療專業人員處以一年監禁和15,000歐元(約新台幣500,000元),但是,尚未在法國政界被充分討論.根據法國電視三台(France3)的新聞,大約有30%的法國醫生說,他們曾被要求提供這類證明,但大多數的人都拒絕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視或用手指檢查處女膜的做法並不能證明該婦女或女孩是否曾有過性交,而這也侵犯了她們的人權.這種檢測有多普遍?婦科醫生G.Hatem博士表示,那些害怕遭受親戚施加身體暴力或擔心家庭聲譽的婦女和女孩提供了此類證明.她說:"在法國,並沒有成千上萬的女性受這樣的影響,每年最多大約只有三名女性會要求我提供這類證明."她說:"如果她們說『我的兄弟會毆打我,我的父親會勒死我,我的公婆會毀了我娘家的聲譽』,我沒有理由不相信她們."需要證明的女孩通常是來自馬格里布(Maghreb),這個穆斯林占多數的非洲西北部地區.聯合國人權觀察組織和其他團體已經記錄下許多有"處女檢測"的國家.這些檢測不僅僅是出自宗教原因,有時是為了性暴力調查或安全部隊的招募而進行的.去年,BBC阿拉伯報導說,這類檢測在北非、中東、印度、阿富汗、孟加拉和南非是最常見的.聯合國在2018年10月發表一份聲明,敦促各國政府禁止此類檢測,也呼籲要發展宣導活動來教育社會,並挑戰那些"強調控制女人和女孩的性及身體、有關處女及有害的性別規範的迷思".法國負責公民事務的部長代表M.Schiappa表示,將於12月提交給議會的法案應該包含對要求"處女測驗"的人,如:父母或未婚夫,也進行懲罰.有過婚前性行為的穆斯林婦女可能會遭到家人和當地社區的排斥,甚至有些女性還因此被殺害.許多其他傳統信仰團體也會要求婦女和女孩在結婚前必須"守貞".馬克宏總統在上周五的演講中公開反對一些法國穆斯林群體的激進化,並說到法國估計600萬穆斯林人口當中,有少數人有形成"反社會"的風險.Schiapp女士說,新法律還應禁止"與人的健康無關的方便證明",例如所謂經認證的"氯過敏",這通常會使女孩減少對體育活動和游泳池的接觸.提供有關避孕和人工流產建議的法國協會ANCIC表示支持政府反對"處女檢測"的立場,但也警告說,在某些情況下,婦女確實處於危險之中,而"禁令只會否認這類群體習俗的存在,但它們並沒有消失."ANCIC表示:"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必須用不同的方式解決,這樣男人和女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擺脫傳統文化的束縛.必須要有教育措施的輔助來告知、討論、預防、和提供幫助."應對一夫多妻制根據現行的法國法律,如果是一夫多妻制的外國人,會被拒絕延長在法國的居留許可,而Schiapp女士說,新法律還將更進一步,將一夫多妻制的人驅逐出法國.她說,目前針對強迫婚姻的保護措施也會更加嚴格.該法案將使第三方能夠在懷疑有未經雙方同意而進行的婚姻的情況下向公務員發出警告,公務員將會約談兩位伴侶.如果仍然懷疑是強迫婚姻,此事可以移交給檢察官處理.編譯來源:BBCNEWS(2020.10.07)------------------------->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日本航空向「各位先生女士」說再見
2020.10.07
日本航空向「各位先生女士」說再見
日本航空(JAL)自10月1日起,將在全球航班及機場改用較具包容性的招呼語,如"所有乘客請注意"及"歡迎各位",而不會再使用"各位先生女士".日航的公關人員YutaroIwasaki告訴CNNTravel,日航自2014年起就在推動多元化,而這項政策是他們不分性別、平等對待每位客人的行動之一.在此之前,這家總部位於東京的航空公司最近一次爭取性別平等的行動是在2020年3月.當時該公司宣布將給女性空服員穿長褲的選擇,而非一定要穿裙子,這樣她們在機上可以更加舒適.然而,這並不是日航邁向性別平等唯一的正面行動.日航的子公司—日本航空快運(JALExpress)—可是有日本第一位女性商業飛行員的呢!AriFuji在美國取得飛行執照後,錄取日航的飛行員培訓計畫並返回日本.她在2019年被錄用,打破了巨大的玻璃天花板.女飛行人員不足的問題,並非只出現在日本.聯合國專業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估計,全球飛行員總數當中只有5%是女性.性別包含性用語已經被越來越多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所重視,而日航是亞洲第一個實行這項政策的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在2019年宣布,他們在稱呼客人時,將會以"各位"來取代"先生女士".在2019年後期,歐洲的廉價航空easyJet表示,在經過一系列的社群媒體投訴後,他們也向員工提供了"如何使用包容性用語"的指南.編譯來源:CNNTravel(2020.09.29)------------------------->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在COVID-19研究中不考慮性別差異可能是致命的
2020.10.02
在COVID-19研究中不考慮性別差異可能是致命的
從歷史上看,醫學研究通常採取一種萬能的方法,將男女混為一談,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性別在感染和抵抗疾病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心臟藥物Digoxin(毛地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在1990年代後期根據一項表明其有效和安全的試驗而廣泛銷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更多的女性副作用.當根據性別分析同一數據時,它顯示毛地黃降低了男性的死亡率,但增加了女性的死亡率!一位專家說:"女人不只是一個小男人."COVID-19的研究缺乏性別思考當談到性別差異時,COVID-19似乎是一個恰當的例子,男性死於該病毒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但是一項新的分析顯示,參與為冠狀病毒醫藥開發的競賽中,科學家們很少關注這些差異.在這尚待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登錄在ClinicalTrials.gov數據庫2,484個COVID-19臨床試驗中,只有416個中提到了性別作為招募的一個標準.6月份,發表在期刊僅有的11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原始報告,沒有一篇針對性別進行分析,儘管每項研究均報告了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在這11項研究中,有一些評估了奎寧(HCQ),這是一種已有數十年歷史的瘧疾藥物,一開始時,要作為可能的COVID-19治療藥物引起許多爭議.研究作者─荷蘭RadboudUniversity性與性別敏感醫學主席S.Oertelt-Prigione博士說,HCQ會導致致命的心律失常,而且該副作用在女性中更為普遍.她說,如果您不對這種藥物按性別進行分析,那麼"未來所有潛在的新療法會怎樣呢?"臨床研究排斥女性是俗成儘管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婦女應該在臨床試驗中有足夠的代表,但是在1940年代和1970年代之間,由於胎兒在接觸到某些藥物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先天缺陷和其他問題,促使科學家起先將孕婦及其胎兒排除在臨床藥物研究之外,後來又將生育年齡婦女也排除在外.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男女對藥物的反應是相似的.而女性由於荷爾蒙水平的波動,被視為混淆測試的因素.最終,白人男性被認為是"正常"人口.到1990年代,臨床試驗規範才逐漸轉向重新支持納入女性.但是變化來得很緩慢,儘管研究人員現在通常在試驗招募中保持性別平衡,但通常還是不會進行性別分析.由美國國會要求政府進行的2001年研究發現,自1997年以來從美國市場撤出的10種藥物中,有8種是因為對女性的健康風險大於對男性的健康風險.UniversityofStanford的L.Schiebinger教授表示:"問題是,假設男性和女性的反應截然不同,不進行性別分析,就可能會錯過每個人的正確數據."現在,許多資助機構及醫學雜誌都要求科學家進行性分析,而藥物監管機構也鼓勵這種作法.專家說,但在強制執行之前,現狀將持續下去.CanadianInstitutesofHealthResearch的科學主任C.Tannenbaum博士說,"婦女不只是矮個子男人.我們擁有不同的激素(水平),較小的腎臟和更多可以吸收藥物的脂肪組織…有很多原因會導致錯誤.".關於COVID-19和一般的傳染病,女性免疫系統被認為更強,部分原因是它們具有兩個X染色體.但也有其他已確定的生理和結構差異,可能使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與藥物相關的風險.因此,專家們強調,科學家必須按性別分析數據.編譯來源:TheGuardian(2020.09.25)------------------------->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男孩做家事,從學校教起!
2020.10.01
男孩做家事,從學校教起!
生活在2020年,若一位成年人不能自己打理一些基本生活技能,例如做飯、打掃、或洗衣服,應該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但是,很多人仍然生活在重男輕女的世界中,家務活仍被視為女性才應該做的事情,這使男人即使在需要的時候也無法做一些生活所必需的事情.打破性別取向的教學ColegioMontecastelo是一所位於西班牙維戈(Vigo)的學校,他們決定以另一種方式促進性別平等.該校實施了一項計劃,教導男孩和青少年基本生活課程.這些課程包括清潔、烹飪甚至縫紉,我們絕對歡迎這項計畫.實際上,我們認為這應該世界各地的學校中實施.儘管學校負責大部分的課程,但有些學生的父親也加入進來,目的是教給孩子們最有價值和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但是,有人批評,這些技能應在家裡而不是在學校教授.也有些人說,這項計畫標籤並鞏固了性別角色.他們認為,應把所有活動都視為對所有人都有用,而不是認為某些活動是男性的或女性的.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學校教學可以讓小孩都接觸及學習,家庭教育則視家長的態度,可能無法落實.而這些家事已經在女孩成長中都被教導及要求,所以刻意讓男孩學習是必要的.大多數評論者對此計劃感到非常滿意,並建議該計劃也在世界其他地方實施.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9.24)------------------------->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