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04
NASA總部以第一位非裔女工程師Mary W. Jackson重新命...
今年6月,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為了紀念及肯定其第一位非裔女性工程師的貢獻,將其總部由Two
Independence Square NASA Headquarters更名為Mary W. Jackson NASA
Headquarters。
NASA署長J. Bridenstine表示,
Jackson是幫助NASA成功地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重要女性成員之一。她從未和現狀妥協。相反地,她突破了障礙,為非裔美國人和婦女在工程技術領域打開了機會。
NASA指出,Jackson在NASA的工作始於外部的西部計算機部門(位於維吉尼亞州漢普頓的蘭利研究中心)。在那裡她主導一項計畫以提升在NASA工作的女性的水準。
她是一位數學家和一位航空工程師,於1985年從NASA退休,於2005年去世,享年83歲。
《關鍵少數國會金牌法案》(The Hidden Figures Congressional
Gold Medal
Act)於2019年11月確定立法。根據該法案,Jackson與非裔美國同事Christine
Darden、Katherine Johnson和Dorothy Vaughan被授予國會金牌。
《關鍵少數》一書中描繪了這4位女性事蹟,後來書被翻拍成電影。電影詳細介紹了黑人女性對早期太空飛行的貢獻,廣受好評。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6.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03
打火姊妹!美國史上第一次 消防值勤組員全是女性
歷史上第一次,從美國加州帕薩迪納消防局第34分局值勤的消防員全是女性!
這的確是個大事件,因為這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消防局的4名工作人員得知,由於假期和加班,她們將在同一時間值勤。這個具開創性的團隊由T.
Rodriguez上尉指揮,包含2名消防員和1名工程師。
消防局在Facebook粉專上分享了當下的慶祝照片,並附帶文字「帕薩迪納消防局史上第一次全女性消防人員一起值勤」。不出所料地,該照片在社群上引起很多關注。
在美國,消防員中只有4%是女性。儘管在警察和軍隊中這一數字已上升到約14%,甚至傳統上以男性為主的職業(如建築業和農業)女性所佔的比例也變高,但從事消防工作的女性比例仍然很低。帕薩迪納消防局由5%的女性組成,高於全國平均。
不論男女 只要有夢想就可以努力實現
Rodriguez上尉說:「我們想傳達的訊息是,如果您有夢想或願景,那麼您就可以實現任何目標。這是我們成長中期待發生的事情,我們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們受訓、學習並接受了跟所有人相同的考驗,我們沒有放棄。」。
Rodriguez上尉於1994年加入帕薩迪納消防局,當時她是該部門僅有的3名女性之一。令人遺憾的是,這次全女性消防員的情況並非永久不變。
消防員Terrazas說:「男性消防員每天都可以體驗到全男性的值勤經驗,我很高興能享受到只有女性消防員的經歷。」。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6.2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02
為什麼COVID-19 殺死的男人比女人多?研究人員努力解...
為什麼Covid-19殺死的男人要多於女人?該病毒如何影響以女性為主的一線衛生工作者?這是研究人員在全球大流行中努力解決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傳統上,醫學研究一直由男性主導研究,而他們的醫學研究涉及的細胞、動物和人類都以男性為主,這意味著治療的進展是針對男人的生物性。日前,澳洲人權研究所宣布已與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合作,展開了兩個COVID-19研究項目,這些研究項目將消除醫學研究中常見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偏見,這種偏見會阻礙患者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例如,心臟病是澳洲婦女主要疾病及死亡原因,但心臟病仍然主要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許多普遍理解的症狀是男性─而非女性─所經歷的。這可能讓女性及其醫生有時意識到疾病的跡象為時已晚。
一個發表在澳洲醫學雜誌2018年的研究發現,相較於男性患者,心臟病發作的女性可能只有一半接受適當治療;在半年內的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
以性別為核心的COVID─19澳美跨國研究
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專案經理K.Thompson說:「依靠僅由男性產生或發生在男性的證據,就可能導致女性如何患病的錯誤假設。」。
COVID-19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自6月初在《BMJ開放健康》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分析發現,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發表過有關該疾病研究的所有作者中,女性只佔三分之一,而作為資深作者更少,儘管參與研究和治療該病毒的多為資深女性。
分析發現:封城(lockdown)措施讓女性有更多家庭教育、育兒和其他照料的責任,限制她們致力於研究的能量,進一步擴大現有的不平等。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男性受COVID-19的影響比女性更嚴重,因為該病毒是由雄激素控制的一種酶(ACE2)活化的。最近發表的兩項小型研究描述了有許多因COVID-19住院治療的男性是禿頭,這為理論增添了動力,因為男性禿頭與高水平的雄激素有關。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檢驗這個假設。
Thompson指出:「我們發現男女中COVID-19的發病率相似,但更多的男性正在死亡。…..
因為變數太多,我們難以理解造成差異的原因。我們都知道,照護人員多為女性,如果我們沒有許多關於受試者的背景資料,那麼得到的結果將會是扭曲的。例如,如果受試的女性多於男性,我們在那裡就會看到人為的比例差異。」。
除了疾病的生物學差異的複雜性,研究的另一挑戰是,許多國家的報告根本沒有COVID-19病例或按性別列出的死亡人數。擁有性別平等政策的先進國家更有可能報告這些細目,而平等程度較低的國家則更少。
澳美的兩個研究項目
第一個研究項目將分別研究全球COVID-19男女數據,繪製大流行期間健康和一線家庭暴力服務的活動圖象,並調查在第一線的衛生工作者。
第二個項目是「醫學研究中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這是一個為期三年的項目,它將檢視當前澳大利醫學研究系統中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差距,並開發結合性別結果的健康經濟模型,以便更好地使用研究資金。
澳洲人權研究所所長L.
Chappell教授說:「獲得健康是一個重要的人權議題。…..令人震驚的是,在重要的健康問題上對婦女的經驗知之甚少,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婦女正在失去獲得適當醫療保健的機會。這是對人權的根本侵犯。」。
事實上,男性也受到性別偏見的不利影響。骨質疏鬆症通常被認為是停經後的女性疾病,但是男性佔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髖部骨折的近三分之一。因此,所有領域的研究都必須「以性別為核心進行並以交錯的視角工作」。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6.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6.30
離奇案例?三胞胎出生就染武漢病毒,但雙親都呈陰性!
台灣女人健康網不斷更新武漢肺炎病毒對孕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曾有研究指出武漢肺炎病毒可能傷害胎盤,也有研究指出胎兒可能在子宮內感染病毒。但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等單院曾發表指引,指出沒有證據證明懷孕期間會將病毒傳染給嬰兒。
近期有更多與產婦、胎兒及新生兒有關的病例報告或研究,進一步揭示武漢肺炎的樣貌。
墨西哥三胞胎出生就感染武漢肺炎病毒
墨西哥有三胞胎在出生4小時後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病毒,但雙親檢測都呈陰性,令人不解,目前有關單位正在了解感染途徑。
三胞胎媽媽在懷孕七個半月後,剖腹產下一女兩男,醫療人員依程序進行採檢,檢驗結果呈現陽性。目前三胞胎當中,兩個病情穩定,另一個出現呼吸道疾病。
醫療人員最初以為媽媽是無症狀病毒帶原者,但爸媽的檢測都呈陰性,令人不解。
新生兒感染武漢肺炎病毒很罕見,但並非前所未聞。如果嬰兒與已經感染的任何人持續密切接觸,就可能感染,也可能通過胎盤從母親傳給嬰兒。美國耶魯醫學院在四月時報告了首例透過胎盤感染武漢肺炎病毒的病例。當發生感染時,母親和胎兒、嬰兒的風險通常較低,雖然一些報告表明這可能會增加嬰兒早產的可能性。
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指出武漢肺炎病毒會引起流產或影響胎兒在妊娠中的發育,但為預防起見,還是建議孕婦避免密切的社會接觸,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美疾病預防中心警告 孕婦有更高風險
美國疾病預防中心根據所蒐集的病例,提出發現與警告。
與未懷孕的婦女相比,孕婦更可能因為感染武漢肺炎進入加護病房並使用呼吸器。不過,孕婦並沒有更高的死亡風險,目前也還沒有科學證據指出武漢肺炎對懷孕女性造成什麼影響。
患有嚴重的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第二型型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和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處於最高風險。血壓高的人也有危險,但風險要小一些。
與老年人相比,年輕感染者的住院可能性較小。然而隨著各州重新恢復工作並開放餐廳等場所,感染情況正在上升,而這些新病例中有許多是年輕人。
預防中心主任Robert
Redfield表示,相關單位應有更多的措施與行動來預防孕婦感染。而為對青少年發出警告,可能透過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媒體平台,提醒他們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並避免大型聚會。
新生兒身上已有抗體?
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對427名感染武漢肺炎的婦女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其他人,孕婦感染者沒有特別惡化。約有10%的孕婦罹患重病,必須使用呼吸器,這與一般感染人群的發病率相似。5名婦女在分娩時死亡(少於所有參與者的1%),但並非所有死亡都是由武漢肺炎造成的。
產科醫生表示,5%的嬰兒檢測出武漢肺炎病毒陽性,但他們的健康狀況都良好。多數情況下,這些孩子是透過母親的胎盤感染病毒,但仍不能排除在出生後周圍環境人員感染的可能。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副院長Patick
O'Brien博士表示,少數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女性所生的嬰兒已經具有抗體,可能是仍在子宮內時就對這種病毒產生了免疫反應,這表明母親將武漢肺炎傳染給胎兒。
抗體是因為感染病毒而產生的物質,將由免疫系統儲存,如果將來再次感染,則抗體會來抵抗同一病毒。IgM抗體是在首次被感染時產生的抗體,無法通過胎盤從母親傳給孩子,這意味著嬰兒必須自己生成。IgM抗體是早期形成的,本質上會刺激免疫系統破壞病毒,而其他類型的抗體(主要是IgG抗體)則可以儲存患者患病多年的記憶。
此外,患有武漢肺炎的女性中,超過一半(56%)來自黑人、亞裔和少數族裔背景。過去也有研究指出在罹患武漢肺炎住院的孕婦中,具有黑人、亞裔和少數族裔背景的女性比例高出4.49倍。但究竟為什麼他們更容易感染武漢肺炎病並引發嚴重不適,目前尚未有確切科學證據。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6.18)、BBC
NEWS(2020.06.23)、REUTERS(2020.06.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6.19
10尊雕像紀念為平等、正義與和平而奮鬥的女性
您可能已知奴隸販子Edward
Colston的雕像在英國布里斯托爾被取下並扔入海裡的消息。此事件引發了社交媒體上的激烈辯論。許多人認為,在打造紀念碑時應該考慮要選擇紀念誰。
自從Edward
Colston雕像被取下後,還有許多雕像因為種族歧視而被破壞,包括:殖民者暨航海家的Christopher
Columbus、美國前總統Jefferson
Davis和位於美國朴茨茅斯的邦聯紀念碑等。
雖然有許多紀念雕像被取下,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雕像都是在紀念有著可疑聲譽的人物,實際上大多數雕像是在紀念值得被尊敬的人:社會運動家、政治領袖以及許多歷史上的好人。
為了證明並非所有雕像都應被拆除,Twitter上的人們開始分享紀念碑的照片,以紀念那些為爭取平等、和平與正義而奮鬥,並在許多社會問題上大聲疾呼的人,即使當時他們處於更加壓迫的時代。
這裡是10尊紀念為平等、正義與和平而努力的女性雕像:
* La Mulâtresse
Solitude於1802年邊懷著8個月的身孕邊發起了反奴隸的抗議行動。她被處以絞刑前最後一句話是:不自由,毋寧死(Live
free, or die)。
* 家庭主婦Danuta Danielsson拿著提包重擊納粹軍人的頭
*
Liliʻuokalani皇后是夏威夷王朝被美國海軍不法併吞並推翻後的最後一任皇后。此後她花了很長的時間試圖重拾夏威夷獨立,但後來她為了讓其子民免受血腥衝突而退位。
*
位於英國都柏林的女性雕像相當具有震撼力。雕像應被用來紀念受難者,而非壓迫者。
* Women of Steel Sheffield,
England,「鋼鐵婦女」雕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本在鋼鐵工廠工作的男性被徵招入伍,使得當時很重要的工業中心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幸運的是,地方婦女及時地站出來補充了人力。然而,她們的努力並未被重視,戰爭結束男性回到工作崗位後她們即被解雇。
* Anne
Frank安妮法蘭克以日記記錄荷蘭在納粹大屠殺期間仍抱持希望活著
* Virginia Civil Right
Memorialme美國維吉尼亞民權運動紀念牆
紀念18位促使維吉尼亞州的學校結束種族隔離的倡議者。
*
紀念在西班牙的法西斯主義抗爭行動。雕像刻著:「比起永遠屈膝地活著,不如昂然地死去。」
* Mary
Slessor女傳教士奈及利亞傳教促進婦女權益及拯救嬰兒免於殺嬰。
* Emily Wilding Davison在英國以抗爭形式爭取女性投票權
此外,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是在慶祝美國奴隸制度的結束而設計,原本是以黑人女性為雕像。此雕像為後來以黑人女性的設計。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6.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6.18
婦團持續檢視「陰道雷射」廣告
台灣女人連線於2018年與林淑芬立法委員召開「停止將女人的陰道當提款機」記者會,指出雷射或電波裝置用於「陰道回春」缺乏臨床科學證據,可能對女性造成傷害。醫療器材業者與醫美診所使用誇大的內容行銷療程,並影射男女、夫妻關係不良是因為陰道鬆弛老化,製造女性恐慌創造需求,政府應該說明相關規範並嚴加取締。
衛生福利部食藥署表示,目前國內沒有核准醫療器材用於治療「陰道回春」相關適應症,醫療器材的廣告需依仿單內容。醫事司則說明,衛福部在2016年公告「不正當方式宣傳」的範圍,不得使用「標榜生殖器官整形、性功能、性能力之宣傳」,不能進行誇大醫療效能或者類似聳動用語,包括「回春」等文字,2018年再次發函說明。
台灣女人連線於2018年至2019年曾對醫美業者之「陰道雷射」廣告進行檢視,並對違規廣告進行檢舉以改善亂象。經過數波檢舉後,約有7成6違規廣告有所改善。2020年再次檢視「陰道雷射」廣告內容,違規廣告之情形已大幅縮減,可見政府除了訂定相關規範,還需要積極取締方能確實約束業者。
雖然目前醫美業者違規情形已大為下降,但縣市衛生局仍有裁罰標準不一、辦理檢舉進度緩慢之問題,恐有約束力不足或姑息之虞。未來除了持續對廣告內容進行檢視,亦將監督政府相關作業,確保民眾健康免受不正當宣傳所害。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