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1.31
荷爾蒙療法百萬婦女研究遭質疑 但仍受專家背書
近日一項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分析報告指出,曾由英國所執行的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WomenStudy,MWS)宣稱荷爾蒙療法會增加乳癌罹患的風險,但這樣的結論產生過程卻是有瑕疵的.英國百萬婦女研究(MWS)於1966-2001年間,讓50-64歲的女性參與者每三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並於後續追蹤階段給予問卷填寫.研究分別於2003、2004、2006、2011年發表結果分析,發現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之荷爾蒙療法,會顯著增加乳癌罹患風險.然而,近日針對該研究的分析報告卻指出其中出現多項研究設計的瑕疵,使得荷爾蒙療法致乳癌的結論遭到質疑.例如,該研究沒有預先排除早已罹患乳癌的女性,且疑似有乳房腫塊的荷爾蒙療法使用者可能被選擇性地挑選參與研究,同時在研究過程中,荷爾蒙療法使用者被建議進行乳房攝影檢查的頻率也比較高,分析報告因此認為,這才是使得該群體中被發現乳癌罹患的案例個數增加之原因.再者,報告也指出該研究無法掌握控制某些干擾因子,包括婦女的停經狀態、停經時間長短、停經年齡、以及追蹤期間的BMI值變化.而針對這項分析報告數位專家都回應雖然他們清楚百萬婦女研究的研究限制,但早已有許多研究,包括具關鍵性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Women’sHealthInitiative,WHI)研究,都已證實荷爾蒙療法與乳癌之間的關聯性,且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降低的趨勢,也與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使用率的下降有吻合的一致性,因此這項報告並不會改變他們原先給予更年期婦女的專業建議.資料來源:家庭計畫與生育保健期刊(JournalofFamilyPlanningandReproductiveHealthcare)
+ read more

2012.01.19
攝護腺癌PSA篩檢檢查無助改善死亡率
近日一項報告指出,男性攝護腺特定抗原(PSA,prostate-specificantigen)檢查並無明顯證據顯示死亡率有得到改善,事實上,試驗研究中接受篩檢的病患因攝護腺癌而死亡的比例,甚至稍比沒有篩檢的群體來得高,死亡率為每一萬人中3.7人:3.4人."攝護腺癌、肺癌、大腸癌與卵巢癌(PLCO)篩檢試驗"受美國國家健康機構(NIH)贊助,這項試驗囊括76,685位55-74歲的男性,在參與試驗開始無人罹癌,試驗隨機挑選讓參與者每年做一次PSA檢查或例行性照顧.過去針對這項研究的分析報告指出,在追蹤時間中位數7年後,接受篩檢組與控制組的攝護腺癌罹患比例為每一萬人中116人:95人,死亡率為每一萬人中2人:1.7人,死亡率相當接近.近日這個針對同一試驗、追蹤時間中位數為13年的報告結論與過去相仿,分析數據顯示接受篩檢組與控制組的癌症發生率為每一萬人中108.4人:97.1人,接受篩檢之群體攝護腺癌發生率高出12%.研究主要作者GeraldAndriole博士認為,這項研究突顯男性的年紀不再是做為考量男性是否可能得到攝護腺癌的主要指標,因為有些年輕的、或者高於平均風險的男性也有罹癌的潛在可能,因此找出能辨別最有可能從PSA檢查得到益處的病患之方式,才是目前的重點.這項研究結果並未排除PSA檢查對高風險族群的可能益處.美國癌症學會OtusW.Brawley博士回應,這項報告的結果與其他指出攝護腺癌過度篩檢與非必要治療會帶來潛在傷害問題的研究一致,同時強調大規模進行篩檢會帶來的益處非常小.資料來源:國家癌症機構期刊(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
+ read more

2011.12.14
老年人出現過度癌症篩檢問題
一般多數知道年輕及中年人口的癌症篩檢行為,但對老年人口卻鮮少研究討論.近日有一項美國研究指出,根據美國全國性的調查數據顯示,即便癌症篩檢對75歲以上老年人是否具有益處答案仍未明,但有超過半數以上老年人口表示醫生還是會繼續向他/她們建議做篩檢.研究團隊認為老年人口目前正快速成長,他/她們是健康照顧最大的一群消費者,因此瞭解這個人口的癌症篩檢狀況相當重要.研究分析參與美國全國健康訪談調查(U.S.NationalHealthInterviewSurvey),於2005-2008年間49,575筆的成年人資料,其中包括75-79歲1,697位、及80歲以上2,376位的老年人.並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所提出的篩檢建議檢視篩檢行為.結果發現,回想表示是由於醫生建議而做癌症篩檢的民眾,75-79歲老年人進行各項篩檢比例如下:大腸直腸癌篩檢57%、乳癌篩檢62%、子宮頸癌篩檢53%、攝護腺癌篩檢56%;80歲以上群體,最低比例為子宮頸癌篩檢38%,最高則為乳癌篩檢50%.此外,教育程度低於高中的民眾與大專/學學歷者相比,較少接受癌症篩檢;而種族或族群變數在老年人口篩檢上,並不是一個重要差異指標.這項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包括這是份自我通報的調查、參與調查人口沒有包括待在照顧機構的病患、亞洲人口樣本數不足等.研究評論認為,當活得夠長命的人們從癌症預防與篩檢得到的益處變小,相對地篩檢造成傷害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個研究提出過度篩檢的問題值得大家思考.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
+ read more

2011.12.13
英研究:乳房攝影檢查傷害大於好處
有關乳房攝影檢查的問題各方一直存在爭議歧見,近日一項英國研究表示,女性進行乳房攝影檢查10年後得到的傷害將遠大於益處.1986年英國依據ForrestReport的結論認為,乳房篩檢將有助於降低乳癌死亡率將近三分之一,讓50歲以上的女性延長壽命,因而英國開始針對無症狀的女性提供乳房攝影檢查.但之後不斷出現偽陽性及癌症過度診斷的傷害與問題,近日也有分析指出死亡率的降低並未如當初所預期.為了評估當所有傷害問題都納入計算後,篩檢所帶來的好處有多少,該研究檢視包括參與8個試驗研究的10萬名曾進行乳癌篩檢女性資料,她們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研究團隊以品質調整存活人年(QALYs)作為衡量單位.結果發現,進行乳房攝影檢查20年後,並將所有傷害列入計算,QALYs淨累積便減半,從3,301下降至1,536,再將未如預期的死亡率降低情形一併納入,則又下降至834.以進行篩檢性乳房攝影檢查的前七年來看,QALYs為負數,十年後的QALYs才只有70.研究表示這樣的結果支持原先的假設,且認為可以透過減少頻率過高的篩檢檢查,可降低篩檢所帶來的傷害,特別是年輕女性的群體.同時建議往後須針對非必要性治療及其對生活的影響有更多研究,並找出哪些女性確實從相關手術獲益.對於考慮是否篩檢的女性,應更進一步使她們瞭解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的意義.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Journal)
+ read more

2011.12.08
美國IOM:避免環境物質暴露可降低乳癌風險
近日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IOM)於聖安東尼奧乳癌研討會(SanAntonioBreastCancerSymposium)中發表一份"乳癌與環境"報告指出,女性如能避免暴露於某些環境物質之中,如游離輻射、複合型荷爾蒙替代療法、吸煙等,將可降低乳癌罹患風險.報告研究指出,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藥、複合式荷爾蒙療法、及停經後過重肥胖的女性,都已被證實會增加乳癌風險.而在工作場所、廢氣、及抽菸所含的化學物質,亦將可能導致乳癌,雖然相關研究證據仍有限或存在爭議,其他如雙酚A(BPA)、殺蟲劑、化妝品、保健食品以及值夜班工作,是否增加乳癌風險仍未有結論.游離輻射部分,可避免接受不必要的醫療檢查如電腦斷層掃瞄(CTScan)以降低暴露的機會,而研究證據顯示手機與其他電子產品的非游離輻射並不會增加風險,染髮也不會.該研究報告承認目前仍未有證據能說明減少暴露於上述物質之中可降低乳癌罹患風險的程度,這將是未來的研究方向,同時也應瞭解女性終身暴露於這些物質的程度,尤其是高暴露程度的族群與乳癌之間的致病機轉.資料來源: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
+ read more

2011.12.05
美研究:家族病史不影響乳癌罹患風險
一般認為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得到乳癌的風險將會提高,但近日一項於北美放射學會發表的美國研究則指出,40-49歲女性有或無家族病史,罹患浸潤性乳癌的比例是相近的.該研究回顧分析2000-2010年間1,071位40-49歲乳癌病患的資料.當中分別有64%無家族乳癌相關病史的乳癌患者、及63.2%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得到浸潤性乳癌.且其中373位是透過篩檢檢查診斷出乳癌,在這373位中,61%有家族病史、其餘39%則無,而在兩群組中有個人病史的比例並無顯著差異.此外研究亦發現,有或無家族病史的患者,癌症細胞轉移至淋巴結的比例也相似(29.4%:31.3%).這項研究最後表示,他們贊同美國癌症學會(ACS)、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等團體針對40-49歲女性應做乳房檢查的建議.其他評論則認為,這研究顯示家族病史未必是決定一個較年輕女性為乳癌高風險族群的有效變項之一,但這個假設仍須有更多研究來驗證.資料來源:北美放射學會(RadiologicalSocietyofNorthAmerica)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