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9
沒曬傷不代表你不會得皮膚癌!
當你在海灘、游泳池享受夏天時,請記住來自太陽的破壞性射線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最強烈,務必要防曬保護自己。
太陽發出的兩種紫外線輻射—UVA、UVB,都會造成皮膚損傷。UVA射線導致皺紋和皮膚老化。UVB會損傷表面皮膚細胞並導致曬傷。
即使你沒有曬傷,紫外線輻射會導致皮膚DNA的變化,進而導致癌症。這不只是在說皮膚白皙的人,深膚色的人也有風險。任何年齡和皮膚類型的人都可能罹患皮膚癌。這種紫外線致癌的風險比吸菸引起的肺癌風險更大。
皮膚科醫師表示,一旦你的皮膚受損,就會終生受損。我們看到50歲以上的皮膚癌患者,大部分皮膚癌都起因於他們30多歲、20多歲甚至更年輕時陽光所造成的傷害。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佔所有皮膚癌的約97%。兩者都出現在皮膚暴露於陽光下的區域。若早期發現,兩者都可以被移除並且很少會擴散。
黑色素瘤是最常見的嚴重皮膚癌。如果長時間不控制它,它很可能會擴散。不過,同樣地,如果早期發現黑色素瘤,多數可以在沒有併發症的情況下去除它。
如何預防皮膚癌?
皮膚癌是目前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而且今天多數人都有意識到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對健康不利。但我們仍然看到很多人沒有做好防曬措施,一般人塗抹防曬乳的量並不夠,塗抹頻率也不夠高而無法提供完整保護。
為降低皮膚癌風險,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避免在在太陽最強的時候—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暴露於陽光下;穿著長袖、長褲、寬邊帽和太陽眼鏡;避免曬黑床和太陽燈;使用SPF
30或更高的防水防曬乳。
平常檢查是否罹患皮膚癌也很重要。檢查身體是否有新的腫塊、斑點、鱗片或其他異常,並尋找痣、雀斑或胎記的變化。這些是在皮膚癌失控前找到皮膚癌的最佳方法。
更多相關閱讀
夏日防曬你必須知道的事!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7.05)
+ read more
2019.07.26
選一副好的太陽眼鏡保護你的眼睛
你的眼睛就像你的皮膚需要防止紫外線的傷害。太陽眼鏡就是為你的眼睛防曬的工具。
如何選擇太陽眼鏡?越黑越能防曬?
你應該選擇可以遮蔽99%到100%
UVA及UVB的太陽眼鏡。你可能會對太陽眼鏡中的標籤感到混淆,有些標示表示可以提供100%對於UVA/UVB的保護,有些則表示可以100%提供UV
400的保護,這兩種標示都表示可以100%阻擋太陽中有害的輻射。
盡量購買過大或是貼面式的太陽眼鏡,鏡片的面積越大,他所提供的眼睛保護效果就越好。
很重要的提醒是:黑色的鏡片不代表可以比淺色鏡片遮蔽比較多的UV。
而且不需要花費很高的價錢才能讓你的眼睛得到好的保護,比較低價格的太陽眼鏡標示可以阻擋100%
UV,其效果跟昂貴的太陽眼鏡一樣好。
可以考慮有可以阻擋太陽光反射所產生強光的偏光鏡片(polarized
lenses)太陽眼鏡。雖然偏光鏡片無法提供更多保護,但像是在駕車中或是水面上可以發揮作用。
不要忘了,幫你的小孩買副太陽眼鏡,他們的眼睛對於陽光中的有害光線的感受性就跟你一樣,並且讓他們從小養成戴太陽眼鏡習慣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對於太陽眼鏡的UV保護標籤有所懷疑,可以詢問眼鏡店或是眼科診所。大部分的店家或診所都有UV光線儀器可以檢測太陽眼鏡阻擋UV的功能。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7.20)
+ read more
2019.07.20
自動化對「妳」的影響是什麼?
近年來,自動化及人工智慧快速地發展,對於人類造成的衝擊,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議題。根據英國智庫
(IPPR)最新研究報告,面對未來AI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機器人」將會讓「艱苦」、「工會組織的消亡」、「公部門薪資凍漲」及「現代生活」等概念消失或取代之,而不論是哪一項,女性都將是最大受害者。女性的工作被自動化技術取代的可能性會是男性的2倍。
打破勞動市場性別區隔及差別待遇
不讓女人成為自動化的最大受害者
女人主導了零售和行政這兩個似乎是自動化最成熟的領域,通常也是低薪的部門;不過因為女人的勞力非常便宜,所以一般科技要取代的最初對象不會是她們。但是薪資太低絕對不是女性不被AI取代的最佳籌碼。
如果勞動市場維持不變,女人持續不成比例在這些低薪的部門工作,性別不平等將會一直惡化。因此,女性當前要務是集體談判以減少勞動市場的性別區隔,同時改善最低工資,這樣才可降低自動化對於勞動市場衝擊的性別差異。
AI是用來取代技術而非人
有一個科技悖論是這麼說的,被視為高度專業或技術的人才如外科醫師、律師,將比做粗重的但較具人性成分工作的人如照顧者或園丁,容易被自動化所取代。可是,事實上所有工作除了平凡、重複的技術面,也都有人際交往、親密的人性面。目前AI的設計是取代工作的技術元素,而非針對「全人」的概念。
女機器人對性別平等有何影響?
然而,如果女性被女性的機器人取代,那麼它對性別平等有何影響?你可能會說,那又怎樣?但如果從Siri到Alexa等私人助理機器人,全都是女性,然後人們還是習慣地對她們大吼大叫,那對於性別平等也沒什麼改變。在2017年請願之後,Alexa被設計為包含「置之不理」(disengage)模式,因此她現在會以「我不會回應」或「我不確定你期望的結果」來回應不尊重或特別是猥褻的言論。對於不禮貌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實際但無關痛癢的禮貌訓練吧!!
編譯來源:The Guaridan(2019.07.16)
+ read more
2019.06.29
爸爸吸菸影響兒子生育力!
目前已知孕婦吸菸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出生體重低、男嬰成長後精液質量較差等。然而,關於父親吸菸對胎兒的影響卻知之甚少。
現在,丹麥的初步研究指出,孕期中父親吸菸與其後代低精子濃度和總數有關。這個發現考慮了受孕時父母的年齡、母親吸菸與否、後代年齡、身體質量指數、飲酒量、咖啡攝取量等依然成立。
研究作者表示,過去有研究探討父親吸菸與後代精液質量的關係,但這些研究都是小型的且沒考慮可能干擾研究結果的因子。新的研究規模更大,並且確實支持過去的研究結果。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778名出生於1996年至2002年的19歲丹麥青少年。關於他們父母親的吸菸訊息是根據妊娠第16週的孕產婦報告。研究分析了他們的精液質量,包括精子濃度、總數、形態和活動力。
結果顯示,相較於父親沒有吸菸的後代,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後代,其精子濃度低了8%,總精子數低了9%。若是母親吸菸而父親不吸菸,後代精子濃度降了26%,精子總數降了46%。
研究作者表示:「父親吸菸會影響後代精子質量,但母親吸菸的影響卻更大。不過儘管如此,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情況更為普遍,因此這對公共衛生仍然非常重要。精子數量下降8-9%會嚴重影響精子質量已經不佳的男性的生育能力。」
父親在伴侶孕前或產前吸菸對後代精子質量的影響,可能的解釋是表觀遺傳(epigenetic),即父親吸菸可能誘導精子基因組的改變,而精子基因組又可以傳遞給後代的細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6.25)
+ read more
2019.06.08
Siri複製性別偏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慧語音助理,例如:Apple的Siri與亞馬遜的Alexa,發音為女聲,並常對用戶提出的問題,給予順從屈服及調情的回應,包括公然辱罵的問題也是一樣,這會鞏固認為女性是低聲下氣的性別偏見。
女聲語音助理強化性別偏見
該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大部分語音助理都是女聲發音,這釋放出一個訊號:女性是熱於助人、溫順及取悅他人的幫助者。而用戶只需按下按鍵,或發出微弱指令即可」。
「語音助理對於指令的要求沒有任何主體性,無論指令與問題的語調為何或是帶有敵意,語音助理都會對其表現尊敬,在許多地區,這將強化一般認為女人對惡劣對待都會屈從容忍的性別偏見。」
該報告名為「I’d Blush if I
Could.(如果我可以的話,我會臉紅)」,其中寫到當用戶向語音助理說「You’re
a
slut.(你是個蕩婦)」,Siri就會如此回應;而Alexa則會說:「Well,
thanks for the feedback.(好,多謝你的反饋)」。
工程師團隊近9成為男性
報告寫到,設計這些產品的公司員工壓倒性都是男工程師團隊,他們把AI系統設計成讓女性語音助理以調情的口吻回應不當言語,「科技公司將這些產品擬人化為女性,對言語性騷擾作出偏頗、平淡或具歉意的反應,這樣的奉承態度尤其令人擔憂」。
用戶會對語音助理提出性問題
人工智慧發明遭受性騷擾的現象並不少見。微軟語音助理產品Cortana也曾被發現,有非常多早期的用戶對語音助裡的性生活進行發問。
曾有一個發展數位語音助理產品的公司進行了研究,發現至少15%用戶與語音助理的互動很明顯具有性意味,公司認為實際發生情形可能比這個比例更高,但偵測性暗示對話內容在技術上有困難。
聯合國建議開發中性語音助理
禁止性別偏見的不當語言
教科文組織建議科技公司停止將語音助理預設為女性,開發「中性性別」的可行性,並阻止具性別意涵的侮辱和辱罵性語言。同時將語音助理設計為跨裝置可互通使用的,並在與人類互動一開始就聲明這並非真人。
目前狀況已改善但仍難完全改變
科技公司顯然已察覺了問題,目前實際測試的結果發現,這些語音助理已改成以「I’m
not going to/ I don’t know how to respond to
that.(我不會/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或「I’m not
sure what outcome you
expected.(我不曉得你想要得到什麼回應)」等方式回應用戶的言語性騷擾。
然而即便如此,這些被原廠設定為女聲的人工智慧助理,在面對人類用戶給予其他指令時,仍然會展現傳統定義的女性特質那一面,隨時準備等著要服侍主人,即使不想遵從指令,也會溫柔有禮貌地回絕。因此雖然科技公司的改變看似是進步,但要真正改善性別刻板印象仍不樂觀。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1(2019.05.22)、The Guardian 2(2019.05.22)
+ read more
2019.04.26
打鼾,女人較難以啟齒?
打鼾是在睡眠過程中上呼吸道所發出的呼吸聲音,一般發生的強度會有變化,常會干擾正睡在同張床旁邊的伴侶,同時,打鼾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常見徵兆之一,該病症是種慢性疾病,會在睡覺過程中反覆出現呼吸道阻塞的狀況。
男人與女人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不同嗎?最近一項以色列的新研究指出,相較於男人,女人比較不會說自己會打鼾,而且低估自己打鼾的聲量。
女人打鼾強度與男人一樣,卻較少承認
研究參與者是1,913名在以色列大學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睡眠評估的患者,平均年齡49歲,其中女性有675位。研究團隊先以問卷調查問題判斷他們打鼾的嚴重程度,並以一整夜的長度,用標準化數位聲音調查儀表量化出他們的客觀打鼾聲量。打鼾強度分為輕微(40-45分貝)、中度(45-55分貝)、嚴重(55-60分貝)以及常嚴重(60分貝以上)。
結果發現,88%女性有打鼾問題,卻只有72%會自行說出有此問題;但在男性92.6%會打鼾,93.1%會自行說出,兩者幾乎一致。49%女性有嚴重或非常嚴重的打鼾問題,但只有40%的女性認為自己打鼾有達到嚴重的程度。同時,女性打鼾的聲量與男性一樣大,平均女性為50分貝、男性51.7分貝。
社會汙名恐降低女性睡眠障礙就醫意願
研究團隊表示,社會存在對女人打鼾的汙名,女性因此可能不會誠實面對打鼾的問題,將可能造成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診斷比例過低的現象,同時這也是讓她們會比較不願意進入睡眠中心參與研究的原因之一。
由於這個現象,健康照護提供者在替女人篩檢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時,應該考量除了自行報告之外的其他因子,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女性更可能會出現男性沒有的其他症狀,例如:日間虛弱或疲累。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2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