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癌症

研究再次確認隆乳與罕見癌症的關聯
2017.11.13
研究再次確認隆乳與罕見癌症的關聯
今年3月及7月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佈義乳導致退化性大細胞淋巴瘤(BIA-ALCL ,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的警訊。英國、澳洲與紐西蘭等國亦提出病例報告,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並提出BIA-ALCL罹病風險約在1/1000-1/10000間。   美國賓州州立醫學院對BIA-ALCL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企圖釐清BIA-ALCL的發展、風險因素、診斷方式、治療方法與發病率等,日前,研究人員提出了研究報告。   此研究回顧了115篇文章與95位患者病例,幾乎所有病例都與絨毛義乳有關,再次確認BIA-ALCL與絨毛義乳的關聯性。並且,罹病人數呈上升趨勢,研究人員根據FDA的統計資料推估,每年在30,000名有義乳的女性中就有一人會罹患BIA-ALCL,大約是在義乳手術的10.7年後發生。雖然發病率仍然存在爭議,但醫師與想要進行手術的患者都應該對此病有所警覺。   絨毛義乳在90年代開始流行,它們的表面可以黏附在周圍的組織上,維持其在乳房中的位置。最普遍被使用的有Mentor Memory Shape和Allergan Natrelle 410,皆在2013年得到核准。   BIA-ALCL的第一例報告出現在1997年,在使用絨毛義乳之前沒有任何病例報告,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兩者間存在因果關係。但研究報告強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一點。研究人員表示,BIA-ALCL病例的數量可能更高,因為醫學界尚未完全了解這種疾病。   使用義乳可分為隆乳與乳房重建兩種用途。乳房重建者多會定期檢查,較容易察覺病變。但隆乳者在進行手術後,通常不會定期做檢查,對疾病沒有警覺,可能延誤治療。   此份研究的主要意義在,進行隆乳或重建手術之前,外科醫師需向患者傳達BIA-ALCL的風險,並且需要特別強調與絨毛義乳的關聯。在進行手術後,患者要定期地接受追蹤。重要的是,所有義乳手術的醫生都必須對此病有所警覺,能夠識別初始症狀,以做後續追蹤與治療。   在台灣,使絨毛義乳的比例約佔八成,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建議植入義乳者要定期做檢查,保持對疾病的警覺。   編譯來源:JAMA Surgery(2017)、Daily Mail(2017.10.18)   延伸閱讀 FDA確認乳房填充物導致罕見癌症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 read more
重點不是胖,是胖在哪裡!
2017.09.26
重點不是胖,是胖在哪裡!
最近研究發現女性腰部脂肪太多會增加50%罹癌風險。   來自丹麥的研究團隊自1999年開始分析近6,000名平均71歲的停經女性,研究一開始先記錄她們的體脂肪並依據腰部脂肪比的高低分成兩組。經過12年後研究再次測量腰部脂肪比例,罹癌風險則透過其醫療紀錄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腰部脂肪比例高的女性罹患肺癌及腸胃癌症的風險高出50%,但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及體脂肪比率與癌症風險增加無關。   主要研究員Line Mærsk Staunstrup說明,腰部脂肪比例高不僅會增加胰島素分泌而影響荷爾蒙,還會增加慢性病風險,而這兩種結果都是罹癌的風險因子。女性進入更年期會使體脂肪往腰部集中,因此建議女性接近更年期時要留意生活方式,減少腰部脂肪以避免罹癌。   來自義大利的Andrea De Censi博士說明,過去研究已發現肥胖與癌症風險有關,但是與肥胖與肺癌之間的關係卻是新的發現。   除了透過飲食控制及運動來減少腰部脂肪,對於糖尿病患的胰島素分泌問題可能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藉此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9.12)    
+ read more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2017.07.25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在今年3月,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佈了隆乳會導致退化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警訊。表明至少有359人罹患此癌,其中包括至少9人死亡,FDA並指出這和使用表面有紋理的植入物有關。專家們認為填充物表面的紋理可能引起發炎,進而發展至癌症。   因為乳房填充物的安全性一直備受質疑,英國醫藥和健康照護用品管理局(MHRA)正在進行全面性審查。MHRA統計發現女性植入表面有紋理的乳房填充物後,有2人死於ALCL,另有23人罹患同類型癌症。然而,MHRA強調目前無確切證據顯示填充物是癌症的起因。   去年英國約有8,000位女性接受隆乳手術。自從2010年發生PIP填充物的醜聞後,英國在2016年10月建立了乳房手術病患者的註冊機制,以促進安全。   MHRA發言人表示:「我們是歐盟行動組織的一員,監督和ALCL相關的乳房填充物,目標在了解整個歐洲的情況。」而英國衛生部也宣布成立獨立的諮詢團隊,採取行動促進整型手術的安全。   英國Angelia Ruskin大學整型外科專家Jim Frame指出,5年來,這個癌症如潛伏的炸彈,卻一直被隱藏著。有紋理的填充物應被禁止,使用較安全的平滑面乳房填充物。   今年5月發表的研究表明,與平滑的乳房填充物相比,某些有紋理的乳房填充物可能將ALCL的風險增加 10到14倍。   法國監督組織在2015年即指出,一些被召回的乳房填充物,很清楚和腫瘤有關。   澳洲治療藥物管理局(TGA)持續監測隆乳導致ALCL的病例,在今年該國確診病例數量翻了一倍以上,引起全世界醫生和患者的關注。     編譯來源:FDA、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705、Mail Online20170713、AboutLawsuits20170710    
+ read more
打破12個防曬迷思!讓你享受一「夏」
2017.07.21
打破12個防曬迷思!讓你享受一「夏」
每當夏季來臨,防曬乳的使用需求增加,但是使用方式不正確可能讓你花了錢卻徒勞無功。唯有對防曬乳有正確的認識才能有效地防曬,讓自己享受夏天。   防曬乳主要在防UVA及UVB兩種紫外線。前者會穿透皮膚最厚的「真皮」,可能導致皮膚老化、皺紋及抑制免疫系統;後者是導致曬傷的主因,並且與皮膚癌有關,若經常曬傷可能對皮膚造成永久性傷害。   打破以下防曬的12個迷思,可以自在地悠遊在陽光下。   迷思一:不用隨時塗抹防曬乳 許多人認為只有在豔陽下時才需要使用防曬乳,在陰天時則不用。事實上,只要有陽光就會有紫外線,即使是陰天也是如此,而臉部及四肢是最常接觸到紫外線的部位,因此建議在這些部位塗抹防曬乳或使用衣物遮蔽。   迷思二:防曬乳會妨礙身體吸收維他命D 陽光有助於身體吸收維他命D,因此若一個人隨時塗抹防曬乳,理論上會影響他吸收所需的維他命D。不過,從實際面來看,一個人不太可能隨時塗抹防曬乳。況且,人一天接觸陽光5-30分鐘就能讓身體吸收足夠的維他命D,而陽光又能穿透衣物,因此防曬乳對吸收維他命D的影響其實不大。   迷思三:防曬乳導致健康問題 這個迷思來自於過去對防曬乳成分oxybenzone所做的研究,研究顯示老鼠接觸到此成分會有嚴重不良反應。然而,後續一篇發表於Archives of Dermatology的研究發現,這篇研究建基於高劑量的oxybenzone,因此其結果並不適用於人類,並且oxybenzone作為防曬乳成分已超過40年,尚未有研究顯示此成分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迷思四:深膚色的人不需要防曬乳 許多人認為黑色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曬傷。事實上,擁有較多黑色素的人確實比黑色素較少的人有更多保護,但是仍無法避免來自UVA的影響。並且擁有較多黑色素不代表皮膚癌風險較低,一項研究指出深膚色的人的皮膚癌存活率最低,顯示有必要提升這方面的意識以降低皮膚癌風險。   迷思五:日曬機形成的棕色皮膚可免於曬傷 日曬機使用高度集中的UVA來加速膚色加深的過程,但是,所加深的膚色是暫時的,因此難以保護身體免於UVB的影響,如曬傷。   迷思六:化妝品對臉部有足夠的防曬效果 化妝品確實能提供些微的防護,但是仍不足以充分保護皮膚受損,因此不應把化妝品視為主要或是唯一的防曬工具,最多僅能是額外的保護。   迷思七: 塗抹防曬乳比用衣物遮蔽皮膚來得有效 在夏天,只要塗抹防曬乳就不需再用衣物遮蔽身體的想法確實很吸引人,但是,事實上遮蔽身體所能形成的防護比任何防曬乳的效果來得好。   迷思八:塗抹防曬乳能避免曬黑 防曬乳能避免皮膚接觸到UVA及UVB,但並不代表可以完全免於紫外線的影響,而曬黑是身體處在紫外線下自然的保護反應,因此塗抹防曬乳仍難以避免曬黑。若想要避免曬黑,最好是塗抹防曬乳後再戴上帽子或是薄長袖衣物。   迷思九:所有防曬乳都一樣 不同成分的防曬乳作用的方式不盡然相同,盡量選擇能阻擋完整紫外線光譜的防曬乳使用。美食藥局建議,經常塗抹SPF 15以上的防曬乳。   迷思十:塗抹一次的防曬效果能撐一天 防曬乳成分在陽光下會分解且其效果在短時間內就會慢慢減少,因此建議如果長時間曝入於太陽下,至少每2-4小時就塗抹一次防曬乳。   迷思十一:防曬乳可防水 許多防曬乳標榜能防水、不受汗水影響,但其實這些都言過其實,沒有任何防曬乳能100%防水,因此人們接觸水以後應再次塗抹能抗水的防曬乳,並且在塗抹後等10-15分鐘再下水。   迷思十二:防曬乳不會過期 防曬乳的有效成分會隨著時間分解,因此其實防曬乳確實會過期,而使用過期的防曬乳無法發揮保護皮膚的效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7.09)   ☞☞更多關於夏日你需要知道的事    
+ read more
每月射精21次可防止攝護腺癌?!
2017.07.17
每月射精21次可防止攝護腺癌?!
英國國家健康照護局(NHS)鼓勵男人自慰, 原因為何?因為,這將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在上週,射精次數與攝護腺癌的關聯在國外有熱烈的報導討論。但其實,這是一個舊聞。   去年12月在歐洲泌尿外科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由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重點在瞭解射精與攝護腺癌的關係。31,925名健康男性在1992年填寫了一份關於射精頻率的調查問卷。他們被問及當年齡在20-29歲、40-49歲時射精的次數,無論是通過性交或自慰。然後追蹤這些男性18年,觀察他們攝護腺的健康狀態。   至2010年有3,839人被診斷患有攝護腺癌。研究人員發現,每月射精至少21次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比每月4至7次的人少33%。   在一項澳洲研究,也有類似的結論:70歲以前,每月射精4.6 至7次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比每月少於2.3的少36%。   研究人員並沒有推測射精會降低攝護腺癌風險的原因。據報導,以前的研究曾指出射精有助消除攝護腺發炎或感染,這些是和致癌有關的。   該研究已在NHS網站上列出,其中也指出一系列其他因素,如遺傳學、生活方式、兒童數量、飲食、性活動和教育的性質,也可能影響前列腺癌的風險。   NHS網站還指出,「儘管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可能聽說了一些聳人聽聞的故事,自慰是完全安全的。」「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個預防性的方法,那麼它不會造成任何健康風險的。」     編譯來源:THE HERALD 20170708、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2016    
+ read more
美甲背後隱藏的醜
2017.07.14
美甲背後隱藏的醜
圖示:去除指甲角質(修指緣)   許多女性會定期到美甲店讓自己的指甲保持美麗,但是最近皮膚學專家提醒,未完整消毒的美甲工具可能讓人陷入感染風險,而光療指甲所使用的UV燈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近來越來越人利用UV燈來固定指甲上的膠來防止其脫落,皮膚學專家Marie Jhin說明,雖然UV燈的紫外線是微量的,但暴露於紫外線越多或越久,皮膚癌的風險會慢慢累積。Dosal建議定期用UV燈美甲的人在過程中戴上只露出指尖的手套或於手上塗抹防曬乳,起碼能避免皮膚因照射UV燈而老化。   美甲過程中有些人會先去角質(修指緣),不過Jhin說明,角質其實是保護指甲免受外力傷害的防護,去除之等同於創造了讓細菌或真菌進入的通道。在臨床上就有不少案例是因為去除角質引發感染。Dosal建議,需要去除角質的人可改用推的方式將角質推至指緣,並確保過程非常輕柔。   此外,若美甲人員使用不乾淨的工具提供服務也會增加使用者感染風險,建議最好要對提供美甲服務的人有所認識,並在美甲前確保他們有完整消毒。   編譯來源:The Daily Mail(2017.07.0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