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2
當真「坐以待斃」!久坐傷身,運動嘛嘸效?!
近日有許多研究都在探討久坐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日前已有研究證實坐時長短與女性肥胖有關,近日又有新的研究結果指出:久坐會影響心臟病、糖尿病與癌症的發病率,甚至提高死亡的風險,而且,即便是平日有規律運動習慣者也難逃此影響。
來自多倫多康復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Alter博士分析了41篇研究中的相關資料,找出久坐對於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分析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久坐習慣者,久坐者的死亡率高出24%、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出14%、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高出近18%、癌症(包括乳癌、大腸癌與卵巢癌等多種癌症)發生率高出13%、癌症致死率高出17%,最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高出了91%。
研究者指出,考慮到運動習慣可能造成的影響,在分析過程中已進行過調整。這代表,就算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只要日常生活中存在久坐的行為,對身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就是存在著的。不過,運動程度較低者的健康風險可能更高些。
「考慮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坐著-不論是上班時使用電腦工作或是下班回家看電視放鬆,現有的健康指引建議一天30分鐘的運動量根本不足以保證健康。」Alter博士解釋。
「要維持身體健康,減少久坐與規律運動缺一不可。」他建議除了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之外,也應減少坐著的時間。「站著時人體消耗的熱量是坐時的兩倍,透過站著看電視、站著使用電腦或工作中適時起身走動等方式,每天減少2~3小時的坐時,將能夠減少久坐對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後,Alter博士表示,目前的研究尚未能解釋久坐如何增加疾病與死亡發生的風險。但是他強調久坐的生活型態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避免長時間坐著和健康飲食、戒菸以及規律運動一樣重要。
資料來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5.01.20
藍莓有助改善高血壓及發炎反應
眾所周知,藍莓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水果,而最近研究發現野生藍莓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以及高熱量飲食所造成的身體發炎反應。
藍莓所含的花青素是健康的關鍵元素,很多人用以治療痔瘡、慢性疲勞、糖尿病、骨關節炎、痛風、皮膚病、腸胃功能性障礙、下肢靜脈曲張、動脈硬化、尿道感染等問題。然而,藍莓的功能也經常被誇大,包括被用以改善夜視能力、青光眼、大腸躁鬱症等。
研究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以高熱量飲食飼養老鼠,並且部分老鼠的飲食中有5-10%的野生藍莓。為了了解兩組實驗結果的差別,研究者測量老鼠體內的發炎細胞數量、收縮壓值及體重,並以口服葡萄糖耐受性測試了解老鼠是否有糖尿病症狀。
研究團隊發現,高熱量飲食讓老鼠的體重明顯增加,並且身體產生了發炎反應、高血壓等。而有食用野生藍莓的老鼠,其發炎細胞數量較少且影響代謝功能的細胞激素也有所降低。另外,研究者也指出野生藍莓能避免因高熱量飲食造成的高血壓。
除此之外,英國萊斯特大學曾主持一項比較野生藍莓和藍莓精華液(Mirtose1ect)能否避免或抑制癌症發生的實驗。該團隊發現藍莓精華液能減緩大腸癌的發展,而經過人體實驗後發現藍莓精華液能減少7%的大腸癌細胞。
資料來源: PLOS ONE
+ read more
2015.01.19
口不擇「鹽」?!小心胃癌上身!
很多人知道高「鹽」是引起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鹽」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歐盟國家每年有約80,000名民眾被診斷罹患胃癌,四分之三的案例普遍被認為與造成腸胃發炎的幽門螺桿菌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多開始於幼兒期,但因難以被發現而導致離罹癌。如今科學家相信用鹽過量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認為四分之一的胃癌患者是因食鹽過量而得病。
歐洲腸胃病學聯盟秘書長及幽門螺桿菌專家John
Atherton提到,感染幽門螺桿菌再加上用鹽過量對人體腸胃尤其危險。雖然現在仍不確定原因為何,但是研究顯示高鹽會使幽門螺桿菌增加而使腸胃細胞暴露在有毒環境下。
許多歐盟國家已經著手宣導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發表用鹽指引,建議成人每日食鹽量不應超過五克。然而由於現代人外食頻率高,因此很難控制每日食鹽量的多寡。研究者建議透過購物時多注意產品成分,少食用醃肉、麵包、乳酪起士和調味料等,來控制鹽量。如此一來,不僅能降低中風、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亦能夠同時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rology
+ read more
2015.01.15
嘸路用!維他命飲料無助營養補充!
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與懷雅遜大學合作研究了維他命水、能量飲料與果汁水等飲品,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出市面上這些看似有神奇功效、能提供每日人體所需養分的飲品事實上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美好。
根據研究,市售的相關飲品標示含豐富營養成分,包裝上會特別強調其成分能幫助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或是含有特定營養素。亦常將所謂的營養成分與良好表現、健康等正面訊息結合在一起,甚至誇大營養素所能帶來的實際功效;有些產品則宣稱其中所添加的營養素能為食用者帶來特定的好處。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飲品中的微量營養素含量往往大幅超過人體的實際需求量。最常見的營養素為維他命B、B3、B12以及C。但是,以最可能飲用這類產品的青年人為例,其日常飲食所攝取的養分可能就已足夠。
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Naomi
Dachner表示,研究結果證實,事實上這些添加微量營養素的飲品對於營養的攝取助益非常小,甚至沒有幫助。
當這些飲品被視為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選擇,而非保健食品時,其標示改而遵循食物的標示規範,但是,這些規範往往與微量營養素的標示沒有太大的關係。Dachner說明,大多數產品中所添加的微量營養素是被允許的,問題在於添加的量並不合宜。消費者因而被誤導或暴露在過多不必要的營養素之下,不但沒有獲得益處,反而可能造成負擔。
資料來源: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5.01.15
要「杏」福噢!縮腰瘦腿、預防心血管疾病就靠它!
研究發現每日1.5盎司的杏仁取代碳水化合物製成的點心,可以改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另外,以杏仁當點心還可以消除腰和腿部脂肪,不僅能改善體態亦可降低因腰圍粗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52位平均年齡50歲的健康成年人參與實驗,他們擁有高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俗稱「不好的」膽固醇),但仍保持在健康狀態。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食用有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套餐,另一組則將點心改為1.5盎司的杏仁,兩種套餐僅點心不同且熱量依每位參與者的身體需求微調以維持其體重。經過六周後,要求每位參與者用兩周的時間消除前六週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影響,並於兩周後交換原有的飲食內容。每位參與者總計參與實驗14周,並且每天記錄體重和飲食內容;血液組成分析則於實驗一開始以及不同飲食階段開始前測量。
實驗結果顯示,兩種飲食內容都使容易引起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下降。然而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參與者其下降幅度更大。相較於每日食用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參與者,食用杏仁的人的總體膽固醇下降了-5.1±2.4mg/dL、LDL膽固醇下降了-5.3±1.9
mg/dL。另外,每日1.5盎司的杏仁有助於增加俗稱「好的」膽固醇,即HDL膽固醇,能將膽固醇輸送到肝臟儲存而非附著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
除此之外,雖然兩種飲食皆沒有使整體的脂肪量下降,但是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人的腰部脂肪減少了約0.07kg、腿部脂肪減少了約0.12kg,並且腰圍也小了約0.80cm。因此可知以杏仁取代其他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有助於降低罹患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可以透過杏仁影響脂肪分布的特點改善腰圍及腿部體態。
然而,此研究並未將參與者運動習慣和參與前的飲食習慣納入考量,因此其結論還待未來的研究加以確定。不過研究者說明,市面上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確實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擔,若將杏仁搭配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杏仁所含有的營養能使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效果更為明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read more
2015.01.14
酪吉酪梨:研究發現酪梨有助降低膽固醇
研究者宣稱每日一顆酪梨可幫助過重及肥胖者降低膽固醇。
眾所周知酪梨的脂肪含量相當高,然而人們大多不知道的是其脂肪大部分是由單元不飽和脂肪組成,即所謂「好」的脂肪。這種脂肪可以降低不好的膽固醇,進而減緩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營養學傑出教授Penny M.
KrisEtheron的研究團隊找來45位21-70歲,平日飲食習慣為一般大眾認為「美式飲食」(其膽固醇有34%來自脂肪、16%來自蛋白質,而有一半的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的過重或肥胖者參與實驗。每位參與者需進行三種不同的飲食方法各五週,分別為不含酪梨的低脂肪飲食(飲食一)、不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飲食二)以及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飲食三)。
研究發現,相較於參與者參與前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即一般認為的不好的膽固醇,在第一與第二種飲食法結束後,參與者每100毫升的低密度脂蛋白分別下降了8.3毫升與7.4毫升;而食用第三種飲食法後,參與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每100毫升更是下降了13.5毫升之多。另外,研究者也發現飲食(三)有助於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問題,並增加被稱為「好」的膽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膽固醇。
不過,KrisEtheron教授強調,雖然實驗結果證實酪梨有助於降低不好的膽固醇,但實驗場域與現實間的差距可能讓結果有所不同。她呼籲人們應該將會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飽和脂肪替換為健康的脂肪,如少食用牛油、豬油、全脂奶酪製品、零食等,多食用植物性油。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推廣食用酪梨的農業推廣組織Hass
Avocado Board為此篇研究的金費
來源之一,然而研究者說明該組織除了資助外並未參與實驗。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