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為什麼會有黃色精液?
2017.08.28
為什麼會有黃色精液?
精液一般是灰白色,但有時會呈現不同顏色,通常是黃色。異常的色澤有時是一次性的,有時卻會維持一段時間。雖然這種事並不一定需要擔心,但有時精液顏色的改變,可能透露了身體狀況出問題。   精液是各種男性生殖腺體所分泌的組成物質,其中包含精子。生殖部份器官的改變或干擾會造成色變。   為什麼會出現黃色的精液? * 精液中有尿液:精液和尿液一樣都要通過尿道,有可能黃色尿液混入了精液使其變黃。 * 黃膽:當肝不能分解膽紅素(一種紅血球細胞破壞後的副產物)時,黃膽會使眼睛變黃也會造成皮膚和精液變黃。 * 白血球異常地方:發炎會產生過多的白血球,這些會藉由精液排出,這種狀況叫膿性精液(pyospermia or leukocytospermia)。多餘的白血球會導致精液變黃,這些都是感染發炎的結果。 * STIS:由性交傳染如孢牙(chlamydia)、泡疹(herpes)、淋病(gonorrhea)可能造成黃色精液。在此情況下,精液可能也會有異臭味。 * 飲食改變:吃含有色素的食物可能導致精液變黃,濃嗆味道的食物如大蒜、洋蔥、蘆筍、青花椰菜也會使精液有味道。 * 不常射精:如果有段時間沒射精,精液有可能混到尿液而變黃。   需要看醫生嗎? 淡黃色的精液通常不用擔心,但有些情況必須看醫生,特別是精液為深黃色時。如果有其他症狀,例如黃皮膚、發燒、精液發臭味或射精時感到疼痛就需要看醫生了。   黃色精液的治療 抗生素:如果黃色精液是因感染引起,醫生可開抗生素或抗病毒劑(anit-viral)處方。如果是因感染而精液變黃,在醫生診斷出感染源前不應該有性接觸,否則可能傳染給性伴侶。盡量減少含人工色料食物之攝取,多喝水也有幫助。   其他精液色變 精液也可能有其他顏色: * 褐色或紅色:有時可能會有輸精管附近的血管破裂或疏漏而釋放出來的血,會使精液變褐色或紅色。如果精液顏色持續變紅1-2天,就應該尋求醫療處置。 * 帶綠色:帶綠色的精液可能代表攝護腺或附近組織的潛在感染,也應該去看醫生。如果發覺有些不尋常或精液有些退色且持續一段時間,就應該去看醫生尋求診斷原因。   如果你的精液有不同的顏色、質感甚至味道這並非完全不正常,顏色呈現可能因飲食活動和射精瀕繁度而不同。帶黃色的精液並不一定表示需要擔心,然而深黃色或是有臭味以及伴隨其他感染症狀或醫療問題則不能忽視。     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17.08.11    
+ read more
威而鋼的汚名減少了嗎?
2017.08.25
威而鋼的汚名減少了嗎?
在英國,男性威而鋼使用者增加了三倍。醫師表示汚名減少了。的確是這樣嗎? 過去十年來,威而鋼和其他同樣功能的藥方,增加了近三倍。依照英國國家健康署的資料,和2013年威而鋼的價格降低了85.9%有關。醫師表示逐漸有較多男性了解,使用威而鋼是因為有嚴重的疾病,使得勃起功能障礙的汚名減少許多。 以下是國外男性使用威而鋼分享的經驗和污名化的想法。 1)法國67歳菲利普:許多男性如果有勃起功能障礙,會覺得自慚形穢,不願意和醫師討論,即使這應該是他們必須第一個討論的對象。....首先若有勃起問題,要和你的配偶和醫師討論。我的狀況和年紀有關。第二,威而鋼並非可以増強性慾,需要配偶有好的刺激,才能勃起。第三,年輕人若無勃起功能障礙,則不適用。…最後,要討論,不要壓抑在心裏。….. 2)英國55歲的馬克:我因患了多發性硬化症,而服用威而鋼,從來不會覺得有汚名化。或許有些男性沒有特殊醫療上的原因,可能會有這樣污名的感覺。家醫一個月只給4顆藥,我需要在互聯網上購買。很多年前就開始服用威而鋼,我的生活品質和夫妻關係的穏定因而大有不同。 3)英國67歲的伊恩:自從我向幾個朋友提到我有威而鋼的處方,發現大部分的人曾經服用過或正在服用中,各年齡層都有,由50多至70歲以上。認識一個在健身房的年輕人也有服用。我的家醫説他寫的處方越來越多,但很多朋友根本不找醫師直接上網買。因為英國限制28天只能有4顆,合理嗎? 4)英國69歲的大衛:除了醫師和太太,我從來不會和別人討論威而鋼,所以不知道是否有汚名化。…..服用此藥對我的婚姻有很大的幫助。強硬勃起代表好的性交。 5)英國80歲的李:也許有汚名化,但非威而鋼本身,而是勃起出了問題時,難以承認自己失去了男子氣概。我的勃起障礙在60到70歲之間,逐漸發生,但欲望仍然很強。試過威而鋼和犀利士多年,有流感症狀,紅眼和臉發紅的副作用,最後覺得不值得。我的視網膜靜脈有血栓,雖然科學仍未證實因威而鋼而起,但應列入研究。現在轉換成外用乳膏Vitaros, 勃起沒有副作用。 6)英國64歲査爾斯:過去15年來,服用威而鋼以增強性交經驗。從來不是因為無法勃起,只是讓性交長一些。勃起功能障礙完全是一種誤稱。…..沒有副作用,只有些臉發紅,半小時如魔術般起作用。 7)英國47歲班恩:我的配偶很支持,她以為我只是偶爾用。我不好意思跟她説,每次性交我都會服用。是有汚名化,很令人難為情的。…..。威而鋼使我不必再服用抗憂鬱症的藥。….. 8)英國64歳肯恩:汚名化逐漸減少,但平常談話不會提起。很多人和我一樣,服用威而鋼沒有想太多,因為需要維持親密關係。…..由於醫療和心理的因素,使我有勃起障礙。起初我不願意告訴我的伴侶,…我腦子裏的汚名化多於現實。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08.14)      
+ read more
隆乳女人悲哀的勝利
2017.08.17
隆乳女人悲哀的勝利
在2012年,英國有50,000名女性的生活永遠地改變了,因為她們接受了隆乳手術,但植入的卻是有缺陷的法國製的植入物。雖然5年後,受害者得到正義的伸張,獲得一筆賠償,但不但不夠成本,更無法禰補所承受的痛苦。   2012年6月,醜聞終於爆發!英國媒體報導Poly Implant Prothese(PIP)公司製造的乳房植入物,破裂機率比其他植體高出兩倍。PIP以填充床墊的廉價工業矽膠取代應以醫療級矽膠製成的乳房植入物,估計全球約有400,000位女性受到影響。   經過5年漫長的審判,德國整容手術證照機構(TÜV Rheinland)被勒令補償歐洲20,000個遭受醫療過失的受害人。每人大約僅得到3,000歐元,還不夠原來手術的費用,更不用說很多婦女因為植入物引發的長期健康問題,需要更多花費。   有一名女性25歲時隆乳,植入物破裂流出有毒的矽膠,侵入她的淋巴結,為了怕得淋巴癌,手術切除了淋巴結。手術導致了血栓和左臂永久性的神經傷害。一共做了五次手術,嚴重影響工作和照顧兩個幼兒的能力。   另一名女性20歲時,覺得自己哺乳後左乳歪斜,於是選擇隆乳。診所從未告知她植入物有毒,是她自己發現的。英國國家健康服務機構不願意做植入物移除的手術,除非植入物有明顯的破裂。若她私下找診所做移除,同時替換另一種植體的手術,8,000歐元的費用則難以負荷。她説有時想切開胸部,把這些定時炸彈拿掉,但又焦慮拿掉以後,外貌會改變。   這些女性一方面承受身心帶來的痛苦和焦慮,一方面又得承受社會訕笑的眼光。很多有PIP植入物的女性,逐漸感受到這個議題所存在的不公不義,啓動網絡的互助團體,其中最大一個組織Opic在臉書有1,000個會員。她們互相支援,交流資訊,建立情感,也是在法律上對付訴訟對象的重要聚落。   PIP的創辦人最後被迫道歉,且因其出售不合標準的植體,入獄四年,但整容診所卻從未公開道歉。雖然審判的結果有利受害女性,但目前她們還未收到任何賠償金。如果她們要求更多的賠償,以涵蓋當初手術費用、未來手術費用和精神補償,她們必須重啓新的訴訟。   在歷經多年的等待後,這些女性希望有一天她們不再需要互助團體,甚至不再期待有任何金錢上的補償,但她們希望社會真正的瞭解她們所經歷的確實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醜聞。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0807   其他人感興趣的新聞: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隆乳影響心電圖的判讀?  
+ read more
高跟鞋美麗的代價
2017.08.14
高跟鞋美麗的代價
穿高跟鞋對健康是否有害,一直備受爭議。最近蘇格蘭艾伯丁大學的研究團隊檢視了20份有關高跟鞋的研究,同時從流行病學、生物機轉及社會文化的角度去探討高跟鞋的影響,讓人們能更細緻地了解目前高跟鞋對大眾健康的挑戰。   研究指出,高跟鞋能提升女性的魅力,並且穿高跟鞋的女性容易因為獲得男性的關注而受到相應的禮遇,女性本身也認為穿高跟鞋使他們更加自信。不過,多數的研究也指出高跟鞋增加肌肉骨骼症候群的風險,如扭傷、骨折、拇指外翻等,影響範圍從腳趾到脊椎,並且也會增加受傷(如跌倒)的風險。綜言之,高跟鞋同時有著對健康有害的缺點及社會文化上的好處。   此外,研究團隊提及最近英國與加拿大在處理雇主要求女性員工穿高跟鞋引發的爭議時不同的態度。一位空服員說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要求他們在機場必須穿高跟鞋,但在飛機上不用穿高跟鞋。此外,2016年一位擔任櫃檯接待員的女性抵達工作場所後被要求折回家裡,換上2-4吋高的高跟鞋。這位女性發起聯署要求國家制定法律禁止企業要求女性穿高跟鞋,獲得超過152,400筆聯署。   英國對爭議的回應是雇主不得因受雇者之性別而有歧視,穿著規定應對不同性別有對等的要求,為了讓這樣的法律意義更為明確,政府將針對職場制服做新的指引。而加拿大哥的倫比亞省則是特別修正了法律;禁止雇主要求員工穿高跟鞋。   研究作者Max Barnish說明,研究目的並非試圖告訴民眾是否應該穿高跟鞋,而是探討高跟鞋如何影響女性選擇鞋子的自由、對異性戀關係及社會的負面影響,讓女性能衡量穿高跟鞋的利與弊。同時研究也強調英國政府應追蹤女性被要求穿高跟鞋事件的後續處理,並希望政府能制定法律或討論出具體措施來規範這樣的問題,而不是仰賴讓問題持續發生的既有法律。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8.01)、Medical News Today(2017.08.01)、BMC Public Health(2017.08.01)  
+ read more
女性牙周病恐增加癌症風險?!
2017.08.11
女性牙周病恐增加癌症風險?!
牙周病,是因牙齦感染和發炎引起的,它影響許多成年人,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不久前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影響女性受孕機會,最近又有研究發現中年女性的牙周病與某些癌症風險升高有關,如食管癌,乳腺癌和膽囊。   約州立大學的Jean Wactawski-Wende博士及其團隊為了解牙周病與女性罹患癌症風險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與65,869名參與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的婦女合作。這些婦女的年齡在54歲到86歲之間。   參與者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用問卷的方式說明自己是否被診斷有牙周病,並被追蹤是否有罹癌直到2013年9月。平均來說,追蹤每位參與者的時間為8.32年。在此期間,有7,149名婦女被診斷患有一種癌症。   研究發現,被診斷有牙周病的婦女罹患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女性高出14%,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為食道癌。與沒有口腔健康問題的婦女相比,牙周病患者的罹食的比率高出三倍以上。其他與牙周病顯著相關的癌症還有肺癌、膽囊癌、黑素瘤或皮膚癌及乳癌。研究還發現,牙周病與乳癌、肺癌及膽囊癌的相關性在吸煙婦女身上呈現更顯著的相關。   Wactawski-Wende博士解釋,由於食管靠近口腔,因此牙周病原體可能更容易感染食道粘膜,並增加該部位的癌症風險。此外,牙周病和膽囊癌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新的發現。研究主持人Ngozi Nwizu博士強調,過去雖然已發現膽囊癌患者有慢性發炎的情形,但這是第一個發現膽囊癌與牙周病相關的研究。   究竟是什麼導致牙周病與各種類型的癌症之間具有聯繫尚未被理解。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可能是,口腔中的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會通過唾液或患病的牙齦組織進入血液。通過這種方式,病原體可以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並影響癌症風險。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實際的機制。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8.01)、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2017.08)      
+ read more
服用避孕藥增加死亡風險?
2017.08.10
服用避孕藥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英國醫藥和健康照護用品管理局(MHRA)統計,自1963年至2017年7月間,有553例女性死亡被認為疑似與服用避孕藥有關,平均每年有超過10名的死亡案例。1970年和1977年每年有21人死亡,這個數字是2011年死亡11人加上2014年死亡13人的二倍,為死亡案例的最高峰。   MHRA的數據同時指出,9 000至13,000名女性對避孕藥中的荷爾蒙有不良反應、27,000名女性有嚴重的不良反應。   MHRA發言人說,因為這是一個自願參加的研究計劃,實際上藥品與死亡關聯的數據可能會高於目前所記錄的。但另一方面,並非所有副作用都來自於避孕藥中的荷爾蒙,因為這些荷爾蒙也可被用來治療某些癌症疾病。   調查案件中,20歲的Abbey Parkes死於肺部血栓,因肺部缺乏氧氣,引發心跳停止而死亡。經過調查,Parkes小姐並不知道她有遺傳性的基因突變,基因中帶有Factor V Leiden。比起一般人,她有較高的血栓形成能力,使她的血液更有可能凝塊,而避孕藥則被認為會增加凝血的風險。   2016年Blackburn的醫學證據顯示,每10,000名服用複合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平均有6名會發生血栓;相反的,未服用藥丸的10,000名女性中,只有2名會發生血栓。在多數情況中,這些狀況是可被治療的。   專家們強調,避孕藥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大多來自血栓,但此僅被記錄為「懷疑」,而非科學證明。他們解釋該藥物是由雌激素和黃體素組成的,一般來說是非常安全的。而凝血是已知的風險,以英國有350萬名女性服用避孕藥來說,這個比例是相當小的。   隸屬於英國皇家醫藥學會中專門從事婦女服務的資深藥劑師Jane Bass說,眾所周知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但是以多年收集的資料及使用避孕藥的女性人數看來,發生死亡的機率可算是低風險的了。一般來說,避孕藥是非常安全的。我不希望任何一位女性因為擔心而停止服用避孕藥,因為這將會有非預期懷孕的風險。而且多年來已經進行各種改善,從降低初期的高劑量,到讓訪單更清楚明瞭。然而,將有關藥品的不良反應或疑慮告知醫生是很重要。有呼吸短促症狀或無法解釋之胸痛的女性應該提醒醫生或護理人員,讓他們知道病人正在使用避孕藥,因此可能會比一般人有更大的血栓風險。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715  其他人有興趣的文章: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