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理健康

心理壓力對心臟健康影響 男女有差異!
2014.10.23
心理壓力對心臟健康影響 男女有差異!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心理壓力會不利心臟健康,包括增加心血疾病的發病機率與死亡,而最近有一項新研究則進一步表示,心理壓力對男女的心臟健康都一樣會造成負面影響,但是男女會出現的心血管疾病是不相同的!   這項研究由英國杜克大學杜倫醫學中心Zainab Samad教授所領軍,分析來自REMIT研究中56位女性及254位男性參與者的資料。這些參與者都曾接受心臟病治療。   在研究中,所有參與者須先進行三項會產生心理壓力的任務,分別是心算測驗、鏡描測驗及生氣回憶測試,每項任務完成後參與者再做跑步機運動測試。在每項任務之間,參與者的血壓、心率、血液抽樣都會被記錄下來與採樣,同時超音波心電圖也密切監控任何心臟變化。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心理壓力對心臟的影響出現男女差異:當女性面臨心理壓力時,較容易發生心肌缺血(由於動脈阻塞造成流回心臟的血流量減少)及血小板凝集,且會引起較多的負面情緒;男性部分,壓力則會讓他們的血壓與心率變化來得比女性大。   研究團隊認為未來的研究應特別針對造成性別差異的影響機制進行瞭解,尤其是那些會造成長期性影響的部分,並且強調現今心血管風險因子預測工具未能全面檢測出所有風險因子的問題。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減重成功的滿足感反可能加重厭食症病情
2014.10.15
減重成功的滿足感反可能加重厭食症病情
  厭食症是一種嚴重的飲食失調疾病,在美國,15至24歲的女性中,厭食症引起的死亡率是其它死亡原因的12倍之多;在台灣,受到「瘦便是美」的審美觀影響,也有許多女性為減重瘦身節食而導致飲食失調的案例。   飲食失調疾病與厭食症患者的心理狀態一直持續的收到關注,不過,過往的研究多將重點擺在負面情緒-諸如:悲傷、憤怒、失去控制感等-如何引發、影響厭食症。日前一篇發表於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則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了解厭食症患者的心理狀態。   研究者Selby博士追蹤了118位18至58歲的女性厭食症患者,將這些女性連續兩週的心理狀態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研究團隊發現,當這些女性表明自己感到自豪等對自我的良好感受時,厭食症的病症-諸如,催吐、使用瀉藥、限制卡路里攝取、過度運動、不斷檢查體重與體脂肪等行為-也會更頻繁地出現。Selby博士解釋這是因為減重成功的滿足感鼓勵了厭食症患者的疾病行為,進而產生惡性循環。   由於厭食症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複雜,若無妥善處理情緒很容易對於厭食病症造成負面影響。Selby博士強調「自覺擁有控制權」對患有厭食症的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心理學家必須想辦法將厭食症患者將減重成功時所感受到的正向情緒與她們生活中其他同樣能帶來快樂與幸福感的事物做連結,轉移對於體重控制投注的過多注意力。   資料來源: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 read more
持續渴望生育心理造成不孕女性莫大壓力
2014.10.06
持續渴望生育心理造成不孕女性莫大壓力
  歐洲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孕的女性如接受醫療協助受孕失敗,卻仍持續渴望生育的話,會比那些已經看開的女性,更容易陷入不佳的心理狀態。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對於正在進行醫療協助受孕的女性應該也給予心理治療方面的支援。   研究論文主筆者之一,英國威爾斯卡地夫大學心理學學院講師蓋梅洛博士表示,醫護人員在進行協助女性受孕的醫療同時,也應注重對不孕女性的心理狀況評估,如果發現病患無法接受或適應自己可能長期都無法生育現實的話,應該建議其尋求專業心理健康諮詢,或加入病患支援網絡。   本研究是以在荷蘭12家醫院接受不孕症治療的7,148位女性為調查對象,他們均接受長達10年以上的治療,調查內容包括病患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態、絕經期狀況、不孕治療類型、不孕是否與其本身或伴侶的健康問題有關。研究發現,大部分女性對於治療失敗都能接受事實,但有6%的女性表示仍渴望生兒育女。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長期持續對兒女的渴望,可能引發心理健康問題,這樣的女性發生臨床上認為嚴重心理問題的機率高出2.8倍。   研究也發現,如果不孕的原因在於其伴侶或無法查明原因的話,女性的心理健康會處於較佳狀況。而年齡比較大才接受治療、處於婚姻或與伴侶同居狀態的女性,相較年輕就開始接受治療、單身、離婚或寡居的女性,更能面對未能成功改善不孕的事實。教育程度高者亦然。   蓋梅洛博士表示,此研究有助理解為何許多無子女者很困難調適心態,這跟他們無法放棄生育兒女的強烈渴望有很大關係。更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已經育有兒女的女性,想要再生育卻無法如願時,竟然比從那些未生育過但接受現實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蓋梅洛博士認為,如果這些女性可以找到其他滿足其生命的事物,例如事業,或許比較容易放開對生兒育女的渴望。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在台灣社會,許多不孕女性在傳宗接代的壓力下選擇接受人工協助生殖技術,但施術常須反覆多次才可能成功,且過程中女性身體須承擔施打荷爾蒙、減胎、或多胞胎的健康風險,身心都受到極大煎熬。而由上述的研究我們瞭解到醫療並無法讓所有不孕女性都能成功受孕,也無法解決文化問題,反而使女性將生兒育女的渴望全然寄託於醫療技術之上,但因屢次失敗落空,更加深不孕女性的心理壓力。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持續渴望生育心理造成不孕女性莫大壓力
2014.10.06
持續渴望生育心理造成不孕女性莫大壓力
歐洲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孕的女性如接受醫療協助受孕失敗,卻仍持續渴望生育的話,會比那些已經看開的女性,更容易陷入不佳的心理狀態。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對於正在進行醫療協助受孕的女性應該也給予心理治療方面的支援。   研究論文主筆者之一,英國威爾斯卡地夫大學心理學學院講師蓋梅洛博士表示,醫護人員在進行協助女性受孕的醫療同時,也應注重對不孕女性的心理狀況評估,如果發現病患無法接受或適應自己可能長期都無法生育現實的話,應該建議其尋求專業心理健康諮詢,或加入病患支援網絡。   本研究是以在荷蘭12家醫院接受不孕症治療的7,148位女性為調查對象,他們均接受長達10年以上的治療,調查內容包括病患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態、絕經期狀況、不孕治療類型、不孕是否與其本身或伴侶的健康問題有關。研究發現,大部分女性對於治療失敗都能接受事實,但有6%的女性表示仍渴望生兒育女。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長期持續對兒女的渴望,可能引發心理健康問題,這樣的女性發生臨床上認為嚴重心理問題的機率高出2.8倍。   研究也發現,如果不孕的原因在於其伴侶或無法查明原因的話,女性的心理健康會處於較佳狀況。而年齡比較大才接受治療、處於婚姻或與伴侶同居狀態的女性,相較年輕就開始接受治療、單身、離婚或寡居的女性,更能面對未能成功改善不孕的事實。教育程度高者亦然。   蓋梅洛博士表示,此研究有助理解為何許多無子女者很困難調適心態,這跟他們無法放棄生育兒女的強烈渴望有很大關係。更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已經育有兒女的女性,想要再生育卻無法如願時,竟然比從那些未生育過但接受現實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蓋梅洛博士認為,如果這些女性可以找到其他滿足其生命的事物,例如事業,或許比較容易放開對生兒育女的渴望。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在台灣社會,許多不孕女性在傳宗接代的壓力下選擇接受人工協助生殖技術,但施術常須反覆多次才可能成功,且過程中女性身體須承擔施打荷爾蒙、減胎、或多胞胎的健康風險,身心都受到極大煎熬。而由上述的研究我們瞭解到醫療並無法讓所有不孕女性都能成功受孕,也無法解決文化問題,反而使女性將生兒育女的渴望全然寄託於醫療技術之上,但因屢次失敗落空,更加深不孕女性的心理壓力。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完美爸媽」文化給新手父母莫大壓力!
2014.08.27
「完美爸媽」文化給新手父母莫大壓力!
在過去30年,心理健康專家不斷強調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的危險,卻忽視其他周產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父親的角色,最近一項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認為,我們應該要提升所有新手家長,包括新手爸爸在內,與周產期有關的心理健康意識。   研究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Carrie Wendel-Hummell,她首先提到媽媽與爸爸都應該注意周產期階段的心理健康,如憂鬱症、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病及躁鬱症,這些心理問題都與新生兒的來臨有關。研究作者對17名新手爸爸及30名新手媽媽進行深度質性訪談,這些參與者包括來自低收入與中產背景家庭。雖然作者沒有對這些參與者的周產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診斷,但每位參與者都經歷過前述之中至少一項疾病的症狀。   Wendel-Hummell表示,由於過去新手媽媽的產後憂鬱討論都僅歸因於荷爾蒙變化,但實際上相關證據非常有限,而生小孩是生命中的重大變化,也是生活壓力的來源之一,因此有更多證據顯示生活中的諸多風險才是造成產後憂鬱的主因。根據研究訪談,有憂鬱傾向的父母所舉出的困擾包括:社會文化對育兒工作的期待標準過高、與另一半關係緊張、在家庭與工作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以及環境貧窮,都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壓力。   低收入的家長多面臨低薪與工作不穩定,使他們難以負擔有品質的托育照顧、以及安全的交通與居住環境,同時他們也無法支付出心理問題的治療費用。相對來說經濟狀況較佳的家長則反映,必須成為「完美爸媽」給他們很大的壓力,因為常須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間,盡力想要在兩者間尋求平衡,當這些新手爸媽若無法達到社會期待,會感覺挫敗與罪惡。研究特別提到,大多數人都只重視母親與寶寶,卻忽略父親的角色與他們的情緒問題,尤其是這些新手爸爸常因工作場域未有家庭照顧假的親善政策、及父職準備教育而產生壓力。   Wendel-Hummell最後認為,我們應在懷孕晚期與產後一年之間讓高風險的新手媽媽與新手爸爸一起接受周產期心理健康的篩檢,同時改善育兒假、病假工資及健康照護補助等政策,調整完美父母的育兒文化期待,並鼓勵周遭的親友與社區能提供支持,將被視為個人責任的育兒工作,在社會及家庭政策面上著手進行改變,才會對新手爸媽的心理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美國社會學協會109屆年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109th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世衛公報:男性健康落差需被重視
2014.08.08
世衛公報:男性健康落差需被重視
  近日一個由國際研究專家與健康慈善工作者組成的團隊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報》發表一篇觀點文章指出,在全球男性的平均餘命比女性要短、各項健康指標男性表現也比女性差,可是國際間健康政策卻鮮少關注男性健康落差(men’s health gap),因此呼籲各國政府及衛生組織應注意這個問題。   文章作者之一Gavin Yamey博士表示,當男性健康受威脅,婦女及兒童也會遭受影響,此情形在許多研究中已得到證實。例如:男性酗酒與孩子出現情緒與行為問題相關連;男性生病、受傷或死亡將可能影響家庭的經濟穩定與女性伴侶的心理健康等。   該文章提及,多數婦女仰賴男性是主要養家者,也在男性生病時擔任照顧者,但國際間的健康社群卻對「改善男性健康也會對婦女及兒童有利」的觀念意識發展得很慢。   最主要造成性別健康差異的原因乃由於性別規範要求男性展現陽剛特質,使得男性較不願求醫或遵照醫囑。例如:非洲男性不願接受HIV感染篩檢或治療;男性比女性更常出現過度飲酒等高風險行為;美國男性比女性較常從事高風險的工作,如農業及礦業,因此容易暴露於造成身體傷害或有化學污染的環境。   至今只有澳洲、巴西與愛爾蘭政府從政策制定面致力於推動男性健康的改善,不過一些小規模的研究也都有相當不錯的成果,該團隊因此提出3項可行的策略供全球健康照護相關單位參考:   (1)幫助男性進行健康生活型態的改變,如:戒菸、戒酒或減重。   (2)讓男性與女性伴侶可以一起討論健康議題,如:避孕、性健康以及孩子接種疫苗的問題。   (3)挑戰傳統的性別角色,讓男性重新思考陽剛特質對他們健康的傷害,藉此也可以促進男女情感關係的平等。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公報(the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