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食

每天喝超過4杯咖啡 恐增加死亡風險且女高於男
2013.08.20
每天喝超過4杯咖啡 恐增加死亡風險且女高於男
  喝適量的咖啡對心血管健康有益,但如果飲用過量恐怕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最近一項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就指出,每週喝28杯以上咖啡,相當於每天超過4杯以上的話,會提高55歲以下男女的全死因死亡風險,而且女性的風險比男性高。   這項研究對43,727位男女進行分析,以瞭解咖啡攝取量與全死因及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間的關連性,全體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43歲,研究平均追蹤時間為16年。研究定義1杯咖啡的容量大約是180至240毫升。 研究結果發現,20-54歲女性,每週喝28杯以上的咖啡,平均大約是每天超過4杯,其全死因死亡的比例,是喝適量咖啡的女性的2倍以上,男性部分同樣兩種狀況進行比較,前者的全死因死亡比例是後者的1.5倍。此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參與者,研究發現他們咖啡也喝得比較多,這些重度咖啡上癮者通常也常抽菸喝酒且心肺功能較不佳。在研究中,咖啡攝取量愈高,總膽固醇及空腹血糖值都會隨著增高。   這項研究並非發現咖啡與高死亡率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每天喝超過10杯以上咖啡的人,可能同時有容易成癮的性格或者生活壓力大,研究認為這或許才是導致這些人的死亡率比較高的原因。研究的限制則包括咖啡攝取量的測量只有一種、有關咖啡準備、沖泡方式、以及參與者婚姻、教育狀況與活動量都缺乏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梅約醫院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              
+ read more
早餐吃得飽 有助降低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問題
2013.08.15
早餐吃得飽 有助降低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問題
一天三餐中早餐尤其重要,近日一項由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所做的研究指出,不論是想要瘦身或者是維持健康,與吃什麼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新陳代謝會受到身體的生理時鐘所影響,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間點會影響身體如何消化食物。該研究發現,一天之中早餐吃最多者 能減重最多,同時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較低。   這項研究將93位過重女性隨機分為每天攝取總熱量1,400大卡的兩組,一組三餐的個別攝取熱量為700/ 500/ 200大卡,另一組則為200/ 500/ 700大卡,700大卡的早餐及晚餐則包含了一樣的食物。   研究追蹤12週以後的結果顯示,早餐攝取較高熱量的組別,平均約減重8.07公斤、減少3吋腰圍;晚餐攝取較高熱量者,則減重3.31公斤、減少1.4吋腰圍。再者,早餐吃較豐盛者,一天之內的其餘時間會比較沒有再吃點心的慾望,而且她們的胰島素、葡萄糖及三酸甘油脂濃度都比較低,飯後也未出現血糖值達到高峰,顯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的風險都比較低。   這項研究提醒人們不要在錯誤的時間吃對的食物,這樣反而會減慢減重的速度,更對身體有害,而且應戒掉吃宵夜的習慣,宵夜不只會增重,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肥胖期刊(Obesity)    
+ read more
太陽眼鏡愈黑愈好?
2013.08.09
太陽眼鏡愈黑愈好?
  多數一般人會認為太陽眼鏡若鏡片愈黑遮陽效果愈好,但近日一項國外報導指出,鏡片較黑的太陽眼鏡若沒有抵擋紫外線的功能,相反地反而會使高能量波進入瞳孔內,使瞳孔放大,造成眼睛傷害。   美國佛羅里達州戴德市的一名眼科醫師Edward Kondrot表示,黑影會使人不太眨眼睛,因而導致過多的陽光射入眼球,所以購買太陽眼鏡時,應選擇具有阻擋紫外線A及紫外線B的功能,而非去選擇鏡片顏色的深淺。   在電磁波頻譜,紫外線的波長約在100-400nm之間。大部分能夠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的是紫外線A(315-400nm),而幾乎是全部的紫外線C(100-280nm)與90%的紫外線B(280-315nm)都會被大氣層所吸收。紫外線A與B會改變皮膚分子的化學鍵,造成曬傷。   雖然多數研究都支持戴太陽眼鏡,但也有部分像是Kondrot醫師的眼科醫師,只建議動過白內障手術或需要長時間在戶外大太陽底下活動的民眾才戴太陽眼鏡,其他人則應盡量減少暴露在豔陽底下的時間。他認為,我們的身體有自然的防衛機制,我們會眨眼,壓縮眼球,自然會避開光線。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多吃油性魚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2013.07.12
多吃油性魚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近日有一項中國研究回溯21個大型的世代研究後發現,多攝取魚類與海洋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乳癌的風險。   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對防止癌症發展與惡化扮演重要腳色,而乳癌又是最常見癌症中的其中一種,因此這項研究想要找出魚類、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所以就分析近80萬個參與者、超過2萬個乳癌案例資料。   結果發現,人們每週攝取至少1-2份油性魚,包括沙丁魚、鮭魚及鮪魚,可降低乳癌風險。這些魚類含有豐富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此研究中所指包括EPA、DPA、DHA),這些成分對於腦部化學訊號傳遞與血液調節有重要幫助。   研究顯示,高度攝取海洋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乳癌風險降低14%,呈現正向關連性,而每天從魚類中攝取0.1公克的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乳癌風險同樣也會降低5%。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吸菸與非吸菸女性肺癌患者之差異
2013.07.01
吸菸與非吸菸女性肺癌患者之差異
   現今針對乳癌的治療男女大致類似,但過去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女性乳癌患者有不同的特色。2011年曾有研究指出,在東亞地區,大多數被診斷出有肺癌的女性並沒有吸菸習慣,有三個基因區的特徵可以說明除了環境因素之外,何以亞洲從未吸菸的女性易患肺癌。最近這項法國研究則發現,在非吸菸女性身上出現某些基因變異特徵與雌激素受體過度表現情形,是與吸菸的女性乳癌患者不一樣的。   這項研究比較63位吸菸與77位非吸菸的女性肺癌患者在臨床上、病理學、生物學的不同特徵。結果發現,不曾吸菸的女性比吸菸的女性有較高比例出現EGFR基因變異(50.8%: 10.4%)、以及較低比例的K-Ras基因變異(33.8%: 9.5%),此外,不吸菸女性有較高比例的雌激素受體α表現。   這項研究結果強調未來對於不吸菸的女性肺癌患者,可發展針對荷爾蒙因素、基因異常或同時針對兩者的可能治療方法進行研究。     資料來源:胸腔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read more
公鼠交配前攝取高脂肪飲食 後代體重與體脂增加
2013.06.24
公鼠交配前攝取高脂肪飲食 後代體重與體脂增加
  之前研究多只針對母親飲食對孩子肥胖風險的影響,最近一項美國俄亥俄大學的研究則在老鼠研究中發現,父親的飲食其實也會影響其後代健康,尤其是雄性後代。   這個研究將實驗用公鼠分為兩組餵食13週,實驗組為飲食總熱量的45%是從脂肪中攝取、控制組該比例則降為10%,但兩組總熱量皆相同,結果攝取高脂肪食物的公鼠變胖。研究再讓所有公鼠與攝取低脂肪飲食的母鼠交配繁殖,並讓所有後代小鼠都吃標準的實驗老鼠飼料,再分別在牠們出生後的20天、6週、6個月及12個月測量體重與體脂。   結果發現,與控制組相比較,實驗組的雄性後代在出生後6週大時體重已經比較重,且體重增加情形在第6個月及第12個月都持續不變,而體脂部分同樣也在出生後6個月,出現比控制組的雄性後代較高的狀況。研究解釋,兩組呈現差異有可能是表觀基因改變所致,也就是說內在與外在環境因素對基因產生影響。   活動情況的話,實驗組的雄性後代在第6週開始變得活躍,然雌性後代狀況在出生後第6個月及第12個月比雄性後代表現更佳,這可能有助於停止體脂的增加,並降低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風險,而研究也正在瞭解出現性別差異背後的原因。   研究表示,愈來愈多小孩及青少年、青少女受肥胖影響,如果我們能提早找出能偵測與預測肥胖與糖尿病的標記,將會有助於人們選擇健康的生活型態、及有效介入以延緩或避免相關疾病的發生。       資料來源:第95屆內分泌學會年會(The Endocrine Society's 95th Annual Meeting in San Francisco)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