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6.05
維他命D和鈣質稍降乳癌風險
根據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報告,女性服用較多的鈣質與維他命D,更年期之前得到乳癌的風險較低。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Jennifer
Lin教授與同事針對10,578名停經前與20,909名停經後﹝45歲以上﹞的女性進行健康研究。此研究始於1993年,受試者完成用藥史與生活型態的問卷,另附上飲食頻率問卷,以了解早年飲食習慣的影響。在研究第一年,受試者每六個月回報一次問卷結果,之後每年回報一次;在長達十年的持續追蹤後,共有276位停經前的女性與743位停經後的女性罹患乳癌。結果發現:停經前婦女攝取鈣質與維他命D能些微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但是,對更年期後的婦女則沒有影響。
對於這樣的差異,研究人員猜測可能和鈣質、維他命D與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s)有關。在試管研究中發現:鈣質、維他命D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第三型(IGFBPs-3)會在血液中互相作用,對於乳癌細胞有抑制的效果;但類胰島素的分泌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這也是為什麼在更年期之前攝取鈣質和維他命D可能會降低乳癌的風險,而在停經後卻無法產生同樣的效果。研究者最後認為:未來的研究將以此發現做為依據,以探究鈣質和維他命D運用在降低乳癌之可能。
+ read more

2007.06.01
乳癌患者越運動越健康
「女性在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後,如果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話,最好開始起身運動囉!如果本來就有運動習慣的話,應該要繼續保持下去,甚至加強自己的運動量。」這是最近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的研究給的建議。
癌症症狀和接受治療後所產生的副作用都會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這些不適的症狀包括,容易疲勞、手術後的疼痛;和荷爾蒙相關的症狀包括,熱潮紅、心悸、尿失禁等;心理上也容易產生焦慮、沮喪等情緒,特別是生理上的症狀常會影響心理,使情緒的起伏更不穩定,有時候這些症狀在患者身上會維持二十年之久。
這份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的Catherine
Alfano教授所進行,總共包含500位罹患乳癌的婦女,研究的重心放在運動如何影響乳癌的症狀和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在診斷後的第6、29、39個月為自己評量,評量的項目包括術後疼痛、荷爾蒙相關症狀、性慾、疲勞、生活品質的等級;此外,研究人員也要求婦女量化研究期間所從事的運動、活動,其項目包括,家事、休閒活動、中等程度運動、劇烈運動等;研究人員預期運動量越高的婦女,不適的症狀會越少、生活品質會越好。
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癌前有運動習慣的女性,罹患乳癌後經歷的症狀似乎和不運動的婦女相差不大。但是,在荷爾蒙相關症狀和生活品質上,有沒有運動就有很大的差異了;特別是在接受癌症治療後,若增加運動量的話,疲勞和身體疼動的情況就會減少,身體功能的運作就會較正常;這樣的差異性在運動程度越劇烈的婦女身上越明顯。
這份研究所傳達的訊息其實很簡單,就是:運動永遠不嫌晚。即使在診斷後才開始運動,若能慢慢增加運動量,多做一些較激烈的運動的話,在完成治療後,對於身體狀況和生活品質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read more

2007.05.29
大豆異黃酮素對乳癌有益?
大豆的食物製品中因為含有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素(isoflavone),而被認為對健康有正面效益,但是,大豆製品究竟能不能被視為荷爾蒙療法的替代選擇,甚至被認為可以預防癌症,則還有待討論。
伊利諾大學的食物科學與人體營養學教授William
Helferich檢視了乳癌和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食品間的關係,而異黃酮素備受矚目是因為它是最活躍的植物性雌激素,可以活化細胞中雌激素接收體。結果發現異黃酮素介入的時間點不同,對女性的健康會有不同的影響。若女性在青春期之前攝取異黃酮素,會刺激乳腺發育,使成年後乳房的細胞較不容易發展成癌細胞;但是,已成形的癌細胞,若是屬於容易受雌激素刺激的類型(estrogen-responsive
tumor)的話,異黃酮素則有可能加速癌細胞的生長。
此外,異黃酮素的介入,也有可能會影響乳癌的治療效果,例如,Tamoxifen的藥物反應就有可能受影響。Tamoxifen的作用是與雌激素競爭癌細胞上的荷爾蒙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s),阻止雌激素與接受體結合後的進一步作用;但是異黃酮素的介入,有可能影響Tamoxifen的競爭作用。
Helferich表示,美國五十歲以上的婦女因為停用荷爾蒙療法,使2003年的乳癌罹患率下降了7%,雖然植物性的異黃酮素和藥物性的荷爾蒙療法不一樣,但是,對中年婦女來說仍然可能是一種風險,因為這一類的食物製品上,營養成分和內容通常標示不明,因此,食用的份量很難控制。此外,Helferich也強調,大豆中含有很多會影響生理作用的成分,因此食用大豆時,各種成分會平衡與生理的作用與反應;但是,異黃酮素是單一的粹取物,並不會產生平衡的效果,因此,若只是攝取粹取物的話,則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不過,無論如何,天然的大豆一定比粹取物健康。
+ read more

2007.05.18
子宮頸癌疫苗有用嗎?
最近有兩份由默克藥廠(Merck)所贊助的研究發現,子宮頸癌疫苗「嘉喜」(Gardasil),對於尚未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力是很高的;但是,對曾經感染過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果並不如預期;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此疫苗的功效和當初的預期是有差距的。這兩份研究,一份發表在五月份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另一份由澳洲墨爾本大學所進行。
第一份研究由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家Laura
Koutsky所負責,其研究團隊檢視了12,157位15-26歲的女性,其中有93%的女性在研究開始時已經有過性行為;研究人員在六個月內對其中一半的女性施打三劑的子宮頸癌疫苗,另外一半的女性,則給予安慰劑,所有的參與者都被追蹤三年。結果發現對於尚未感染16、18型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感染的效力可達98%;但是若女性先前曾經感染過16、18型HPV的話,預防效力只有44%;若將女性有可能感染的任何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都納入考量的話,就會只剩下17%。
另外一份澳洲的研究包含5,455位16-24歲的女性,也追蹤了三年的時間,發現若從未感染HPV的話,疫苗可以達到100%的預防效益,但是,若曾感染過任一型的病毒的話,防止的效力只有20%。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以一個疾病的研究來說,僅有三年的追蹤期並不足以達成研究的有效度,因為慢性病的發展大約需要十年的時間;且目前已知的疫苗有效期限是五年,此研究僅追蹤三年,疫苗的效益本來就應該要很高,真正重要的是五年之後,到底疫苗還有沒有效?此外,要特別注意的,除了疫苗預防的病毒類型和台灣常見的類型並不一樣外,有沒有可能因為疫苗預防了16、18型的病毒,而使其他類型病毒的感染數上升?雖然有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其他類型的病毒感染數上升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死亡數,因為其他的病毒類型較不容易致癌,但是,這是尚未經科學證實的說法,因此,應該還是要考量它的風險。
欲知其他子宮頸癌疫苗的重要資訊請參考:子宮頸癌疫苗好用嗎?
+ read more

2007.04.26
荷爾蒙療法提高卵巢癌風險
根據最近一篇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婦女若使用荷爾蒙療法,不論是哪一種荷爾蒙,都會提高卵巢癌的罹患率和死亡率。而這份研究令人感到擔憂,是因為結果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不僅會增加卵巢癌的罹患率,也會增加死亡率。
這是一份叫做「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的結果之一,參與者包括950,000位50-64歲的婦女,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婦女正在使用荷爾蒙療法、五分之一的婦女曾經使用荷爾蒙療法,研究總共追蹤了約七年的時間。發現有使用荷爾蒙療法超過五年的婦女當中,每2,500人就會多一人罹患卵巢癌、每3,300人就會多一人死於卵巢癌;但是,若停止使用荷爾蒙的話,婦女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在幾年內就會降低至一般的平均值。
這份研究再加上先前有關荷爾蒙療法的研究,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使用荷爾蒙療法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其中包括乳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因此,婦女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應該要特別謹慎的評估個人罹癌的風險,並且使用的時間越短越好。
荷爾蒙藥物的主要製造商「惠氏藥廠」表示,研究結果發現荷爾蒙療法會提高卵巢癌的風險,和女性體內累積高量的荷爾蒙有關,這有可能是因為使用荷爾蒙的時間過長,或是單次使用的劑量過高。因此,建議婦女在能有效減緩更年期症狀的前提下,盡量使用低劑量的荷爾蒙和縮短使用期;荷爾蒙療法對於更年期症狀較嚴重的婦女來說,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read more

2007.04.26
荷爾蒙療法提高卵巢癌風險
根據最近一篇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婦女若使用荷爾蒙療法,不論是哪一種荷爾蒙,都會提高卵巢癌的罹患率和死亡率。而這份研究令人感到擔憂,是因為結果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不僅會增加卵巢癌的罹患率,也會增加死亡率。
這是一份叫做「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的結果之一,參與者包括950,000位50-64歲的婦女,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婦女正在使用荷爾蒙療法、五分之一的婦女曾經使用荷爾蒙療法,研究總共追蹤了約七年的時間。發現有使用荷爾蒙療法超過五年的婦女當中,每2,500人就會多一人罹患卵巢癌、每3,300人就會多一人死於卵巢癌;但是,若停止使用荷爾蒙的話,婦女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在幾年內就會降低至一般的平均值。
這份研究再加上先前有關荷爾蒙療法的研究,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使用荷爾蒙療法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其中包括乳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因此,婦女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應該要特別謹慎的評估個人罹癌的風險,並且使用的時間越短越好。
荷爾蒙藥物的主要製造商「惠氏藥廠」表示,研究結果發現荷爾蒙療法會提高卵巢癌的風險,和女性體內累積高量的荷爾蒙有關,這有可能是因為使用荷爾蒙的時間過長,或是單次使用的劑量過高。因此,建議婦女在能有效減緩更年期症狀的前提下,盡量使用低劑量的荷爾蒙和縮短使用期;荷爾蒙療法對於更年期症狀較嚴重的婦女來說,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