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證實停用HRT降低乳癌風險
2007.04.23
再次證實停用HRT降低乳癌風險
2006年12月曾有一篇研究指出,美國2003年的乳癌罹患率下降了7%,是因為婦女停用荷爾蒙療法的關係。現在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2004的數據,發現2004年的乳癌罹患率和2003年一樣低,顯示2002-2003年間下降的7%並非意外,而這一份新的研究結果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研究人員使用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資料,比較了2001和2004年的數據,發現50歲以上的婦女,乳癌罹患率下降了8.7%;特別是雌激素受體陽性型乳癌(estrogen-receptor-positive tumors, ER)的罹患率大幅下降了14.7%,這類乳癌的癌細胞必須依賴荷爾蒙中的雌激素生長,停止使用荷爾蒙後,癌細胞便有可能因此停止生長或萎縮;相較於雌激素受體陰性型乳癌,其罹患率僅下降了1.7%。 根據這份研究,每一位婦女停止使用荷爾蒙可以降低1.7%的乳癌罹患率,但是這是總人口數的平均值,因此,還是必須視個人罹患乳癌的風險來評估是否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研究人員強調,這份研究的目的不是建議所有婦女立即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 此外,研究人員也表示,雖然這份研究再次證實了乳癌和荷爾蒙療法的相關性,但是有三個重要的問題目前仍是無解的:一、停止使用荷爾蒙造成的低乳癌罹患率會持續多久?二、是不是停止使用各種荷爾蒙療法,都能降低乳癌罹患率?三、乳癌罹患率突然降低的因素,除了停止使用荷爾蒙外,其他因素佔多大的比例?
+ read more
再次證實停用HRT降低乳癌風險
2007.04.23
再次證實停用HRT降低乳癌風險
2006年12月曾有一篇研究指出,美國2003年的乳癌罹患率下降了7%,是因為婦女停用荷爾蒙療法的關係。現在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2004的數據,發現2004年的乳癌罹患率和2003年一樣低,顯示2002-2003年間下降的7%並非意外,而這一份新的研究結果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研究人員使用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資料,比較了2001和2004年的數據,發現50歲以上的婦女,乳癌罹患率下降了8.7%;特別是雌激素受體陽性型乳癌(estrogen-receptor-positive tumors, ER)的罹患率大幅下降了14.7%,這類乳癌的癌細胞必須依賴荷爾蒙中的雌激素生長,停止使用荷爾蒙後,癌細胞便有可能因此停止生長或萎縮;相較於雌激素受體陰性型乳癌,其罹患率僅下降了1.7%。 根據這份研究,每一位婦女停止使用荷爾蒙可以降低1.7%的乳癌罹患率,但是這是總人口數的平均值,因此,還是必須視個人罹患乳癌的風險來評估是否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研究人員強調,這份研究的目的不是建議所有婦女立即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 此外,研究人員也表示,雖然這份研究再次證實了乳癌和荷爾蒙療法的相關性,但是有三個重要的問題目前仍是無解的:一、停止使用荷爾蒙造成的低乳癌罹患率會持續多久?二、是不是停止使用各種荷爾蒙療法,都能降低乳癌罹患率?三、乳癌罹患率突然降低的因素,除了停止使用荷爾蒙外,其他因素佔多大的比例?
+ read more
女性應被告知乳房攝影的資訊
2007.04.13
女性應被告知乳房攝影的資訊
美國最大的醫學專業學會「美國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針對乳房攝影,在「內科醫學年度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佈了一份新的報告並提出建議,這份研究的目的是要讓醫師和40-49歲的女性,更瞭解在這個年齡層做乳房攝影的風險和益處,鼓勵女性多和醫師討論乳房攝影的成效,也鼓勵女性參與乳房攝影的決策。 乳房攝影最主要的好處就是能降低乳癌的死亡率,但是,相對的也有偽陽性、暴露於X光輻射線之風險,或是增加不必要檢查的可能性。美國醫師學會的代表表示,40-49歲的婦女需不需要做乳房攝影檢查,必須要考量每位婦女個別的狀況,因此,透過婦女和醫師的溝通來做決定是很重要的。 這份研究分析了過去117份有關乳房攝影的研究,並提出了四點建議: 1. 醫師應該要針對每位婦女做個別的風險評估,以幫助40-49歲的婦女釐清是否需要做乳房攝影檢查。 2. 醫師應該要充分告知婦女乳房攝影的風險和益處,特別是針對40-49歲婦女的特殊性。 3. 醫師在考量建不建議做乳房攝影時,除了其風險和益處之外,也應該要考量到婦女本身的意願和其罹患乳癌的風險。 4. 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婦女,應該要有更多研究來釐清乳房攝影的必要性與否。
+ read more
電腦輔助乳房攝影不見得比較準?
2007.04.10
電腦輔助乳房攝影不見得比較準?
最近一份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發現,電腦輔助檢測系統(Computer-Aided Detection)對於乳房攝影檢查的準確度並沒有助益,甚至更容易發生「偽陽性」的狀況,因此,女性在做乳房攝影時,一位閱片經驗豐富的醫師可能比電腦輔助檢測系統來的有幫助。 電腦輔助檢測系統被視為徵詢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的輔助工具,這項新的科技是在1998年經美國FDA核准進入市場的,並在短時間內被醫事人員廣泛使用。這項系統的功用是檢視乳房攝影的資料,並從中分辨出較可疑的區域。一般來說,婦女做完乳房攝影時,放射科醫師便會檢閱X光片,並判斷這名婦女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篩檢,現在由於有電腦輔助檢測系統,醫師便可以藉由此系統再次確認自己的判斷有沒有錯誤。 這份歷時五年的研究是由美國中央政府和美國癌症協會所贊助(American Cancer Society),這份研究分析的資料包括222,135位女性、429,345筆乳房攝影的資料,其中包括2,351筆診斷出為乳癌的病例。研究發現,若增加使用電腦輔助系統,婦女被要求做進一步檢查的比例高出33%、被要求做切片的比率高出20%,但是,並沒有增加乳房攝影的準確度,也就是說經由電腦輔助系統,每確定一個乳癌病例,就會有156位婦女被要求做進一步的檢查、有14位婦女被要求做切片,但是這些大多屬於原位癌或是良性腫瘤,就算不檢查或治療也無妨;此外,有可能衍生的問題便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和婦女不必要的焦慮。 研究人員表示,電腦輔助檢測系統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乳房攝影的準確度,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建議停止使用電腦輔助檢測系統,而是應該研究如何使用這項工具,才能使它發揮最大的效益。
+ read more
高血糖增加癌症罹患率
2007.03.26
高血糖增加癌症罹患率
一份發表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的瑞典研究發現,女性空腹時的血糖濃度過高,罹患癌症的風險也越高,但是對男性而言卻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追蹤了2,478位40-69歲的癌症病患長達13年,其間紀錄了病患空腹和注射葡萄糖後的血糖濃度,發現若按照女性空腹時的血糖濃度高低來排序,血糖濃度於前四分之一的女性比後四分之一的女性,罹患癌症的風險高出26%;此外,女性空腹血糖濃度過高和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的相關性特別高。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不會受到BMI值的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注意隨時注意自己的血糖濃度,若血糖濃度未在標準範圍內,可以藉由生活方式來降低血糖濃度和癌症的罹患率。
+ read more
放射治療增加心臟風險?
2007.03.13
放射治療增加心臟風險?
美國的國家癌症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三月份的報告指出,乳癌的放射治療可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實早在1970年就有研究發現這個現象,但是隨著科技進步,近日的儀器是否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尚未有研究結論。 研究人員檢視了4,414位在1970至1986年曾接受放射性治療的乳癌患者,且這些女性後來的存活期都超過十年,研究人員持續追蹤了18年,總共有942位罹患心血管疾病,相當於每一萬個病人就有超過62.9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放射線治療僅限於乳房部分的話,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若治療擴及乳房周圍的組織的話,則會增加其風險。根據1970年代的統計數據,發現後者會使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2.55倍、心臟衰竭增加1.72倍;但是,1980年代的資料卻顯示,心肌梗塞的風險已經降低了,但是心臟衰竭的風險卻增加為2.66倍、心瓣膜疾病的風險增加3.17倍;若放射性治療和化學治療一併進行的話,則會增加1.85倍心臟衰竭的風險;此外,研究也發現抽菸是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習慣的病患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由於研究對象的存活期都超過十年,因此,醫師應該要特別注意長期乳癌病患,在進行放射性治療後,伴隨而來的潛在風險;此外,由於目前所使用的儀器和1970、1980年代所使用儀器不盡相同,因此,其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還有待觀察,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相信其風險是逐漸降低的,且使用放射性治療的益處應該會大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過,醫事人員在進行診療時,還是必須將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納入考量。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