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增加癌症的風險
2006.12.07
肥胖增加癌症的風險
英國有研究學者表示,日益嚴重的肥胖率將有可能引起一波新的癌症潮;在2003年英國肥胖和過重的人口約為兩千四百萬人,到2010年預估會上升14%到兩千八百萬人;而肥胖所導致的癌症將會增加一千五百個案例,也就是在2010年預計會有一萬兩千件由肥胖所致的癌症會發生。 在所有的癌症起因裡,肥胖因素大約佔4%,但是,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統計,卻發現只有29%肥胖或過重的人瞭解肥胖與癌症的相關性。目前已經幾乎可以確定肥胖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例如,乳癌和子宮癌,其他如腸癌、腎臟癌則是懷疑與肥胖有關,但還無法確定。 肥胖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會增加,大多是因為脂肪組織所釋出的荷爾蒙所致;此外,也有「肥胖的人在罹患癌症後存活率較低」的說法,這有可能是因為肥胖使癌症被早期發現的困難度增加,在這些疾病被診斷出來時其實已經惡化了。
+ read more
子宮頸抹片和HPV病毒檢測哪個好?
2006.11.10
子宮頸抹片和HPV病毒檢測哪個好?
子宮頸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最近一份丹麥的研究報告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對年輕女性來說是好的預防方法,但是,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直接做人類乳突狀病毒檢測(HPV test)比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來的有效益。 這份研究發表在11月份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arch),參與者是近一萬位的女性。研究結果發現,年長的女性,若在檢測人類乳突狀病毒時呈現陽性反應,則十年內得子宮頸癌的機率比一般呈現陰性的女性高出20%;而人類乳突狀病毒檢測結果若呈現陰性反應,在子宮頸抹片檢查通常也都會是陰性。 年輕女性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的風險比較大,但是大部分的病毒其實是無害的,而且是暫時性的,因此當她們被檢驗出感染病毒時,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比較小;但是,對年長的女性來說,由於性行為較不頻繁,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機會較小,若檢驗出病毒,有可能已感染好幾年,因此,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比較高;所以,不論人類乳突狀病毒檢測是否和子宮頸抹片檢查一併進行,對年長的女性來說,都是比子宮頸抹片檢查來的有益。
+ read more
乳癌的16大迷思
2006.11.08
乳癌的16大迷思
  每7名婦女就有一名會罹患乳癌,對於這個常見的疾病,女人自己又瞭解多少?美國密西根大學癌症中心的乳癌專家表示,女性對於乳癌的誤解,往往造成過多不必要的擔憂,有時這些恐懼甚至會阻礙婦女獲得成功的醫治,為此整理了以下16點常見的乳癌迷思,供婦女參考:        1. 我沒有家族病史,所以不用擔心罹患乳癌。 事實是:80-85%的乳癌患者都沒有家族病史。既使家裡從來沒有人罹患過乳癌,不表示妳可以不用定期做乳癌篩檢。所有4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該每年定期做乳癌篩檢。        2. 我還很年輕,不會得乳癌。 事實是:乳癌會發生在所有年齡層的女性身上。雖然大多數的乳癌都是發生在更年期停經之後,但仍有25%的患者是在50歲以下,因此女人一到40歲,就應該開始每年定期做乳癌篩檢。此外,不管妳年紀大小,只要一發現硬塊,就應該馬上接受檢查。        3. 診斷出乳癌一定會死。 事實是:乳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前為止85-90%乳癌患者的存活率都在10年左右。如果早期發現,98%以上的婦女存活率至少都在5年以上。既使癌細胞轉移,仍有許多婦女與這個疾病和平相處地共同生活著。        4. 我罹患乳癌後已存活5年,表示不會再復發。 事實是:大多數乳癌復發的情況都是出現在治療後5-10年,75%出現在前6年,25%則在10年後。新的荷爾蒙治療藥物將延後復發的時間,因此多數婦女都是在停止藥物之後出現復發的狀況。        5. 化療會使我一直想嘔吐。 事實是:化療的確會使人想嘔吐,但過去10年所研發出的新藥物,已經可以控制嘔吐的情形,只有少數婦女化療後會出現長期嘔吐的情況。        6. 如果我的乳房有腫瘤表示有乳癌。 事實是:大多數的腫瘤都不是乳癌,它們有可能是囊腫或纖維囊腫。不用為此過度擔心,所有的腫瘤都可以徹底檢查。        7. 草本及飲食療法可以治療乳癌。 事實是:目前為止並無任何科學實驗證實這些方法具有療效,也不知這些民俗療法是否會與其它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或任何副作用。        8. 如果我飲食習慣很健康就不會得乳癌。 事實是:飲食習慣很重要,但並非唯一條件。沒有任何一樣食物或維他命可以預防乳癌,同時,也沒有任何一樣食物會是造成乳癌的原因。        9. 我的乳房X光攝影結果正常表示我不用擔心乳癌。 事實是:有5分之1的腫瘤是乳房X光攝影無法檢查出的,既使妳上一個X光攝影結果一切正常,只要一發現硬塊,一定要立即去做檢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每年定期做X光攝影檢查,這樣才能發揮檢查最大的功效,因為醫師可以看出長期的變化。        10. 我在乳房攝影後被要求複檢表示我有乳癌。 事實是:有時要求複檢是因為X光片上有陰影的關係,90%被要求複檢的婦女並沒有乳癌,所以不用過度擔心。        11. 乳房攝影很痛。 事實是:它的確不舒服,但不至於非常疼痛。如果妳在檢查過程中覺得疼痛,可立即告訴幫妳檢查的人,但是擠壓越重越能看清楚。不要以為數位攝影會比較好,它跟標準攝影要求相同的擠壓程序。建議更年期前的婦女最好是安排在月經之後的前兩週,乳房較不腫脹的時候作攝影檢查。        12. 如果我做乳房切片檢查,手術醫師有可能會把整個乳房切除。 事實是:許多年前,手術醫師有可能會在切片時同時切除可疑的部分,但今日已不再如此。在做切片之前會讓妳先簽同意書,切片之後也會與病患討論接下來的治療方式。        13. 如果乳房的腫瘤會痛,表示那不是乳癌。 事實是:乳癌腫瘤通常不會疼痛,但這不表示會痛的腫瘤就不是乳癌。只要一發現硬塊,不管會不會痛,都一定要馬上讓醫師檢查。        14. 如果手術中癌細胞接觸到空氣,會整個散佈開來。 事實是:手術本身不會造成癌細胞的轉移,只有晚期發現及治療失敗才會。        15. 放射線治療很危險,有可能會將心、肺及肋骨燒掉。 事實是:現在進步的醫療不會發生這些情況,放射治療很安全、有效,但有少許副作用。在治療過程中,皮膚可能出現類似曬傷的情形,但會自然痊癒。        16. 別人要參與臨床實驗是她的事,但我絕對不要。 事實是:臨床研究可提供高品質的治療。在所有臨床實驗中,所有病患都會獲得最基本的必要的照護,只是在部分的臨床實驗,病患會被加以新的治療方式,有可能是嘗試新的藥物;其它的實驗中病患可能只是被觀察治療之後的影響,甚至只是被要求填寫問卷。臨床研究並不可怕,尤其今天的實驗是幫助將來的病患獲得更好的治療及照護,民眾不需刻意排斥。    
+ read more
口服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2006.11.06
口服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一篇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文獻分析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藥會大幅增加更年期婦女得乳癌的機率,特別是在懷孕前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但是,即使把這些研究結果整合起來、全部呈現,許多婦女仍然無法警覺到口服避孕藥對健康的風險。   這份文獻分析總共包括34份有關口服避孕藥的研究,參與者為1980年後的更年期婦女或是50歲以下,但曾經診斷出乳癌的女性。研究人員在分析文獻時發現一個趨勢,那就是在懷孕期前服用口服避孕藥和更年期罹患乳癌的機率是有關係的;過去23份研究中,有21份的結果都顯示,懷孕期前使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44%的乳癌罹患率。   在2005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將口服避孕藥列為第一級的致癌物質,但是,女性還是一直被告知口服避孕藥是很安全的,顯見在口服避孕藥的風險、病患對此的認知及醫生應提供的資訊,這三方面有很大的落差;因此,醫師應該要告知病患口服避孕藥的風險,而且要以確定、清楚的口吻告知病人,不能用猶豫不決、模稜兩可的語氣;女性有權利獲知完整、充分的資訊。    
+ read more
乳房攝影的兩難
2006.10.27
乳房攝影的兩難
不久前已有研究指出乳房攝影有過度診斷的可能性,最近一份出現在The Cochrane Library的研究以文獻回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過去六份研究,總共包括超過50萬位婦女,大部分的婦女年齡介於45到64歲之間;研究結果發現,接受乳房攝影的女性,其乳癌死亡率比未接受攝影的女性低15%,但是壞消息是有30%的機率,女性有可能因為乳房攝影被過度診斷。 降低15%的死亡率對研究人員來說是顯著的,但是相對要付出的代價就是過度診斷的可能性,研究人員推估若兩千位婦女做乳房攝影十年,則會有一位婦女因為早期發現惡性腫瘤、接受治療而延長生命,但是,也會有十位健康的婦女被轉為癌症病患而接受治療,此外,另有兩百位婦女可能因為偽陽性的檢驗結果而感到焦慮。 乳房攝影是一個兩難的狀況,例行性的篩檢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是也同時讓更多女性進入無謂的醫療程序,研究人員表示,大部分的乳癌為乳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其中大約五分之一會被乳房攝影檢查出來,但是大部分的案例,乳管原位癌並不會侵入附近的乳房組織,而問題就在於目前還無法判斷良性和惡性的乳管原位癌,因此,被診斷出乳管原位癌的女性都被建議做乳房部分切除。 乳房攝影的宣導,時常會讓婦女誤以為不做乳房攝影就是不負責任,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因為不論選擇做乳房攝影或不做,都有風險存在,女性應該有被充分告知的權利,才能做出適當的決定。
+ read more
人工流產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
2006.10.24
人工流產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
已有許多研究發現生產過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低,因此,容易讓人聯想到流產和乳癌間的關係,究竟流產會不會影響乳癌的罹患率?最近一份發表在國際癌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研究發現,不論是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都不會影響罹患乳癌的風險。 這份研究的樣本是1992年至2000年參與歐洲癌症與營養調查(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的267,361位婦女,分別來自20個醫學中心、9個國家,研究人員平均追蹤了6.6年,並將人工流產及自然流產皆列入分析變因,結果發現有3分之1的女性至少經歷過一次流產,而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的婦女總共有4805位;研究人員表示並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流產會增加乳癌的風險。 其實於93年時就已經有研究證實乳癌與人工流產並無關連,這次的研究只是再次證實了這個理論。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