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困難的女性 產後抑鬱風險較高
2019.06.06
母乳餵養困難的女性 產後抑鬱風險較高
一名來自加拿大的醫生Stephanie Liu,述說她在哺餵母乳過程中的掙扎和痛苦。   哺餵母乳的疼痛和內疚 Liu醫師表示,在醫學院就讀時她瞭解了母親和嬰兒在母乳餵養時的聯繫與互動,哺餵母乳是她懷孕期間最期待的事之一。   然而,餵母乳比她所想的困難許多。Liu醫師努力想讓嬰兒正確地含住乳頭,但當嬰兒這麼做時,她卻非常疼痛。而且,因為奶量不足,嬰兒出生後不到兩週,Liu醫師使用了配方奶。她感到非常內疚,感覺沒有為小孩做到最好。然而,這個經驗改變了Liu醫師與產婦間的互動。   面對無法成功哺餵母乳的母親時,Liu醫師不再只是尋找物理性原因,她問她們:「這些困難對妳有什麼影響?」自從開始提出這個問題,產婦表達她們可能有產後抑鬱症症狀,或覺得自己是一個糟糕的母親等等擔心。   Liu醫師說,她這樣問是因為當她無法餵養母乳時,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及格的媽媽。但因為覺得太慚愧了,無法跟別人討論這些事,讓自己更沮喪。   母乳餵養困難女性 產後抑鬱風險較高 一項針對2,500多名女性的大型研究發現,有母乳餵養負面經歷的女性更容易在產後兩個月內發生抑鬱症。   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只有25%的母親做到嬰兒出生六個月內純母乳餵養;10%的新手媽媽經歷過產後抑鬱症。   另一項研究發現,母乳餵養對產後心理健康的影響和懷孕期間是否計劃母乳哺育而有所不同。原本計畫要以母乳餵養嬰兒,但產後無法進行的女性,產後抑鬱的風險較高。   除了母乳 還有其他安全又健康的選擇 作為父母,總是想提供最好的給孩子。也因為如此,母乳哺育的困難可能導致大量壓力。   Liu醫師表示,作為一名醫生,她知道母乳是對健康有益的選擇。但身為一個媽媽,她也瞭解女性因為餵養所面對的巨大壓力。因此,她雖然支持母乳餵養,但也提醒媽媽們要記得尋求協助與支持。而如果正在面對哺餵母乳的困難,別忘了還有其他安全和健康的選擇,可以確保寶寶吃得好、吃得飽。     更多關於母乳 純母乳哺育的新生兒餵養不足風險較高 英國皇家助產士學會:尊重母親的哺育選擇! 媽媽因為餵孩子配方奶感到羞愧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5.27)        
+ read more
為什麼男人比女人容易死於自殺?
2019.04.19
為什麼男人比女人容易死於自殺?
自殺是一個非常敏感、複雜的議題,其中包含許多原因,自殺死亡的行為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完全了解背後的原因。儘管如此,隨著心理健康意識的增強,公眾對潛在因素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但是,持續存在的一個疑問是:自殺的性別差異。女性更容易被診斷出罹患抑鬱症並試圖自殺,但為什麼男性自殺率比女性高幾倍呢?   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2至3倍 在台灣,近十年自殺(蓄意自我傷害)的死亡人數中,男性多為女性的1至2倍。2015年自殺首度出現在男性的十大死因中。2017年的自殺死亡率中,男性為每十萬人口22人,是女性11人的2倍。 台灣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性別比較(1997-2017)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在英國,自殺是45歲以下男性的最大殺手,每10萬人死亡15.5人,女性每10萬人死亡4.9人,男性是女性的三倍,性別差異相當明顯;而在澳洲,男性死於自殺的可能性比女性高三倍、美國則是3.5倍、俄羅斯和阿根廷則是四倍多。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嘗試自殺。例如,在美國,成年女性的自殺未遂率是男性的1.2倍。但是,男性自殺的方式卻往往較為激烈,使得他們更有可能在任何人介入之前完成。自殺方法的取得是一個重要因素,在美國,六分之一的槍支擁有者是男性,而使用槍械占自殺人數的一半以上。   為什麼男人如此痛苦? 一個關鍵因素是溝通。女性比較願意分享她們的問題,但男性傾向於沉默。主要原因在幾個世代以來,多數社會都鼓勵男人要「堅強」,不能承認他們正在痛苦中掙扎。   這通常從童年開始形成,澳洲一家提供24小時危機支持和自殺預防服務的慈善機構Lifeline執行主任O’Driscoll表示,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控制男孩不能表達情感,因為表達情感是弱者的行為。   當男性感到脆弱時,無論是對自己或朋友都不太可能承認,他們比女性有更高的防備態度。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男性的一般初級保健諮詢率比女性低32%。而根據患者是否接受抗抑鬱藥處方評估的諮詢率來看,男性比女性低了8%。   男性尋求心理健康的幫助較少,並不代表男性沒有心理上問題。但是他們比較不瞭解,壓力或心理健康狀況可能讓他們面臨更大的自殺風險。   如果一個人沒有意識到他有導致痛苦的病症,那就不太能瞭解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自己。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的研究副主席Harkavy-Friedman表示,在自殺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一當時正在接受心理治療。   更危險的是,有些男人可能會嘗試「自我治療」,而不尋求專業協助。例如喝酒,但這可能會加劇自殺問題。事實上,男性患有酒精依賴的機率幾乎是女性的兩倍。但飲酒會加深抑鬱症,增加衝動行為,酗酒是已知的自殺危險因素。   其他可能的風險 其他風險因素則可能與家庭或工作有關。例如,當經濟衰退導致失業率上升時,自殺率往往會增加,通常是在經濟衰退後的18至24個月後。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失業率每增加1%,自殺率就會增加0.79%。   不得不擔心財務狀況或失業可能會加劇任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但也存在社會壓力和身份危機的因素。男性通常企圖在經濟上取得成功,當有無法控制的經濟因素時,就變得非常困難。   也可能有螺旋效應。例如,在美國,健康保險通常與工作有關。如果一個人因抑鬱症或使用藥物而接受治療,在他們失去工作時可能就會失去這項醫療資源。   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嗎? 對於這個複雜的問題,沒有直接的解決方案。但是,有許多政策和非營利組織的計劃正在努力。   在澳洲,精神衛生和預防自殺團體正試圖改變文化。其中一項行動是「RU OK?」這是鼓勵人們開啟對話來支持正在生活中掙扎的人。另一項行動是「肩並肩原則」,鼓勵男性在做其他事情時進行聊天,如看足球或騎自行車。總的來說,重點在於讓男性覺得談論他們的感受是可以的,並且將這認為是力量的來源。   科技的發展也帶來新的選擇,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他人面前放鬆,即使是透過電話。人工智慧,例如聊天機器人,就可以和這些人進行交流並提供幫助,不用擔心被評價。   其他解決方案則可以簡單地提高自殺難度。例如,英格蘭的一座吊橋,在安裝障礙物之後,跳橋的死亡人數減少了一半。   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Harkavy-Friedman表示研究必須意識到性別差異。在生理上、荷爾蒙結構以及大腦發育和運作方式上,男女之間存在差異,但卻經常一起研究。儘管嘗試控制統計差異,但這還不夠。   不過也有令人開心的積極進展,Harkavy-Friedman指出在專業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她職業生涯開始時很難找到與自殺有關的論文,因為人們認為自殺無法預防。「現在,我們知道這是錯誤的。」現在可以談論自殺,雖然人們仍然會退縮,但他們比以前更願意對話。   她還指出政府參與的比過去還多。2018年的世界心理健康日,英國政府宣布了第一位自殺預防部長。她認為英國的自殺率下降,是因為已經拉升到國家層次。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03.18)          
+ read more
妊娠糖尿病者易有產後憂鬱症狀
2018.09.06
妊娠糖尿病者易有產後憂鬱症狀
根據芬蘭的一項新研究,被診斷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母親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葡萄糖代謝功能受損。通常,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母親的血糖水平過高,這會增加胎兒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此外,妊娠糖尿病也增加了母親以後患上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過去研究指出,分娩後有10-15%的母親會產生產後憂鬱症狀。為了瞭解妊娠晚期和分娩後8週的憂鬱症狀況,東芬蘭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庫奧皮奧大學醫院和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研究所共同合作。他們分析了庫奧皮奧生產資料庫的數據,該資料庫從懷孕初期開始對婦女進行的持續追蹤。   總共有1,066名沒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母親被選中進行研究,其中14.1%有妊娠糖尿病,10.3%有產後憂鬱症狀。   研究發現,確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母親有16%有產後憂鬱症狀,沒有妊娠糖尿病的母親則大約9%有症狀。(研究人員已經調整可能導致妊娠糖尿病和產後憂鬱症狀風險增加的因素,例如分娩時的母親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和妊娠期間出現的憂鬱症狀等)   研究作者AleksiRuohomäki表示,心理機制可能部分解釋了觀察到的妊娠糖尿病與產後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在懷孕期間被診斷患有可能傷害胎兒的疾病可能是一種壓力感,這可能導致憂鬱症狀。   Soili Lehto博士補充,生理機制也可能有助於解釋這種關係。葡萄糖代謝功能受損可能會增加細胞激素(cytokine)調節的低度發炎,這也​​與憂鬱有關。過去的研究還表明,第2型糖尿病者易患憂鬱症,憂鬱症者也容易患第2型糖尿病。   關於妊娠糖尿病可能對產後憂鬱症狀產生影響的研究證據很少,這項芬蘭的新研究對這一新興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研究要調查女性是否能因為孕期和產後的追蹤及支持而降低產後憂鬱症狀。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9.04) * Ruohomäki A, Toffol E, Upadhyaya S et al, 2018. _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_. J. Affect. Disord. 241, 263-268.        
+ read more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2017.07.28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女性罹患憂鬱症是男性的兩倍,但是男性比女性多自殺身亡!這個差異,有社會因素,也有生理因素。   近日,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對憂鬱症的反應非常不同,可能意味著不同性別應接受不同的藥物治療。   研究對患有憂鬱症的82名女性和24名男性進行實驗,對照組為健康的24名女性和10名男性,年齡在11至18歲之間。研究人員以特定順序在屏幕上閃爍快樂、悲傷或中性的字眼,受試者在特定類型的字眼出現時會按下或不按下按鈕,研究人員同時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對青少年做腦部造影以測量他們的大腦活動。   研究發現,當屏幕上閃爍特定的字眼組合時,憂鬱症對男女腦部活動影響不同,例如男性接收到負面字眼的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大於女性的,並且男性接受到正面字眼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則較低。   青少年到了15歲,女性憂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2倍,而女性憂鬱症發病率較高與身體意象、荷爾蒙變化或基因有關。此外,女性也較容易有消極的思考模式,傾向於將生活中不好的事物歸因到自己身上。不過,雖然憂鬱症發病率女性較高,男性較可能因憂鬱症而濫用藥物、酒精及自殺。   研究表示,在青春期早期,憂鬱症對女孩及男孩的腦部影響不同,因此在青春期早期就應設計以性別量身訂做的憂鬱症預防策略及治療方式,在情況惡化之前改善青春期男女的憂鬱傾向。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7.11)、The Daily Mail(2017.7.11)    
+ read more
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對嬰兒是安全的
2017.06.13
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對嬰兒是安全的
許多女性擔心在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會傷害她們的胎兒,但《臨床精神病學期刊》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   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將214名新手媽媽分為三組:一組是有情緒障礙但不使用抗憂鬱藥劑、一組是有情緒障礙且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或抗憂鬱藥劑,另一組則是沒有情緒障礙且未服用抗憂鬱藥劑。   研究發現,所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至4週內,有著相似的易怒率、餵食困難、睡眠障礙及呼吸問題。每一組的嬰兒中,有30%機率出現上述情形。相反,「早產」是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症(NDS,Neonatal Discontinuation Syndrome)的主要風險因素。患有NDS的嬰兒容易激動、躁動、過度哭鬧,以及可能會產生肢體僵硬或有震顫的情形。   研究的第一作者、憂鬱症研究和治療中心的生物統計學家Amy Yang表示,比起自身的健康狀況,大多數懷孕的婦女更擔心嬰兒的健康,而且可能會放棄服用抗憂鬱藥劑以避免新生兒症狀。但根據這項研究的訊息,她們大可以放心,嬰兒在出生2至4週內的行為不大可能是由於接觸藥物或憂鬱症所導致的。     資料來源:Clinical Psychiatry、UPI      
+ read more
避孕藥造成憂鬱症?
2016.11.04
避孕藥造成憂鬱症?
近日,一項來自丹麥的研究顯示,賀爾蒙(或稱激素)避孕處方-比如避孕藥-與憂鬱症間存在相當關連性,且這個關聯性強度在青少年女性中尤其顯著。   研究以調查2000~2013年間,年齡在15~34歲的丹麥女性為主(不包含已有憂鬱症或相關病情者)。這項研究大量參考了丹麥醫學體制長期一絲不苟且完整的醫療紀錄。(許多國家的醫療紀錄因受制於運作系統而無法確實追蹤民眾的健康狀況,資料整合度並不高,無法進行類似研究。)   研究根據丹麥國家處方登記中心的數據了解這些女性服用賀爾蒙避孕藥物的時間;包含所有組合型避孕藥(最常使用)的處方箋,以及其他如節育植入和黃體激素等所有透過激素避孕的方式。為了使研究更完善,受訪者必須在使用激素處方後的六個月內持續使用。歷經平均為期6.4年的追蹤,最終獲得了超過100萬個女性的數據可供分析;而不管在任何時期,都有55%的女性持續使用此避孕方式。   接著,依據這些女性被開抗憂鬱症處方或是任何與憂鬱症相關的醫療措施紀錄判斷她們患有憂鬱症的時間。在研究期間,共有23,000個被診斷為憂鬱症的病例,以及133,178個抗憂鬱症的處方(許多憂鬱症病患被開超過一個處方)。   透過分析比較避孕藥的使用與憂鬱症確診的時間差,研究者可以得知這些女性被診斷出憂鬱症時是否仍在使用賀爾蒙避孕。結果顯示,女性在使用賀爾蒙避孕期間,確實更常被診斷出憂鬱症。整體而言,女性在使用賀爾蒙避孕的同時增加20%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其中,15~19歲青少女的患病風險甚至激升至80%,且在各種激素避孕藥的使用研究中都顯現出此風險驟升。   但這並不表示避孕必然造成憂鬱症,觀察性的世代研究方法只顯示出潛在的關聯性。在避孕期間仍有許多非藥物性的其他因素可能造成女性憂鬱症,比如使他們陷入其中的情感關係。避孕藥品的使用也不一定與避孕相關,有可能是用來改善月經的相關症狀或經痛,抗憂鬱症處方也不完全被使用在憂鬱症治療上,比如焦慮症候群或部分慢性疼痛綜合症。   然而,超過100萬女性及其所影響人數(尤其是青少年女性)仍無法忽視,這份研究結果並不表示女性不該使用避孕用品,但希望能藉此提醒處方箋的開立者及病人都應該把憂鬱症當作其中一種可能的副作用,且罹患憂鬱症風險較高的女性也應該選擇其他非激素型的避孕用品。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