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人工生殖

人工生殖與分娩時女性較高的心臟風險有關
2022.11.16
人工生殖與分娩時女性較高的心臟風險有關
新的研究發現,人工生殖與女性在分娩時患嚴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增加,且住院時間更長有關。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 Erin Michos 博士說,這不一定是生殖技術導致心臟併發症。由於年齡和其他健康問題,不孕症女性患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可能也增加。她們就是需要在懷孕、分娩和產後期間得到更密切的關注。   主要研究作者Dr. Salman Zahid說,這些發現強調了在使用生殖技術之前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重要性。這些人已經是高風險群。   人工生殖對女人健康的影響 早期研究發現,ART會增加妊娠併發症的風險,例如胎盤分離、剖腹產和早產,但人們對其對母體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知之甚少。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 2008 年至 2019 年美國近 4600 萬次分娩的全國住院患者樣本的醫院數據,其中包括 108,542 名使用 ART 受孕的嬰兒。   與自然受孕的女性相比,使用ART的女性在分娩時年齡較大 (中位年齡為 35 歲對 28 歲),並且在懷孕期間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   在調整了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之後,分析發現使用 ART懷孕的女性在分娩時患心血管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比不自然受孕的女性高得多。   她們懷孕時罹患子癇前症的可能性高出 48%;在分娩時出現心衰竭的可能性幾乎是後者的兩倍;她們出現心律不齊的可能性高出 39%。   與未使用 ART 的女性相比,使用 ART 的女性阻塞性中風的機率高 73%,出血性中風的機率高 63%。他們患靜脈栓塞症的可能性幾乎是她們的兩倍。   使用 ART 的女性患肺和腎併發症的風險也更高。他們患急性腎損傷的風險增加了 2.6 倍;肺部液體過多 (稱為肺水腫) 的可能性增加了兩倍多;她們在住院的時間更長 (三天比兩天);分娩的費用也更高 (5,903 美元比 3,922 美元)。   在受孕前保持最佳健康狀態 華盛頓大學婦產科名譽教授 Thomas Easterling 博士說,這並不意味著有懷孕困難的女性應該拒絕將 ART 作為一種選擇。而是在整個懷孕期間密切監測和積極控制高血壓和其他危險因素。   理想情況下,應在懷孕前解決心血管危險因素,以減少對母親和孩子的風險。考慮接受 ART 的女性應該首先控制血壓,篩檢糖尿病,並在懷孕前努力達到健康的體重。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雜誌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11.10)      
+ read more
精子冷凍26年 成功產子
2022.11.05
精子冷凍26年 成功產子
上週在英國,一名男嬰誕生,部分的他來自父親26年前保存的精子。目前世界保存最久精子成功誕生嬰兒的紀錄是27年。   男嬰父親Peter Hickles在1996年21歲時罹患罕見癌症,為預防治療過程導致不育,經醫師建議決定冷凍精子。現年47歲Hickles形容孩子的誕生是個「奇蹟」。   英國延長凍精卵保存年限至55年 台灣人工生殖法規定冷凍精、卵與胚胎的保存年限,最多是10年。英國過去也一樣,但今年7月新法上路,延長保存年限至55年。   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教授Allan Pacey表示,55年的時間限制沒有醫學理由。   Pacey說,「法定的55年限制與精子保質期或其他科學原因無關,主要是因為議員們覺得這樣對社會有益。但冷凍精子實際上處於「冬眠」狀態,我不明白為什麼如果法律允許它們不能保存數百年。」   他又指出,公牛精子被保存的時間通常比我們保存人類精子的時間要長得多,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問題。雖然沒有來自養牛產業以外的長期研究,但使用較老的精子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風險。   有更多倫理的議題需要思考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生物倫理學家Lucy Frith博士則表示,法律的改變可能會導致「世代不一致」(generational discrepancies),也就是較晚出生的兄弟姐妹是來自較早保存的精子,中間可能有40年的差距。如果使用的是捐贈精子,當孩子成年後嘗試尋找生理父親時,父親可能已經相當年長或已去世。   牛津大學倫理學教授Julian Savulescu指出,如果想要更普遍地使用較老的精子,就需要有長期的健康研究,包括對生父去世的情感影響以及對整體健康的影響。   如果使用非常古老的精子,例如250年前的精子,這可能會引發倫理問題。因為社會和人們的基因可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正在進行一項試驗,我很支持這些,但你有道德義務─根據結果形成知識並修改實際的操作。」Savulescu教授這樣說。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2.10.28)      
+ read more
人工協助生殖 可能增加兒童罹癌風險
2022.09.06
人工協助生殖 可能增加兒童罹癌風險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小孩是經過人工協助生殖 (試管嬰兒) 後出生,儘管尚不清楚該治療是否會影響兒童罹患癌症的風險。   人工協助生殖的程序中,植入胚胎可以是新鮮的胚胎,或冷凍後再解凍的胚胎。因為一些原因,如:方便、可以進行植入前基因檢測等,冷凍胚胎移植變得越來越普遍。   日前瑞典研究報告指出,植入冷凍胚胎出生的孩子,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較高。但,總體而言,經人工協助生殖出生的小孩中沒有發現癌症增加。   該研究中最常見的癌症是白血病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個人風險很低,但在整體人口上,由於人工協助生殖使用冷凍胚胎大幅增加,它可能會產生影響」University of Gothenburg婦產科的 Ulla-Britt Wennerholm 說。   研究怎麼說? 過去的研究顯示,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的孩子短期健康風險可能較高,但長期風險尚不清楚。   2019年丹麥研究顯示,在丹麥出生的兒童中,與自然出生的孩子相比,使用冷凍胚胎移植的兒童癌症風險有小幅度,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增加。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超過 790 萬兒童的醫療數據。其中,約有 172,000 人是經過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其中 22,630 人是移植冷凍胚胎後出生的。   研究人員發現,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的兒童患癌症的風險,高於新鮮胚胎移植後出生或未接受人工協助生殖出生的兒童。但通過人工協助生殖懷孕的兒童總體癌症風險並不高。   研究人員表示,應該謹慎看待結果,因為患癌症的兒童人數很少 —總共 48 例。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癌症和冷凍胚胎值入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以及其潛在的生理機制。   新發現於 9 月 1 日發表在線上_PLOS Medicine_。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9.01)、JAMA Network (2019.12.10)      
+ read more
當肥胖男性減重時,精子數量會反彈
2022.06.02
當肥胖男性減重時,精子數量會反彈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當男性減掉多餘的體重並維持時,健康益處可能會一直延伸到他們的精子數量。   這項針對近 50 名肥胖男性的研究發現,那些通過低熱量飲食減肥的人,精子數量提高了約 40%。但是有一個代價:他們需要保持體重以保持較高的精子數量。   在這種情況下,體重減輕相當可觀:經過八週的低熱量飲食,研究參與者平均減掉了16.3公斤。   審查研究結果的泌尿科醫生Bobby Najari 醫師說,體重減輕和精子數量增加都很快 — 而且驚人。   他說,目前尚不清楚現實世界中有多少男性能夠實現這種減肥效果 — 並且保持這種減肥效果。   但 Najari 說,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飲食和鍛練減掉多餘的體重可以在計劃生育中發揮作用。   已有許多研究已將肥胖與精子質量降低關聯在一起,包括精子數量減少和活動正常的精子減少。這項新研究著眼於減肥是否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它涉及 47 名年齡在 20 至 63 歲之間的肥胖男性,他們都遵循低熱量飲食 —每天 800 卡路里— 持續八週。之後,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四組,進行為期一年的維持階段:一組鍛練;另一組服用利拉魯肽,一種有時用於減肥的糖尿病藥物;第三組鍛練並服藥;第四組都沒有。   鼓勵所有鍛練者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適度運動,例如快走。為了增加動力,他們還參加了鍛練課程。   研究人員發現,經過八週的節食後,參與者不僅體重大幅下降,而且普遍表現出精子數反彈。他們的精子數量平均增加了 41%,精子濃度增加了 49%。   一年後,大約一半的男性維持了減輕的體重 —無論是通過鍛練、藥物治療還是兩者兼而有之。他們還保持了較高的精子數量和濃度。   然而,對於胖復的男性來說,情況並非如此。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研究參與者有不育史,或者減肥是否提高了他們的受孕能力。但是,新發現可能對生育能力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之前的研究顯示,更高的精子數量和更快的受孕速度之間存在關聯。   為什麼體重很重要,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 Najari 表示,荷爾蒙效應是一個主要可能原因:過多的脂肪組織可以促進睾酮轉化為雌激素,而肥胖男性的睾酮水平已被證明比瘦男性低。   無論確切的機制是什麼,Najari 說,新發現指出減肥精子數會逆轉。這一過程提供了希望,即對精子質量的負面影響不是永久性的,可以通過飲食和鍛練來扭轉。   他建議,如果肥胖男性試圖與伴侶一起懷孕六個月但沒有成功,他們可能希望進行精液分析。   此研究發表在5月《_人類生殖_》雜誌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5.26)      
+ read more
50歲卵子逆齡不是夢!
2022.03.22
50歲卵子逆齡不是夢!
科學家成功讓人類的卵子回春,下一個世紀50歲的女人成為母親可能不會是「鮮事」。   以色列研究人員有效的使40歲婦女的卵子變成類似20歲的, 這將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婦女所有的卵子一出生就有了,但隨時間漸漸衰化,使得年紀較大的卵子不易受精。回春的卵子可能恢復受精的活力。   卵子如何逆齡? 現在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科學家已經發現,透過一種用於治療 HIV 患者的抗病毒藥物(逆轉錄酶抑制劑)可以逆轉卵子的老化。此藥物阻止人們被病毒感染時的基因(DNA)損傷,同理地用來防止卵子衰化過程中發生的基因損傷。   他們測試了數百個小鼠卵子,然後是人類卵子,證實了這一論點。   20歲出頭的婦女平均在一年內自然受孕的機會可是80%,到了40歲時機率少了一半。研究中並未將這些逆轉後的卵子暴露於精子中,所以能否提高受孕機率仍是未知數。   全球晚育趨勢的處方 全球婦女現在生孩子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晚。   在英國,第一次做母親的平均年齡現在是 29 歲 —而 1970 年代是 23 歲。在美國,它已經從 21 歲上升到 26 歲。在台灣,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2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4%。   這種變化被認為是由於更多的女性優先考慮她們的職業,以及社會和財務問題的考量。   但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懷孕的機率會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女性現在在年輕時冷凍卵子,為以後的生育治療做準備。   對於 35 至 37 歲的女性,IVF 治療的成功率約為 25%,即四分之一的胚胎。對於 35 歲以下的人,成功率約為 32%。   領導這項研究的分子生物學家Dr Michael Klustein說:「許多女性試圖在 40 歲及以上時懷孕,我們認為這個藥物實際上可以提高她們的生育能力。」   「在 10 年內,我們希望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提高老年女性的生育能力。」   「這可能對 40 至 50 歲的女性有所幫助。在那之後,我們進入了更年期。」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03.09)      
+ read more
做試管嬰兒的女性健康「心」風險
2022.03.04
做試管嬰兒的女性健康「心」風險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為女著紅》發表的一個新研究專題,婦女經由試管嬰兒(人工協助生殖,ART)而受孕,其心血管和相關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研究人員檢視美國國家住院樣本的資料,包括2008年1月1日和2016年12月31日之間所有醫院出院記錄。分析顯示:   * 使用試管嬰兒受孕的婦女比較多胎懷孕,較多既有的健康情況,如:慢性高血壓、先天心臟病、高血脂、瓣膜疾病、肥胖和糖尿病。   * 每一萬個分娩的記錄中,「使用試管嬰兒」比對「自然受孕」的健康風險:    1)產婦急性腎損害:38 比 9(高出2.5倍)  2)產婦心律不整:143 比 74(高出65%)  3)胎盤剝離:200 比 107(增加57%)  4)剖腹產:5,489 比 3,211(增加38%)  5)早產:1,433 比 624(增加26%)   * 婦女即使沒有既有的心血管風險因子,施行試管嬰兒,以上的風險仍會增加。而有心血管風險因素的婦女,有更頻繁的生產和心血管不良結果。   * 施行試管嬰兒的孕婦,不論單胎或多胎,皆會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研究人員並未觀察到施行試管嬰兒的孕婦有明顯過多的缺血性中風、週產期心肌病,或靜脈血栓。   根據台灣2021年的統計,在過去十年,試管嬰兒人數由2009年的3885人成長到2019年8585人,成長1.5倍。受人工生殖之受術妻年齡有逐年增長趨勢,2008年的年齡平均數為32.7 歲;2009 年為37.5歲。   根據研究作者Pensée Wu醫師說:「年紀較大的婦女使用試管嬰兒一直在增加,然而35歲和以上的人所承受的風險會增加,如慢性高血壓,增加了妊娠併發症的風險。而妊娠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已確定是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   但目前不易確認這些負面的影響增加是因為試管嬰兒技術、母體不孕相關因素或者多種因素。   對於考慮採用試管嬰兒受孕的患者,研究強調應尋求諮詢健康、懷孕和產後相關風險的重要性。   Wu說:「對於考慮採用試管嬰兒受孕的患者,特別是既有心血管風險因素的患者,應該諮詢潛在長期心血管疾病和試管嬰兒相關的風險。婦女應該了解試管嬰兒會增加妊娠風險,需要密切監測,特別是在分娩過程中。家醫或專科醫師應該充分溝通這些風險,討論且執行減少風險的策略。」   這個研究因回顧性的性質而受限,意指所檢視的資料在記錄時並不是為了研究, 因此可能有錯誤,如分類不確實或診斷疏失,而不同種類的不孕治療和藥物的差別也未納入考量。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2.22) 、Med Page Today (2022.02.2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