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19-08-13
落髮可不是男性專有的問題!
落髮可能是遺傳、髮型和頭髮相關產品等因素導致,不只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在女性身上也同樣普遍。確定女性落髮原因很重要,因為這關乎是否能對症下藥。
落髮的原因很多,對於未經訓練的治療者來說可能很棘手。
女性雄激素型落髮是其中一種,特徵是頭頂髮量變稀疏。它主要是由遺傳、荷爾蒙、年齡和更年期引起的。治療選擇包括:局部塗藥、服藥或植髮等。
另一種類型是邊緣性落髮,即沿著髮際的落髮。將頭髮綁緊或拉緊是導致邊緣性落髮原因之一,例如:編髮、綁很緊的馬尾或包包頭。植髮和使用生髮產品有助於頭髮長回來,但仍然需要改變髮型以防止落髮。
皮膚科醫師表示,如果你的髮型讓你感到疼痛,就代表這個髮型對你的頭髮不好。如果你需要將你的頭髮往後綁,可以和你的髮型師討論找一個不會對頭皮造成壓力的髮型。
此外,長時間讓頭髮暴露於熱及化學中也會導致落髮。多數情況下,染髮、燙髮或加熱頭髮不會有不良影響,但長期使用或一次使用多種方法可能導致落髮。
無論你面臨哪一種落髮,一旦發現它就立即尋求治療。女性常因為沒有意識到落髮是由醫療問題引起的,或因為認為無法治療,而延遲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女性要知道,多數落髮案例是可以被緩解或治療的。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8.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7-27
甲狀腺低下患者應該服用甲狀腺藥物嗎?
甲狀腺低下症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患者是因為她的免疫系統失控並且攻擊健康的腺體,導致其生產的關鍵荷爾蒙濃度不夠,而對全身造成破壞與混亂。藥物、長期壓力、懷孕以及老化都可能會造成這種現象,而抑制這個疾病的方式就是服用藥物治療。其症狀,如:掉頭髮、體重增加、疲累以及偏頭痛等,都是因為甲狀腺體控制消化、心律以及情緒功能失調所造成的。
甲狀腺低下症患者大多數為女性,被認為是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有關。疾病的主要診斷方式為檢驗血液中甲狀腺所製造的荷爾蒙濃度。但這就是問題所在,很大群的患者血液檢測結果不明顯,造成這些被症狀所苦的的病患被誤診,令人擔憂。
2019年5月英國有研究作系統性文獻檢視後,認為甲狀腺治療對輕微甲狀腺低下患者沒有顯著的助益,因此建議不該常規給甲狀腺低下患者提供甲狀腺激素,例如levothyroxine。
英國甲狀腺學會以及內分泌學會反擊這項醫學建議,他們認為醫師應該繼續常規提供病患這類藥物。
紐卡司爾大學講師Dr
.Razvi評論這項建議有瑕疵,他表示:研究者所回顧的主要是65歲以上的患者,他們在第一時間並沒有症狀。有堅實的證據顯示,較年輕的患者使用像levothyroxine這類的甲狀腺素藥物是有助益的,我們不能將重點放在血液檢查,而應把焦點放在人的身上,如每個病人的症狀,這才是重要的。
Dr.Taylor也贊同此種說法,兩位醫師都建議血液檢查不明顯但有症狀的患者應服用三個月的levothyroxine這類的甲狀腺素藥物。
建議指引的其中一位作者表示: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指引不是設計來命令任何行動,而是用來幫助患者與醫師有比較好的討論與對話。的確是有堅實的證據顯示,藥物治療無法改善這些人的症狀。然而,指引也概述了治療方式可能在某些情況是適合的,例如:症狀是嚴重的病患。
編譯來源:
1.Daily Mail(2019.07.22)
2.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doctors shouldn't routinely prescribe
hormones. BMJ 2019;365:l2262.
+ read more
2019-07-22
衛生棉應該要課稅嗎?
為什麼衛生棉條被課稅而威而鋼卻沒有?這是推動廢除「衛生棉條稅(tampon
tax)」的核心問題,它指的是對生理用品如月亮杯、衛生棉等課徵營業稅。
全世界目前有加拿大、印度、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沒有對生理用品課稅,英國有望在解決脫歐談判後這樣做。
在台灣,生理用品仍有5%營業稅。2017年立法委員曾提案生理用品應免稅,經財政部研議後,每年中央徵收的女性生理用品稅收—約1.7億元,將回饋給女性。但如何回饋一直沒有共識,目前是處於不了了之的狀況。
美國持續推動廢除「衛生棉條稅」運動
在美國50州中仍有35州對生理用品課稅。反對者認為這類產品應該像雜貨和醫療用品一樣是免稅的,因為它們是必需品。每個月購買一包衛生棉連續40年的費用是另一個「粉紅稅」的例子,即女性買特定性別產品時需支付較高的價格。「衛生棉條稅」相當於一種性別歧視。
2019年,22位州議員提出廢除稅收的法案,但沒有一個成為正式的法律。不過,加州和羅德島州在預算中剃除了生理用品的稅收,維吉尼亞州減稅,而有幾個州則是增加學校、監獄和庇護所的生理用品。
但是,大多數的州在促進「月經平等即人們能平等地獲得生理用品及相關資訊。 」上缺乏作為,因此,非營利組織「Period
Equity(經期平等)」正發起一項廢除稅收的法律行動「Tax
Free.
Period.」,他們主張對生理用品課徵營業稅違憲,並計畫在2020年徹底讓生理用品免稅。目前他們正在網路上串聯民眾對州議員施壓。
這項法律行動與生產有機衛生棉及衛生棉條的公司LOLA合作,該企業的投資人、同時也是網球球星的Serena
Williams表示,她很驕傲能夠參與這項終止不公平政策的行動。她認為,對月經課稅是錯的,告訴全球一半的人口她們的需求不重要是錯的。
反對廢除「衛生棉條稅」的人怎麼說?
有人認為,政府需要收入,對個別產品免稅是不合理的。每次一項產品被免稅,就意味著其他產品的稅率必須增加才能產生相同數量的收入。並且其他產品也常被認為是必需品但仍被課稅,如尿布,所以到底該如何判斷產品是否應免稅呢?
女性對「衛生棉條稅」的看法
2019年6月,市調公司OnePoll代表月經杯製造商Intimina對美國2000名女性進行調查,發現67%的受訪者認為對月經相關產品課稅是性別歧視。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2019.07.12)
+ read more
2019-07-13
乳房植入物疾病真實存在!不是妄想!
來自紐約Bianca
Weintraub在2014年進行隆乳手術,手術前,她被警告乳房植入物可能會破裂,但完全沒有提到其他風險。
手術後一年,Bianca的健康狀況開始很不穩定,出現發燒、夜間盜汗和痤瘡等症狀,有時幾乎無法起床。然而當她去就醫時,醫師說她很健康。而且植入物完整無缺,也不是問題所在,醫師堅持認為她沒有任何問題。2017年,Bianca聽說了「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越來越多女性認為她們因為植入物出現健康問題。但是,Bianca的醫師並不支持這個想法。有些女性在使用乳房植入物後出現各種全身症狀,認為與植入物有關,這些症狀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BII,Breast
Implant
Illness),症狀包含疲勞、記憶力減退、疼痛、皮膚疹、體臭、睡眠障礙、神經系統問題和內分泌問題等。
2018年2月,Bianca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發燒超過40度、淋巴結腫大、關節疼痛和呼吸困難。有些日子,她幾乎無法起床,但醫生仍堅稱這是病毒感染。一個月後,她找到一名整合醫學的醫師進行血液檢查。結果發現Bianca對幾種感染呈陽性反應,包括肺炎和真菌感染。血小板和白血球數值也很低,代表免疫系統已經幾乎耗盡,Bianca和她的新醫生懷疑她患有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
Bianca帶著這些訊息回到原來的醫師那裡,但幾位醫師和一位血液科醫師都告訴她,她的問題一定是因為病毒感染。「我不斷被醫療專業人員反駁!因為我年輕,看起來健康,他們就忽視我的不適。我感覺被傳統醫學背叛了,所以我決定嘗試其他的方法。」而後,Bianca嘗試了各種方法,從改變飲食、排毒到針灸,但她都沒有變得更好。
Bianca覺得她已經筋疲力盡,所有能做的事都做了。除了一個:移除乳房植入物。最後,在2018年10月,Bianca移除了植入物。Bianca注意到她的健康狀況立即發生變化,所有症狀都消退。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不再經常生病。
Bianca認為,人們應該成為他們自己健康的倡議者。「儘管我尊重醫生,但現在的醫學仍有很多不足。如果你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為你自己爭取答案,不要接受那些反駁和忽視!」
美國及英國衛生主管機關對「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提出說法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將「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列在隆乳手術可能有的風險和併發症中。FDA表示,沒有明確證據支持乳房植入物會引起這些症狀,但目前蒐集的案例指向某些女性會出現全身症狀,而這些症狀可能在植入物移除後解決,考慮使用植入物的女性應該意識到這些風險。
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機構(MHRA)亦正監測「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的症狀。根據MHRA的報告,乳房植入物可能讓女性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和焦慮。
更多相關閱讀
乳房植入物可能使女性記憶力變差!
編譯來源:Daiy Mail (2019.06.0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07-12
塑腰─令人遺憾的再流行?!
許多一般女性或是產後的媽媽渴望擁有纖細曼妙的體態,再加上女明星們大力在不同媒體上廣告宣傳形成風潮,穿減肥、塑身相關服裝已成了女性要雕塑身材的選項之一,希望能快速達到想要的效果。
塑身服裝包括馬甲塑身衣(corsets)、束腹緊身衣(girdles)、塑身衣(shapewear)等,從最早的馬甲塑身衣到近期流行的束腰帶(waist
trainers),雖然概念有些許差異,但它們同樣都對女性身體形成束縛,嚴重更將傷害健康。
「束腰帶」(WAIST TRAINER) V.S「馬甲塑身衣」(CORSET)
事實上,馬甲塑身衣回到時尚流行圈已經有一陣子,不過,在2016年Prada曾設計過比較功利主義的款式,是偏向寬鬆厚實的剪裁與毛衣。雖然這樣的風格還是有強調腰身,但跟過去的性感概念已不相同。但是這次2019年秋冬時尚界擁抱傳統的風格,又回到整件的馬甲塑身衣以及腰部收緊的寬面腰帶。在社群媒體上也出現上百萬以「腰部鍛鍊(waist
training)」為標籤的貼文,這是一種復古、身體修飾、拜物主義與角色扮演文化下的現象。
馬甲塑身衣設計師Thomas指出,馬甲塑身衣和束腰帶是完全不同的市場。束腰帶在1980-1990年代是被用來幫助減重,在之後的30年間,女性愈來愈想要更快速的減重,於是束腰帶市場就是利用這個點賺錢,不斷賣給女性錯誤的期待。而馬甲塑身衣的重點不是在減重,它是要強調妳的身形並讚美妳的曲線。
限制妳的行動並對健康有害!
塑身類的服裝在16世紀開始出現時,穿著的主要目的是要維持挺直的姿勢;直到1800年代,它們才成為女性時尚流行必備的一環,變得更緊、更壓縮束縛。
馬甲塑身衣讓許多女人生活更辛苦,限制她們無法舒服移動或坐著,甚至阻礙基本功能像是吃飯和呼吸。關注美麗的部落客Lawrence已經穿了一年的束腰帶,束腰帶讓她非常不舒服而且很痛,當脫掉的時候,她會呼吸短促且胃痛。她沒有察覺身形有任何改變,只有當穿著的時候會有效果,一旦脫掉,腰部就會回到原形。多數人的看法會認為它是讓人痛苦的設計,要壓迫女人的身體。
束腰帶會勒得你呼吸困難、讓你的器官被壓縮。除了身體不適和疼痛之外,她認為當你無法達到預期的結果時,也會出現情緒上的問題。營養師兼運動生理學家,同時是《身體善良》(Body
Kindness)一書的作者Scritchfield表示,藉著壓縮腰部讓它變得順從是個迷思,而且還會造成危險。穿一整天如果出現皮膚摩擦或流汗,將會導致皮膚問題。有些束腰帶宣稱會提高身體溫度,讓你在健身時增加減重的效果;可是體溫升高,如果沒有喝水,你將會出現脫水症狀,更嚴重甚至會中暑。
腰部是女人身體最後一個被剝削的部位
對產後婦女來說,穿馬甲塑身衣是另一個讓她們心情低潮的因素。時尚評論家Franklin認為馬甲塑身衣是一個不合理的期待,它也正常化了一個觀念-讓身材回到產前的狀態會比懷孕生產更被關注。
過去已經有大量聚光燈都被放在臉、唇、頭髮、胸部、大腿和屁股這些部位上,而腰部已被遺忘許久。現在這股「腰部形塑」的再流行,要求你要有想改變身體的慾望,並將自己打扮地過度女性化和高度性感化(hypersexualised)。整個產業強化著女性特質的概念,並從他們所創造出的「難以達成的身體」之中賺取大把鈔票。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6.27)
+ read more
2019-07-09
英國「路徑地圖」對抗性別不平等!
女性一生中從就學到工作退休都要面對許多不平等的狀況,近日英國政府宣布要推出一份「路徑地圖」來對抗這些性別不平等,其中主要檢視女性的工作權和職場性騷擾問題。
在接受BBC廣播的訪談中,英國婦女與平等部部長Penny
Mordaunt表示,女性平均需要有更高的資格條件才能進入職場,然後必須非常努力工作,但是她們卻依舊收入比較少,也很難儲蓄。
路徑地圖─從校園到職場
「路徑地圖」從8個主要議題切入,包括在特定一些產業、職業以及學校態度等面向的性別不平等。追蹤女性在每個人生階段所碰到的打擊,通常是在經濟上的受挫。這些遭遇讓她們比社會一般人平均擁有比較少的選擇權,導致最後財務出現不穩定。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十年,女人有50%的機率較可能受困在低薪階層。
Mordaunt表示,職場性騷擾諮詢會將於下周舉行,政府將會提出要雇主對員工間發生騷擾問題負責的提案。她還希望終止育嬰假歧視問題、提供更好的托育服務、確保離婚時將養老年金納入考量、以及推動照顧者的受雇權。
它會有用嗎?各方看法不一
英國特許管理學院(the Chartered Management
Institute)執行長Francke表示,這份地圖充滿企圖心、是全面且合作性的,好好執行將可能改變整個遊戲規則。
英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副主席Waters認為,英國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是根深蒂固的,無法被快速解決。政府需要有具體的行動的作為來清理這些持續有害女性發展潛能的所有障礙。
而終止對婦女暴力組織共同執行長Green則認為這些提議只是很小的調整,真正需要做的是社會職場中有大的文化轉變,必須徹底將防止職場性騷擾的責任,由個別員工身上轉移至雇主方。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07.03)
+ read more
2019-06-25
拒穿高跟鞋—僅是日本女性的心聲嗎?
我們習慣用時尚、幻想以及女性主義來討論高跟鞋,但很少談論這是商業禮儀或是工作場所的義務,儘管對大多數的女性來說,這正是高跟鞋代表的意義。
長久以來的穿與不穿高跟鞋的話題在兩星期前因日本女星石川優美遞交了一份請願書而再度引發討論,要求政府禁止命令員工穿高跟鞋。她之前在推特上發動了#KuToo連署。#KuToo
其實是日文的雙關語,同時代表著「鞋子(kutsu)」跟「疼痛(kutsuu)」_,_伴隨著近日備受高度認同的#MeToo
運動,這份請願書至少收集了兩萬三千個連署。但日本厚生勞動省則回應:在工作場合穿著高跟鞋是「必要且恰當的」。
事實上,要求男性穿西裝、領帶和要求女性穿上高跟鞋是很不一樣的。那樣的男性穿著不會妨礙行動或是造成疼痛。高跟鞋長久以來是對女性身體壓抑以及被強迫的悠久歷史。
倘若說穿著高跟鞋只是為了增加高度,那麼有更多的人會把講台穿在腳下。那些因為看起來高一點而體驗到職業好處的男性們,應該也會穿著高跟鞋。但是並沒有,因為高跟鞋被認為是女性的。
在70年代和80年代,高跟鞋被認為是女性職業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因為工作、尋求成功和權力的行為被視為男性化的傳承。高跟鞋是雄性野心的觀念和掌控自己財務命運必要的對立象徵。
相較於重新配置一個女性友善的工作場所,全球社會一直以來聚焦在女性如何能符合一個不適合她們的工作場所。多數的雜誌文章仍然把重心放在女性應該如何做、如何說話、如何穿著,如何得到專業尊重的價值。甚至像某些詞彙
:「女性賦權」以及「挺身而進」這些都強調了女性需要去找尋、辦到或是成為什麼重要的角色,而非去重新架構這些傷害她們的系統。
#KuToo暗喻著#MeToo是恰當的,因為兩種原因都以「選擇」及「同意」為中心;兩項運動都是關於新時代的女性選擇挑戰一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件,並且說出可以不用這樣的!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早在2017年加拿大的哥倫比亞省已修正了法律禁止雇主要求員工穿高跟鞋。而女性在工作場合被要求穿裙子、擦口紅這樣的性別角色期待迷思在台灣一直存在,我們也習以為常;但我們相信在台灣勞動部不會發表像日本一樣的聲明。
編譯來源:TheGuardian(2019.06.10)
+ read more
2019-06-24
人工流產需要醫師挺身支持!
近期美國對於人工流產的限制與阻礙持續增加中,情況陸續在多州蔓延開來。針對此現象,日前美國性與生殖健康研究與政策機構Guttmacher
Institute的研究員Nash表示,醫師們應該要支持病患取得生產的健康照護,包括安全的人工流產服務,他們對女性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她在新英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寫到,「要符合一些鞏固醫療照顧的核心價值-慈善、正義、尊重自主權-醫師們在確保病患獲得所需資訊的這個方面可以發揮作用,以利病患得到包含人工流產在內的全面性生產照護。」
美國限制人工流產狀況
在美國,有6,400萬名生育年齡的女性,其中超過2,900萬名(43%)居住在法律有限制人工流產的州,而另有1,500萬名(22%)則住在對人工流產相對支持的州。
事實上,限制人工流產不是最近才有的現象。美國在「_羅伊訴韋德案_」(Roe
v.
Wade)後的46年間,有1,200個限制人工流產的法案被通過,幾乎是每一個州都至少有一個針對人工流產的禁令。但是在2019年1-5月間,就有32個州發動不同的人工流產禁令法案,截至6月初,已共有12個州通過26個禁令。
美國高等法院最近期處理有關人工流產禁令的案件是在2016年的「全體婦女健康訴黑勒施泰特案」(Whole
Woman's Health v.
Hellerstedt)。該案例提到,法院必須檢視限制所宣稱的好處的證據以及其所造成的現實負擔之間的平衡。不過,NASH提到,病患還是必須去查這些拼湊的法律、規定和法院裁決,因為每個州都不相同。
這些禁令對婦女帶來經濟和照顧負擔
病患面對著愈來愈多取得人工流產服務的障礙,新禁令和現有的限制都為她們帶來經濟與照顧上的負擔。Nash表示,妊娠10周進行人工流產需花費500美元,因為公共與私人商業保險都沒有給付該費用,或是基於隱私為由,女性一般都需要自付。她還補充提到,60%要人工流產的女性都已經有小孩了,當她們被迫需要再安排托育,這會造成另一個麻煩。
Nash向那些對尋求生產照護服務的病患充滿敵意的政策制定者、部分健康照護機構喊話。亞利桑那州、印度安納州、德州以及威斯康辛州都已刪減家庭計畫服務的補助,並限制可以獲得補助的機構數。她也指出那些提供錯誤資訊的所謂「危機懷孕中心」,他們是企圖要暗示女性繼續懷孕生產。
Nash寫到,「最終,這些行動開展的方式將對病患與病患照護發生戲劇化的影響。就我來看,如果我們相信病患擁有身體自主權以及決定自己的生活與未來的權利,我們就需要支持人工流產的權利。」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06.21)
+ read more
2019-06-21
是時候視糖如菸了嗎?
過去十年中,吸菸已被邊緣化及汙名。英國政府從2007年的禁菸令到十年後規範菸盒的包裝,一切都是為了阻止人們養成這種習慣。而有跡象顯示政府對糖的管理也正朝同樣的方向發展。
智囊團建議政府規範業者「樸素包裝」
2018年起,英國含糖飲料廠商開始被徵稅,可能使含糖飲料變貴而降低人們購買意願。而現在一個智囊團—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建議,甜食、零食和含糖飲料應該如同菸盒一樣,政府在包裝上規範「樸素包裝(plain
packaging)」,亦即規定包裝盒不得展示品牌圖像,只允許製造商在包裝盒上以指定的大小、字體和位置露出品牌名稱。並且要印上健康警告和其他法律要求的訊息。智囊團希望藉此減少其吸引力,因為人們過度地吃甜食。
IPPR主任認為這個方法可以帶來真正的改變。樸素的包裝將幫助所有人做出更好的選擇,並且可以降低忙碌的父母被小孩吵著要買東西的麻煩。他也希望看到其他一系列措施一起被採用,包括禁止垃圾食品廣告。這個建議已傳達給部長們。
不過,要求樸素包裝會太超過嗎?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將糖與菸類比,不盡合宜。因為菸是會讓人上癮,且危害他人的產品。糖是當過量使用會會傷害自己的產品。在自然界中,糖可能是傳播花粉、種子的誘因;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小快樂。糖只是肥胖原因其中的一部份,僅抓一個罪魁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業者反對
對於「樸素包裝」業者很快地表示反對,貿易機構「食品和飲料聯合會」認為品牌塑造是基本的商業自由,並且對競爭至關重要。
政府態度越趨嚴格、行動越趨大膽
菸草業也提出了同樣的論點,但歷屆政府仍然表現出越來越強硬的態度。而有趣的是,英國政府並未完全排除對糖類產品規範「樸素包裝」。相反地,衛生和社會關懷部正在等待英國首席醫療官Dame
Sally Davies的裁示。
為什麼英國政府如此積極?因為他們認識到如果要實現2030年將兒童肥胖率降低一半的雄心,就需要採取大膽措施。
Dame Sally
Davies被要求審查目前英國正在執行的措施,以確保不遺餘力。事實上,她表示IPPR提出的另一項建議—向其他不健康食品如同含糖飲料一樣徵稅是個務實的選擇。而據稱她對樸素包裝的想法持開放態度,當然這將是一個更為激進的措施。
但從過去十年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很快就會變成可能。
在2000年初,健康倡議者和學術機構不斷推動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當時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向這些行動潑冷水。但是,當Patricia
Hewitt成為衛生部長,事情開始慢慢改變,為更激進的措施鋪路。而公共場所禁菸似乎有效,吸菸率在短短十多年內下降了三分之一。
澳洲是第一個引入菸草製品樸素包裝政策的國家,其經驗顯示隨後吸菸率降低四分之一可歸因於此政策。
編譯來源:BBC(2019.06.04)
+ read more
2019-06-19
忽視「性別」威脅人類健康!
聯合國永續發展設定目標,要在2030年之前達成讓全世界人口都能健康生活的願景,但如果沒有消除性別不平等或是改變社會對女性及男性的態度,這個抱負將不可能會實現。
近期《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刊登「性別平等、社會規範及健康」系列專題文章,提到儘管大家都知道社會的性別角色期待對人一生的健康影響會是什麼,政府及健康機構卻一直在性別平等上很難有進步。
系列專題領導委員會主席Darmstadt醫學博士表示,有許多關於性別(gender)與健康的迷思必須被破除,例如:性別不會影響健康,但事實是它影響很大;性別不會被改變,但健康會;性別是種難以捉摸的觀念無法被衡量,其實不是。這個系列專題提供關於性別對健康影響的新認識,並呈現目前在健康系統、政策、法律及計畫中存在能改善健康的機會。
性別平等、社會規範及健康:主要發現
男女暴露於疾病和不利於健康的風險因子經驗不同,這樣的性別差異會和其他的不平等(年紀、階級、種族、性傾向等)互相影響,加大對健康與健康系統的負面作用。
當健康研究及健康資料蒐集存在性別偏見及不完整時,健康系統與健康照護的供給也被發現忽視並強化性別不平等。企業利益沒有逃過檢視,大公司被發現為了獲利而操弄性別,造成對健康不利影響。
但好消息是,有些如:免費基礎教育、有薪生育假等政策、法律或是計畫可以促進性別平等與健康,不過目前還未普及全球。
性別與健康行動:世界準備好了嗎?
系列專題主編Horton博士表示,「在#MeToo及#TimesUp的時代,串聯全球健康的社會運動與性別平等是實在、急迫、必須且可以達成的。但是,更保守勢力的反擊,如對性與生育健康的權利出現全球噤聲規則及倒退,不僅威脅對女性與男性的健康效益,也傷害未來效益的可能性。政治領導者到目前為止對於性別、社會對性別的態度與其對健康的影響都表現冷漠,但這個系列專題提供讓社會與政治徹底變革的證據與展望。」
這個展望來自5個以證據為基礎的建議:
*
降低性別不平等促進健康成效,例如:免費教育與有薪產假。
*
改革工作職場與勞動力,例如:彈性工作、育嬰假及同工同酬。
*
補足性別及性別相關態度行為的資料落差,以對貧窮健康有更佳的了解,並強化促進健康的基礎。
*
充權和投資公民社會團體;公民社會倡議性別平等的政治空間正在萎縮。
* 加強獨立問責制度,以確保承諾可以被兌現。
系列專題特別強調有多個將健康系統納入性別變革策略以改善健康的機會,並列出具體的建議,包括:提高女性在健康領導及治療角色中的能見度、肯認並回饋照顧角色、處理職場性騷擾與暴力、以及創造條件以改變女性與健康系統互動的方式。
一篇刊登在《刺胳針兒童及青春期健康》期刊的原著文章進一步佐證這次系列專題的發現,一個人青春期陽剛及陰柔的性別表現會影響他們在成年時期的健康,包括可能從事較危險或健康的行為,以及不同的健康成效。
這個前瞻性研究探索超過1萬2千名美國人的性別表現對健康的影響,時間從青春期直到成年初期。結果顯示,青春期的性別表現與成年時期的健康狀態呈現相關性,而且不受成年時的性別表現所影響。從某些健康的結果看來,其風險來自陽剛或陰柔特質,與個人的生理性別是什麼沒有關係的。
研究領導作者Shakya提到:「當我們對『性別』是由社會建構且強化的意識逐漸提升時,我們才會開始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瞭解社會的性別表現對我們一生健康福祉的影響程度。」
性別與健康的國際證據基礎
系列專題指出許多性別不平等如何對健康有害的例子、以及那些左右人們如何認識性別的不明文規定,來支持這些發現:
* 童年疾病照護的尋求(衣索比亞)
* 青少年/女體重控制與心理健康(南非、巴西)
* 學校同儕對青少年/女健康的影響(美國)
* 婚前性行為與愛滋病(尚比亞)
*
婦女在家外工作與不活動性小兒麻痺疫苗(IPV)(奈及利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5.3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