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飲食與肥胖的關係?可口可樂公司說了算?!
2015.12.14
飲食與肥胖的關係?可口可樂公司說了算?!
近日,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公布了可口可樂公司跟「全球能量平衡聯盟」(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 GEBN)主席間往來的電郵信件。從中可以發現,可口可樂公司不但主導了GEBN主席的人選,甚至參與了GEBN的任務宣言並對其網站上的文章與影片提供意見。甚至,連團體的LOGO顏色可口可樂公司都插上一手,要求不要使用藍色;可口可樂公司的首席科學與健康主任Applebaum在寄給GEBN的信件中寫到:「顏色不是問題,除了藍色,希望你理解原因。」(藍色是其對手百事可樂的罐子顏色)。   雖然GEBN一直強調,可口可樂公司沒有介入團體的運作,然在去年11月雙方來往的MAIL中,GEBN主席告訴可口可樂主管將會協助他們避免「人們將可樂視為是問題」的形象;可口可樂公司也在信中表示,希望團體能盡速在媒體中建立其對於肥胖議題的發言權,並且善用媒體資源以對抗想要對不健康食物課稅或限制的倡議者。   事實上,早在今年八月,紐約時報就披露2014年以科學家為主成立的GEBN,是由可口可樂公司贊助,該公司透過財務及後勤包括協助架設及管理網站支持GEBN的運作。另一方面,早在2008年,可口可樂公司就開始贊助該聯盟的兩位成員以及主席研究經費,以傳達「解決肥胖的關鍵在於運動而非飲食」的訊息。   事實上,許多研究證實減少體重的最好方式是減少攝取高糖份食物,運動雖然也是減重的重要因子,但研究發現運動可能會增加食慾反而讓我們攝取更多的卡路里,而且人們對於運動所能消耗的熱量也太過樂觀,如:一罐12盎司的可樂大約有140卡路里及10湯匙的糖,如果要消耗這些熱量必須走三英里的路。另一個以200位過重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星期運動5-6個小時且不改變其飲食習慣(比建議量多出一倍),雖然在一年後男性平均減少3-5磅,而女性平均減少2.5磅,但幾乎所有人仍是過重或肥胖。   食品工業贊助科學研究已不是新聞了,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研究都有淡化飲食與肥胖關係的傾向。依據一篇最近的研究,由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可樂公司、美國飲料協會等含糖食品工業所贊助的研究,認為含糖飲料跟體重增加沒有關係的研究比沒有這些廠商贊助的研究多了五倍。     資料來源:Associated Press、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
世界首例!保障婦女生產風險,台灣做到了!
2015.12.11
世界首例!保障婦女生產風險,台灣做到了!
歷經10幾年,台灣女人連線及婦女健康網絡推動的「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今日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這個法案是全球第一個由國家立法保障婦女生產風險的法案。   1999年國泰醫院爆發兩名婦產科醫師陸續發生七件醫療糾紛事件,讓社運界開始關注女性生產安全及訴訟的困擾。其實,生產不但是個人的事,更是社會、國家的事,它和國家的人力、國民的健康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然而女性於生產過程中有一定的風險,包括來自個人的問題、醫療端的失誤及政府政策的不當等。因此,當女人背負「永續生存」的使命而冒風險及付出時,台灣女人連線認為國家應該要承擔這個風險;另一方面,生產面臨的是兩個生命,因此比起其它科別,產科更容易發生醫療事故及糾紛。產科醫生因此不願意接生或採取防禦性醫療,造成產科醫師老化、不足以及生產過度醫療化的現象。   為了改善台灣女性的生產環境,建立產/醫的伙伴關係,台灣女人連線在2000年首次提出「國家應建立生產風險的承擔機制」之概念;2004年更要求政府應積極研議並立法,以減少產婦與醫師/助產師之間的對立及傷害。   而甫通過之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則是由國家編列預算,設置基金承擔婦女生產風險的制度。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主體,非以解決醫療糾紛為目的的法案(只要女性生產發生死亡或重大傷害及時給予補償);而當生產事故於醫療院所內發生時,以「有責任不責難」為原則,醫療院所有配套「建立除錯機制」的責任,由醫療院所進行「根本性原因分析」以釐清責任並制定改善方案,修正可能是醫事人員的疏失或機構系統性的錯誤,避免事故再度發生。   此制度一方面即時給予婦女救濟,以舒緩傷痛,避免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同時也降低與醫師的對立,建立產/醫的伙伴關係,並提升產科照護品質。在少子化已成為國家安全的問題時,這樣的立法對於有意願生小孩的女性及其家庭應有鼓勵及安心的意義。   -------------------------   生產事故救濟制度介紹   在婦女團體十幾年的努力下,2015年12月11日立法院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法案中要求政府編列預算,設置「生產事故救濟基金」作為補償因生產導致死亡或重大傷害之產婦或新生兒;如果事故發生在醫療院所內,要求醫療院所建立「除錯」機制,從生產事故中找到原因並修正錯誤,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同時為提升產科照護品質。   為什麼要有生產事故救濟制度? 一、生育是國家的大事 產婦生產時遇到的風險,包括她個人的體質(如:高血壓)、政府的不當政策(如偏遠地區沒有產科醫師),或是醫療端的問題,如:來自於醫院管理之系統問題、醫師的疏失或是醫療的不確定性。然而,生育是個人、家庭的事,更是國家的大事,當女性頂著生育風險,為了生出社會的人力資源、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時而發生事故,國家應給予相對的照顧。因此,我們認為國家應該設立基金承擔女性的生產風險。   二、生產易發生醫療糾紛,對婦女、家屬與社會造成不利  生產關係到母、胎兩個生命的安危及健康,使得產科面臨多重的風險,此外,因為生產不是疾病,一般人較沒有風險的意識,因此,比起其它科別,產科比較容易造成醫療糾紛。醫療糾紛發生時,婦女與家庭或無奈地屈服於醫療體系的強勢及專業詮釋權,或飽受曠日費時的訴訟之苦,遭受二度傷害;而產科醫師也常面臨非理性的抗爭與報復,不但會醫師採取防衛性醫療,也降低了他們及醫科學生從事產科的意願,嚴重影響產科之醫療品質。因此,由政府設立基金,補償事故婦女或其家庭,可減少醫生及產方之間因對立而造成的訴訟,亦可減少防禦性醫療,促成生產回歸自然的過程。   近幾年來,嬰兒出生率不斷下滑,日前政府公布的數字已降至1.1,遠低於歐美國家。政府在制訂各種促進生育措施的同時,應正視女性生育相關的風險,並予以保障。   三、甚麼是生育事故救濟制度 * 國家設置基金採「無關過失」原則承擔婦女生產風險 由於生產是國家的大事,而婦女生產有其不確定之風險,國家應承擔產婦之生產風險,給予照顧。因此,國家應編列預算,設置基金,如果產婦生產時,發生死亡或重大傷害,無論是發生在醫療院所內、就醫途中或是家中,國家都即時給予補償。   * 醫療機構落實「不責難有責任」的除錯機制 若事故發生在醫療院所,當產婦/家屬申請救濟金,則不得再提起民、刑事訴訟,不追究醫療行為是否有錯誤/疏失,但要他們負起「除錯」的責任,亦即需對生產事故進行「根本性原因分析」,並制定改善方案,修正可能是醫事人員的疏失或機構系統性的錯誤,避免憾事再度發生,以提升產科照護品質,建立產/醫夥伴關係。   而為確保醫療院所落實除錯機制,「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亦明定政府應檢視醫療院所是否有執行改善方案,對於生產事故亦可進行原因分析並要求醫療院所改善,善盡監督角色之責。   四、婦女團體對於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的看法 * 法案精神應為「補償」而非「救濟」 如果是救濟,相當於是一個社會福利的概念,所以政府則無立場限制人民的訴訟權利,如: 「藥害救濟法」沒有阻卻領取救濟金之民眾對藥商的訴訟。但是,如果是補償,國家同時已經承擔了政府、產婦以及醫療端的責任,因此,政府有立場限制民刑事訴訟。 然「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規定領取補償金的民眾,不得提起民刑事訴訟,希望藉由醫院內部除錯機制代替外部懲罰,其精神應為「補償」而非「救濟」,故法案名稱應為「生產事故補償條例」較為適宜。 * 生產事故救濟懷孕週數不宜明定 目前條例中因重大先天畸形、基因缺陷或未滿三十四週早產所致胎兒死亡(含胎死腹中)或新生兒之不良結果不給付,然以目前立法院的運作狀況,立法與修法都曠日廢時,若於條例中明訂生產事故補償範圍,未來不論是要擴大或縮減給付的範圍,勢必都要修法,造成無端困擾。因此,一般對於給付範圍都會授權行政機關訂定辦法,而辦法通常由以醫師多數組成的委員會來決定,所以在母法中不宜訂定懷孕週數。        
+ read more
【台灣女人健康網】新版網站上線公告
2015.12.08
【台灣女人健康網】新版網站上線公告
大家好: 歷經一整年的評估、規劃到重新架設,新版的【台灣女人健康網】終於上線啦! 這次的改版在「版面」、「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上都做了非常大的更新,為的是希望讓大家能夠更方便的閱讀到自己有興趣、喜愛的新聞,同時接觸到更多其他同樣重要、有趣的新知。 當然,新網站還有許多細節待改進。近日大家在使用網站時可能會發現有些過去未曾看到的分類、專區連結,點選之後卻未見資料,那可能是因為相關的文章或頁面還在舊的分類下,尚未被重新分類。諸如此類的問題,台灣女人健康網編輯部的工作人員們在持續更新新聞的同時,也會努力編輯、整理既有的資料。我們期望在今年結束之前能將所有的資料統整完畢。 這段期間,造成大家的不便,我們深感抱歉,也感謝大家的體諒。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使用留言板或私訊至台灣女人健康網FB粉絲專頁與我們聯繫。 希望大家能繼續給予我們支持、鼓勵,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在未來的每個日子常伴彼此。   台灣女人健康網編輯部   敬上
+ read more
美國柯羅拉多大學退還可口可樂公司百萬美元贊助
2015.11.25
美國柯羅拉多大學退還可口可樂公司百萬美元贊助
  柯羅拉多醫學院(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Medicine)被揭露接受可口可樂公司贊助100萬美金成立「全球能量平衡聯盟」(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 G.E.B.N.)--由科學家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這個團體的任務主要是降低汽水與肥胖的關聯性。   在「全球能量平衡聯盟」的宣傳影片中,批評媒體將美國高比例的肥胖歸責於速食、糖分飲料是沒有充分證據的說法。同時聯盟致力在臉書或是推特中推廣運動,認為運動是避免慢性疾病跟肥胖的不二法門,但卻避談食物的影響。   經由媒體披露後,柯羅拉多醫學院在11月初宣布將退還可口可樂公司100萬美金的贊助,而可口可樂公司執行長表示自2010年開始,他們公司已經花費了1億2千萬支持健康相關研究以遏止肥胖的盛行,包括美國小兒科學會、營養與飲食學會等;而在可口可樂公司被揭露後,這兩個學會也立即宣布將要終止與可口可樂的合作關係。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
終將開花結果  「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初審通過
2015.11.20
終將開花結果 「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初審通過
  歷經10幾年的推動,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終於在本(11)月18日初審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本草案在過去曾因藍綠惡鬥而在程序委員會中遭到數次阻擋,而後雖在本屆順利進入委員會審查,卻又因與「醫療糾紛處理暨醫療事故補償條例」草案合併審查而擱置。直至近日才在幾位委員的努力下順利完成委員會審議。   期待立法院能儘速三讀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以保障婦女生產的風險;減少產/醫對立;建立產/醫的伙伴關係;提升生產醫療照護。   欲知草案相關資訊與詳情,請至台灣女人健康網「生育風險補償基金」專區。   以下為台灣女人連線聲明稿:   台灣女人連線   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初審通過   聲明稿    今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初審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本會表示欣慰。本草案歷經10幾年的推動,在第7屆期間因藍綠惡鬥而在程序委員會被擋了數次,而後雖在本屆順利進入委員會審查,卻又因與「醫療糾紛處理暨醫療事故補償條例」草案合併審查而擱置,在幾位委員的努力下,包括召委楊玉欣委員、提案委員林淑芬委員、田秋堇委員、蘇清泉委員、黃昭順委員以及吳宜臻委員等,今日順利完成委員會審議,台灣女人連線對他們及衛環委員會委員之支持表示感謝之意。    女人生產不但是個人的事,更是社會、國家的事,它和國家的人力、國民的健康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然而女性於生產過程中有一定的風險,當女人背負這樣的使命而冒風險及付出時,國家應該要承擔這個風險;此外,生產面臨的是兩個生命,因此比起其它科別,產科更容易發生醫療事故及糾紛。產科醫生因此不願意接生或採取防禦性醫療,造成生產時有過度醫療化及浪費健保資源的現象。因此,台灣女人連線自2001年起即開始推動生產風險補償機制,並於2003年婦女健康行動會議要求政府編列預算設置「生產事故補償基金」,且建立「要真相,不責難」之除錯機制,當發生生產事故時,無論發生在醫療院所內或外,即予婦女補償,以舒緩傷痛,並降低與醫師的對立,避免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   近幾年來,「少子女化」已成為國安問題,而產科醫師凋零、生產過度醫療化等問題亟待解決。「生育風險補償條例」保障婦女生產的風險,減少產/醫對立,建立產/醫的伙伴關係,提昇生產醫療照護,我們希望立法院能儘速三讀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        
+ read more
錯誤認知犧牲女性心臟健康
2015.11.05
錯誤認知犧牲女性心臟健康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數據指出心臟病不僅會危害男性,也是女性重大的死亡原因,但是心臟病被認為主要是男性疾病的現象依然存在。最近有數個研究指出這種錯誤認知對女性健康相當不利,其中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心臟病發作前較少被醫事人員告知有心臟病風險;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患者較少被施以能救命的手術,導致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容易在醫院中去世。   第一項研究的資料來自美國與西班牙100家醫院2008-2012年間的患者,研究者從中找到了3,501名心臟病患者,他們的年齡在18-55歲之間,且有三分之二是女性。搭配訪談結果發現,絕大多數患者至少符合一項心臟病風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肥胖與吸菸等,但是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前被醫事人員告知有心臟病風險的經驗,女性比男性少了11%;並且曾經與醫師討論降低風險的方法的女性也比男性少了16%。研究的主要作者及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Erica Leifheit-Limson說明,他們不確定為何會有這些現象,可能是心臟病主要是男性疾病的認知導致了男性較容易獲得預防性的措施,或是向女性患者告知預防方法時並未將資訊有效傳遞。   另一項研究分析了630,000名屬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的患者,年齡介於18-59歲且於2004-2011年患病。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是心臟裡的血液輸送百分之百被阻斷所致,而最能恢復患者心臟健康的方法是在動脈裡置入小型的氣球使動脈擴張,並放入支架避免動脈再次窄化。研究發現,女性接受這種手術的比例較男性少,且女性也較不會表達症狀。研究認為,這可能導致了女性死於醫院的百分比(4.5%)比男性(3%)高,以及女性住院的天數(4.35天)比男性(4天)稍長。但是研究副編輯Deepak Bhatt說明,他們不確定男女在施作手術比例上的差異,是否與心臟病的性別差異、男女表達症狀的方式或醫事人員解讀訊息的方式有關。   過去由於缺乏健康具性別差異的認知,女性的健康幾乎是以男性為標準,並且常常被侷限在生育相關的議題上。然而,近來已發現女性心臟病的病徵、用藥、診斷與治療方法不同於男性,醫事人員及女性若能了解這些知識就能盡可能避免因延誤就醫或誤診而讓女性陷入健康風險當中。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