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記者會] 2013/05/12 母嬰親善?饒了媽媽吧!(新聞稿)
2013.05.12
[記者會] 2013/05/12 母嬰親善?饒了媽媽吧!(新聞稿)
  台灣女人連線 台北市女權會 林淑芬、吳宜臻立委辦公室 「母嬰親善?饒了媽媽吧!」 新聞稿 2013/05/12   今天是母親節,但對於孕產婦而言,孕產婦照顧護給付不合理,婦產科醫師凋零,讓她們沒有得到完善的照護,同時,名不符實的「母嬰親善」醫院忽略她們的需求、自主性,使得她們早在成為母親的第一刻已經不幸福,母親節又如何能快樂得起來! 孕產婦照護不完善 生產相關給付低,影響照護品質   產前檢查是準媽媽照護最重要的一環,然目前給付規範產前檢查次數不夠、檢驗給付費用不足,如:產檢給付比健保給付低(附件一)、超音波檢查只有一次(國際給付兩次)、B型鏈球菌檢驗部分補助;此外,健保給付剖腹產還比盲腸切除手術低,對產婦及胎兒健康的保障明顯不足,也剝削婦產科醫師,使醫學生不願選擇婦產科。目前全台368個鄉鎮中有156個沒有婦產科醫師,偏遠地區該比例更高達83.3%,吳宜臻委員表示,台灣目前每十萬孕產婦人口只有9.3位婦產科醫師提供服務,婦產科醫師非常不足,造成日前新竹發生孕婦漏夜排隊掛號產檢情形,已嚴重影響準媽媽的生產照護服務與品質。 高齡產婦產前檢查配套與衛教不足   近十幾年來,台灣已呈現產婦高齡化趨勢,35歲以上高齡產婦的比例,從70年1.9%攀升至93年的9.8%、100年的17.8%(附件二)。高齡產婦是高風險產婦,身心負擔比一般產婦來得大,如早產、妊娠糖尿病、高血壓與孕期焦慮等。然而目前並沒有因應的配套措施及衛教,預防高齡產婦風險的發生,政府對於台灣母親的照護明顯不足。 名不符實的母嬰親善   依據國健局資料,台灣目前平均每4個寶寶就有3個是在母嬰親善院所誕生,母嬰親善政策看似相當成功,但實際上這項政策完全依照世衛愛嬰醫院「成功哺餵母乳措施」而訂定,以致於為了達到成功哺餵母乳目的,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評鑑規定與實際執行情形都對新手媽媽非常不友善,侵犯媽媽自主、選擇的權利。 親子同室立意良好,問題多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24小時親子同室原意為快速建立親子間的親密感,然而,醫院提供這項服務時,實務上產生許多問題,造成產婦諸多困擾及不便,並且經常執行過當,形如強制,如:今年在某醫學中心就發生兩起母嬰同房中寶寶猝死的事故;護士夜間多次巡房、寶寶哭鬧,打擾媽媽及同房其他產婦的休息;媽媽累了想將寶寶送回護理站卻遭拒絕等。   林淑芬委員表示,自己第二胎是在母嬰親善醫院剖腹生產,當初選擇了24小時母嬰同室,原本應該住在醫院五天,但因不堪其擾,自己在第四天就打包出院,因為同房時根本讓她產後虛弱的身體完全無法休息,親子同室反讓媽媽變成過勞看護。吳宜臻委員也以自己親身經驗表達認同,表示母嬰親善讓自己差點快要產後憂鬱,也呼籲政策的推動不要讓新手媽媽因過於疲累而不敢再生第二胎。 母乳哺餵配套不友善   再者,為徹底執行母乳哺餵,母嬰親善院所規定不得提供奶瓶、安撫奶嘴及配方奶粉,這樣的規定等同於強制媽媽的意願與需求,使得當媽媽母乳不足、因身體狀況無法哺餵母乳或選擇不哺餵母乳時,無法得到應有的服務。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醫院不應該創造需求,但應該滿足媽媽的需求,且依照家人經驗,寶寶吃奶嘴並不會影響寶寶繼續喝母乳。林淑芬委員則表示,建立媽媽的哺乳權很好,但不代表一定要求媽媽非得餵母乳,執意強推反倒只會讓新手媽媽更累、更挫折!   此外,在母嬰親善院所認證題庫中更出現完全忽視媽媽感受的「正確」答案(附件三),如:產後若媽媽發生乳房脹痛,護理人員第一時間關心的是媽媽是否有正確哺乳,卻不是立即先舒緩媽媽的疼痛。   推動母嬰親善立意良善,但評鑑規範不合理,且醫療院所為了通過評鑑,執行又過於僵化無視個別媽媽的需求,反而對母親是不親善的。   迎接母親節的到來,給媽媽一個友善的孕產婦照護才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因此我們呼籲政府: 1、應增加編列生產相關之預算。 2、研擬合理的產檢、生產制度,包含次數、規格及給付。 3、在同時尊重母親自主的前提下,重新訂定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基準。 允媽媽們這一份遲來的禮物。     附件一、國健局與健保給付比一比   國健局   健保局 產檢診療費 230 一般診療費 269 衛教 20(母嬰親善醫院才有) 家庭醫師衛教費 500 德國麻疹免疫球蛋白G檢查(EIA) 200 德國麻疹免疫球蛋白G檢查(EIA) 240 超音波檢查 350 產科超音波 550     幼兒腹部超音波 1400  附件二、 1981-2011年台灣35歲以上產婦比例    附件三、 101年度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題庫    題號 答案 題目 42 B 有關母嬰親善醫院應採取的措施,何者為誤? (A). 所有會照顧到母親與嬰兒的醫護人員都應接受至少8小時的母乳哺育課程 (B). 母親要求時,醫院可提供8小時的親子同室 (C). 醫院,包括爸媽教室,不應有配方奶公司的廣告,或衛教單張 (D). 哺育母乳的嬰兒,不應使用安撫奶嘴或奶瓶 62 C 張太太產後第一天,哺餵母奶,她很害怕過兩天會有乳房脹痛的情形,詢問護理人員該怎麼辦?最好的護理指導是: (A). 教導做乳房熱敷、按摩 (B). 教導餵完奶後把餘奶擠出 (C). 教導依照嬰兒的需求餵奶 (D). 教導母親少喝水                      
+ read more
美國兒科醫學會提供在家生產的指引
2013.05.06
美國兒科醫學會提供在家生產的指引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的資料,在2004至2008年間,美國在家生產的比例提升20%,女性選擇在家生產的原因包含較便宜、較少的醫療介入,以及一個熟悉的居家環境。去年九月也曾有研究呼應指出,如果相關的醫療資源在必要時能夠立即提供協助,低風險孕婦由專業助產士協助在家生產基本上是安全的。   近日美國兒科醫學會(AAP)也發表一份有關計畫在家生產的聲明,針對照顧在家出生的新生兒提供一些新建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產時必須至少一位助產士在旁協助照顧新生兒。   醫療專業人士一般並不鼓勵在家生產,因為當有緊急狀況發生時,醫療資源的取得時間通常較長。根據一項刊登於美國婦產科期刊的研究,在醫院模擬在家生產的環境,比真正在家生產,更具經濟性、安全、且滿意度較高。   而美國兒科醫學會過去也曾表示,最安全的生育環境仍是醫院或待產中心,不過會也了解有些女性希望能夠讓孩子在家裡出生,但無論是在什麼環境中生產,都應該遵照醫學會的健康照顧準則。因此,美國兒科協會建議選擇在家生產的孕婦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產婦須是過去沒有醫療狀況。   2. 妊娠期至少37週,但未超過41週。   3. 應可就近取得健康專業的諮詢。   4. 確認有專業人士照顧新生兒,且足以因應緊急狀況。   5. 確認至最近一家醫院的交通工具及路線   資料來源: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read more
複合式荷爾蒙療法提高乳癌風險
2013.04.30
複合式荷爾蒙療法提高乳癌風險
  一項研究分析婦女健康倡導計畫(WHI)資料的發現指出,更年期後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合併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女性擁有較高的乳癌風險。在同樣平均追蹤了11.3年後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的使用者罹患乳癌的機率為0.6%,高於未使用者的0.42%。   研究從WHI資料中的一份觀察研究裡選取41,449位在兩年內乳房攝影檢查結果為陰性的女性進行分析,其中有16,121位為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之使用者、25,328位未使用此療法。使用者的特徵包括年輕、低風險可能、BMI值低於25以及有飲酒習慣。   研究追縱後發現有2,236人罹患侵入性乳癌,持續正在使用荷爾蒙療法者的年罹癌率(0.75%),高於參與者的整體數據(0.41%);BMI小於25的使用者罹患乳癌之風險(1.70; 95%CI 1.48 to 1.95)高於BMI值高於30的使用者(1.34; 95% CI 1.11 to 1.62)。   研究還發現,荷爾蒙療法使用者的腫瘤多可能為分化良好及雌激素受體陽性,但是較少三陰性乳癌。然而,荷爾蒙使用者死於乳癌的機率較高,雖未達統計上的顯著,但全死因死亡率的確是較高的。   研究之後的挑戰是,如何將這些訊息傳遞給臨床工作者及其病患了解,告訴他們說「實質的乳癌死亡率風險」與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是有關聯的,並應對那些將此療法用在更年期症狀不明顯的女性身上之行為多加注意。研究者並建議未來的研究應納入被此研究所排除的對象-那些沒有近期陰性的乳房攝影檢查結果之女性。另一項研究限制在於無法取得乳癌治療的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國家癌症組織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read more
英研究:懷孕少量飲酒對孩童發展無害
2013.04.24
英研究:懷孕少量飲酒對孩童發展無害
  過去研究已發現懷孕期間飲酒過量會對孩子的健康及發展造成傷害,不過近日一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進一步認為,少量飲酒對孩童發展其實沒有壞處,甚至對孩子某些行為能力的發展是有益。   研究將10,534位七歲孩童的母親依飲酒量分為四組,但只使用在懷孕期間少量飲酒、以及懷孕期間完全不喝酒兩組人的資料。少量飲酒的定義為每週飲酒量兩單位,約一品脫啤酒、兩個玻璃杯的紅酒、兩杯標準容量的烈酒。   研究要求這些母親及孩童的老師填寫評估孩子閱讀、數學及空間能力的問卷,再分析母親飲酒量與孩子各項行為能力的關係。結果顯示,在調整變項後,母親如果懷孕期間停止喝酒,男孩出現行為能力困難可能性變高;懷孕母親如果小酌,男孩的閱讀及空間能力較好、女孩則空間能力較佳。   研究的限制包括調查懷孕期間的飲酒習慣可能出現回憶偏差、以及沒有確切飲酒的時間點及飲酒型態資料。       資料來源:國際婦產科期刊(BJO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 read more
肥胖會提高須進行剖腹產的風險
2013.04.22
肥胖會提高須進行剖腹產的風險
  肥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如今全世界大概有五億的肥胖人口(BMI值在30以上),而挪威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孕齡年紀的女性出現肥胖的比例已是上個世代的2至3倍。日前一項由北歐婦產科學會聯盟所發表的挪威研究指出,女性如果BMI值過高或懷孕增重太多,生產過程受到醫療(工具)介入的程度會增加。   這項研究主要檢視懷孕前BMI值及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對手術式生產(operative delivery)風險的影響。研究團隊檢視1999-2008年間參與挪威MoBa研究的50,416位女性資料。發現懷孕前女性BMI值在40以上,生產過程使用真空吸取器或剖腹產的風險會提高;而不看懷孕前的BMI值,懷孕期間若增重超過16公斤以上,剖腹產、使用真空吸取器及產鉗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肥胖的女性即使懷孕期間只是增加很少的體重,但生下的寶寶仍然會比較大一些。   研究提醒婦產科醫師應該注意到BMI值對懷孕與生產的影響,然後對考慮要準備懷孕的女性提出適當的建議。       資料來源:北歐婦產科學會聯合會雜誌(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 read more
IVF人工生殖手術與女性罹患婦癌風險的關聯
2013.04.18
IVF人工生殖手術與女性罹患婦癌風險的關聯
  科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在質疑施行人工生殖手術的過程,包括使用刺激排卵藥物及穿次卵巢取卵等是否會提高婦女罹癌的風險。早期的研究發現IVF手術會提高乳癌及卵巢交界性腫瘤的風險,例如2011年荷蘭的研究便認為刺激卵巢排卵可能增加卵巢出現腫瘤、進而演變成癌細胞的機率。然而,這些研究結果一直都是爭議不斷,因為也有專家認為,女性因為一些已知或未知的因素而不孕,而罹癌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因素所造成,未必是IVF手術過程導致。   為了深入了解,以色列一項新的研究針對1994-2011年間67,608名接受過IVF手術的婦女與19,795名想做IVF手術但未做的婦女相比,並於2011年6月22日針對兩組婦女做比較,發現兩組婦女乳癌風險沒差異;婦癌的部分也沒有顯著差異;然卵巢癌的機率對於IVF手術次數較多的婦女有些微增加,但作者認為卵巢癌個案數太少因此可能只是巧合。   但由於比較的時間距離IVF手術進行的時間太過接近,因此研究結果最大的挑戰是IVF手術對女性身體的長期影響仍然未知,研究者也同時呼籲未來應該持續觀察做過IVF手術婦女的健康狀況。      資料來源:生殖力與不孕期刊(Fertility & Sterilit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