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6.04
服用雌激素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
一項美國波士頓研究指出,停經後的女性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以及年輕女性使用避孕藥,會分別增加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罹患機率,兩項疾病皆屬發炎性腸道疾病。
該研究檢視1976年開始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針對HRT的分析共包括108,589位、年齡中位數為54歲的女性,且過去無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病史。
追蹤結果發現,正在使用HRT的女性發生潰瘍性大腸炎的風險增加74%(HR
1.74, 95% Ci 1.09 to
2.77),過去曾使用的女性風險同樣增加(HR 1.68, 95% CI
1.05 to
2.71),使用時間愈長,風險增加幅度愈大,但停止使用的時間愈長,風險也會降低。HRT的類型並未影響潰瘍性大腸炎的罹患風險。
有關口服避孕藥的部份,研究追蹤232,730位女性,結果發現,調整多項變項後,正在使用避孕藥(HR
2.66, 95% CI 1.52 to 4.64)及曾經使用(HR 1.40, 95% CI 1.06 to
1.86)都會增加克隆氏症的罹患機率。
研究團隊表示,兩項分析意味著雌激素可能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生物途徑產生影響,但確切的機制仍須靠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另外,醫師可須對具有克隆氏症家族病史的女性建議使用其他的避孕方式。
資料來源:消化疾病週報(Digestive Disease Week)
+ read more

2012.06.04
服用雌激素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
一項美國波士頓研究指出,停經後的女性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以及年輕女性使用避孕藥,會分別增加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罹患機率,兩項疾病皆屬發炎性腸道疾病。
該研究檢視1976年開始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針對HRT的分析共包括108,589位、年齡中位數為54歲的女性,且過去無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病史。
追蹤結果發現,正在使用HRT的女性發生潰瘍性大腸炎的風險增加74%(HR
1.74, 95% Ci 1.09 to
2.77),過去曾使用的女性風險同樣增加(HR 1.68, 95% CI
1.05 to
2.71),使用時間愈長,風險增加幅度愈大,但停止使用的時間愈長,風險也會降低。HRT的類型並未影響潰瘍性大腸炎的罹患風險。
有關口服避孕藥的部份,研究追蹤232,730位女性,結果發現,調整多項變項後,正在使用避孕藥(HR
2.66, 95% CI 1.52 to 4.64)及曾經使用(HR 1.40, 95% CI 1.06 to
1.86)都會增加克隆氏症的罹患機率。
研究團隊表示,兩項分析意味著雌激素可能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生物途徑產生影響,但確切的機制仍須靠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另外,醫師應對具有克隆氏症家族病史的女性建議使用其他的避孕方式。
資料來源:消化疾病週報(Digestive Disease Week)
+ read more

2012.05.30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風險大於效益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曾在2002、2005年指出服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及單獨雌激素療法的風險,大於其用來預防慢性疾病的好處。近日該單位即將再度公佈新的建議,為此先進行一個回顧性研究。
該研究回顧檢視2002-2011年間的隨機對照研究,這些研究主要為評估使用荷爾蒙療法預防心血管疾病、認知退化、骨質疏鬆及癌症的效益與風險,其中包含兩項WHI研究、EMS、ESPRIT、及ULTRA等等共9個試驗。
結果顯示,複合型荷爾蒙療法雖然可降低糖尿病、髖關節及全身骨折的機率,但同時也會增加浸潤性乳癌、乳癌及肺癌死亡率、中風、膽囊病變、失智、尿失禁及深部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等。另外,單獨雌激素療法的好處雖包括減低骨折機率、及乳癌罹患率,但也同時會增加中風、深部靜脈血栓、膽囊病變、尿失禁等發生的風險。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對大多數女性來說,荷爾蒙療法所帶來的風險大於它的好處。
此研究存在幾項研究限制,包括多數的效益結果並未出現在超過兩個試驗以上、遵守試驗標準的比例很低等等問題,此外,多數參與試驗的女性年齡在60幾歲之間,很難將她們歸類為剛停經的女性,且多數試驗是採口服荷爾蒙方式,無法討論使用其他形式的荷爾蒙療法。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5.03
孕婦羊膜早破 立即引產並無幫助
近日一項荷蘭研究指出,懷孕女性在早產的晚期階段羊膜破裂就馬上引產,與羊膜破裂後持續監控孕婦狀況,使其按照自然產程分娩相比,兩者在母體與胎兒的後續狀況表現上並無明顯差異。
依照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建議,如果孕婦在妊娠未滿34週以上羊水破裂即應引產,但其它相關醫學會對此採保留態度。研究團隊為深究這個問題,在荷蘭國內六十家醫院進行PPROMEXIL試驗,該試驗包括532位羊膜在妊娠第34至37週之間破裂,隨機將她們分為馬上進行引產、及受監控到孕婦自然生產或至第37週才生產兩組。
結果發現,整體而言,按照自然產程分娩者比引產者,僅延長中位數3天的時間(251天:245天),且對剖腹產率(RR
1.27, 95% CI 0.98 to 1.65)、發生新生兒敗血症(RR 1.06, 95% CI
0.64 to 1.76)、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R 1.03, 95% CI 0.80 to
1.65)、或嚴重負面事件都沒有顯著影響。經過調整後再次比較,兩組之間最大的差異只出現在新生兒低血糖症的比例上。
資料來源:PLoS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4.25
提早停經恐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近日一項瑞典研究發現,女性在47歲之前就已停經的話,在停經後的三十年間,發生骨質疏鬆(增為2倍)、脆弱性骨折(增加70%)以及早發性死亡(增加60%)的風險將顯著增加。
這項研究希望評估停經對骨鬆及骨折風險的長期影響,研究的390位女性參與者在1977年加入研究時年齡為48歲,經過29年後,77歲時接受骨密度測量有198位。
結果發現,罹患骨鬆的比例,提早停經的女性為56%、較慢停經的女性為30%(P=0.01),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罹患骨鬆風險比為1.83。發生骨折的比例,提早停經的女性為每年每1,000人之中有19.45位、較慢停經的女性為每年每1,000人之中有11.60位,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脆弱性骨折骨折風險比為1.68。死亡風險部份,提早停經的女性有52.4%在追蹤時間結束前死亡、較慢停經的女性該比例則為35.2%,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相對死亡率風險比為1.59。
研究表示造成這樣的現象背後原因仍未明,推測提早停經引起骨折風險提高的部份原因可能是低骨密度所致,而死亡風險較高則起因於併發症增加負擔、骨折相關的死亡率提高、以及其他不同的疾病、治療與生活型態。
資料來源:國際婦科與產科學期刊(BJOG)
+ read more

2012.04.20
荷爾蒙替代療法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一項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Study)會議上所發表的大型研究指出,無論是現在或過去曾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都會使女性罹患侵略性乳癌的風險增加。
該研究分析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在1980-2008年間的停經後女性,人數從一開始31,959位增加至2008年的61,473位。
研究結果顯示,現在正在使用複合式HRT超過10年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將加倍(RR
1.89-2.56,
P<0.001);過去曾使用至少10年以上但現在已停止使用的女性,罹癌相關性較弱但仍存在。正長期使用單獨雌激素的女性,乳癌風險會增加22-57%(P<0.0001),不過過去曾使用單獨雌激素10年以上但現在沒有使用的女性,並無發現乳癌風險會增加。
研究還發現,雌激素陽性與黃體素陽性的女性,若正在使用複合式HRT,乳癌風險增加顯著(RR1.54-3.37,
P<0.001);但正使用單獨雌激素,則須達10年以上,乳癌風險的增加才會明顯(RR
1.33-1.67)。
再者,女性BMI值無論小於或超過25,目前正長期複合式HRT都會增加乳癌風險,不過BMI值小於25者,風險增加的幅度稍微較高。目前正長期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則只會使BMI值小於25的女性增加乳癌風險(RR1.54-2.00,
P<0.0001)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Stud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