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荷爾蒙療法百萬婦女研究遭質疑 但仍受專家背書
2012.01.31
荷爾蒙療法百萬婦女研究遭質疑 但仍受專家背書
 近日一項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分析報告指出,曾由英國所執行的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 MWS)宣稱荷爾蒙療法會增加乳癌罹患的風險,但這樣的結論產生過程卻是有瑕疵的。   英國百萬婦女研究(MWS)於1966-2001年間,讓50-64歲的女性參與者每三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並於後續追蹤階段給予問卷填寫。研究分別於2003、2004、2006、2011年發表結果分析,發現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之荷爾蒙療法,會顯著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然而,近日針對該研究的分析報告卻指出其中出現多項研究設計的瑕疵,使得荷爾蒙療法致乳癌的結論遭到質疑。例如,該研究沒有預先排除早已罹患乳癌的女性,且疑似有乳房腫塊的荷爾蒙療法使用者可能被選擇性地挑選參與研究,同時在研究過程中,荷爾蒙療法使用者被建議進行乳房攝影檢查的頻率也比較高,分析報告因此認為,這才是使得該群體中被發現乳癌罹患的案例個數增加之原因。   再者,報告也指出該研究無法掌握控制某些干擾因子,包括婦女的停經狀態、停經時間長短、停經年齡、以及追蹤期間的BMI值變化。   而針對這項分析報告數位專家都回應雖然他們清楚百萬婦女研究的研究限制,但早已有許多研究,包括具關鍵性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研究,都已證實荷爾蒙療法與乳癌之間的關聯性,且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降低的趨勢,也與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使用率的下降有吻合的一致性,因此這項報告並不會改變他們原先給予更年期婦女的專業建議。      資料來源:家庭計畫與生育保健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and Reproductive Healthcare)            
+ read more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2012.01.13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第二階段期間,使用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將會使新生兒罹患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加倍(2.1, 95% CI 1.5 to 3.0),絕對風險為每一千位活產嬰兒中有1.2至3個案例發生。   這項研究分析1996-2007年間妊娠超過33週的160萬新生兒狀況,整體約3萬名新生兒母親在懷孕間使用SSRIs,使用的時間階段有1.1%在妊娠頭八週、0.7%在妊娠後二十週。   結果發現,在調整多種變項,如母體年紀、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與糖尿病治療、妊娠毒血症、懷孕階段慢性疾病等等因子後,在懷孕晚期使用SSRIs依舊會增加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在排除有胎便吸入症候群的新生兒後,勝算比是輕微增加,這項關係同樣存在於不同類型的SSRIs上。   新生兒的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發生在當出生以後,新生兒的肺血管阻力異常增加無法降低、動脈導管維持開啟無法關閉時,該病症的死亡率約5-10%。   研究表示,雖然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還無法確認致病機轉,但建議應注意懷孕女性使用SSRIs的問題,並有評論認為須加強相關研究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該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包括無法控制其他可能造成該病症的狀況、無法決定處方藥被確實使用的情形、或可能有使用超過一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等。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2012.01.13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第二階段期間,使用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將會使新生兒罹患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加倍(2.1, 95% CI 1.5 to 3.0),絕對風險為每一千位活產嬰兒中有1.2至3個案例發生。 這項研究分析1996-2007年間妊娠超過33週的160萬新生兒狀況,整體約3萬名新生兒母親在懷孕間使用SSRIs,使用的時間階段有1.1%在妊娠頭八週、0.7%在妊娠後二十週。 結果發現,在調整多種變項,如母體年紀、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與糖尿病治療、妊娠毒血症、懷孕階段慢性疾病等等因子後,在懷孕晚期使用SSRIs依舊會增加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在排除有胎便吸入症候群的新生兒後,勝算比是輕微增加,這項關係同樣存在於不同類型的SSRIs上。 新生兒的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發生在當出生以後,新生兒的肺血管阻力異常增加無法降低、動脈導管維持開啟無法關閉時,該病症的死亡率約5-10%。 研究表示,雖然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還無法確認致病機轉,但建議應注意懷孕女性使用SSRIs的問題,並有評論認為須加強相關研究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該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包括無法控制其他可能造成該病症的狀況、無法決定處方藥被確實使用的情形、或可能有使用超過一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等。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空汙PM2.5恐致早產及新生兒猝死機率提高 醫界籲訂標準
2012.01.03
空汙PM2.5恐致早產及新生兒猝死機率提高 醫界籲訂標準
PM(Particulate Matter)指的是空氣汙染中的細懸浮微粒,汽機車排放廢氣、工業區石化業排放的化合物都是最大的汙染源, PM2.5代表直徑等於或小於2.5微米的細懸浮微粒,可透過空氣進入人體肺部深處,細懸浮顆粒愈小愈易致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011年5月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高,孕婦吸入後恐增加早產、新生兒體重過輕以及猝死的機率。2011年9月WHO公佈「PM2.5空氣濃度排名」,台灣在38個被偵測的國家之中,排名第32名,顯見台灣的空氣污染程度相當嚴重,民進黨立委黃淑英、田秋堇在2011年12月22日與醫界及環保人士再次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能嚴訂空污標準。   彰化醫界聯盟成員、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葉光芃表示,PM2.5濃度聯合國及美、日兩國明定的標準日平均值應低於35微克/立方公尺、年平均標準值應低於10及15微克/立方公尺;新加坡標準年平均值為16-19、歐盟是20。台灣的年平均值達35-40微克/立方公尺,是美國、新加坡的兩到三倍。   台北市以WHO公佈的排名來看,在全球565個城市排名中,才排第551名。台灣南部地區的污染值更是北部的三至四倍。PM2.5空污對人類心血管及呼吸系統健康的傷害早已被醫學研究所證實,胎兒、嬰幼兒、年長者及相關疾病患者,都可能因此觸發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PM2.5大約是頭髮直徑的二十八分之一,微粒太小無法被鼻毛所吸附,會直接穿透肺泡進入血管,經由血液循環至全身,造成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血液疾病等罹病風險。   目前菸害防制法雖規定孕婦不得吸菸,然而事實上,細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吸菸,只是過去未曾察覺。孕婦暴露於細懸浮微粒中,會經胎盤影響胎兒發育,除了有早產風險之外,新生兒的體重及肺部功能都比沒有暴露的差,過敏反應與猝死機率亦較高。   台大醫院外科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表示,在國內大多是男性抽煙,但一輩子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癌的比例也很高,他認為空氣污染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並強調髒的水、食物可以不喝不吃,但髒空氣可以不呼吸嗎?空氣污染是看不到的死亡威脅!   立法委員黃淑英則指出,馬政府雖然在選前宣佈停見國光石化,卻又通過六輕的擴建,讓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持續在台灣擴張,繼續危害民眾的健康。各界齊聲呼籲政府正視空氣污染問題,應儘快訂定管制標準,創造較好的環境品質,保障婦幼健康。    
+ read more
懷孕時魚油攝取量過低 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1.12.06
懷孕時魚油攝取量過低 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魚油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對身體有多項益處,過去已有研究指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近日一項丹麥研究再次證實這項關連性,表示年輕懷孕的女性沒有攝取或攝取很少的omega-3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這項研究檢視丹麥國家生產中心(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中48,627位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在懷孕期間接受有關魚類攝取量的飲食習慣調查或電話訪問,丹麥地區多數所攝取的魚類為鱈魚、比目魚、鮭魚、青魚及鯖魚,研究使用這些資料評估omega-3脂肪酸的攝取量。參與者平均年齡為29.9歲,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八年。 結果顯示,共有577件心血管疾病事件,根據國家病人住院登記系統,328件為高血壓疾病、146件腦血管疾病、及103件缺血性心臟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每天攝取少於3公克的魚類與omega-3脂肪酸,將比每天攝取超過30公克者,增加50%機率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風險(HR 1.54, 95% CI 1.13 to 2.11);攝取量最低者,該風險增加最多(HR 2.89, 95% CI 1.39 to 5.99)。      資料來源:高血壓:美國心臟協會期刊(Hyperten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吸煙可能增加停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濃度
2011.09.06
吸煙可能增加停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濃度
過去研究已顯示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濃度可能是乳癌、子宮內膜癌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因子,近日一項荷蘭研究進一步表示,吸煙可能增加停經後女性的性荷爾蒙濃度。 研究檢視2,030位年紀在55-81歲間停經女性的血液樣本,發現與過去曾抽煙或未吸煙的女性相比較,正在抽煙的女性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循環水平較高。菸草中除了有毒性與致癌可能外,吸煙也會透過荷爾蒙機制影響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研究中觀察到女性戒菸後體內荷爾蒙濃度隨即馬上得到降低。 研究最後表示,這項研究顯示戒菸可能有助於調整改善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風險,但未來還需更多進一步研究調查以證實。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