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高膳食脂肪攝取量降低男性精子數
2012.03.16
高膳食脂肪攝取量降低男性精子數
已知多種生活型態因素與男性生育力相關,包括吸煙、重度使用大麻、飲酒等等,過去研究也曾針對BMI值與男性精子數量關聯性有不同結論。近日一項美國研究則發現,男性攝取過多的脂肪將會降低精子製造量及濃度。   這項進行中的研究參與者包括99位男性,參與者的年齡中位數為36歲,71%過重或肥胖,三分之二未曾吸煙。   初步發現膳食脂肪總攝取量、飽和脂肪與單一不飽和脂肪都對精子數、精蟲濃度有負面影響,攝取多一點omega-3與omega-6脂肪酸則精蟲型態較好。粗略計算結果,多攝取5%的膳食脂肪,精蟲數將降低18%,在研究中,與攝取量最少的男性相比,多攝取13%飽和脂肪熱量的男性,精子量與精液濃度下降38%。   研究出現的限制則包括樣本數過小、只收集一次精蟲樣本,且以問卷調查飲食習慣未必代表實際的飲食狀況,因此這項初步的結論仍須未來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維他命D可助減輕經痛
2012.03.05
維他命D可助減輕經痛
  一項來自義大利的小型隨機研究指出,有嚴重經痛的女性在月經來之前,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D可減輕經痛。   這項研究選取40名在過去六個月中至少有四個月經痛困擾的女性,但排除曾經或正在使用子宮內避孕器者,並將她們分為兩組,一組20名女性在月經來之前的五天,每日給予單次劑量30萬IU/dose的維他命D3服用,另一組20名為安慰劑組。   經過兩個月後發現,服用高劑量維他命D3的20位女性中,有15位的經痛明顯改善;安慰組中20位中僅有4位有改善跡象。且前組中無人再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但安慰組有40%需要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止痛。   針對研究結果Bertone-Johnson與Manson博士評論認為,這項研究說明維他命D3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但高劑量服用仍是一個問題,2010年曾有研究指出年長女性年服50萬IU/dose會增加骨折與跌倒的風險,因此應繼續追蹤這項研究參與者後續的副作用反應,評估風險與效益問題。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美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女性生育數較少
2012.02.21
美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女性生育數較少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通常生育子女數無法達到他們所預期。近日一項美國研究調查指出,與其他擁有相同生育數量計畫的一般女性相比,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其不孕的比例是的1.5倍、流產的比例是3倍。   過去研究曾表示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女性生育數較少,但確切原因未明,為瞭解這個問題,研究團隊針對美國風濕性疾病國家資料庫(National Data Bank for Rheumatic Diseases)中超過一千名女性發出生育史的調查問卷,得到來自114位紅斑性狼瘡患者、及578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回覆。   調查結果顯示,對紅斑性狼瘡的女病患而言,流產是主要導致生育數少的原因,研究中有22%的女病患曾流產,未來研究應找出其中的生物性原因,才能改善紅斑性狼瘡女病患懷孕生產的成功率。   而不孕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的主要問題,研究推測可能是由於病患的細胞激素不正常,以及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的影響所致,研究中有42%的女病患無法擁有自己所期待的子女數。除了不孕問題之外,害怕患病在身無法好好照顧小孩(53%)、或擔心疾病跟治療會影響孩子發展(37%),也影響著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決定是否要生孩子。研究認為未來應加強治療藥物的改善,降低對女性在未來養育小孩上的困擾,並盡量避免服用可能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部份也認為有可能將關節炎遺傳給孩子(17%),但研究指出事實上只有3%的孩子會受到影響,不過生出的孩子罹患其他如紅斑性狼瘡及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可能也將會增加。   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研究結果不適合代表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的人口。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顧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
英國研究:IVF植入兩個胚胎的活產數最高
2012.02.01
英國研究:IVF植入兩個胚胎的活產數最高
  依據一項最近的英國研究指出,使用人工生殖技術(IVF)應避免植入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胚胎,而植入一個或兩個胚胎的選擇,則須根據風險因子如母體年紀來作決定。與只植入一個胚胎相較,當植入兩個胚胎,40歲以上女性的活產勝算比比年輕的女性高(3.12, 95% CI: 2.56 to 3.77 for older women, versus 2.33, 95% CI 2.20 to 2.46 for younger women; p=0.0006 for the interaction)。 為了瞭解年長與年輕女性使用IVF的結果差異,研究者檢視「人類生育與胚胎學協會」( Human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HFEA)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間英國全國登記IVF的紀錄,顯示124,148次IVF中有33,514個活產數,其中83%都是植入兩個胚胎。不論年紀,所有女性植入兩個胚胎的活產數,都比一個或三個胚胎來得高,且植入三個胚胎普遍來說會增加圍產期的健康風險。 此外,在當中有完整紀錄的32,732筆資料中,約20%的活產為早產兒,25%出生體重較低,這些風險在多胞胎以及較年輕的女性身上發生的機率會增加。 研究者表示,該研究支持限制植入胚胎數在一個或兩個以內的論點,但也認為可給予醫師與家長多一點的自由,依據母體年紀或成功受精的胚胎數決定要植入一個或兩個胚胎,不過任何年紀的女性都應避免植入超過三個以上的胚胎數。   資料來源: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百萬婦女研究遭質疑 但仍受專家背書
2012.01.31
荷爾蒙療法百萬婦女研究遭質疑 但仍受專家背書
 近日一項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分析報告指出,曾由英國所執行的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 MWS)宣稱荷爾蒙療法會增加乳癌罹患的風險,但這樣的結論產生過程卻是有瑕疵的。   英國百萬婦女研究(MWS)於1966-2001年間,讓50-64歲的女性參與者每三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並於後續追蹤階段給予問卷填寫。研究分別於2003、2004、2006、2011年發表結果分析,發現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之荷爾蒙療法,會顯著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然而,近日針對該研究的分析報告卻指出其中出現多項研究設計的瑕疵,使得荷爾蒙療法致乳癌的結論遭到質疑。例如,該研究沒有預先排除早已罹患乳癌的女性,且疑似有乳房腫塊的荷爾蒙療法使用者可能被選擇性地挑選參與研究,同時在研究過程中,荷爾蒙療法使用者被建議進行乳房攝影檢查的頻率也比較高,分析報告因此認為,這才是使得該群體中被發現乳癌罹患的案例個數增加之原因。   再者,報告也指出該研究無法掌握控制某些干擾因子,包括婦女的停經狀態、停經時間長短、停經年齡、以及追蹤期間的BMI值變化。   而針對這項分析報告數位專家都回應雖然他們清楚百萬婦女研究的研究限制,但早已有許多研究,包括具關鍵性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研究,都已證實荷爾蒙療法與乳癌之間的關聯性,且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降低的趨勢,也與複合式荷爾蒙療法使用率的下降有吻合的一致性,因此這項報告並不會改變他們原先給予更年期婦女的專業建議。      資料來源:家庭計畫與生育保健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and Reproductive Healthcare)            
+ read more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2012.01.13
懷孕使用抗憂鬱藥物 恐增新生兒肺動脈高血壓風險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第二階段期間,使用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將會使新生兒罹患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加倍(2.1, 95% CI 1.5 to 3.0),絕對風險為每一千位活產嬰兒中有1.2至3個案例發生。   這項研究分析1996-2007年間妊娠超過33週的160萬新生兒狀況,整體約3萬名新生兒母親在懷孕間使用SSRIs,使用的時間階段有1.1%在妊娠頭八週、0.7%在妊娠後二十週。   結果發現,在調整多種變項,如母體年紀、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與糖尿病治療、妊娠毒血症、懷孕階段慢性疾病等等因子後,在懷孕晚期使用SSRIs依舊會增加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在排除有胎便吸入症候群的新生兒後,勝算比是輕微增加,這項關係同樣存在於不同類型的SSRIs上。   新生兒的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發生在當出生以後,新生兒的肺血管阻力異常增加無法降低、動脈導管維持開啟無法關閉時,該病症的死亡率約5-10%。   研究表示,雖然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還無法確認致病機轉,但建議應注意懷孕女性使用SSRIs的問題,並有評論認為須加強相關研究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該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包括無法控制其他可能造成該病症的狀況、無法決定處方藥被確實使用的情形、或可能有使用超過一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等。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