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小心骨鬆用藥與食道癌的關聯
2012.06.06
小心骨鬆用藥與食道癌的關聯
雙磷酸鹽類藥物是治療骨鬆最常使用的藥物。科學家發現,美國1995-2010年間共有128起與此藥物相關的食道癌被通報到FDA的不良事件通報系統(AERS),其中由alendronate (Fosamax福善美)所引起的風險比例更是高。此藥物對於食道癌的風險遠比想像中的大,研究者提醒民眾對於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應提高警覺。    美國FDA曾於2009年分析指出,自從alendronate於1995年上市後共23起食道癌事件發生,當時美國並無其他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食道癌的相關通報;但在歐洲及日本則有少數與risedronate (Actonel健骨龍)、ibandronate (Boniva)及etidronate (Didronel)這三種雙磷酸鹽類藥物的與食道癌相關通報。隨後雖然英國有相關研究表示長時間服用會提高風險,但美國FDA委員會表示缺乏有力的證據。   美國西北大學的Beatric J. Edwards及其團隊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前公布此一刊登於臨床腫瘤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lgy)的研究摘要,並建議巴氏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及持久性粘膜異常者應避免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來治療骨鬆。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糖尿病藥物愛妥糖錠(Actos)增加膀胱癌罹患風險
2012.06.06
糖尿病藥物愛妥糖錠(Actos)增加膀胱癌罹患風險
  過去不同研究針對含piogitazone成份之糖尿病藥物是否會增加膀胱癌風險未有結論,但美國FDA及加拿大政府衛生單位已要求在仿單上須加註膀胱癌風險的警語,部份歐洲國家也限縮該藥物的使用。近日一項加拿大研究結果再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含piogitazone成份之糖尿病藥物,比未曾使用者,提高83%膀胱癌的罹患機率(調整率比為1.83, 95 CI 1.10 to 3.05)。   該研究分析英國基礎照護資料庫中,曾在1988-2009年間接受糖尿病藥物處方的115,727位病患資料,平均年齡為64歲、平均追蹤時間長達4.6年。其中有0.5%曾服用含piogitazone或rosiglitazone成份的糖尿病藥物,平均服用時間約2.2年,另有6,699位為對照組。   結果發現,使用含piogitazone成份之糖尿病藥物時間達兩年以上的病患,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未始用該成份者的兩倍(RR 1.99, 95% CI 1.14 to 3.45, P for trend 0.050),且累積劑量超過28,000mg的病患,罹患膀胱癌的調整率比為2.54(95% CI 1.05 to 6.14, P for trend 0.030),不過研究表示雖然比率比相對較高,但絕對風險仍然很低。但使用含rosiglitazone(Avandia,梵帝雅)成份之藥物者,並未發現該風險有提高的跡象。   研究推測,導致膀胱癌風險的機制有可能是長期膀胱結晶刺激所造成,但仍須更多相關研究才足以瞭解。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缺乏病患對治療的順從性、及其他風險因子的資料,再者,服用這些藥物的病患通常糖尿病的情形較嚴重,可能使得他們的膀胱癌罹患風險因而提高。研究也提醒醫師應注意這項關聯性,全面衡量治療的效益與風險。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研究特別指出的藥物品名為Actos,目前台灣已核准上市,中文藥品名為「愛妥糖錠」,其他同樣含piogitazone成份之藥品且衛生署已核發的藥證共計27張,此外,過去衛生署亦曾發佈新聞稿提醒民眾注意使用該成份藥物會增加充血性心衰竭及女性骨折之風險,因此有該藥物需求的糖尿病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相關的風險,謹慎選擇用藥。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
美FDA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2012.06.05
美FDA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過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防曬乳的規定僅要求產品標示是否具有防UVB功能,紫外線中的UVB會造成皮膚曬傷,但未針對會引起皮膚癌以及使皮膚提早老化的UVA標示進行要求。2011年6月,FDA針對臨櫃購買(非處方簽)的防曬產品標示提出新的規範,以確保防曬產品符合現今效益與安全性的標準,讓消費者可以依照新的標示選購符合自身需求的防曬產品。此規範將於2012年6月18日生效,規範的摘要如下:   FDA在檢視最新的科學技術後認為,目前已有足夠資料可建立針對產品是否具防UVA功能的廣效(broad spectrum)測試,因此今後只要通過廣效測試的防曬產品將會標記「廣效」字樣於包裝上,表示該產品具有防UVB與UVA的功能。且依現有研究資料顯示,使用「廣效+SPF15以上」的防曬產品,再加上其他如穿戴具保護性的衣著及減少日曬時間,將可降低皮膚癌與皮膚提早老化的風險;若產品非「廣效」或SPF小於15,則應標示警語告知消費者產品僅能防止曬傷,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還是會提高皮膚癌風險及使皮膚提早老化。   產品如具抗水功能(water resistance)的標示,應清楚告知消費者當游泳或流汗時,產品的功能根據測試結果能維持多久,FDA允許可有40分鐘及80分鐘兩種標示。同時,廠商不可宣稱產品可防水(waterproof)、防汗(sweatproof)或可以阻擋陽光(sunblocks)。再者,產品也不可宣稱擦上後具立即防護的效果、或不需補擦防護功能可維持兩小時以上,若要做這些宣稱都應先提供資料經過FDA的認可。   除上述之外,FDA提出的建議規範還包括要求SPF值高於50的防曬產品以SPF50+標示,因為FDA並無足夠資料顯示SPF值高於50的產品能提供比SPF50產品更佳的保護力。此外,FDA也希望各方能提供更多不同防曬產品的劑型資訊,包括油狀、乳狀、液體、凝膠、膏狀、條棒狀與噴霧等,以進一步瞭解不同劑型產品的安全性與效益,目前FDA已收到來自各方的意見,正在評估這些資料與資訊。其他標榜具有防曬功能的產品如紙巾、粉狀、身體與頭髮清潔劑,須通過個別產品的申請許可才能上市。FDA亦針對防曬產品製造廠商發佈指引草案,告知廠商應如何標示與測試他們的產品。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2      
+ read more
服用雌激素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
2012.06.04
服用雌激素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
一項美國波士頓研究指出,停經後的女性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以及年輕女性使用避孕藥,會分別增加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罹患機率,兩項疾病皆屬發炎性腸道疾病。   該研究檢視1976年開始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針對HRT的分析共包括108,589位、年齡中位數為54歲的女性,且過去無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病史。   追蹤結果發現,正在使用HRT的女性發生潰瘍性大腸炎的風險增加74%(HR 1.74, 95% Ci 1.09 to 2.77),過去曾使用的女性風險同樣增加(HR 1.68, 95% CI 1.05 to 2.71),使用時間愈長,風險增加幅度愈大,但停止使用的時間愈長,風險也會降低。HRT的類型並未影響潰瘍性大腸炎的罹患風險。   有關口服避孕藥的部份,研究追蹤232,730位女性,結果發現,調整多項變項後,正在使用避孕藥(HR 2.66, 95% CI 1.52 to 4.64)及曾經使用(HR 1.40, 95% CI 1.06 to 1.86)都會增加克隆氏症的罹患機率。   研究團隊表示,兩項分析意味著雌激素可能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生物途徑產生影響,但確切的機制仍須靠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另外,醫師可須對具有克隆氏症家族病史的女性建議使用其他的避孕方式。     資料來源:消化疾病週報(Digestive Disease Week)  
+ read more
藥商與醫學期刊 訂立10項增進研究透明度的建議
2012.06.04
藥商與醫學期刊 訂立10項增進研究透明度的建議
  一般由藥商所贊助的研究被普遍認為結果會偏頗,僅提供片面的研究資料,因此為消除對藥商贊助的研究之疑慮,2010年知名藥商與具權威性的醫學期刊曾舉辦圓桌討論會議,共同訂下十條增進研究透明度的建議,內容如下:   1. 臨床試驗與發表應回應臨床上的重要問題。 2. 公佈所有研究結果,包含負面的結果,並以適當的方式呈現,而非僅以「無預期負面事件」等空泛語句輕描淡寫帶過。 3. 加強揭露研究作者存在的潛在利益衝突。 4. 教育研究作者如何寫出有品質且符合期刊要求的研究報告。 5. 加強揭露文章是否由專業寫手所撰寫,並終止此現象。 6. 應將臨床試驗中的負面事件透明化,以臨床上具有意義的方式呈現。 7. 提供能瞭解協議相關資訊的管道。 8. 詳實報告分析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 9. 確保作者可取得完整的研究資料。 10. 支援分享其他期刊曾針對文章的審查意見。   2010年圓桌討論會議參與的成員包括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刺肋針(The Lancet)等等共十一家醫學期刊的代表,以及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德國默克集團(Merck)、輝瑞藥廠(Pfizer)等等八家藥商代表。   這份希望增進研究可信度的建議呼籲研究作者、期刊編輯、研究贊助者與其他研究相關人員都應共同盡力配合,雖然這些建議是針對藥商贊助的研究來擬定,但事實上有其他贊助來源的研究也適用。   這個建議報告也承認,非所有醫學期刊與藥商都已準備好遵循以上的建議,各自內部或彼此之間意見仍未達成共識,因此目前設定這些建議為欲達成的目標或可進一步討論的主題。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風險大於效益
2012.05.30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風險大於效益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曾在2002、2005年指出服用複合式荷爾蒙療法及單獨雌激素療法的風險,大於其用來預防慢性疾病的好處。近日該單位即將再度公佈新的建議,為此先進行一個回顧性研究。   該研究回顧檢視2002-2011年間的隨機對照研究,這些研究主要為評估使用荷爾蒙療法預防心血管疾病、認知退化、骨質疏鬆及癌症的效益與風險,其中包含兩項WHI研究、EMS、ESPRIT、及ULTRA等等共9個試驗。   結果顯示,複合型荷爾蒙療法雖然可降低糖尿病、髖關節及全身骨折的機率,但同時也會增加浸潤性乳癌、乳癌及肺癌死亡率、中風、膽囊病變、失智、尿失禁及深部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等。另外,單獨雌激素療法的好處雖包括減低骨折機率、及乳癌罹患率,但也同時會增加中風、深部靜脈血栓、膽囊病變、尿失禁等發生的風險。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對大多數女性來說,荷爾蒙療法所帶來的風險大於它的好處。   此研究存在幾項研究限制,包括多數的效益結果並未出現在超過兩個試驗以上、遵守試驗標準的比例很低等等問題,此外,多數參與試驗的女性年齡在60幾歲之間,很難將她們歸類為剛停經的女性,且多數試驗是採口服荷爾蒙方式,無法討論使用其他形式的荷爾蒙療法。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