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03
孕婦羊膜早破 立即引產並無幫助
近日一項荷蘭研究指出,懷孕女性在早產的晚期階段羊膜破裂就馬上引產,與羊膜破裂後持續監控孕婦狀況,使其按照自然產程分娩相比,兩者在母體與胎兒的後續狀況表現上並無明顯差異。
依照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建議,如果孕婦在妊娠未滿34週以上羊水破裂即應引產,但其它相關醫學會對此採保留態度。研究團隊為深究這個問題,在荷蘭國內六十家醫院進行PPROMEXIL試驗,該試驗包括532位羊膜在妊娠第34至37週之間破裂,隨機將她們分為馬上進行引產、及受監控到孕婦自然生產或至第37週才生產兩組。
結果發現,整體而言,按照自然產程分娩者比引產者,僅延長中位數3天的時間(251天:245天),且對剖腹產率(RR
1.27, 95% CI 0.98 to 1.65)、發生新生兒敗血症(RR 1.06, 95% CI
0.64 to 1.76)、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R 1.03, 95% CI 0.80 to
1.65)、或嚴重負面事件都沒有顯著影響。經過調整後再次比較,兩組之間最大的差異只出現在新生兒低血糖症的比例上。
資料來源:PLoS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4.25
提早停經恐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近日一項瑞典研究發現,女性在47歲之前就已停經的話,在停經後的三十年間,發生骨質疏鬆(增為2倍)、脆弱性骨折(增加70%)以及早發性死亡(增加60%)的風險將顯著增加。
這項研究希望評估停經對骨鬆及骨折風險的長期影響,研究的390位女性參與者在1977年加入研究時年齡為48歲,經過29年後,77歲時接受骨密度測量有198位。
結果發現,罹患骨鬆的比例,提早停經的女性為56%、較慢停經的女性為30%(P=0.01),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罹患骨鬆風險比為1.83。發生骨折的比例,提早停經的女性為每年每1,000人之中有19.45位、較慢停經的女性為每年每1,000人之中有11.60位,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脆弱性骨折骨折風險比為1.68。死亡風險部份,提早停經的女性有52.4%在追蹤時間結束前死亡、較慢停經的女性該比例則為35.2%,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相對死亡率風險比為1.59。
研究表示造成這樣的現象背後原因仍未明,推測提早停經引起骨折風險提高的部份原因可能是低骨密度所致,而死亡風險較高則起因於併發症增加負擔、骨折相關的死亡率提高、以及其他不同的疾病、治療與生活型態。
資料來源:國際婦科與產科學期刊(BJOG)
+ read more

2012.04.20
荷爾蒙替代療法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一項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Study)會議上所發表的大型研究指出,無論是現在或過去曾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都會使女性罹患侵略性乳癌的風險增加。
該研究分析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在1980-2008年間的停經後女性,人數從一開始31,959位增加至2008年的61,473位。
研究結果顯示,現在正在使用複合式HRT超過10年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將加倍(RR
1.89-2.56,
P<0.001);過去曾使用至少10年以上但現在已停止使用的女性,罹癌相關性較弱但仍存在。正長期使用單獨雌激素的女性,乳癌風險會增加22-57%(P<0.0001),不過過去曾使用單獨雌激素10年以上但現在沒有使用的女性,並無發現乳癌風險會增加。
研究還發現,雌激素陽性與黃體素陽性的女性,若正在使用複合式HRT,乳癌風險增加顯著(RR1.54-3.37,
P<0.001);但正使用單獨雌激素,則須達10年以上,乳癌風險的增加才會明顯(RR
1.33-1.67)。
再者,女性BMI值無論小於或超過25,目前正長期複合式HRT都會增加乳癌風險,不過BMI值小於25者,風險增加的幅度稍微較高。目前正長期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則只會使BMI值小於25的女性增加乳癌風險(RR1.54-2.00,
P<0.0001)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Study)
+ read more

2012.03.16
高膳食脂肪攝取量降低男性精子數
已知多種生活型態因素與男性生育力相關,包括吸煙、重度使用大麻、飲酒等等,過去研究也曾針對BMI值與男性精子數量關聯性有不同結論。近日一項美國研究則發現,男性攝取過多的脂肪將會降低精子製造量及濃度。
這項進行中的研究參與者包括99位男性,參與者的年齡中位數為36歲,71%過重或肥胖,三分之二未曾吸煙。
初步發現膳食脂肪總攝取量、飽和脂肪與單一不飽和脂肪都對精子數、精蟲濃度有負面影響,攝取多一點omega-3與omega-6脂肪酸則精蟲型態較好。粗略計算結果,多攝取5%的膳食脂肪,精蟲數將降低18%,在研究中,與攝取量最少的男性相比,多攝取13%飽和脂肪熱量的男性,精子量與精液濃度下降38%。
研究出現的限制則包括樣本數過小、只收集一次精蟲樣本,且以問卷調查飲食習慣未必代表實際的飲食狀況,因此這項初步的結論仍須未來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2012.03.05
維他命D可助減輕經痛
一項來自義大利的小型隨機研究指出,有嚴重經痛的女性在月經來之前,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D可減輕經痛。
這項研究選取40名在過去六個月中至少有四個月經痛困擾的女性,但排除曾經或正在使用子宮內避孕器者,並將她們分為兩組,一組20名女性在月經來之前的五天,每日給予單次劑量30萬IU/dose的維他命D3服用,另一組20名為安慰劑組。
經過兩個月後發現,服用高劑量維他命D3的20位女性中,有15位的經痛明顯改善;安慰組中20位中僅有4位有改善跡象。且前組中無人再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但安慰組有40%需要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止痛。
針對研究結果Bertone-Johnson與Manson博士評論認為,這項研究說明維他命D3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但高劑量服用仍是一個問題,2010年曾有研究指出年長女性年服50萬IU/dose會增加骨折與跌倒的風險,因此應繼續追蹤這項研究參與者後續的副作用反應,評估風險與效益問題。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2.21
美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女性生育數較少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通常生育子女數無法達到他們所預期。近日一項美國研究調查指出,與其他擁有相同生育數量計畫的一般女性相比,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其不孕的比例是的1.5倍、流產的比例是3倍。
過去研究曾表示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女性生育數較少,但確切原因未明,為瞭解這個問題,研究團隊針對美國風濕性疾病國家資料庫(National
Data Bank for Rheumatic
Diseases)中超過一千名女性發出生育史的調查問卷,得到來自114位紅斑性狼瘡患者、及578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回覆。
調查結果顯示,對紅斑性狼瘡的女病患而言,流產是主要導致生育數少的原因,研究中有22%的女病患曾流產,未來研究應找出其中的生物性原因,才能改善紅斑性狼瘡女病患懷孕生產的成功率。
而不孕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的主要問題,研究推測可能是由於病患的細胞激素不正常,以及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的影響所致,研究中有42%的女病患無法擁有自己所期待的子女數。除了不孕問題之外,害怕患病在身無法好好照顧小孩(53%)、或擔心疾病跟治療會影響孩子發展(37%),也影響著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決定是否要生孩子。研究認為未來應加強治療藥物的改善,降低對女性在未來養育小孩上的困擾,並盡量避免服用可能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部份也認為有可能將關節炎遺傳給孩子(17%),但研究指出事實上只有3%的孩子會受到影響,不過生出的孩子罹患其他如紅斑性狼瘡及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可能也將會增加。
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研究結果不適合代表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的人口。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顧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