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25
吸二手煙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輕或死產
未經稀釋的側流煙所含的化學物質,比一般經過過濾器吸入的煙更多、更濃.近日一項加拿大的研究表示,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將有可能導致胎兒體重過輕、易受感染或死產.該研究取樣11,852位非吸煙女性,當中有11.1%女性暴露於二手煙的環境,89.9%則無,並觀察追蹤兩個群體長達八年之久.結果發現女性吸二手煙比沒有吸二手煙懷死胎的機率高出超過2倍(0.87%:0.37%)、胎兒出生體重少於2,500克的機率高出近1.5倍(7.40%:4.63%),及胎兒感染細菌性敗血症的機率高出近2倍(1.08%:0.51%).此外,出現胎兒有較小頭圍或早產的機率也同樣較高.但此研究沒有調查暴露於二手煙的程度多寡.該研究提醒,過去已有研究表示吸煙對胎兒健康的負面影響,此研究結果則強調二手煙與健康風險的關連,女性及其家人還有健康照顧提供者都應重視這項資訊,並且加強推動避免懷孕時吸二手煙的公共政策與教育.資料來源:國際婦科與產科學期刊(BJOG:AnInternational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aecology)
+ read more

2011.03.16
推廣荷爾蒙療法與藥廠間存在利益關係
美國華盛頓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研究指出,推廣停經後荷爾蒙療法的文章資訊,可能與作者接受藥廠資金進行宣導、諮詢與研究有關連,同時這些文章也鼓勵醫生繼續開立荷爾蒙療法的處方給更年期女性.2004年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Women’sHealthInitiative)進行一項26,000位女性的研究發現,合併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複合式療法,或雌激素療法,兩種常被用來治療婦女更年期症狀的療法,會增加中風、靜脈拴塞、痴呆、尿失禁與乳癌的罹患風險.然而,在該研究結果公布過後的第兩年,另一項調查竟發現美國有近350位婦科專家與醫生認為,該婦女健康行動計畫研究並不具說服力.因此,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團隊試圖檢視,在與荷爾蒙療法相關的所有敘述性評論文章中,是否出現任何宣導該療法的說法與傾向,影響醫生對荷爾蒙療法的態度.研究蒐集340篇於2002年7月至2006年6月發表的相關文章,特別找出其中發表四篇文章以上的作者們,整理他們的50篇通過評審的文章.結果發現,雖然多數文章在科學上都無誤,但皆在文章結論指出,臨床研究結果不應影響個人的治療,並暗示荷爾蒙療法的風險是被過度誇張,而療效都已被證實.但研究所整理的十位作者中有八位,被發現接受藥廠的金錢支付,代表藥廠提出意見,且50篇有高達32篇為推廣荷爾蒙療法的文章,其中就有30篇的作者牽涉潛在的經濟利益衝突.目前使用荷爾蒙療法降低更年期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仍受到各方質疑,且過去研究也曾證實荷爾蒙療法與多項疾病罹患風險的關連性,因此本研究提醒,健康照顧提供者與更年期女性應多小心注意是否曾閱讀接收到這些接受藥廠利益而推廣荷爾蒙療法的文章資訊.資料來源:美國PLoS醫學期刊(PLoSMedicine)
+ read more

2011.03.09
許一個安心生產的環境
婦女節又到了,雖然台灣婦女地位在婦女團體努力下提升許多,然在女性生育的權益保障上卻顯有不足.醫學進步雖降低了女人生產的危險,但生產過程當中還是有一些無法避免的自然風險,然因為生產不是疾病,一般人較無風險概念,因此比起其它科別,產科更容易造成醫療糾紛.但生育不只是關係到女性個人及家庭,亦是國家、社會之事,當女性頂著生育風險,為了生出社會的人力資源、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時,國家應予相對的照顧.尤其在少子化的今日,為了讓婦女能夠無後顧之憂地生產,國家應該設立生產風險補償機制,以承擔產婦與嬰兒於生產過程中可能遭受的傷害,減少產婦與醫師/助產師之間的對立及傷害,不再論斷醫師、醫院是否有疏失,以讓婦女及其家屬迅速獲得補償,避免他們因為訴訟過程冗長遭遇二度傷害,同時鼓勵醫事人員能誠實通報不良事件,以找出生產醫療傷害的真正成因.生育風險補償基金的基本理念,民間已有高度共識,惟對於財源、運作方式仍須細緻討論,但政府卻總以財源不足作為不開辦的藉口.近幾年來,嬰兒出生率不斷下滑,政府擔心國家的競爭力及社會老化的問題,強力鼓勵婦女生育,卻無法保障女性生育相關的風險.在這個屬於婦女的三八婦女節,我們要大聲疾呼,請相關單位重視婦女生育健康,讓台灣婦女能有一個安心的生產環境.資料來源:此篇刊載於2011年3月8日聯合報http://www.udn.com/2011/3/8/NEWS/OPINION/X1/6196544.shtml
+ read more

2011.03.08
美國CDC對孕婦服用之止痛藥發出警訊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簡稱CDC)表示,孕婦服用鴉片類止痛藥(opioidpainkillers)的處方如可待因(codeine)、氫可酮(hydrocodone)、羥考酮(oxycodone;Oxycontin),可能會增加新生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異常的風險.而其他像是脊柱裂、腦積水、先天性青光眼與腹裂畸形等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此研究包括來自全美共十州的資料,CDC發現當中有2-3%的媽媽們在懷孕前與懷孕初期時,曾接受服用鴉片類止痛藥處方,她們生下罹患左心發育不全綜合症(hypoplasticleftheartsyndrome)的嬰兒機率,比未服用該類藥物的女性高出兩倍.該研究報告亦指出,懷孕期間所服用的多數藥物安全性都仍未建立,雖個別孕婦服用藥物後產下缺陷兒的絕對風險是非常低的,但預防工作還是不能怠忽,女性應該於計畫懷孕或懷孕時,與醫生詢問討論藥物服用的問題.資料來源: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
+ read more

2011.03.04
懷孕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品,新生兒可能發生錐體外徑症...
美國FDA於近期發布有關抗精神藥品之用藥安全資訊,依據美國藥品不良反應通報資料,發現孕婦於懷孕第三期使用抗精神病藥品,具有導致新生兒產生錐體外徑症狀(extrapyramidalsigns;EPS)或戒斷症狀之風險.因此,要求所有抗精神病藥品仿單應加刊相關警語,同時提醒醫療人員注意.食品藥物管理局為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將儘速蒐集國、內外相關安全資訊,評估是否要求國內抗精神病藥品仿單加註相關警語.經查,衛生署所核准之抗精神病藥品仿單,皆已載明"使用於懷孕患者,應謹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部分抗精神藥品仿單亦已刊載"孕婦使用時,新生兒可能會出現椎體外徑症候"等相關警語.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醫師,為懷孕患者處方抗精神病藥品時,宜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並小心監控新生兒可能發生錐體外徑症狀或戒斷症狀,如激動、肌張力不正常增加或減少、顫抖、嚴重呼吸困難、餵食困難..等,以及時給予適當處置.同時提醒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品之孕婦患者,不可擅自停藥,如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儘速回診主治處方醫師;同時應忠實告知產檢醫師,目前使用藥物情形.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adr.doh.gov.tw.
+ read more

2011.03.04
懷孕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品,新生兒可能發生錐體外徑症...
美國FDA於近期發布有關抗精神藥品之用藥安全資訊,依據美國藥品不良反應通報資料,發現孕婦於懷孕第三期使用抗精神病藥品,具有導致新生兒產生錐體外徑症狀(extrapyramidalsigns;EPS)或戒斷症狀之風險.因此,要求所有抗精神病藥品仿單應加刊相關警語,同時提醒醫療人員注意.食品藥物管理局為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將儘速蒐集國、內外相關安全資訊,評估是否要求國內抗精神病藥品仿單加註相關警語.經查,衛生署所核准之抗精神病藥品仿單,皆已載明"使用於懷孕患者,應謹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部分抗精神藥品仿單亦已刊載"孕婦使用時,新生兒可能會出現椎體外徑症候"等相關警語.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醫師,為懷孕患者處方抗精神病藥品時,宜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並小心監控新生兒可能發生錐體外徑症狀或戒斷症狀,如激動、肌張力不正常增加或減少、顫抖、嚴重呼吸困難、餵食困難..等,以及時給予適當處置.同時提醒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品之孕婦患者,不可擅自停藥,如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儘速回診主治處方醫師;同時應忠實告知產檢醫師,目前使用藥物情形.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adr.doh.gov.tw.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