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4.25
心臟病藥物ACE抑制劑可能增加乳癌復發風險
近日一項刊登於《乳癌研究與治療期刊》的初步性研究發現,針對兩種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在曾患乳癌的女性身上使用是否可能造成乳癌的復發,出現相反的作用效果。ACE抑制劑會增加乳癌復發率,然beta阻斷劑卻可能降低復發風險;若兩者同時服用,則乳癌復發的速度會因beta阻斷劑而趨緩。
2010年即曾有一項針對英德兩國400位女性的研究指出,女性使用beta阻斷劑的降高血壓藥物,比較不會有乳癌復發的情形。此次研究UCLA研究者則分析1,779位罹患早期乳癌並曾接受治療的女性之資料,發現其中服用ACE抑制劑之女性,雖然沒有因乳癌復發造成死亡,但其乳癌復發率增加56%;服用beta阻斷劑的群體中,則有14%的女性乳癌復發風險降低,但此數據仍未具統計意義。而同時服用兩者的話,復發的風險介於中間值。
研究作者表示,該研究結果尚屬初步性的發現,後續仍須有進一步的相關研究。同時目前正在服用其中任一藥物之患者,不應立即停止治療,若有乳癌或屬乳癌高風險群之女性,對藥物有任何問題或疑慮,應主動向醫師告知並討論藥物的選擇。
資料來源:乳癌研究與治療期刊(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 read more

2011.04.22
口服避孕藥可能增加心血管阻塞風險
過去研究已指出長期服用避孕藥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些影響,如高血壓、血栓症或中風,若妳年齡在35歲以上、且有吸煙習慣也必須小心罹患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將會增加。近日兩項研究證據顯示,某些含有黃體素荷爾蒙drospirenone的避孕藥會增加靜脈血栓拴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形成。
第一個是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結果—女性服用含有drospirenone的口服避孕藥,比服用含有levonorgestrel的口服避孕藥,罹患非致命性靜脈血栓拴塞的風險高出超過2倍(30.8人/每10萬人:12.5人/每10萬人)。另一英國開業醫師研究資料庫(UK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中的研究則也發現了類似的風險比例數據(23人/每10萬人:9.1人/每10萬人)。
2009年已有荷蘭與丹麥的研究認為含有levonorgestrel荷爾蒙的口服避孕藥造成血栓塞的風險比一般的避孕藥低。上述兩項研究進一步印證其卻為較安全的選擇,並認為應針對過去相關研究做系統性的回顧,同時建議醫生應開立安全性較高的避孕藥處方給須要的女性服用。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read more

2011.04.14
維生素D與女性老化性黃斑病變眼疾的風險
老化性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種隨年紀增長而發生的眼睛退化疾病,嚴重可能導致失明。根據近日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年紀低於75歲的女性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則可降低老化性黃斑病變提早發生的風險。
該項研究採樣1,313位女性,目的為瞭解體內血清25D(25-hydroxyvitamin
D)濃度與提早發生老化性黃斑病變之間的關係。血清25D是衡量體內維生素D是否缺乏的重要指標,一般若血清25D濃度低於30毫微克/毫升則屬維生素D缺乏。
該研究結果發現,年紀在75歲以下的女性,攝取最高單位量維生素D者較攝取最少量者,提早發生老化性黃斑病變的風險降低59%。當女性的血清25D低於38毫微克/毫升時,可能增加發生老化性黃斑病變的風險,然高於38毫微克/毫升並未較具保護力,因此研究主要作者亦指出,仍須有更多研究產出,以證實維生素D對健康的影響。
平日維生素D的攝取吸收可透過多到室外活動、多吃含豐富維生素D的食物,如:多油脂魚類、牛奶與強化奶油、麥片等等。
資料來源:眼科學文獻期刊(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 read more

2011.04.11
子宮切除婦女使用雌激素荷爾蒙療法
近日一項WHI研究分析發現,使用雌激素荷爾蒙療法的停經婦女在停止使用後,中風與血凝塊形成的風險立即下降,可是使用雌激素時罹患乳癌的風險降低情形,卻未因此改變。
該研究隨機取樣10,739位年紀在50-70歲之間,曾做子宮切除手術的停經婦女,形成兩個群體,一為使用雌激素療法,另則給予安慰劑。研究從1993年開始,至2004年由於該療法導致中風風險的持續增加,且無顯著健康效果而宣告終止。
該研究分析認為,使用雌激素療法時升高的中風風險,會在停止使用後數年間恢復正常,且一項到研究結束之後仍持續的好處是,降低的乳癌風險並未因停止使用雌激素而消失。然髖骨骨折的風險則隨療法停止後開始上升。該研究的主要作者Andrea
LaCroix教授表示,這項研究讓50多歲的女性不必再疑慮短期使用雌激素療法會導致乳癌風險的增加,且可能還會因此降低乳癌、心臟病的風險與死亡率。
然而另一位評論者Graham
Colditz教授則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乳癌風險的降低是因為這些婦女已停經,乳房細胞退化,所以對荷爾蒙的反應也隨之減弱。同時,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雌激素荷爾蒙療法與複合式荷爾蒙療法會引起許多癌症,包括乳癌,且這項研究也顯示對女性並無重大益處。因此,Colditz建議女性使用荷爾蒙療法仍須小心注意各項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
台灣女人連線亦提醒,這項研究所採樣的婦女為已切除子宮者,若仍保有子宮的婦女應注意使用只含有雌激素的荷爾蒙療法,易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1.03.31
助產士與護士有能力提供人工流產藥物服務
跟以手術進行人工流產相比,在懷孕初期服用人工流產藥物來得較安全有效,然由於在開發中國家,人工流產藥物須由醫師管理與開立處方給藥,使得這項資源的使用程度仍低。每年有近220萬的開發中國家女性,進行不安全的人工流產方式,估計有4.7萬女性因此喪命。近日一項瑞士的試驗研究則發現,其實助產士與護士等醫療協助人員,可以像醫生一樣,於孕婦懷孕初期提供安全且有效的人工流產藥物。
該研究在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之間,於尼泊爾五個鄉村地區的醫院裡,指定中階層的健康照顧人員與醫生,分別給予須要早期人工流產的女性(542位:535位)人工流產藥物,結果發現有97.3%女性透過中層醫療照顧人員完成人工流產,96.1%女性則透過醫師。
該研究表示,受過適當訓練的醫療協助人員其實可以管理安全、低技術的人工流產醫療服務,讓有需求的女性可以避免進行不安全的人工流產。針對此研究結果亦有新加坡醫院教授作出評論,認為具有經驗、熱誠與訓練的健康照顧人員,也許比醫生更能提供一些例行性卻可能挽救生命的醫療服務。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 read more

2011.03.24
心臟病藥物Digoxin會增加乳癌風險
近日於一項超過200萬人的丹麥研究中發現,用來治療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的藥物Digoxin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該藥物除了可用於心臟病治療之外,也被當作女性荷爾蒙雌激素使用,使得研究者懷疑該藥物是否會如其他雌激素療法一樣,增加年長女性的罹癌風險。研究取樣丹麥全國的醫師處方與所有癌症病例,追蹤10萬名20歲以上的女性長達12年,她們在研究過程中的不同時間點開始服用Digoxin。結果顯示當中有2%女性罹患乳癌,且正在使用該藥物的女性罹患風險比已停止使用或未使用過的女性高出40%。
該研究指出,此結果尚未足以證實Digoxin會直接造成女性乳癌的發生,後續仍須有更多相關的研究產出。並建議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患者不應立刻停用Digoxin,應與醫生針對藥物討論以取捨。台灣女人連線提醒,該藥物在台灣已核准上市,品名為隆我心錠(Lanoxin),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患者應多加留意,並主動與醫師討論相關用藥風險與問題。
資料來源: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