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BMI值太低也有健康風險
2010.12.22
BMI值太低也有健康風險
最近一份大型的分析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在標準範圍以外的族群,整體死亡風險相對較高;這篇研究所定義的「標準範圍」指的是BMI值介於20-24.9間。 這份研究包含19份從1970年以來的世代研究,平均追蹤了十年的時間,所分析的資料將近150萬筆。結果發現:BMI值在18.5-19.9的族群死亡的危險比是1.14,在25-29.9的族群是1.13;且死亡風險會隨著BMI值的兩極增加,BMI值介於15-18.4的族群死亡率比平均值高47%,介於40-49.9的族群則高151%。 研究人員也進行多項死亡原因的交叉分析,結果發現BMI值小於20的族群,癌症死亡率沒有特別高,但BMI值大於27.5的話,癌症風險就會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及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幾乎是BMI值過高的族群的主要死因,且BMI值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就越高(註一);此外,BMI值小於18.5的族群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比較高。 研究人員指出,過瘦的族群死亡風險增加有可能是因為過瘦本身肇因於潛在的疾病;此外,死亡風險和身體活動量也有相關性,過瘦的族群如果是「結實的瘦」,比不運動的瘦子相對健康許多,死亡風險也就比較低。 註一: BMI值介於27.5 - 29.9,危險比為1.52 BMI值介於30.0 - 34.9,危險比為2.04 BMI值介於35.0 - 39.9,危險比為3.05 BMI值介於40.0 - 49.9,危險比為4.42 台灣衛生署BMI值標準: 過輕:BMI<18.5 正常:18.5≦BMI<24 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以性別為由幫孕婦墮胎違反醫師法
2010.12.20
以性別為由幫孕婦墮胎違反醫師法
華人有生男傳宗接代觀念,但衛生署預告訂定,若醫師僅以胎兒性別為由,幫孕婦做人工流產,違反醫師法。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昨日指出,醫師違反前述主管機關禁止的行為,可處新台幣10萬到50萬罰鍰,最重廢止醫師證書。 為杜絕新生兒只因性別,就遭剝奪生命權,衛生署分別在89年、95年三申五令,發文或函釋規範醫院、醫師不能做非性聯遺傳疾病診斷的性別鑑定,也不得應病人要求進行產前性別篩檢。為使法令更清楚、明療,衛署修法預告訂定醫師違法幫孕婦做胎兒性別篩檢,甚至墮胎,將違反醫師法。 衛生署近日預告訂定「醫師執行非性聯遺傳疾病診斷所施行產前性別篩選之處置,或僅以胎兒性別差異為由進行之人工流產等行為,為醫師法第二十八條之四第一款規定不得從事之醫療行為」。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 read more
腦震盪的症狀可能有性別差異
2010.12.10
腦震盪的症狀可能有性別差異
在美國中學校園裡,每年有超過六萬位運動員的腦部受到傷害,雖然男性參與運動的人數較多,但是女性因運動導致腦震盪的比例卻比較高。最近一份研究發現,青少年和青少女發生腦震盪時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青少年比較可能出現失憶、迷失方向感的症狀,青少女則較常出現嗜睡、睏倦、對聲音敏感的現象。 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個記錄有關中學生運動傷害的資料庫,檢視2005-2006以及2006-2007年間九項運動(籃球、壘球、棒球、足球、摔角等)所造成的腦震盪,並且針對資料庫中所記錄的症狀、復原時間等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這兩個學年最常回報的症狀是「頭痛」,這個部分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但是,第一年有13%的男性回報有迷失方向感的症狀,相較於女性只有6%;有9%的男性有失憶的狀況,女性只有3%。而在第二年,男性在上述兩個症狀的發生率仍舊高於女性,不過有31%的女性出現睏倦的現象,男性則是有20%;另外有14%的女性對聲音感到敏感,男性只有5%。 這項研究顯示女性發生腦震盪時常會被忽視,因為像睏倦、對聲音敏感這些症狀很可能在評估是否發生腦震盪時就被忽略,或者可能被認為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也有一些限制,例如:這個系統無法解釋受傷的過程。雖然這份研究的發現還不具最後的結論性,不過不論是教練、家長、運動員、醫師對腦震盪的徵狀都應該要很敏感,而且應該認知到男性和女性所表現出的症狀很可能是不同的。 未來的研究也應該在運動傷害的性別差異上多所著墨,像這次研究的初步分析就發現,男性足球員較容易在正面臉受傷,女性橄欖球員或是籃球員則較容易在頭的側面受到撞擊。 資料來源:運動訓練期刊(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 read more
停用荷爾蒙療法降低乳癌發生率
2010.12.09
停用荷爾蒙療法降低乳癌發生率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最近針對約70萬位的婦女,檢視超過兩百萬份乳房攝影的資料後,首次發現減少使用荷爾蒙療法(HRT)不僅會降低侵襲性乳癌的發生率,也會降低原位性乳癌的發生率;而降低幅度最大的族群就是當初使用荷爾蒙療法最多的族群。 荷爾蒙療法因為可以減緩更年期的不適,在1980、1990年代使用率激增,但同一時間,乳癌的發生率也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直到2002年時,一份關鍵性的研究-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結果出爐,發現荷爾蒙療法的風險大於益處,婦女才紛紛放棄使用荷爾蒙。 這份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在1994-2008年間,檢視2,071,814份乳房攝影的資料,總共包含將近70萬位40-79歲的婦女。結果發現一個清楚的模式:使用荷爾蒙療法最多的是50-69歲的婦女,而侵襲性乳癌發生率下降最多的也是同一年齡層的婦女;該發生率從2002年的萬分之40降至2005年的萬分之31;此外,原位性乳癌的發生率在同一年齡層也有顯著的下降。 更讓人驚訝的發現是:40-49歲的婦女是最少使用荷爾蒙的族群,而她們的乳癌發生率在這段期間的確也沒有發生不尋常的變化。 研究人員表示,荷爾蒙療法會促進乳癌腫瘤的生長,當這個刺激因素被移除後,乳癌的發生率自然會下降;且乳癌發生率至今仍不斷在下降,可見停用荷爾蒙對健康的影響是持續的。 資料來源:臨床腫瘤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
骨質密度胡亂測   衛生署放任不管
2010.11.15
骨質密度胡亂測 衛生署放任不管
健保局將於12月起更改骨質疏鬆藥物的給付規定,新增需使用DXA(雙能量骨密度檢測儀)檢測結果達骨質疏鬆(T值-2.5以下)才給付藥物,第二線藥物需達-3才給付。此項變革引發醫界反彈,提出許多對於骨質密度檢測儀器的質疑,例如臨床發現脊椎骨折多處的病患,骨質密度檢測結果卻是正的;國內兩百多台DXA,只有一百台通過國際認證。 骨密檢測儀器準確度的問題受婦女團體詬病已久,2008年台灣女人連線與各地婦女團體於全台各地進行台灣骨質疏鬆防治政策檢視,發現骨質密度檢測儀器問題重重,一位婦女可能在衛生局/所做超音波骨密檢測結果是骨質疏鬆,隔天做另一台超音波變成骨質不足,到醫院做DXA結果卻正常!因此台灣女人連線與各地婦女團體集結檢視成果,拜會衛生署署長,希望衛生署能針對骨質疏鬆檢測的亂象作具體規範。 根據WHO的標準,骨質疏鬆的診斷應以DXA檢測,以美國20-29歲健康白人婦女的骨質密度作為參考值,骨質密度比參考值低2.5個標準差即稱為骨質疏鬆。但國內普遍用來測量骨質密度的超音波骨密檢測儀沒有公認的骨質疏鬆標準、沒有具公信力的參考值、機器未經校正,但衛生署對超音波骨密儀的審核僅有儀器的安全性、反覆測量的誤差值,不管儀器內骨質密度標準如何設定、參考值為何、是否經校正。衛生署在儀器把關上失職,檢測失準可能造成的醫療浪費、不必要的恐慌與焦慮,卻是由婦女來承擔! 台灣女人連線屢次與衛生署反應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器的管理問題,衛生署的回應為超音波僅是初步篩檢的工具,需到醫院去使用DXA檢測才能確診。如今連DXA的準確性也受到質疑,擔憂自身骨質健康的婦女該何去何從? 此次健保對骨鬆藥物給付的改革,凸顯了我國骨質密度檢測的重大缺失。台灣女人連線呼籲,衛生署應儘速重新檢討骨質密度檢測儀器的審核標準及相關規範,包括訂定台灣本土骨質密度參考值、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測儀器及DXA的管理規範,不要再讓女人面對混亂失準的檢測結果,陷於無所適從的處境! (台灣女人連線撰稿)    
+ read more
孕婦吃止痛藥,恐傷男嬰生育力
2010.11.10
孕婦吃止痛藥,恐傷男嬰生育力
來自芬蘭、丹麥與法國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孕婦單獨或混合服用一般溫和止痛藥,產下隱睪症男嬰的機率將會大增,懷孕4到6個月時尤其是高危險期。隱睪症恐導致精子品質不良,增加男嬰日後罹患睪丸癌風險。   醫師通常會告訴孕婦應避免服用藥物,然而諸如阿斯匹靈、撲熱息痛(paracetamol)與布洛芬(ibuprofen)等溫和止痛藥,在某些情況下被認為是安全的。據調查,西方國家半數孕婦服用藥性溫和的止痛劑。   這項研究對兩組婦女進行調查,一組在丹麥,受測婦女為834人;另一組則在芬蘭,受測婦女達1463人,她們被詢問懷孕期間使用藥物的情形,而她們的男嬰則在出生時接受隱睪症檢查。   援助該研究的丹麥與法國科學家也曾進行老鼠研究,結果發現母鼠在胎兒器官成形的懷孕關鍵時期服用止痛劑,其產下的公鼠有男性荷爾蒙睪丸酮不足的問題。這表示這類止痛劑也是內分泌干擾物,即所謂的「環境荷爾蒙」,是造成男性生殖力下降的元凶之一。   這項人體研究顯示,孕婦同時服用1種以上止痛劑,產下隱睪症男嬰的風險,要比沒有服用止痛劑的孕婦高出7倍。懷孕4至6個月的孕婦是高危險群,在此期間服用任何止痛劑,男嬰罹患隱睪症的風險將倍增,服用布洛芬或阿斯匹靈可能增加4倍,若混用1種以上止痛劑,這類風險更將增加高達16倍。但在懷孕首3個月及第7至9個月時,單獨服用1種止痛劑,並未發現造成影響。   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丹麥哥本哈根國王醫院醫師拉弗斯說,孕婦或想服用止痛劑減輕疼痛,但站在生物學家立場不會建議她們如此做,「因此我們呼籲孕婦用藥前徵詢醫師」。研究發現刊登於「人類生育」期刊上。   英國皇家藥劑師協會的帕特認為,上述研究顯示止痛劑對胎兒發展的影響,但仍須進行進一步研究,以確定止痛藥對男性生育能力的影響程度。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報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