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4
到底要隔多久再生下一胎?
兩胎之間到底應該要隔多久呢?關於這個問題,在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華盛頓大學早產研究中心的研究員Emily
DeFranco博士指出,兩胎之間相隔時間的長短將影響下一胎胎兒的健康和早產的機率。這份研究結果顯示:
-兩胎間隔時間少於6個月,下一胎於35週內早產的機率約提高41%。
-兩胎間隔時間介於6到12個月,下一胎發生早產的機率約提高14%。
-兩胎間隔12到18個月,對下一胎沒有顯著的影響。
根據上述的結果,DeFranco博士表示,兩胎之間相隔時間過短會增加早產風險的原因,在於母體缺乏足夠的時間從上一次的生產中回復到可以提供胎兒足夠養分的狀態。因此,DeFranco博士建議,兩胎之間至少應該相隔12個月,尤其是曾經有過早產經驗的婦女更應該注意,以降低下一胎再次發生早產的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婦產科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read more
2008.04.09
「孕」動安全又有益!
與一般傳統認為孕婦應該盡量少動的觀念相反,美國的專家表示,「孕婦不但應該持續運動,甚至應該進行重量訓練」。
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讓孕婦的體重按照一定的比例成長,預防懷孕期間可能產生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現象,並且可能幫助縮短分娩的時間長度。而透過溫和的、頻繁的運動,準媽媽們也能夠在不傷害自身與胎兒的前提下,維持自身的健康與體適能。
甚至一般直覺認為孕婦應該盡量少碰的重量訓練,研究也顯示對於孕婦幾乎沒有害處。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的James
Pivarnik博士建議準媽媽們可以將重量訓練的內容修正,進行重量較輕、次數較多的訓練計畫,每組動作之間的休息時間拉長,並在訓練時注意維持正常呼吸。進行訓練時,也務必請健康專業人員協助照看。
Pivarnik並強調,雖然運動對孕婦們基本上是有益的,運動內容仍應諮詢醫療照護人員,以確定運動的安全性,並針對每個準媽媽不同的體力限制和健康需求進行設計。準媽媽們運動時,需特別注意身體的變化,特別是陰道出血、抽痛、極端噁心、輕微暈眩、頭痛等,一旦有這些狀況發生,應該要立刻尋求醫師的協助。另外,某些特別容易產生撞擊的運動(例如滑水),準媽媽們還是要避免。
生產之後的媽媽們,可以依照懷孕期間運動的強度以及分娩時的強度來設計產後運動。一般來說,懷孕期間較常運動的媽媽,生產後很快地就可以恢復原有的運動量。然而如果媽媽們想要減去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則必須繼續加強運動量並節制卡路里的攝取。
+ read more
2008.04.01
男嬰的高死亡率是生理因素
美國賓州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根據1751-2004年來自3大洲15個國家的數據發現,在已開發國家中男嬰的死亡率較女嬰高,而這個性別差異在1970年代時達到高峰,當時男嬰的死亡率比女嬰高出將近30%。
這個差距隨著如剖腹產、新生兒加護中心等醫學的進步而逐漸縮小。尤其新生兒加護中心所帶給男嬰的益處遠大於女嬰,因為研究發現男嬰早產的機率較女嬰高出60%,因此較容易受早產的併發症所苦。且男嬰的免疫系統較虛弱,容易受到感染。此外,由於男嬰的頭型和體型較大,死亡率和生產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較高。而過去幾年來醫療科技與服務的進步,則大幅降低了這些因子對新生兒的影響。
這份研究的其中一位研究員Eileen
Crimmins表示,許多數據皆指出各個年齡層的男性死亡率都較女性高,一般人將此歸因於行為因素。但是在嬰兒時期,行為尚不足以成為影響因子,因為初生嬰兒的行為還未有明顯的性別差異。這也是這份研究的發現:男嬰的高死亡率其實是生理因素。
資料來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read more
2008.03.28
人工流產與道德信仰之爭議
美國婦產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於2007年11月公布了一份醫師職業倫理規範,其中明白指出當醫師因本身道德、信仰或其他因素而反對或不願意進行人工流產、緊急避孕或其他相關手術時,醫師有義務在最短的時間內轉介求診者給有能力、有意願提供該服務之醫師。
美國布希政府卻於日前針對此一規範提出批評,表示很多合乎標準、訓練有素的醫師可能會為了堅持他們的道德信仰或倫理標準,而不願意進行人工流產手術,但卻會因此無法更新醫師執照。
ACOG的發言人Greg
Phillips表示,如果因為醫師不願提供人工流產手術,而被拒絕更新執照的話,是違反聯邦法的。也就是說,「醫師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與否」並不會列入考核項目,因此,自然沒有布希政府所提出之疑慮。研究人員並強調,醫師在職業倫理上應該為求診者提供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若自身無法或不願意進行時,當然必須轉介給其他醫師。
+ read more
2008.03.11
HRT新發現
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在2002年7月時喊停,因為研究在進行5.6年後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HRT)會提高女性罹患乳癌、心臟疾病等的風險。但是,最近WHI的後續研究,針對其中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女性,有了新的發現。
這份後續的追蹤研究總共包含將近1萬6千位曾經參與WHI計畫的婦女,在WHI計畫停止後,仍持續追蹤至2005年3月,以檢視停用荷爾蒙療法的風險和益處。結果發現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婦女若停止使用的話,心臟疾病、中風、血凝塊的風險會在三年內降低至平均值,但是罹患癌症的風險並未明顯降低,也就是說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依然較平均值高,但是與服用荷爾蒙時相較,仍舊是較低的。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無法判定停用荷爾蒙而罹患乳癌的婦女,是因為停止使用荷爾蒙、還是先前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就已發展出癌細胞。但是,這份後續追蹤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了WHI的研究結論,也就是荷爾蒙療法不應該被用來預防任何疾病,而女性在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後,應該要更注意後續的篩檢預防工作,例如,乳房攝影檢查。
有關單獨使用雌激素的後續研究,目前尚未有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08.03.03
HRT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益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女性身上的發生率較高,許多研究試圖以雌激素來解釋這樣的現象,但是至今仍未有定論。先前也有一些觀察性的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可以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是,最近有一篇研究分析了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數據,卻發現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更年期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HRT)能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總共包括超過2萬7千位50-79歲的更年期婦女,這些婦女被分為三組:使用複合式荷爾蒙、單獨使用雌激素和使用安慰劑的婦女,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時記錄婦女罹患關節炎的狀況及其嚴重程度,隨後每年追蹤一次,平均追蹤了6年。結果發現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並不會影響其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或嚴重程度。而有關於荷爾蒙療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這是目前唯一一份有服用安慰劑的婦女當作對照組的試驗。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護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and
Researc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