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男嬰的高死亡率是生理因素
2008.04.01
男嬰的高死亡率是生理因素
美國賓州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根據1751-2004年來自3大洲15個國家的數據發現,在已開發國家中男嬰的死亡率較女嬰高,而這個性別差異在1970年代時達到高峰,當時男嬰的死亡率比女嬰高出將近30%。   這個差距隨著如剖腹產、新生兒加護中心等醫學的進步而逐漸縮小。尤其新生兒加護中心所帶給男嬰的益處遠大於女嬰,因為研究發現男嬰早產的機率較女嬰高出60%,因此較容易受早產的併發症所苦。且男嬰的免疫系統較虛弱,容易受到感染。此外,由於男嬰的頭型和體型較大,死亡率和生產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較高。而過去幾年來醫療科技與服務的進步,則大幅降低了這些因子對新生兒的影響。   這份研究的其中一位研究員Eileen Crimmins表示,許多數據皆指出各個年齡層的男性死亡率都較女性高,一般人將此歸因於行為因素。但是在嬰兒時期,行為尚不足以成為影響因子,因為初生嬰兒的行為還未有明顯的性別差異。這也是這份研究的發現:男嬰的高死亡率其實是生理因素。     資料來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read more
人工流產與道德信仰之爭議
2008.03.28
人工流產與道德信仰之爭議
美國婦產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於2007年11月公布了一份醫師職業倫理規範,其中明白指出當醫師因本身道德、信仰或其他因素而反對或不願意進行人工流產、緊急避孕或其他相關手術時,醫師有義務在最短的時間內轉介求診者給有能力、有意願提供該服務之醫師。 美國布希政府卻於日前針對此一規範提出批評,表示很多合乎標準、訓練有素的醫師可能會為了堅持他們的道德信仰或倫理標準,而不願意進行人工流產手術,但卻會因此無法更新醫師執照。 ACOG的發言人Greg Phillips表示,如果因為醫師不願提供人工流產手術,而被拒絕更新執照的話,是違反聯邦法的。也就是說,「醫師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與否」並不會列入考核項目,因此,自然沒有布希政府所提出之疑慮。研究人員並強調,醫師在職業倫理上應該為求診者提供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若自身無法或不願意進行時,當然必須轉介給其他醫師。
+ read more
HRT新發現
2008.03.11
HRT新發現
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在2002年7月時喊停,因為研究在進行5.6年後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HRT)會提高女性罹患乳癌、心臟疾病等的風險。但是,最近WHI的後續研究,針對其中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女性,有了新的發現。 這份後續的追蹤研究總共包含將近1萬6千位曾經參與WHI計畫的婦女,在WHI計畫停止後,仍持續追蹤至2005年3月,以檢視停用荷爾蒙療法的風險和益處。結果發現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婦女若停止使用的話,心臟疾病、中風、血凝塊的風險會在三年內降低至平均值,但是罹患癌症的風險並未明顯降低,也就是說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依然較平均值高,但是與服用荷爾蒙時相較,仍舊是較低的。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無法判定停用荷爾蒙而罹患乳癌的婦女,是因為停止使用荷爾蒙、還是先前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就已發展出癌細胞。但是,這份後續追蹤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了WHI的研究結論,也就是荷爾蒙療法不應該被用來預防任何疾病,而女性在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後,應該要更注意後續的篩檢預防工作,例如,乳房攝影檢查。 有關單獨使用雌激素的後續研究,目前尚未有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HRT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益
2008.03.03
HRT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益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女性身上的發生率較高,許多研究試圖以雌激素來解釋這樣的現象,但是至今仍未有定論。先前也有一些觀察性的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可以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是,最近有一篇研究分析了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數據,卻發現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更年期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HRT)能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總共包括超過2萬7千位50-79歲的更年期婦女,這些婦女被分為三組:使用複合式荷爾蒙、單獨使用雌激素和使用安慰劑的婦女,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時記錄婦女罹患關節炎的狀況及其嚴重程度,隨後每年追蹤一次,平均追蹤了6年。結果發現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並不會影響其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或嚴重程度。而有關於荷爾蒙療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這是目前唯一一份有服用安慰劑的婦女當作對照組的試驗。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護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and Research)
+ read more
男性對胎兒的影響
2008.02.29
男性對胎兒的影響
  懷孕期間母體因接觸有毒物質或暴露在不良環境下,可能對胎兒所造成的影響,一直都是醫學界研究的重點之一。不過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的並不只限於來自母體的因素,男性接觸有毒物質也會對胎兒產生負面的影響,而且這些影響是有可能遺傳的。   在一場由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ancement Science)所主辦的,名為「重新檢視父親與胎兒」(The Father and Fetus Revisited)的跨領域論壇會議中,許多研究發現,男性若暴露在含有潛在有毒物質之環境,或使用治療性或休閒性的藥物,都有可能對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整體來說可能使新生兒體重過輕、增加幼兒癌症發生的機率以及各種發展上、行為上與內分泌方面的異常;其中抽煙有可能會增加脊柱分裂(spina bifida)與顎裂(cleft palate)的風險,而喝酒則和心臟疾病有相關性。且這樣的影響效果甚至可能是持續數代的。   我們的社會長久以來將胎兒的健康單獨視為母親的責任,這顯然不是正確的概念。
+ read more
懷孕婦女應注意甲狀腺症狀
2008.02.18
懷孕婦女應注意甲狀腺症狀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醫學資料顯示,懷孕期間若發生甲狀腺機能減退的狀況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流產、妊娠性高血壓、早產、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生長障礙等問題。然而,典型的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狀幾乎和懷孕時所出現的症狀相同,例如,容易疲勞、便秘、痙攣、掉頭髮,而且會怕冷、皮膚乾燥、體重增加、失眠等,使婦女很有可能會因此忽略甲狀腺疾病的警訊。因此,美國臨床內分泌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和美國臨床生化學會(National Academy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建議懷孕婦女和有計畫要懷孕的婦女,應該要進行甲狀腺檢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