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5.13
再次證實糖尿病藥物提高骨折率
再次證實糖尿病藥物提高骨折率2008/5/13
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中,其中有一類藥物稱為「胰島素抗敏劑」,統稱為「Glitazones」類藥物,目前普遍使用的包括:GSK藥廠的梵帝雅膜衣錠(Avandia)和武田製藥的愛妥糖錠(Actos)。最近一份研究再次發現,使用此藥物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這份研究所分析的數據來自於英國一個超過五百萬人的資料庫。真正納入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則是其中1,020位初次被診斷出骨折的糖尿病病患,對照組則包括3,728位沒有骨折病史的糖尿病病患。研究人員控制了年齡、性別、骨折原因、吸菸史、身體質量指數等變因,並將第一型糖尿病病患、有酗酒和癌症病史的病患排除在外。
結果發現,骨折的風險會隨著藥物使用的時間長短和不同種類的藥品而有所改變,平均來說,使用Glitazones類藥物超過一年的病患,骨折的機率較使用其他藥物的人高2.4倍。而骨折率的提高在肱骨並不明顯,但是在脊椎骨、髖骨、手腕關節、手臂前臂都明顯的提高。
先前亦有研究發現「Glitazones」類藥物會提高骨折風險,但此現象僅發生在女性身上,這份研究的結果則發現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有可能提高2-3倍的骨折風險。除此副作用之外,還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相關新聞:糖尿病藥物提高骨折率、女性用藥又亮紅燈
+ read more

2008.05.08
骨鬆藥物提高心率不整風險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發現,由默克藥廠(Merck)所生產,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福善美錠」(英文品名:Fosamax),可能會提高女性心率不整的風險。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Susan
Heckbert博士表示,有使用此類藥物之婦女,在罹患心率不整的風險上比未使用過的婦女約提高86%。不過,Heckbert博士同時也認為總體上來看,此藥物減緩骨質疏鬆和降低骨折率的益處,大於心率不整的風險,因此,現階段不應停用此種藥物。
英國國家臨床卓越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目前在考慮未來將正式建議,除非患者具有骨質掃瞄方面的資料,顯示其骨質流失情況相當嚴重,否則對於此類藥物應盡量避免給予75歲以下之患者。此外,現今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種類很多,患者若擔心藥物使用的副作用,可以和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08.04.25
女人,不該憤怒嗎?
這可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實了:在工作的場所,當男性發飆時,人們多半抱持著正面的態度;但若是女性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卻會被當作是能力不足。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Victoria
Brescoll與西北大學的Eric
Uhlmann教授針對這樣的現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無論原來的職位是什麼,任何表現出情緒的女性都可能會因此失去她的工作地位,或是讓她的工作能力受到質疑,而影響她的薪資。
在這份研究中,研究人員請男女演員扮演求職者,並將求職過程拍攝成錄影帶,受試者必須在觀看錄影帶之後做出職業表現的評鑑,例如,該給多少薪水、可賦予多少責任、可勝任什麼職位等。實驗的結果呈現相當一致的結論:不管受試者是男性或女性都一致認為,與憤怒的女性求職者相比,一個憤怒的男性求職者應該得到較高的工作地位、較多的薪水,且對其工作表現也有較高的期待。而當求職者出現悲傷的情緒時,上述的差異大多變的不明顯,唯獨「薪資」仍是男性較高。但是,若男性求職者試圖解釋他們的情緒反應,受試者反而對他會有負面的印象,因為認為這是一種軟弱的行為。相反的,受試者對女性的解釋行為多半是可以接受的。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這份研究結果符合了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性別角色的期待,男性是陽剛的,可以表現憤怒、生氣等情緒,相反的,女性若憤怒,就會被解讀為情緒化。其實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這些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都會無形地限制人的發展,真正重要的是要跳脫性別角色的框架,讓自己自由的發展。
資料來源: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
+ read more

2008.04.21
拉子健康 要妳/你知道
女同志健康行為調查報告
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2007年12月公佈臺灣第一份的女同志健康行為調查報告。台北市女權會於2007年七月至九月間以網路問卷方式,針對臺灣女同志社群的健康行為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含女同志的「婦科醫療」、「安全性行為」、「生育」與「心理支持與老年規劃」等項目。此次調查共有1523份有效樣本,問卷結果勾勒出台灣女同志社群的健康行為及現況。以下為女權會調查的結果與建議。
一、醫療系統服務不友善,醫療照護人員缺乏敏感度
調查指出女同志社群的就醫滿意度未達30%,其中28.2%的受訪者願意向醫護人員告知性傾向,而也有受訪者曾因性別氣質在就醫時造成困擾,顯示台灣現行的醫療系統對女同志並不友善。再者,訪問者中僅有8.7%的受訪者做過婦癌篩檢,曝露了女同志社群對於健康預防的資訊不足。
二、安全性行為的宣導不足
女女之間的性行為,若沒有採取安全措施,經由體液、血液也有感染性傳染病的危險。但在調查中,受訪者僅有5.5%會使用保險套或指套;而口交時確實會使用保險套或口交膜者,僅占1.4%。因政府積極宣導的安全性行為大多針對異性戀性行為和男同志間的性行為,使得女同志對於安全性行為的觀念急需建立。
三、女同志親權關係無保障
在調查中,未來想要有小孩的女同志占了66.5%,但目前社會對同志的污名嚴重影響女同志生育的意願。且台灣的社會環境並無對女同志生育的支持系統,也缺乏女同志親權的法令保障,女同志生育被迫承受高度的風險。
四、需建立心理支持系統
女同志面臨多方的生活壓力,調查中曾使用諮商或輔導機構的比例占18.6%;且50%以上希望能夠找女性或女同志心理諮商師,政府應當針對女同志族群提供相關的諮商輔導服務。
五、同志老年生活的福利制度
數據顯示會擔心未來老年生活的受訪女同志占64.9%,其中90%的受訪者認為理財投資是養老的重要規劃,並最希望獲得老年同志的健康照護資訊。因目前社會的老年制度多以異性戀為主,未將老年女同志加入老年政策之中,使女同志社群對於老年安養十分憂心。
台北市女權會希望藉由這份女同志健康行為調查報告,喚起女同志社群對於自身健康、醫療權益的重視。同時,更希望拋磚引玉,讓大眾、醫療人員、政府更進一步認識女同志的健康、醫療照護需求,並期許專家學者多進行女同志健康的相關研究。以下提供幾點建議,期盼政府及醫療體制能夠共同積極創造對性別多元族群友善的支持環境與服務。
1.
醫療系統需提升服務品質,加強培育醫療照護人員的性別平等教育,提供相關的診療需求與方針。同時也應鼓勵相關研究,提倡符合女同志族群照護需求的服務與福利制度。
2.
政府應落實多元家庭政策綱領,修法認可女同志伴侶的配偶關係,以及保障其與子女的親權;並積極創造同志友善空間與社區,讓社會逐漸打開多元的性別視野。
3.
政府應與心理諮商、輔導機構合作,將性別多元文化納入諮詢輔導培育的課程,使其具備性別敏感度與觀點的服務。
4.
政府應規劃保障老年同志生活的福利政策,並積極宣導現階段的政策措施,使女同志社群了解可享的福利。
詳細報告內容請見「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 read more

2008.04.18
非適應症藥物使用需要強力的監督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於日前發佈了一份關於非適應症藥物管制的指引,指引中將現行的規範放寬,此舉將使藥商能針對尚未核准的適應症進行更大規模的行銷。對此,於史丹佛預防研究中心任職的Dr.
Randall Stafford表示反對此一建議。
嚴格上來說,若藥物有新的適應症,必須按照新藥審核的程序,進行臨床試驗、並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可。然而現在的狀況要求藥商不能公然地行銷非適應症藥物,因此,藥商便時常透過給予醫師一些教育資料,通常是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來行銷「非適應症藥物」。但是要進行上述動作有一個前提,就是藥商必須提交相關資料至FDA,以獲得FDA對非適應症方式使用的核准,但是FDA對這項規範的執行並不徹底。而FDA新頒佈的指引則將上述的限制取消,讓「非適應症」用法的行銷規範回歸到藥商自律。
Dr. Randall
Stafford指出:「非適應症藥物」使用的問題,在於有些醫師在沒有強而有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證明下,便將這類的使用方式當作第一線用藥。因此,對於非適應症藥物的使用必須有更好的評估方法以及使用規範,而非取消所有限制。政府也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鼓勵醫師應立基於實證基礎上開立藥物,並要求藥廠提供更多客觀有效的科學實證,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08.04.16
自然荷爾蒙非安全有效的保證
最近許多研究紛紛發現荷爾蒙療法(HRT)會對女性健康造成風險,使許多婦女開始試圖尋找其他的替代療法,例如藥草或飲食療法等,其中一個引起女性興趣的便是所謂的「生物荷爾蒙」(BHRT,
Bio-identical Hormone),也就是「自然荷爾蒙」。
此療法受矚目的原因,在於藥商宣稱其使用的是天然荷爾蒙,使許多女性認為此療法較過去的荷爾蒙療法安全,但是這樣的說法其實未經科學證實。此外,由於醫師可以開立自然荷爾蒙的處方簽,一般藥局也可以買到,民眾便認為自然荷爾蒙是安全有效的。
美國國家婦女健康組織(NWHN)已經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接觸多年,希望FDA可以更嚴格的管制自然荷爾蒙。在2008年初時,FDA終於表示,藥商宣稱「自然荷爾蒙是安全有效的」這種說法是未經醫學證實的,且是誤導消費者的。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