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11.14
醫學研究應公開其經費來源
在2005年5月17日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刊載了一篇有關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研究報告,雖然這份研究的結果和方法經檢驗是有其可信度的,但是因為研究人員並沒有在研究中公開其與藥廠的關係,最後導致其研究人員必須在同期刊中刊載道歉聲明。
這份原始研究的目的是要檢視幾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見備註)是否會影響罹患癌症的風險;而這篇研究引起爭議的地方在於,此研究團隊和製造A藥的藥廠已經有過協議,在任何研究出刊前都必須先讓該藥廠檢閱,因此,這篇研究在尚未發表前就已經讓A藥的藥廠閱讀過;但是,B藥的藥廠因為和此研究團隊沒有此類的協定,因此便沒有看過這份報告,而研究人員在投稿期刊時,也沒有和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的編輯人員說明其團隊與藥廠間的協定和關係;此外,此研究團隊也沒有表明C藥的藥廠贊助了25,000美元當作研究人員訓練費。
此研究團隊來自於美國很有權威的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醫學中心非常重視這次的事件,也立刻著手規劃有關研究與藥廠間利益衝突的相關訓練課程;而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在2006年7月12日即發表一項更嚴格的規範:所有研究的作者投稿前,必須在原稿的Acknowledgement部分說明所有可能有利益衝突的因素,以促進研究的透明化及鼓勵研究者公開研究資訊。
備註:
A藥:英文藥名:Humira;中文藥名:亞培(成分:adalimumab)
B藥:英文藥名:Remicade(成分:infliximab)
C藥:英文藥名:Enbrel(成分:infliximab)
+ read more

2006.11.06
口服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一篇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文獻分析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藥會大幅增加更年期婦女得乳癌的機率,特別是在懷孕前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但是,即使把這些研究結果整合起來、全部呈現,許多婦女仍然無法警覺到口服避孕藥對健康的風險。
這份文獻分析總共包括34份有關口服避孕藥的研究,參與者為1980年後的更年期婦女或是50歲以下,但曾經診斷出乳癌的女性。研究人員在分析文獻時發現一個趨勢,那就是在懷孕期前服用口服避孕藥和更年期罹患乳癌的機率是有關係的;過去23份研究中,有21份的結果都顯示,懷孕期前使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44%的乳癌罹患率。
在2005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將口服避孕藥列為第一級的致癌物質,但是,女性還是一直被告知口服避孕藥是很安全的,顯見在口服避孕藥的風險、病患對此的認知及醫生應提供的資訊,這三方面有很大的落差;因此,醫師應該要告知病患口服避孕藥的風險,而且要以確定、清楚的口吻告知病人,不能用猶豫不決、模稜兩可的語氣;女性有權利獲知完整、充分的資訊。
+ read more

2006.11.02
誰來保障女性用藥者的安全?
流行病學和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裡,一篇研究指出,在歐洲的藥物臨床實驗研究中,儘管研究人員已聲明服用藥物後的療效會有性別差異,但由於女性一直被排除在藥物臨床試驗外,因此缺乏足夠的研究證據來進一步瞭解性別差異這個現象,這是很令人擔憂的。例如,從1990到2002年間,總共有117個與HIV藥品有關的臨床試驗,其中只有一篇報告有包含性別分析,這樣的比例並不能足以提供完整的資訊,讓用藥者瞭解藥物對不同性別的人有什麼潛在的影響力。
研究人員更進一步指出,歐盟醫藥品管理局(EMEA)是負責核准藥品和監督臨床試驗的單位,但是在臨床受試者的性別比例上,他們卻沒有擬定出任何指導手則或規範;歐洲在這方面的腳步,必須要趕上美國,在美國是有明文規定臨床試驗必須要包含一定比例的女性受試者,連在生育年齡的女性也不例外,如此一來,藥物在不同性別、年齡的人身上的反應和療效才能正確地被評估。
若女性一直被排除在藥物的臨床試驗外,那麼任何和女性有關的藥品資訊就會一直被忽略,例如,藥物的劑量、副作用等;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透過越來越多的研究讓女性在臨床試驗中的比例能提高,他們也呼籲歐盟醫藥品管理局對此應嚴格把關,才能確保女性用藥者的安全。
+ read more

2006.10.14
美FDA有確保人民的健康嗎?
這幾年來,由於接二連三的新藥下架事件,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核准新藥的信用被質疑。因此,在2004年FDA委託醫藥研究院(IOM)對於藥物安全系統作一個評估,報告在九月中旬出爐。根據報告,FDA因為財務不足、文化、組織結構的問題以及賦與的公權力糢糊不清,目前無法保障新藥的安全性,為確保用藥安全,FDA必須有重大改革。
報告中主要的建議如下:
1.
任何處方藥在核准上市後的兩年內,其包裝要包含一個符號標示,告知病人用藥安全的整體性並未完全確立。
2. 新的處方藥在上市的兩年內,不得對消費者做直接廣告。
3. FDA在新藥核准後的5年內必須再評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4. 加強FDA對藥廠處分的公權力。
5. 藥廠必須將其所贊助、或主辦的臨床實驗登錄在FDA的資料庫中,以便民眾及健康照護者取得。
6. FDA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和藥產業不得有潛在的利益衝突。
7. FDA的局長任期為6年,以維持局內的穩定性。
隨後,十月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社論指出,IOM的報告是關鍵性的,並建議國會議員優先落實報告中的建議。
+ read more

2006.09.18
肥胖的女性較易得非過敏性氣喘
一篇發表在胸腔期刊(Chest)的研究發現,肥胖的女性比肥胖的男性更容易有非過敏性氣喘。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要瞭解性別、過敏的家族史和BMI值、氣喘之間的關係,分析的樣本為86,144位加拿大成人;研究結果發現肥胖的女性得非過敏性氣喘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85%,而肥胖的男性只高出21%;此外,BMI值每升高一個單位,女性得非過敏性氣喘的風險便會上升6%、男性則上升3%。
之前已經有研究指出非過敏性氣喘和肥胖是有相關性的,這份研究則進一步發現這個相關性在不同性別的人身上發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 read more

2006.09.15
雌激素含量低容易得關節炎
一份發表在關節炎與風濕症期刊(Arthritis and
Rheumatism)的研究指出,中年婦女體內雌激素的含量低和膝蓋關節炎的發生率是有關係的。
這項研究是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參與者是842位女性,其中75%正好處於停經前期,11%已有骨關節炎;每一年得骨關節炎的人數都會增加3.2%;研究發現:這些得骨關節炎的女性,她們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比沒有關節炎的女性低了15%;而且,這些有膝蓋骨關節炎的女性,在她們月經早期時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也較低。
女性得關節炎的比例一直比男性高,研究人員推測這有可能和性荷爾蒙和女性更年期有關;這項研究正式檢視與探討女性荷爾蒙在關節炎的發生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但是研究人員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表示荷爾蒙療法能預防骨關節炎,因此也不表示醫師應該要建議患者進行荷爾蒙療法。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