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RU-486會引起細菌感染?
2005.12.01
RU-486會引起細菌感染?
目前為止,美國加州共有4名健康的年輕女性在使用RU-486後,因出現致命性的細菌(Clostridium sordellii)感染而死亡。11月份的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刊登了一篇相關研究報告,增加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對於管制RU-486的壓力。 1992年已有科學家指出人工流產藥物RU-486容易降低婦女對於細菌的抵抗力。2000年9月,FDA核准Mifeprex(俗稱RU-486)及必須同時服用的misoprostol上市,並有強烈警告標示,之後也有更新增加其它併發症的警告。 根據期刊的報告,RU-486自上市以來出現過5起死亡病例,其中4起是因為Clostridium sordellii細菌感染,佔了全部使用者的10萬分之1。這些因Clostridium sordellii細菌感染而死亡的婦女通常是在服用RU-486及misoprostol後,數日內出現腹部疼痛及大量出血的情形,與一般細菌感染不同之處在於,這類型的細菌會在體內繁殖並排出毒素,而病患卻不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Dr. Michael F. Greene表示,並無任何證據表示此種感染與RU-486的直接關係,因為也有可能是使用不當、特別體質或其它外在因素導致感染的發生。此外,10萬分之1的死亡率事實上是非常低的,因此Dr. Greene認為RU-486其實是很安全的藥物。 領導這項研究報告的Dr. Marc Fischer表示,因為RU-486能夠讓婦女帶回家自行服用,許多人可能從中得到錯誤的訊息,以為這個藥物不會有併發症而因為忽略而錯過治療時機。此外,報告中也建議醫師如發現病患的心律加快、白血球增加、紅血球過高、或低血壓的情形要特別注意。有專家建議在給婦女RU-486時,同時也讓她們服用抗生素,但FDA並不贊成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美國許多保守或反墮胎團體一直以來都不斷給FDA壓力,要求禁止RU-486上市。除此之外,像事後避孕藥是否該開放成可以直接在藥局購買的非處方籤藥物,也飽受保守團體的反對壓力。美國偏向自由派的民主黨領袖因此批評FDA不顧科學證明而將政治置於科學之上。 其實只要是關係到女性「不想生」的議題向來都有許多爭議,尤其是來自宗教團體的壓力。然而,如同聯合國在開羅所舉辦的人口會議中所聲明的,安全的人工流產應是屬於公共衛生議題、且實施人工流產的女性不應該被視為犯罪。如果想減少人工流產的發生,首要之務應是正視情慾存在的事實,加強安全性教育及保險套的使用,而非一味的要求禁慾或恐嚇的手段來制止人工流產的發生。
+ read more
改善女性健康可促進國家經濟  
2005.10.12
改善女性健康可促進國家經濟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表示,地球上每一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懷孕所引發的相關問題,而這其中有99%的死亡是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安全性行為、及安全的人工流產環境來避免的。一個女人的生活關係著她整個家庭的生活,如果國家肯在女性生育健康及男女平等的部分多投資一些,除了可以挽救生命之外,還能改善家庭狀況,進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2000年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曾公布數據表示,當時大約有529,000名女性死於懷孕或生產的相關問題,800-2000萬名婦女受傷或殘廢,大部分都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因此在2000年時,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召集全球各地的專家所訂定的8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中,有一項就是要在2015年時把這個驚人的死亡數減少四分之三。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也表示,另外還有一些性別不平等現象,如:女性受暴、不被鼓勵受教育、及人權問題等,也是亟需被注意。因為當女性受到完整的教育、有工作而且有一定經濟基礎、並有能力決定要用何種方式生養小孩時,才是對大家都有益處的。 除了生產的問題之外,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行政主任Thoraya Obaid也呼籲大家重視女性HIV/Aids的問題。她表示,世界上15-24歲的年輕女性罹患愛滋的比例是同年齡男性的1.6倍。在非洲,罹患愛滋病的女性大部分都是已婚婦女被配偶傳染。此外,發展中國家愛滋蔓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缺乏保險套的供給,例如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一個男人平均一年只能得到6個保險套來使用。Thoraya Obaid認為,要解決愛滋的問題,一定要從性教育及廣泛使用保險套等著手,而忠於性伴侶也要是雙方都同樣被要求才有用。  英國國家愛滋管理局(National AIDS Trust)的Deborah Jack補充說,女性無法保護自己免於愛滋傳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缺乏女人自己可以控制的避病方式。目前可決定要不要用保險套的權力仍在男性身上,如果男性拒絕使用時,女性也無法強迫他們。然而在發明出新的方式之前,當務之急還是要先增加殺菌劑及疫苗研發的募款,並多在教育方面用心。
+ read more
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增加乳房密度 
2005.09.24
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增加乳房密度 
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癌症管制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報導,服用荷爾蒙療法(雌激素+黃體素)兩年以上之婦女,乳房密度會增加,因此會影響婦女乳房攝影的結果,使得乳癌的風險提高。 這項研究是由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所做,分析了參與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16,000名婦女中的413位。發現服用荷爾蒙的女性,除了乳房密度增加而影響乳房攝影之外,比起服用安慰劑的婦女也較容易有不正常的攝影結果,女性及醫療人員應特別注意。
+ read more
女用睪丸酮素缺乏長期觀察 
2005.09.16
女用睪丸酮素缺乏長期觀察 
一般人都相信睪丸酮素(男性荷爾蒙)是影響女性性慾的關鍵。女性的卵巢會製造少量的睪丸酮素,但在更年期之後會逐漸減少。而切除卵巢等於少了50%的睪丸酮素。在2000年時,刊登在新英格蘭醫藥期刊上一篇由Shifren所指導的小型研究成果表顯示,卵巢被切除的女人,如果每日使用含300microgram的睪丸酮素貼片,可提高性慾、改善生活品質。之後也陸續有大型的研究出現,並有類似的結果。 美國寶僑公司(Proctor & Gamble)出產的Intrinsa就是一種女用的睪丸酮素補充貼片,去年在美國遭到食品衛生管制局(FDA)阻攔,原因是因為缺少長期的研究調查,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是否會有潛在的風險,目前並無任何研究可以回答。 雖然FDA不通過這種治療方式,但其實醫師並沒有因此停止以非適應症的方式開立睪丸酮素補充療法的處方籤。北美更年期協會因擔心女性使用睪丸酮素補充的方式來提高性慾有其風險,特別擬出一些指導方針來建議民眾及醫師:        1. 要開睪丸酮素給停經婦女時,必須先確定婦女性慾低落並非因為以下之原  因:沮喪、悲傷、感情出問題、生病、或是因為服用其他藥物的反應。        2. 不可為了增加身體瘦肌肉組織(lean body mass)、增加骨質密度、或治療更年期熱潮紅等原因使用睪丸酮素,因為並無任何證據顯示有效。        3. 盡量用塗抹的方式補充睪丸酮素,不要內服;此外也要同時補充雌激素。        4. 最重要的,是不管雌激素或是睪丸酮素,都盡量使用最低劑量,且越短期越好,因為目前並無長期的追蹤調查能證明長期使用是否會有副作用。
+ read more
疲勞的醫師表現跟喝醉酒的差不多 
2005.09.08
疲勞的醫師表現跟喝醉酒的差不多 
之前曾有針對實習醫師的研究,認為實習醫師行程太多太滿的話,犯錯的機率會提高50%,而發生重大醫療錯誤的機率也會高達22%。美國在2003年時更制訂一條法律,規定實習醫師每週工作時數不得超過80小時。 刊登在美國醫藥協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一項研究調查更呼應了之前的這個說法。這項新的調查發現,每週工作時數超過90小時的醫師,在模擬駕駛的測驗上,表現比每週工作44小時但有一點酒醉的醫師還糟。長時間工作的醫師因經年累月的疲勞,他們開車時的反應比稍微酒醉的醫師反應還慢,而且疲勞醫師發生車禍的可能性更是多出3倍。 這項研究的作者Todd Arnedt認為,醫師的精神狀況非常重要,因為直接影響到病患可能面對的潛在風險。他建議,在安排醫師看診時可考慮彈性工時,或者安排午睡的時間。
+ read more
[記者會]「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新聞稿)
2005.09.04
[記者會]「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新聞稿)
「處女迷思千年戳不破?!」 拋開處女魔 作自己身體的主人 日前王姓女子因婦產科內診導致處女膜破裂,因身心受劇烈創傷而向院方索取500萬元的賠償。其實類似的醫療糾紛在2003年年底也曾發生過:北市一婦產科黃姓女醫師,因業務過失破壞了患者的處女膜,被判刑6個月。更早在1999年時,一些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因為資訊不足,作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造成處女膜破裂,更引起媒體一陣騷動,並出現「6分鐘誤一生」的報導。這些事件除了顯示出醫病關係連最根本的溝通及尊重都出現問題之外,更凸顯了當女性健康碰上「處女膜」時的尷尬處境。但是在我們對這些事件的受害者深表同情時,卻忽略了躲在事件背後真正壓迫女性的的元凶——根深蒂固的「處女情結」迷思。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表示:基本上,處女膜的存在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作用,對於女性身體的健康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這層薄膜卻能夠在女性的心理造成如此巨大的約束及傷害,主要原因在於社會賦予它「神聖」的意義,讓處女膜凌駕女性本身的主體性,而成為女性最珍貴的東西,並藉此壓抑女性的情慾自主發展。 台北市女權會副秘書長張明怡也表示: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時至21世紀,從外籍配偶仲介公司的「處女品質保證」廣告;人造處女膜手術的出現,以及網路上一片一千元的處女膜,在在表現出這種壓迫女性的父權價值依然根深蒂固。追根究底,許多男人至今仍然視女人為自己所擁有的財產,而處女膜的「原封包裝」證實這個女人不是別人「用」過的「二手貨」。 立委黃淑英則認為「處女膜」對於男性與女性沒有實質的意義,但對於女性的身體卻會造成傷害與不便。許多女性因為怕破壞處女膜而不敢做內診、子宮頸抹片,直接影響到女性的健康。再者,處女膜情結還會造成女性在行動上的諸多不便,以衛生棉條為例,在國外,由於衛生棉條讓女性在經期時,擁有更多的行動自由,廣受女性的歡迎,而台灣女性卻因為「處女」情結而怯於使用衛生棉條。 衛生署病人安全委員會蔡宛芬委員認為:醫病關係簡單來說應該是一種伙伴關係,是互相信任與溝通的關係,病人有知的權利,而醫生有告知的義務。而這個事件從醫病關係的角度上,醫師並沒有盡到妥善告知及溝通;此外,當病人表示不舒服時醫師就應該停止當下的行為,而非只是一味要求病患不要亂動。但社會的「處女情結」觀念,的確也可能使男醫師面臨一個困境:到底要怎麼解釋才能讓婦女充分瞭解卻不會造成女性醫用者有性騷擾或歧視的感覺?由護理人員告知或內診書面說明書的方式來處理應該可避免此種難處。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謝卿宏醫師認為,這次事件其實也是醫療品質的問題。醫師也是人,如果在門診量大、看診時間太短的情況下,有些醫師態度不佳甚至出錯多少是難免的,但醫師自己本身還是要先學會道歉。針對此次事件,醫生應該顧及病人的感受,當病患感受不舒服時要尊重病患的感受,畢竟病人是有感覺的人,而非機器。此外,謝卿宏醫師也提到了醫師法第11條: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身為一位婦產科醫師,謝卿宏表示如果不做內診檢查就做治療行為並不完整、且如同是亂槍打鳥,如果病患拒絕內診,以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他會拒絕繼續該醫療行為、並建議病患退診。 此次事件再一次凸顯女性仍受傳統貞操觀念的箝制,因而造成其心理極大的傷害。事件中王女士長期生長在這種道德觀的社會結構之下,會因為自己的處女膜無故破損而心理受創,我們非常能夠理解,也深表同情。然而我們認為,事件背後真正的元凶其實是父權體制下千年戳不破的「處女情結」迷思。我們呼籲女性作自己身體的主人,更應以集體力量打破將女體商品化與壓抑女性情慾的枷鎖--「處女情結」。為了要戳破千年妖怪處女魔,我們發起台灣女性使用衛生棉條運動!鼓勵女性多使用衛生棉條,用具體行動拋開處女膜迷思 、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取回女性的身體自主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