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7.24
女性須小心!膽固醇過高恐提高乳癌風險
過去研究已證實肥胖與乳癌風險升高之間的關連性,而肥胖又會造成高膽固醇問題,因此也有研究推測,膽固醇在肥胖與乳癌中間連結關係的建立,扮演重要角色。
這樣的推測在近日一項於心血管前沿生物學會議所發表的英國研究中得到初步的證實,該研究發現當女性的膽固醇過高,罹患乳癌的風險是一般女性的1.64倍!
這個研究分析英國阿斯頓大學醫學院2000-2013年ACALM研究中,約664,159名女性的資料。在這些女性中,22,938位有高血脂症、9,312位罹患乳癌,研究分析發現,在其中530位得到乳癌的女性,她們體內的膽固醇都過高。
然,由於研究屬回溯性觀察性質,因此有其限制性,未來應朝此方向繼續深入研究,若未來確實建立高膽固醇與乳癌發生之間的相關性,將可進一步將問題轉向瞭解降血脂藥物Statins是否也能降低乳癌風險進行研究。
資料來源:心血管前沿生物學會議(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Biology Meeting)
+ read more

2014.06.16
子宮頸癌篩檢定期做比怎麼做要重要
子宮頸癌篩檢分為子宮頸抹片檢查、HPV檢測與兩者一起進行這三種方式,雖然針對哪一種篩檢比較容易偵測出細胞病變以及篩檢頻率的問題需要再細緻討論,但日前一項由美國麻州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所做的研究發現,多數子宮頸癌都發生在近期內沒有做篩檢的女性身上,因此認為要減少子宮頸癌應將重點放在強調增加篩檢的頻率,而非篩檢方法的選擇上。
根據研究顯示,兩種檢測方法一起使用可以偵測到最多的癌前病變,而雖然單獨子宮頸抹片檢查並非發現癌前病變的最好方法,但就目前美國篩檢指引建議每三年做一次的抹片檢查、以及每五年一次的雙測,抹片檢查是目前唯一已累積長期性資料,而且也證實能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的篩檢方法。單獨HPV檢測雖比抹片檢查偵測到癌前病變的比例來得較高,但在年輕女性身上出現偽陽性的比率卻也比較高。
因此研究認為提高女性參加子宮頸癌篩檢的人數,並追蹤女性持續定期接受篩檢的情形,將比選擇何種檢測方式來得更重要。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5.29
拒絕有害化學物質 乳癌遠離妳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大的健康隱憂之一,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國家,乳癌發生率偏高,排名位居世界前茅;以美國女性來說,有12.4%在其一生的某個時間點會發生乳癌。在台灣,國內乳癌每10萬人發生率則已由90年40.6人,99
年增至63.2人,10年間增幅高達56%,相當驚人。
乳癌的風險因子除了遺傳基因及其他生理、疾病因素之外,過去也已經發現日常會接觸到的化學物質是可能的致癌兇手,例如:酒精、菸害、荷爾蒙替代療法等,而最近美國麻州寂靜春天研究中心的新研究找出17種最容易導致發生乳癌的化學物質。
研究從可能導致囓齒動物發生乳癌的化學物質中找出102種女性也最可能接觸到的,再將囓齒動物暴露於這些化學物質的研究結果與人類乳癌研究進行比較。最後結果發現17種最可能導致女性發生乳癌的物質,其中包括有汽油、燃燒產生的化學物質—苯、丁二烯(車用燃料、菸害、燒焦的食物)、含有二氯甲烷的各種溶劑(工業脫脂劑、專業清潔與去汙劑)、阻燃劑、抗汙紡織品、荷爾蒙替代療法及飲用水副消毒的副產品等。
這項研究結果使得有毒化學物質與乳癌之間的關係開始獲得較多的重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將運用此結果在未來尋找乳癌病因相關的研究之中。研究也提醒女性可透過減少接觸前面所提到的物質與物品,以降低得到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環境健康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2014.05.07
歐洲議員呼籲歐盟會員國停止建議民眾施打HPV疫苗
4月2日歐洲議會議員Michèle
Rivasi針對HPV疫苗嘉喜(Gardasil)
在巴黎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嘉喜疫苗還是缺乏有效性證據,但在疫苗上市後的七年內,法國卻已有將近200萬的13-26歲年輕女性接受至少一劑的疫苗注射,且疫苗費用有65%是由社會保障體系補助,她亦質疑嘉喜疫苗的臨床試驗未依照科學規則進行,呼籲歐盟成員國在該疫苗完成足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之前,應停止建議施打疫苗。
在歐洲,許多18-24歲的年輕女性沒有任何疾病史卻突然得到嚴重的疾病,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接種疫苗後才發生,一名15歲少女在接種兩劑嘉喜疫苗後的數個月,她就因為出現多發性硬化症就醫住院,還短暫失去視力與行走移動能力。
在今年2月4日,法國總理歐蘭德宣布,癌症計畫目標在2021年前將擴大年輕女孩接種嘉喜疫苗的覆蓋率,引起許多弊端揭發者、研究者、醫師及專家的反對聲浪,Michèle
Rivasi議員也呼籲歐盟會員國應停止建議施打,各界反對的理由如下:
1.
子宮頸癌佔法國所有癌症的1.7%,已不再是大眾的主要健康問題。
2.
HPV疫苗僅對部分病毒感染有防護力—嘉喜疫苗只能預防6、11、16與18型;保蓓(Cervarix)則防16與18型,但在歐洲16、18型非常少見,且事實上,人類乳突病毒的類型至少有100種以上。
3.
到目前為止,尚無足夠證據顯示疫苗可以防止子宮頸癌的發生。
4.
HPV疫苗是含鋁佐劑,鋁經由注射進入體內到達腦部,並在腦部持續累積。目前已知有許多可能副作用出現,包括死亡、抽搐、昏厥、格林-巴利症候群、橫貫性脊髓炎、顏面癱瘓、慢性疲勞、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肺動脈栓塞、巨噬細胞肌筋膜炎、胰臟炎等。
5.
常規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偵測癌細胞的有效性已被證實。
6.
基於前述的風險,奧地利已不再將HPV疫苗列入疫苗接種時程、日本也不再建議施打該疫苗,在其他國家針對疫苗的質疑與挑戰持續存在。
7.
嘉喜疫苗在法國花費昂貴,而目前第一次施打三劑後的保護力效期仍未知,將使疫苗費用有提高可能。
8.
過去幾年藥廠透過大力遊說活動推動施打HPV疫苗,疫苗廣告更故意利用母親的恐懼與罪惡感,呼籲母親應讓女兒接種疫苗,其中一支廣告曾在2010年遭到歐洲藥物管理局(EMA)禁播。
資料來源:Health Impact News Daily
+ read more

2014.05.05
默沙東藥廠前醫師預測 HPV疫苗嘉喜將是醫界最大醜聞
曾替美國默沙東藥廠(Merck &
Co.)服務的一位知名醫師—Dalbergue醫師近日接受法國雜誌Principes
de
Santé四月號專訪,談論該藥廠生產的HPV疫苗—嘉喜疫苗(Gardasil)將會是醫界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樁醜聞!
在受訪內容的節錄中,Dalbergue醫師表示,嘉喜疫苗在美國上市時早就已經知道它會被證實是無效的,而且會花上一大筆錢,各階層參與決策者實際上都曉得這些事!在美國,主要意見領導者Diane
Harper教授是揭發此弊案與騙局者之一。
Dalbergue醫師預言嘉喜疫苗將會是醫療史上最大的一樁醜聞!因為遲早在證據累積到達一定程度時,這支疫苗會被證實對子宮頸癌沒有任何效果,而且還會造成許多副作用,包括格林巴利氏綜合症、下肢癱瘓、多發性硬化症及腦炎等,甚至是死亡傷害。最終會知道這支疫苗只是藥廠為了製造更大利益而被創造出來的,也因為其中牽扯到的利益龐大,導致更不可能撤回疫苗。
HPV疫苗已成為全球爭議性話題之一,但在美國的主流媒體及醫界對疫苗仍然有很高的接受度,一旦任何主流媒體的記者報導任何有關疫苗的爭議,將引來嘲諷的攻擊,甚至有可能失去工作。
許多生產疫苗的藥廠在美國都受到免於法律訴訟的保護,使得藥廠如得到免費通行證,可以生產他們所想要的疫苗數量投入市場,此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收取嘉喜疫苗的銷售權利金。因此,基本上不應期待美國主流媒體與醫師所提供的資訊會是客觀、真實的。
資料來源:Health Impact News Daily
+ read more

2014.04.07
小心肥胖會增加卵巢癌風險!
家族病史、懷孕史、年齡及乳癌病史是一般為人所知比較常見的卵巢癌風險因子,但女性卻容易忽略體重過重或肥胖也是提高罹患卵巢癌機率的原因之一。
日前在一項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症研究(AICR)所共同完成的研究中又再度證實這個論點,研究並建議女性可透過改變飲食及運動等生活習慣,降低卵巢癌風險。
這個研究的結果是統整分析25個包含400萬女性參與者的研究後所發現的,研究指出,每增加5%的BMI值,女性的卵巢癌風險會提高6%,同時,BMI值超過28.4(kg/m2)者,卵巢癌風險也明顯比較高。研究表示,其他像是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子宮癌,在過去的研究都已經證實過重與肥胖是這些癌症的風險因子之一,這次的研究更加確定應將卵巢癌並列其中。
世界癌症基金會提醒,女性平日應注意定期追蹤BMI值,並避免吃速食與喝含糖飲料,且每餐盡量控制選擇份量較小的餐點,同時,搭配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將會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資料來源: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