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精子可能和子宮細胞「秘密握手」
為什麼需要2億精子才能使一個卵子受精?
原因之一是,精子在到達子宮時會受到免疫系統的猛烈攻擊,這樣才會有足夠的精子可以存活;另一方面,淘汰掉一些弱者。
Gagneux博士的實驗室發現了精子與子宮內膜細胞之間存在一個現象:「秘密握手」。子宮內膜細胞有一種識別精子表面聚醣分子的受體(receptor)。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調節女性的免疫反應,並幫助精子通過白血球的攻擊。
圖像: 在精子與卵子結合之前,精子必須通過雌性的免疫系統反應。精子表面上的聚醣(分支結構)與子宮內膜細胞上的受體會相互作用,幫助精子通過白血球的攻擊。
白血球的免疫反應究竟是怎樣的,尚不清楚。我們所知道的是,在穿過子宮頸後,數百萬個精子到達子宮,可能面臨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吞噬。
先天免疫系統的這種攻擊殺死了精液中的大部分精子,將數億個精子減少到幾百個進入輸卵管的精子。當一個卵受到一個以上精子受精是不能發育的。防禦反應可能有利於防止單一卵子多重受精。
精子被富含唾液酸的聚醣(glycan)包裹著。而先天免疫系統藉著唾液酸來區分外來者是否為人類細胞。Gagneux博士最初以為精子會逃過一劫可能是聚醣和中性粒細胞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但他們的測試發現,有或沒有唾液酸的精子和中性粒細胞之間的作用是沒有差異的。
同時,研究小組在子宮內膜細胞上也觀察到和唾液酸結合的受體,稱為Siglecs。在溶液中,這些子宮內膜受體可以與整個精子結合。根據Gagneux博士的說法,相互結合的作用可能抑制了免疫反應,有助於精子走過這嚴格的考驗,或者,它可能是子宮細胞清除有缺陷精子的一種方法。
Gagneux博士表示:「對於這種『相互結合』意味著什麼,我們幾乎說不上來,這有點令人尷尬。」。理解其生理意義的第一步是尋找精子與實體子宮之間的直接相互作用
,而本研究僅是在試管中觀察到精子與純化蛋白質(受體)的相互作用。
Gagneux博士補充:「『生殖』是在很多層面上進行非常非常微妙的拔河比賽。而這種免疫遊戲的進行是非常吸引人的!」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7.18)
+ read more
2019.07.22
衛生棉應該要課稅嗎?
為什麼衛生棉條被課稅而威而鋼卻沒有?這是推動廢除「衛生棉條稅(tampon
tax)」的核心問題,它指的是對生理用品如月亮杯、衛生棉等課徵營業稅。
全世界目前有加拿大、印度、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沒有對生理用品課稅,英國有望在解決脫歐談判後這樣做。
在台灣,生理用品仍有5%營業稅。2017年立法委員曾提案生理用品應免稅,經財政部研議後,每年中央徵收的女性生理用品稅收—約1.7億元,將回饋給女性。但如何回饋一直沒有共識,目前是處於不了了之的狀況。
美國持續推動廢除「衛生棉條稅」運動
在美國50州中仍有35州對生理用品課稅。反對者認為這類產品應該像雜貨和醫療用品一樣是免稅的,因為它們是必需品。每個月購買一包衛生棉連續40年的費用是另一個「粉紅稅」的例子,即女性買特定性別產品時需支付較高的價格。「衛生棉條稅」相當於一種性別歧視。
2019年,22位州議員提出廢除稅收的法案,但沒有一個成為正式的法律。不過,加州和羅德島州在預算中剃除了生理用品的稅收,維吉尼亞州減稅,而有幾個州則是增加學校、監獄和庇護所的生理用品。
但是,大多數的州在促進「月經平等即人們能平等地獲得生理用品及相關資訊。 」上缺乏作為,因此,非營利組織「Period
Equity(經期平等)」正發起一項廢除稅收的法律行動「Tax
Free.
Period.」,他們主張對生理用品課徵營業稅違憲,並計畫在2020年徹底讓生理用品免稅。目前他們正在網路上串聯民眾對州議員施壓。
這項法律行動與生產有機衛生棉及衛生棉條的公司LOLA合作,該企業的投資人、同時也是網球球星的Serena
Williams表示,她很驕傲能夠參與這項終止不公平政策的行動。她認為,對月經課稅是錯的,告訴全球一半的人口她們的需求不重要是錯的。
反對廢除「衛生棉條稅」的人怎麼說?
有人認為,政府需要收入,對個別產品免稅是不合理的。每次一項產品被免稅,就意味著其他產品的稅率必須增加才能產生相同數量的收入。並且其他產品也常被認為是必需品但仍被課稅,如尿布,所以到底該如何判斷產品是否應免稅呢?
女性對「衛生棉條稅」的看法
2019年6月,市調公司OnePoll代表月經杯製造商Intimina對美國2000名女性進行調查,發現67%的受訪者認為對月經相關產品課稅是性別歧視。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2019.07.12)
+ read more
2019.07.16
女人為何越老越不想做…
隨著年齡,婦女規律性交的人數減少,而且更年期之後的婦女享受性交的人數更少。雖然這些事實並不令人驚訝,但過去的研究大部分將原因歸因於生物性因素,新的英國研究則指出心理相關因素。
一般我們不難讀到有關婦女在更年期前後,性慾和性滿足如何及為何會減退,如:潮紅、睡眠干擾、陰道乾燥和性交疼痛等生物性因素。但更年期後普遍性的各種心理變化所產生的影響比較少知道,包括身體意象、自信、壓力、情緒起伏和關係上的議題。
日前,一個約4,500位更年期後婦女的英國研究,藉著檢視她們的自由論述的資料,了解親密關係、健康和心理因素如何影響更年期後婦女的性親密和滿意度。
這個性行為資料顯示,在每年的檢查開始之前,基本上大約一半的婦女仍有性交。隨著時間,觀察到性行為的各方面都在減少:頻率減少、不如以前享受、更不舒服。缺少性行為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伴,沒有伴的主因則是守寡。其他常提到的原因依序為:配偶的身體狀況(如:性功能失調)、婦女自身的健康問題(如:更年期相關的症狀)。
性慾低的相關因素最常見的是「親密關係」出了問題、生活中的不方便和對年老的看法。只有3%的參與者性經驗描述是正面的,有6%為了性的問題尋求醫療協助。
此研究結果發表在網上「北美更年期協會」的期刊《更年期》。
編譯來源:Science Daily(2019.07.10)
+ read more
2019.07.11
母乳真的那麼好?讓研究說話!
人們常說,母乳可以讓孩子更健康、更聰明,母乳真的有這麼好嗎?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Emily
Oster博士,分享了她的經驗和研究。
令人沮喪的餵母乳經驗
Emily說,當她有第一個孩子時,想給寶寶最好的,而身邊不斷會有人告訴妳餵母乳是對寶寶最重要的事之一。女兒出生後,她一直無法順利哺餵母乳。不斷地擠奶,想讓乳汁更多,但始終沒有足夠的母乳,即使在工作當中以及半夜都起來擠奶,依舊如此。女兒體重減輕,必須搭配使用配方奶,她感到非常沮喪。
Emily的經歷並不特別、也不少見。對於某些女性來說,餵母乳很簡單、方便、美好。但對某些人來說,卻令人沮喪、痛苦和疲倦。社會不斷強調母乳的各種好處,如果一名女性無法哺餵母乳,或選擇不餵母乳,可能感受到巨大的羞恥與壓力。
Emily大量閱讀關於母乳的醫學文獻,想瞭解科學證據是否支持母乳的益處。她也利用經濟學的背景,評估母乳與嬰兒發展是否有令人信服的因果關係。
Emily指出,評估母乳與嬰兒發展之間的關係時,有一個關鍵因素常常被忽略,就是:母親。例如,選擇母乳哺育的女性往往有較高的教育程度,而且生活較富裕。對於母親受過良好教育的兒童來說,無論有沒有餵母乳,智商與體重的狀況都比較好。
舉個例子,我們常常聽到母乳讓孩子更聰明,許多研究也指出,母乳餵養的孩子,平均智商高於沒有母乳餵養的孩子,真是如此嗎?2006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一份論文,對5000多名兒童進行研究,有更了進一步的發現。
母乳讓孩子更聰明?
這份研究首先比較了5至14歲母乳餵養和沒有母乳餵養兒童的智商測驗分數。分析發現,母乳餵養的孩子比沒有母乳餵養的孩子高出約4分,這與許多醫學和公共衛生研究的發現一致。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進行母乳哺育的女性往往比沒有母乳哺育的女性受過更好的教育,並且富裕。為了降低其他因素的影響,研究人員比較相同教育和經濟程度的母親,有無哺餵母乳對兒童智商的影響。結果發現,母乳哺育兒童的智商分數仍然較高,但影響卻降低許多,分數高出約1.6分。
研究人員進一步觀察,即使是同等教育程度的母親,母親的智商也影響測驗結果。在控制母親智商的變因後,母乳餵養兒童的智商分數僅高出0.5分,母乳餵養對智商的影響更小了。
但這樣的比較可能還不夠。研究人員將同一個家庭中,有餵母乳及沒有餵母乳的兄弟姊妹進行比較。也就是對同一位母親不同哺餵情況的孩子做比較,盡可能完全控制母親的所有影響,這是一種理解母乳餵養影響更有說服力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員發現,當這樣進行分析時,母乳餵養兒童的智商分數高出0.02分,基本上為零,幾乎沒有影響。
這絕不是對母乳與兒童智商之間關係的唯一研究,Emily幾乎閱讀了所有相關的研究,研究品質較好的論文都指出母乳和兒童的智商之間沒有因果關聯。此外,一些對長期健康益處的聲稱,例如喝母乳的嬰兒長大比較不會變胖,並未在研究中得到支持。多數的研究內容都有缺陷,並未控制相關影響因素,無法提供有效的科學證據。
不過,Emily也發現母乳對嬰兒及母親的確有些影響。例如,母乳似乎可以改善嬰兒一歲前的消化情況、降低嬰兒的皮疹,特別是對早產兒來說尤其重要。似乎也可能減少幼兒耳部感染產生的影響,並降低母親罹患乳癌的風險。
媽媽需要的是支持
這些對母乳餵養研究的發現有什麼意義呢?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一切都沒有反對「母乳最好」的主張,母乳對嬰兒健康似乎的確是好的。但Emily指出,關鍵在如何於詮釋母乳益處的同時,考慮到母乳哺育是困難的、複雜的,並且對某些女性可能是不切實際、無法進行的。
「母乳對妳的孩子有好處,所以讓我幫助你,希望餵母乳可以成為讓妳享受的過程。」和「這是妳可以為孩子所做最重要的事,如果無法完成是非常不幸的,而且可能嚴重影響孩子的未來。」這是兩種對於母乳好處的說詞。當然,沒有人會真的說第二句話,但在說到母乳有多好時,許多媽媽聽起來就是這樣的恐嚇。
母乳哺育的爭論已經從育兒部落格和醫學文獻,發展到國家政策場域。今年4月,英國國家生產基金會主席因為基金會提供過多支持給非純母乳餵養的媽媽而辭職。她擔心的是,為各種餵養選擇的女性提供支持,可能會失去「母乳是最好的」的態度。但這樣的推論可能太過滑坡,提供更具包容性的資訊,應該能讓更多女性感到被支持與協助。
Emily說,在一個女性獲得足夠支持以確定母乳餵養是否適合她們的世界中,大家都會更好。女性需要的不是推廣、宣傳,而是支持。如果她們認為餵母乳不適合,或覺得不想餵母乳,那麼使用配方奶就是支持,而不是羞恥。
編譯來源:Guardian(2019.06.20)
+ read more
2019.07.10
打從娘胎起,男性就比較承受不住壓力!
在自然狀況下,統計新生兒出生時的性別,男嬰會略高於女嬰。但是每年性別比高或低沒有固定,並受許多不同因素所影響。
近日英國醫師Sebastian
Kraemer投書指出,英國新生兒性別比的三個高峰時間點都是社會政治環境較穩定的時期,當時出生的男寶寶都比較多。而與女性胎兒相比,在媽媽面對環境壓力時,肚子裡男性胎兒會比較不易存活。
美國社會學家Armstrong在其有關壓力對懷孕有害的研究中發現:「懷孕期間婦女的其他孩子或配偶死亡」與「發生懷孕生產負面事件」有相互關連性。
事實上,許多科學研究都已經顯示,懷孕婦女住在發生災難事件的地區,如:911事件、日本神戶大地震,會對其後代有重大的影響。在事件後數月內出生的新生兒,男孩與女孩的比例都會縮減。相較於他們的姊妹們,男性胎兒在母體遭遇嚴重壓力時會比較脆弱,甚至容易死亡。
相反地,當媽媽如果覺得安全以及保持樂觀,她們就會比平常較易生出男寶寶。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資料,新生兒出生的性別比呈現過三個高峰期,分別在1919、1945及1974年。這些都是社會充滿希望和凝聚力的時間點-前兩個是世界大戰結束後,而第三個則是英國與西方世界其他國家中社會不平等都處在最低水平的時刻。
在1945年後的30年間性別比都相對高,直到在1980年代中期後才慢慢穩定下來,維持在1930年代之後不曾出現過的狀況。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7.04)
+ read more
2019.07.04
垃圾食物讓年輕人「精」力不足!
吃披薩、洋芋片和漢堡的年輕人可能面臨嚴重精子數量不足。
過去幾十年男性飲食習慣惡化,同時平均精子數量也下降了近60%。當夫妻難以生育時,有三分之一的情況是由於精子的問題,而男性可以通過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來扭轉。
哈佛大學陳氏公共衛生學院針對2,935名年齡在18至20歲的健康男性進行研究,他們比較了四種飲食內容男性的精子數量:「西方飲食者」、「素食者」、「飲食中富含魚、雞肉和蔬菜的人」及「吃富含全麥、全脂的傳統北歐飲食的人」。西方飲食指的是加工肉類、披薩、含糖飲料和零食等
研究發現,高度西方飲食的男性的精子數量最少。
吃富含魚類、雞肉、蔬果的人精子數量最高,他們的精子數量比最不吃這種食物的人多了4280萬個。其次為素食者,再次為吃北歐飲食的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正常的精子數量是3900萬以上。
研究作者表示,我們知道精子數量在減少,並且有些男性的狀況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下限。這項研究是目前看到這個現象發生在「年輕男性」最大的研究。
研究評論者表示,研究指出飲食對睾丸功能的影響。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飲食習慣更好的人攝取較多抗氧化物。而我們知道披薩、洋芋片和紅肉會使抗氧化壓力上升,這對精子來說並不好。
過去大多數關於飲食和生育能力的研究都集中在試圖懷孕的年長夫婦身上,而非針對健康年輕男性的精子數量。而這項研究讓我們擔憂,年輕時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往後長年的問題。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6.2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