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女性初經太晚、停經太早或子宮切除與失智風險相關
2019.04.12
女性初經太晚、停經太早或子宮切除與失智風險相關
失智問題已是全球不可忽視的老人健康議題。根據美國阿茲海默協會推估,美國現今570萬的失智人口將在2050年攀升至1,400萬,同時女性患者又比男性多,目前約佔三分之二,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統計全國失智症患者約有27萬,其中女性佔五分之三。   女人一生會發生失智的風險比男人高出約50%,因此瞭解造成失智症性別特定的風險因子將非常重要,近日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女性如果初經時間發生較晚、停經較早或是切除子宮,都會增加她們發生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對象與過程 研究參與者為來自美國Kaiser Permanente醫療機構的6,137名女性成員,研究團隊讓她們接受健康調查與醫療檢查,當中包括詢問她們發生初經與停經的年紀,以計算保有生育力的時間長短,以及是否曾接受子宮切除手術,並且透過醫療紀錄瞭解哪些參與者曾被診斷有失智症。   研究發現 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調整可能影響女性失智風險的變項因子(如:吸菸、糖尿病及高血壓)後,在以下情形女性會有較高的失智症風險:初經發生在16歲的參與者,比發生在13歲者,該風險增加23%;在47歲前停經者也比之後才停經者,該風險增加19%;保有生育力的時間少於34年,該風險增加20%;曾經接受子宮切除者,該風險增加8%。   雌激素濃度與女性失智 過去研究曾指出雌激素會刺激能量消耗並具有抗發炎特性,可能會提高失智症風險,而研究主要作者Paola Gilsanz表示,女性一生中體內雌激素的濃度不斷有高低變化,雖然這個研究顯示若女性終生雌激素暴露的程度較低,會與失智症風險提高有關,但真正會影響雌激素濃度的因子像是懷孕、荷爾蒙療法或避孕藥等相關資料並不充足,還有待未來研究再進一步細緻了解。   相關評論認為,這項研究並未證實直接因果關係,因此研究發現不代表我們應該要建議女性使用荷爾蒙療法來預防認知功能受損,此外,在決定是否要做子宮切除時,現階段也不應把此風險納入考量。   要降低風險有更安全的做法 目前要降低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有更多其他已被證實比較安全的做法,包括運動、選擇健康的飲食以及保持社交和精神生活健康活躍,這些方法不只對防治失智有效,也有許多其他正向益處。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3.27)、Dailymail(2019.03.27)、HealthDay(2019.03.27)            
+ read more
驚!尿布和衛生棉竟含有毒物質
2019.04.05
驚!尿布和衛生棉竟含有毒物質
女性衛生用品衛生棉、以及嬰兒或成人用的紙尿布都是合成塑料。市面上不斷推出強調吸收力強、添加人工香味的新產品。然而,2017年南韓曾有1萬5千名女性因使用某品牌衛生棉,出現皮膚紅疹、感染、經期混亂與經痛,因而對業者提起訴訟。   受到南韓事件啟發,一項研究對市面上11個品牌的衛生棉以及4個品牌的尿布進行檢驗,結果發現這些產品都含有有害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及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將使數百萬嬰兒與成人使用者的生殖部位因長期與這些物質接觸而危害健康。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不論是對嬰兒或女性,這些產品都是長時間使用的必需品,根據這項研究的最新發現,可能造成使用者慢性中毒。因此,本會將要求政府對市售衛生棉及尿布進行抽驗調查,以確保消費者的健康。   研究過程與發現 研究團隊蒐集來自南韓、日本、芬蘭、法國、希臘及美國市面上11個品牌的衛生棉以及4個品牌的尿布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部分,所有衛生棉與尿布都含甲苯與二甲苯,有2個衛生棉品牌被驗出二氯甲烷。在鄰苯二甲酸酯類成分部分,所有的衛生棉及所有尿布品牌都含有其中的2種類型, 還有1個尿布品牌被驗出有另1種類型。不過這些成分的含量多寡在不同產品不一,且差異非常大,含最多與最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產品間落差達6000倍,而鄰苯二甲酸酯類最多與最少之間則差130倍。   長期接觸對人體健康危害多 長期暴露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下,會提高腦部受損、氣喘、糖尿病、癌症的風險,並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及肝腎運作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則是常見於化妝品、玩具、醫療儀器與塑膠產品中,也已發現與發生氣喘、過動症、乳癌、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低IQ、神經發展、生殖系統發展及肺功能問題有關。一些研究曾指出,使生殖器直接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會抑制男性性荷爾蒙睪固酮,孕婦產前接觸該物質與男童生殖器官發展出現異常有關。   女性也要注意棉條 就女性衛生用品來看,棉條和衛生棉主要成分都是經由基因工程並浸泡於殺蟲劑後製成的棉花、或是木漿被漂白後的人造纖維。棉條過去曾被發現因被漂白而含有有毒的戴奧辛。   由於陰道壁具高滲透特性,吸收力比其他器官來得強。女性每月使用棉條或衛生棉一次為期數天至一周,時間將長達約40年之久,意味著當中的有毒物質會長期透過陰道壁被人體吸收。要避免長期暴露較安全的方法,可以改選擇市面上其他不含氯且非人造合成的產品。   相關評論表示,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業者對產品相關成分的揭露往往不清楚,甚至,業者做的產品研究都沒有將這些化學物質的揮發性特性納入考量,僅僅就衛生棉的最外層進行研究而已。女性衛生用品對健康的影響會缺乏研究討論,主要由於社會將談論陰道視為歷史與文化的禁忌所致。   這項研究引出一個問題—那到底什麼是我們該檢視但過去卻一直未做的?答案似乎很清楚,就是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我們必須更加關注那些被業者使用來讓產品吸收力增強和香味變濃的合成塑料。美國健康倡議組織因此呼籲民眾寫信向美國國會與食品藥物管理局與國會表達應禁止在女性衛生相關產品及尿布的成分中添加有毒化學物質的訴求,以保護女性與嬰兒的健康。     編譯來源:Environmental Health News(2019.01.28)、Health Impact News(2019.04.03)        
+ read more
停經糖尿病患者 飯後走下坡路有助骨骼健康
2019.04.03
停經糖尿病患者 飯後走下坡路有助骨骼健康
最近一項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對於患有糖尿病的停經女性,在飯後走下坡路,會減少骨骼發生流失作用,但是,如果是在飯前運動或走上坡路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效果。   停經糖尿病患者骨質流失加速 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體內雌激素減少,骨質會漸流失,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統計,全球有2億女性深受骨質疏鬆症所擾,大約佔所有60歲女性人口中的10%。同時,患有糖尿病的停經女性,骨質流失情形又比一般停經女性來得嚴重。該病症會出現低骨密度、脆弱性提高且易發生骨折,不過還是有方法可以避免或減緩其惡化。研究團隊因此想瞭解在用餐前或後、運動走上坡路或下坡路,是不是會影響停經的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形成與骨流失的情形。   研究對象與過程 研究參與者為15名年齡中位數58歲、已停經約7年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她們被分成五組:在跑步機上走上坡路與下坡路各40分鐘、在飯前與飯後各走1小時共四組,最後一組都沒有運動。研究團隊每小時測量她們的骨形成及流失標記數值、以及葡萄糖與胰島素數值,這些女性也穿著能測量走路效果的特殊鞋墊。   最後結果顯示,最有效降低(有助骨形成的)膠原蛋白流失的方法是在飯後走下坡路,因為當你走在下坡路面,會感覺重力對你產生的拉力比走上坡路要大,負重作用更強,對骨骼健康會更好。   下樓梯是個簡單的選擇 主要作者Katarina T. Borer博士表示,走下坡路的簡單方法就是下樓梯,而一般跑步機只有調整上坡幅度的設定功能,建議可行的作法是拿磚塊放置在跑步機機器後側的底部,讓它傾斜。    Borer認為,未來研究需要再釐清決定是要有多少運動量才可以彌補多少骨密度流失的準確數據,那麼或許未來這個方法將可幫助這些患者降低使用醫療的方法治療骨質疏鬆症。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3.25)、Dailymail(2019.03.25)、Medpage Today(2019.03.25)        
+ read more
猶豫是否人工流產的女性  渴望聲音被聽見
2019.04.01
猶豫是否人工流產的女性 渴望聲音被聽見
近半數的懷孕是在非預期的狀況下發生,在挪威,2017年全國共有12,733個人工流產數,同年的活產數為56,600個。挪威科學與科技大學助理教授Marianne Kjelsvik在進行博士工作期間,訪問13名18到36歲的女性,她們都曾經到醫院要進行人工流產,但在那個當下對這個決定非常猶豫,後來又再回家考慮,約有10-20%的女性曾有這樣的狀況。   不談論人工流產的禁忌 讓女性感覺孤單 Kjelsvik提到,這些女性都非常小心選擇她們可以一起討論人工流產的對象,有些人沒有和讓她們懷孕的男人提起過這件事,她們會上網去看一些和她們有相同處境的故事。   當被問及是否有什麼對象她們曾經想找,但卻很猶豫的,有一些女性的回答是她們的媽媽,而其中真的有和媽媽聊過的,有些媽媽本身也曾人工流產過。Kjelsvik表示,當這件事被認為是個秘密,甚至是和身邊很親近的人也無法討論,這說明了女人是如何會感覺到孤單。   介於中間還在遲疑的聲音未被聽見 在理想的狀況之下,一個女人如果想要人工流產應該會對自己的選擇非常堅定,可是常常事實並非如此。她們會發現自己身在一個不利於擁有小孩的處境中,但同時又感覺要去經歷人工流產是非常困難的,最後常是在醫院才作出最後的決定。Kjelsvik發現,人工流產的爭議中我們看不見女性在面對要做人工流產或是繼續懷孕生產這中間的聲音。   宗教常在爭議中被提及,但這個研究中的女性有她們自己的價值觀,當談論她們的價值觀時,宗教從未出現過,反而她們關心的是她們的決定會牽涉到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思考是否要過一個擁有小孩的人生。每個人對人工流產都有意見,但對面臨兩難的女性來說,要決定對或錯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期待醫療人員能傾聽她們 這13名女性是從挪威全國6家不同的醫院所招募參與研究。她們都表示在醫院時接受了很好的照顧,感到受尊重,但同時她們也希望醫院人員能以更好的方式處理她們所提出的懷疑,這裡所指的不是給予她們建議方面,而是能夠聆聽她們的聲音,她們非常需要有人可以說說話,有人可以告訴她們這對她們來說是如何困難。相反地,醫院人員對於不以任何方式去評斷或影響這些女性這點則是都非常小心。   Kjelsvik表示,醫院人員都非常忙碌,有幾位提到他們沒有接受過要如何處理女性提出懷疑的相關訓練,如果一天當中有許多這樣的狀況發生,他們的工作可能會亂成一團,因此她認為,需要有更多的時間安排會面機會給這些女性,而且不應由個別護士提供協助。當女性能有自信做出對的決定,這對每個人都是有益處的。   要避免出現批判的態度或影響女性的決定,Kjelsvik建議可以使用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像是「要做出這個人工流產的決定,你的感覺是怎麼樣?」,這樣的問題所釋放的訊息會是關心而非批判。   下最後決定後心中的懷疑仍未消失 即使已經下定決心,有些女性心中還是會有懷疑。Kjelsvik在這些女性做出決定後的4周和12周後進行追蹤訪談,發現她們心中還是會有一些不確定感。選擇繼續懷孕到最後的女性中,有一些會因為她們不喜歡懷孕過程且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愛小孩而感到困擾,當初考慮人工流產的原因依舊也還是沒有消失。而一些選擇進行流產的女性,後來則又覺得她們其實可以度過懷孕的過程。   禁忌逐漸式微 但個人的決定還是很私密的 挪威國家醫藥與健康研究倫理委員會副主席Berge Solberg教授認為,會對在人工流產問題上加入外界的看法抱持懷疑論的原因有很多。他說,我們目前正看到一個去迷思及去禁忌的人工流產,有愈來愈多的人會跳出來以鮮明強烈的立場談論它,但即使有很多社會討論在進行,這個議題對真正身在其中的女性來說還是很私密的,對於決定要不要拿出來討論還是會非常小心。   挪威人工流產法律規定 近期「減胎」引發爭議 挪威的人工流產法案在經過一大段爭取婦女權益的歷史戰役後才誕生,立基在女性可以掌控自己身體的概念上。法案規定在懷孕12周結束之前,女性擁有自主決定人工流產的權利,12周之後將會有專家小組針對女性利益和胎兒生命權做出衡量與決定,而往往兩者會出現利益衝突,在大多數案例中女性的觀點並不太被尊重。同時愈靠近預產期會被准予人工流產的條件會愈加嚴格。在挪威,胎兒在出生之前是不具法律地位,出生時才會被認可具有完整人的尊嚴。   近期挪威出現減胎的爭議,也就是懷雙胞胎的女性可以做人工流產取出其中一個胎兒,由於挪威司法公安部解釋人工流產法案的完全女性自決概念可以適用於這些案例中,引發其他保守勢力的反對,要聯合排除自決減胎的可能性,並凍結人工流產法案及生物科技法案。   無論立法如何改變 人工流產比率仍不變 Solberg教授指出,無論立法如何改變,人工流產的實際狀況在各個國家都非常一致,不久前愛爾蘭才廢除一項人工流產的禁令,之前那個禁令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許多有人工流產需求的愛爾蘭女性被迫得旅行到英格蘭接受手術,由此可知,不管立法如何改變,都不會影響女性的選擇,愈嚴格的禁止只會導致更多危險的人工流產行為,讓更多女性因此受害而已,而不安全的人工流產已是現今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     編譯來源: Eurekalert(2019.03.20)        
+ read more
冷凍卵子超過十年必須銷毀,違反人權?
2019.03.22
冷凍卵子超過十年必須銷毀,違反人權?
在英國,依據「人類胚胎及受孕法案」冷凍卵子最長可以保存的時間是10年。超過10年,這些冷凍卵子 必須銷毀。若女性被診斷為「早發性不孕症 」就可以排除在10年毀損規定之外,允許將卵子保存至55歲。最近,這個規定引起反對聲浪。   台灣針對冷凍卵子規範之相關法規為「人工生殖法」,該法主要是針對捐贈精、卵或是不孕夫妻進行人工生殖療程做規範。   依照「人工生殖法」的規定,捐贈之精卵若有活產一次,其餘精卵即必須銷毀;或保存逾十年也必須銷毀;而夫妻因實施人工生殖所有之生殖細胞(包括精子 、卵子或胚胎),若持有者要求銷毀、死亡、夫妻離婚、保存逾十年(但得經提供者之同意延長期限保存)皆須銷毀。若未婚女性依其意願冷凍卵子,目前「人工生殖法」並無相關銷毀年限之規定。   女性的心聲 英國女性團體所屬律師認為,冷凍卵子最長保存10年的規定是武斷、過時的,且違反了人權。   提出質疑之一的女性—化名「安蒂」表示,凍卵子是我可以擁有我生物學上小孩的最後機會,但醫療機構卻告訴我,它們即將於幾個月後被銷毀,我很難描述當被告知我的卵子將被銷毀我的混亂及類似於喪親之憂傷。我認為女性應該擁有自己決定何時可以有小孩的權利,而不應該因為憂慮未來可能的不孕,而在她們未準備好前就懷孕。   質疑現行規定的女性認為,冷凍卵子的保存期限應放寬到該名女子55歲。 Salima Budhani律師表示,自1990年通過「人類胚胎及受孕法案」之後,醫學已有重大發展,社會環境也已變遷,但對於非與醫學理由相關的凍卵規定卻仍然沒有改變。   英國衛生部發言人表示,政府現在沒有計畫重新審視此一法案。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3.15)    
+ read more
台灣婦團前往聯合國展現台灣婦權驕傲
2019.03.19
台灣婦團前往聯合國展現台灣婦權驕傲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簡稱CSW) 於3月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第63屆會議。台灣雖不是會員國,但民間婦女團體每年皆積極參與由非政府組織於CSW會議期間舉辦的NGO CSW的平行論壇以增加國際能見度及加強與各國婦女團體的合作。   今日(美國紐約時間3月18日)台灣女人連線以「生育權應包含生產事故救濟之規劃」(Reproductive Rights Should Include Childbirth Accident Relief Measures)為題舉辦平行會議,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分享台灣婦女團體如何倡議、推動生產事故救濟機制,並促成世界首例以保障女性生育風險的法案—「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之立法相關經驗與社會運動策略;同時,特別邀請二位國內外學者專家擔任與談,分別為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RCO)衛生資深督導王宗曦以及國際女醫師協會聯合國代表Padmini Murthy教授。   生產無後顧之憂也是生育自由重要的一環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指出,當大家談到生育權或生育自由的時候,總是聚焦在正面的情境,如:要不要生?何時生?如何生?生幾個?以及滿足這些需求的政策配套等,而忽略了生產有風險的事實。風險變成事故時,如何撫慰身心創傷的產婦、防止同樣的事故再發生,讓女性無後顧之憂地孕育下一代,也是生育自由重要的一環。而「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即是將生產事故補償制度法制化,由國家承擔女人生產風險,這是世界首次以保障女性生產風險的立法先例,很值得與其他國家的婦女團體分享一路以來,從觀念、倡議到立法推動的種種歷程。   生產不但是個人的事,更是社會、國家的事 黃淑英表示,「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核心價值是:生產不但是個人的事,更是社會、國家的事。然而,生產一直都存在著生死難測、難以控制、也不會消失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自醫療的不確定性、醫師或醫療院所裡系統性的疏失或錯誤、國家政策的不當或不足、女人個人的體質或行為。不管事故的原因來自何處,承受傷痛的就是女人。當女人為自己也為社會、國家生育下一代,為「永續生存」的使命甘冒風險,無私地付出時,國家應該站出來承擔這個風險的發生。因此,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在制度設計上,包含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則:   * * 以女人為主體,無論產婦生產事故發生的地點是在家裡、在途中或醫療機構,只要是和生產有關或無法排除和生產有關,皆予補償; * 國家設立救濟基金。當生產發生不幸的事故時,如產婦或新生兒重大傷亡,即時予以產婦或家庭補償,撫慰傷痛,降低醫病對立,避免訴訟的二度傷害; * 採「不責難,有責任」的精神:如果事故是發生在醫療院所,不處罰醫護人員,讓他們願意呈現真相;而醫療體系應負起「除錯」的責任,亦即,檢討事故原因並提改善方案,以提升生產醫療的安全及品質。 * 政府應建立外部監測機制監督醫療院所「除錯」的執行。   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推動了13年,其中幾經轉折,至2015年12月終於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通過亦表示台灣社會肯認「生育不只是女人的事,同時也是國家大事」,是台灣社會性別平權的一大步。   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RCO)衛生資深督導王宗曦表示,2012年開始實施「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後,經評估後發現有效降低醫療糾紛與日益高漲的醫病對立關係。因此,當時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提出正是時候,欣見本條例完成三讀,並順利執行。   國際肯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Padmini Murthy教授非常肯定台灣在「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立法,除了是世界首例之外,同時落實CSW63所強調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特別是目標3,其3.1為「到2030年,全球孕產婦每10萬例活產的死亡率至70人以下」、3.8「實現全民健康保障…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以及目標5「實現性别平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女權即人權,台灣在性別平等的進步值得各國參考。   與會的各國婦女團體對於台灣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概念上的創新印象深刻,同時從參與平行會議中,獲得與推動法案、社會運動策略有關的經驗,希望能以此為借鏡,在自己的國家推動這樣的制度,以落實對女性生育權的保障。   觀看全程實況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videos/206014682403884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