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關於乳房 青少年需要瞭解的事
2017.09.20
關於乳房 青少年需要瞭解的事
年輕女性的身體在青春期時會經歷很多變化,其中最大的改變之一是乳房的發育。很多女孩常提出的問題是:乳房發育時會痛嗎?   乳房由脂肪細胞、血管和乳腺形成,乳房發育變大為的是將來可以哺餵嬰兒。大多數女孩在8至13歲之間乳房開始發育,看到這樣的身體變化,很自然地心有千千問。   這篇文章,幫助青少女面對乳房發育的一般問題:發育的過程、現象、以及乳房的照顧。   乳房發育時會痛嗎? 青春期時,雌激素和黃體素荷爾蒙的分泌,使得乳房組織成長,也譲附近的組織擴張,這是疼痛的原因之一。於此同時,荷爾蒙也改變乳房組織內的液體含量,同樣會造成乳房敏感,甚至疼痛。年輕女性在經期時乳房可能會脹痛,也是因為荷爾蒙的改變,皆為正常的現象。   乳房為何有紅色的裂紋? 當乳房變大時,周遭的組織也要跟著擴張。有時候皮膚延展地不夠快,其中間層會微微地撕裂,出現紅色的紋路。青少女不必覺得難為情,這是很多人會有的情況。到藥房買些乳液,可以減少紅紋。過些時間,這些紋路也會退色變白到幾乎消失。   乳房兩邊會大小不一嗎? 兩邊乳房發育的速度不同是正常的,即使發育完成後,尺寸也可能不同。這很少和健康有關,除非罩杯整整大了一號。年輕女性可用襯墊調整內衣尺寸,增加自信。   乳房硬塊是癌症嗎? 乳房發育時在乳頭下面顯現如腫塊,這是正常的。青少年的腫塊很少是癌,大部分的腫塊是良性纖維腫瘤或乳房結締組織的過分成長。雖然如此,各年齡層的女性應了解自己的乳房,定期自我檢視,有異常變化時應盡速尋求醫師的診斷。   年輕男性有乳房組織嗎? 並非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但也非不常見,有些青春期的男性的確會發育些乳房組織,稱為男性乳房發育症,這源於荷爾蒙的改變。通常是暫時性的,但若造成困擾且不明原因,應找醫師諮詢。   乳房發育五階段 年輕女性乳房發育有五個階段,由出生開始,漸進到青春期。 (1) 出生時,乳頭的尖端會隆起,其他胸部是平坦的。 (2) 乳頭下有硬塊形成,在胸前隆起。乳頭旁邊的皮膚變暗,稱為乳暈。 (3) 乳房組織發展,乳房逐漸變大。 (4) 乳暈和乳頭隆起,形成乳房組織上的小丘。 (5 )發展的最後階段,乳房變圓,只有乳頭隆起。   一個人一生中,乳房可能繼續改變發展。荷爾蒙的週期、懷孕哺乳和更年期皆會影響乳房。   如何照顧乳房? 乳房形成後,也要如身體其他的部分,好好照顧。選擇合身的上衣和內衣,有時候不要穿內衣,讓皮膚能夠呼吸。定期檢查乳房是否有腫塊或其他乳癌的警訊,通常可在線上找到資料,也可向醫師諮詢。   如何解決乳房的疼痛? 乳房疼痛通常很快就自動消失,如果持續,可向醫師詢問。運動時,穿有支撐性的運動內衣,可減少疼痛。   何時需就醫? 青少女若覺得乳房疼痛難忍,應諮詢醫師。如果特別嚴重,醫師可以開立處方調節荷爾蒙的分泌。年輕女性的乳房硬塊通常是發育階段的現象,如果不是,則應立即和醫師討論。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9.06)    
+ read more
賀爾蒙補充貼片比藥錠更安全?
2017.09.01
賀爾蒙補充貼片比藥錠更安全?
一項追踪近百萬名女性超過15年的研究發現,採用賀爾蒙補充治療法控制更年期症狀的女性,可以使用皮膚貼片的方式來減低中風風險。   賀爾蒙補充療法主要透過補充或替代體內過低的雌激素或黃體素,以緩解更年期症狀,如睡眠問題、體重增加、情緒波動和熱潮紅等。過低的雌激素會導致一些生理和心理症狀,10位女性中大概有8位會受到影響,受影響時間平均為7年,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會面臨更長期的症狀。   賀爾蒙補充療法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和心臟病,多年來被視為女性的奇蹟藥物,已有數百萬人採用。但在200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賀爾蒙補充療法與增加乳癌及中風風險有關後,採用該療法的人數急遽下降。根據研究調查,許多婦女受更年期症狀所苦,但卻抗拒賀爾蒙補充療法。因而,研究人員對不同方式補充賀爾蒙之風險進行研究評估。   哥本哈根大學對98萬名51至70歲的女性進行了長達16年的追蹤研究。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使用賀爾蒙補充治療法後,因血栓引起的缺血性中風風險增加16%。進一步分析資料發現,與未使用賀爾蒙治療的女性相比,使用綜合雌激素/黃體素藥錠補充治療法者增加了29%的中風風險。   而使用經皮製劑(透過粘貼的石膏狀貼片或擦拭凝膠吸收賀爾蒙)治療法則與中風風險無關聯性,在某些情況下與未使用賀爾蒙治療的人相比,甚至風險還更低。這可能是因為藥物透過皮膚吸收,直接進入血液,不必經過肝臟處理,而降低了血栓的風險。   Haitham Hamoda是一位婦科諮詢顧問,主持倫敦國王學院醫院的更年期服務項目,並且是英國更年期協會醫療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他說:「總體而言,這些結果對女性來說是個好消息。口服攝入賀爾蒙治療的中風風險略微增加,多數女性都是在60歲以後才觀察到的。這個結果表明,透過皮膚吸收賀爾蒙,不用經過肝臟處理,說明了為什麼它可能對血液凝固沒有影響。」     編譯來源:the journal Stroke、Daily Mail2017.08.19    
+ read more
變性人可以生小孩嗎?
2017.08.29
變性人可以生小孩嗎?
自2014年起,瑞典Gothenburg大學至少有五位先天性缺少子宮的女性在接受子宮移植手術後,成功誕下嬰兒。這些案例讓專家逐漸對子宮移植到男性體內充滿信心。   英國NHS醫生近期也指出原先為男性的變性人也應該擁有子宮移植手術的權利,生育專家則認為以法律角度而言,這些變性人變成女性後也理當享有一切權利, NHS更應該將此納入支付範圍。英國醫生們也開始發起慈善募資,希望幫助英國女性接受子宮移植,連NHS’s Wales Fertility Institute 的婦產科顧問醫師Arianna D’Angelo也認為從倫理角度上出發,這項訴求完全是正確的。   長年主治不孕症的Francoise Shelfield博士則認為,變性者在進行手術前都會進行保存精卵的程序,讓其未來仍有機會誕下基因上的孩子。所以讓變性者接受子宮移植、多了懷孕這個步驟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她也強調變性者所該享受的權利是完全奠基在法律上的。   然而,批評者卻認為NHS不應該浪費珍貴的資源,只為了滿足變性者體會「真實女性體驗」的訴求。運動者Laura Perrins指出納稅人並不認同國家資源花費在此,她更強調該議題牽涉深層的道德與倫理,除了會衝擊女性權益,更會損害母性與女性的真實的意義。另一位女權運動者Julie Bindel也解釋透過服用激素以維持女性型態的變性者,是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女人,「懷孕生子」並不只是關於變性者的權益,而是一項扭曲的女性建構,同時會造成產假與育嬰等讓所有女性痛苦的議題被忽視,轉而將注意力轉移到Caitlyn Jenner  (著名變性人) 是否該接受子宮移植。Julie 更指出這並非健康議題,而是生活型態的選擇,而且她也不確定男人可以成為一個好媽媽。   身為領導這串具倫理爭議性的議題先鋒,Liverpool University’s Health Law & Regulation Unit的董事Amel Alghrani博士則預測,倘若這項決議成功發展出完整程序,將會衍生「生育革命」,除了迫使大眾選擇是否該動用公共資源,同時也會帶動子宮移植的大量需求,包含男同志或者渴望體會懷孕「喜悅」的男性,或者是想避免代孕的單身男性。     資料來源:MailOnline2017.7.1    
+ read more
威而鋼的汚名減少了嗎?
2017.08.25
威而鋼的汚名減少了嗎?
在英國,男性威而鋼使用者增加了三倍。醫師表示汚名減少了。的確是這樣嗎? 過去十年來,威而鋼和其他同樣功能的藥方,增加了近三倍。依照英國國家健康署的資料,和2013年威而鋼的價格降低了85.9%有關。醫師表示逐漸有較多男性了解,使用威而鋼是因為有嚴重的疾病,使得勃起功能障礙的汚名減少許多。 以下是國外男性使用威而鋼分享的經驗和污名化的想法。 1)法國67歳菲利普:許多男性如果有勃起功能障礙,會覺得自慚形穢,不願意和醫師討論,即使這應該是他們必須第一個討論的對象。....首先若有勃起問題,要和你的配偶和醫師討論。我的狀況和年紀有關。第二,威而鋼並非可以増強性慾,需要配偶有好的刺激,才能勃起。第三,年輕人若無勃起功能障礙,則不適用。…最後,要討論,不要壓抑在心裏。….. 2)英國55歲的馬克:我因患了多發性硬化症,而服用威而鋼,從來不會覺得有汚名化。或許有些男性沒有特殊醫療上的原因,可能會有這樣污名的感覺。家醫一個月只給4顆藥,我需要在互聯網上購買。很多年前就開始服用威而鋼,我的生活品質和夫妻關係的穏定因而大有不同。 3)英國67歲的伊恩:自從我向幾個朋友提到我有威而鋼的處方,發現大部分的人曾經服用過或正在服用中,各年齡層都有,由50多至70歲以上。認識一個在健身房的年輕人也有服用。我的家醫説他寫的處方越來越多,但很多朋友根本不找醫師直接上網買。因為英國限制28天只能有4顆,合理嗎? 4)英國69歲的大衛:除了醫師和太太,我從來不會和別人討論威而鋼,所以不知道是否有汚名化。…..服用此藥對我的婚姻有很大的幫助。強硬勃起代表好的性交。 5)英國80歲的李:也許有汚名化,但非威而鋼本身,而是勃起出了問題時,難以承認自己失去了男子氣概。我的勃起障礙在60到70歲之間,逐漸發生,但欲望仍然很強。試過威而鋼和犀利士多年,有流感症狀,紅眼和臉發紅的副作用,最後覺得不值得。我的視網膜靜脈有血栓,雖然科學仍未證實因威而鋼而起,但應列入研究。現在轉換成外用乳膏Vitaros, 勃起沒有副作用。 6)英國64歲査爾斯:過去15年來,服用威而鋼以增強性交經驗。從來不是因為無法勃起,只是讓性交長一些。勃起功能障礙完全是一種誤稱。…..沒有副作用,只有些臉發紅,半小時如魔術般起作用。 7)英國47歲班恩:我的配偶很支持,她以為我只是偶爾用。我不好意思跟她説,每次性交我都會服用。是有汚名化,很令人難為情的。…..。威而鋼使我不必再服用抗憂鬱症的藥。….. 8)英國64歳肯恩:汚名化逐漸減少,但平常談話不會提起。很多人和我一樣,服用威而鋼沒有想太多,因為需要維持親密關係。…..由於醫療和心理的因素,使我有勃起障礙。起初我不願意告訴我的伴侶,…我腦子裏的汚名化多於現實。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08.14)      
+ read more
沒有所謂食療!食物不等於藥物
2017.08.16
沒有所謂食療!食物不等於藥物
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名言:「讓食物變成你的藥,讓藥變成你的食物(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是許多推廣食療的人常使用的句子。最近一位營養師Dylan MacKay強調,食物是食物,不能等同於藥物,將食物等同藥物的邏輯對人們的健康可能帶來不良影響。   Dylan MacKay是加拿大李察德森保健食品及營養醫學中心的營養生化學博士,其專長在於了解人類遺傳因子如何影響一個人對飲食調整的反應,及生活習慣如何影響慢性疾病風險。   他認為,將食物視為藥物這樣的邏輯低估了這兩樣東西的神奇之處。以下是他的說法:   食物與人類社群密不可分,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將食物視為藥物其實是奪去了食物的這些正面特質。而食物雖然攸關人類的健康,但其功能不限於健康,因此我們不會因為生病而去吃食物。另外一個食物不等於藥物的論點是,健康的人也需要吃東西。   藥物則是人們用來維持健康及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物質,一個生病的人即使每天吃最健康的食物,但若沒有藥物他仍然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對於身處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來說,那個時代人們對細菌或病毒缺乏了解,常將疾病歸因為眾神的憤怒。如今,公眾衛生品質提升、現代藥學進步下人類壽命延長許多,並且人們不再相信眾神憤怒之說,但是食物等於藥物的邏輯卻依然存在,仍然有人認為一個人如果生病一定是因為他吃了不對的食物。   若將食物視為藥物可能讓人執著於食物的營養成分,進而推崇或醜化特定的食物,使飲食這件充滿樂趣的活動變成讓人倍感壓力的過程。這樣的執著其實也反映出人們常高估某些食物能帶來立即效果,卻低估了飲食習慣所帶來的長期影響,並且忽略了一個人所處的環境、身體活動量及基因也是影響健康重要的因子。   另外一個將食物等同藥物的壞處是,有些人會傾向於用所謂替代療法如「果汁節食法(juice diet)」等來治療癌症、後天免疫力缺乏症(AIDS)等嚴重疾病。   偽科學及騙術喜歡用食物等於藥物的邏輯來販賣營養保健品、節食專書及療程,光這個事實就足以讓我們對食物等於藥物的邏輯存疑。     食物是食物,藥物是藥物,兩者都有各自神奇之處。     編譯來源:STAT2017.08.07    
+ read more
高跟鞋美麗的代價
2017.08.14
高跟鞋美麗的代價
穿高跟鞋對健康是否有害,一直備受爭議。最近蘇格蘭艾伯丁大學的研究團隊檢視了20份有關高跟鞋的研究,同時從流行病學、生物機轉及社會文化的角度去探討高跟鞋的影響,讓人們能更細緻地了解目前高跟鞋對大眾健康的挑戰。   研究指出,高跟鞋能提升女性的魅力,並且穿高跟鞋的女性容易因為獲得男性的關注而受到相應的禮遇,女性本身也認為穿高跟鞋使他們更加自信。不過,多數的研究也指出高跟鞋增加肌肉骨骼症候群的風險,如扭傷、骨折、拇指外翻等,影響範圍從腳趾到脊椎,並且也會增加受傷(如跌倒)的風險。綜言之,高跟鞋同時有著對健康有害的缺點及社會文化上的好處。   此外,研究團隊提及最近英國與加拿大在處理雇主要求女性員工穿高跟鞋引發的爭議時不同的態度。一位空服員說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要求他們在機場必須穿高跟鞋,但在飛機上不用穿高跟鞋。此外,2016年一位擔任櫃檯接待員的女性抵達工作場所後被要求折回家裡,換上2-4吋高的高跟鞋。這位女性發起聯署要求國家制定法律禁止企業要求女性穿高跟鞋,獲得超過152,400筆聯署。   英國對爭議的回應是雇主不得因受雇者之性別而有歧視,穿著規定應對不同性別有對等的要求,為了讓這樣的法律意義更為明確,政府將針對職場制服做新的指引。而加拿大哥的倫比亞省則是特別修正了法律;禁止雇主要求員工穿高跟鞋。   研究作者Max Barnish說明,研究目的並非試圖告訴民眾是否應該穿高跟鞋,而是探討高跟鞋如何影響女性選擇鞋子的自由、對異性戀關係及社會的負面影響,讓女性能衡量穿高跟鞋的利與弊。同時研究也強調英國政府應追蹤女性被要求穿高跟鞋事件的後續處理,並希望政府能制定法律或討論出具體措施來規範這樣的問題,而不是仰賴讓問題持續發生的既有法律。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8.01)、Medical News Today(2017.08.01)、BMC Public Health(2017.08.0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