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2017.07.28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女性罹患憂鬱症是男性的兩倍,但是男性比女性多自殺身亡!這個差異,有社會因素,也有生理因素。   近日,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對憂鬱症的反應非常不同,可能意味著不同性別應接受不同的藥物治療。   研究對患有憂鬱症的82名女性和24名男性進行實驗,對照組為健康的24名女性和10名男性,年齡在11至18歲之間。研究人員以特定順序在屏幕上閃爍快樂、悲傷或中性的字眼,受試者在特定類型的字眼出現時會按下或不按下按鈕,研究人員同時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對青少年做腦部造影以測量他們的大腦活動。   研究發現,當屏幕上閃爍特定的字眼組合時,憂鬱症對男女腦部活動影響不同,例如男性接收到負面字眼的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大於女性的,並且男性接受到正面字眼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則較低。   青少年到了15歲,女性憂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2倍,而女性憂鬱症發病率較高與身體意象、荷爾蒙變化或基因有關。此外,女性也較容易有消極的思考模式,傾向於將生活中不好的事物歸因到自己身上。不過,雖然憂鬱症發病率女性較高,男性較可能因憂鬱症而濫用藥物、酒精及自殺。   研究表示,在青春期早期,憂鬱症對女孩及男孩的腦部影響不同,因此在青春期早期就應設計以性別量身訂做的憂鬱症預防策略及治療方式,在情況惡化之前改善青春期男女的憂鬱傾向。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7.11)、The Daily Mail(2017.7.11)    
+ read more
服用哪些藥物時,不可以吃葡萄柚?
2017.07.26
服用哪些藥物時,不可以吃葡萄柚?
你可能聽說吃某些藥時,要注意不能吃葡萄柚。確實,葡萄柚可能會影響某些藥物作用,美國食藥管理局因此要求藥廠在包裝上要有相關警語。不過不是所有藥物都會受葡萄柚影響,知道哪些會受影響並加以留意,可以讓你放心享受葡萄柚的美好滋味。   服用某些藥物時不能並食葡萄柚,原因在於葡萄柚會讓更多的藥物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風險。   會受到葡萄柚影響的藥物有: * 降血脂藥物,如史達汀類藥物─利普妥(Lipitor)、Zocor等 * 高血壓藥物,如冠達悅喜樂錠(Adalat CC) * 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如新體睦軟膠囊/口服液(Neoral) * 治療心律異常的藥物 * 抗組織胺藥,如艾來膠囊/錠(Allegra) * 用來治療腸道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皮質類固醇 * 抗憂鬱藥,如布洛芬   服用這類藥物又食用葡萄柚後,產生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也會受到葡萄柚食用量影響。如不清楚所服用的藥物是否受葡萄柚影響,建議跟醫師或藥師確認或仔細讀仿單。此外,也應注意是否有其他水果可能會影響此藥物的作用。   編譯來源: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17.7.23)、Health Day News(2017.7.23)      
+ read more
史達汀又被打臉?改善心/血管飲食運動是重點
2017.07.26
史達汀又被打臉?改善心/血管飲食運動是重點
史達汀類藥物常被用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最近研究人員總結,目前缺乏一致的證據顯示史達汀類藥物能改善心臟疾病患者的生存。研究認為心臟疾病倖存者應該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改善健康。   心臟疾病患者或是未來可能有心臟疾病的人,可能被要求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代表著患者需要在往後的每一天都服用史達汀類藥物。   來自世界各地,包括Frimley Health NHS基金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二十年來的數十項研究,發現史達汀類藥物似乎沒有明顯降低西歐國家的冠心病風險,不論是對低風險或高風險患者都一樣。   研究人員指出,史達汀類藥物被認為擁有的效益,其實是科學家選擇較有利的證據的結果,並且被製藥公司不公正地推廣。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的高級研究員Esther van Zuuren博士說:是時候看看證據,不要受騙於製藥公司。此外,2017年6月也有研究指出,65歲以上用史達汀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無效。   史達汀類藥物可能讓肥胖者相信藥物能提供對心/血管保護,並且藥物其實具有副作用,包括:增加第2型糖尿病風險、肝臟或胰臟發炎、視覺模糊、記憶力問題、失眠、頭痛、肌肉痠痛及噁心等。停止服用史達汀可能反而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並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編譯來源: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7.7.14)、The Daily Mail(2017.7.14)        
+ read more
美FDA核准新藥,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2017.07.24
美FDA核准新藥,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美國食藥局(FDA)已核准Nerlynx(neratinib)用於早期HER2陽性乳癌的輔助治療。對於這種乳癌類型的患者,Nerlynx是第一個輔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用於患者接受初步治療之後,以進一步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FDA的腫瘤學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博士說明,HER2陽性乳癌能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因此輔助治療是治療計劃中重要的部分,而FDA所核准的Nerlynxn有助避免癌症復發。FDA將核准由Puma Biotechnology Inc生產Nerlynx。   Nerlynx的運作方式是防止一些會促進細胞生長的「酶」作用,其安全性及效果已透過隨機臨床試驗被探討。參與這個試驗的人有2,840位,他們是早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且完成了含有藥物「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治療計畫。研究人員紀錄他們在接受Nerlynx治療後癌症復發或死於任何原因的時間。   結果發現,2年後使用Nerlynx治療者當中,有94.2%的人癌症未復發或仍活著,而使用安慰劑的人則為91.9%。   Nerlynx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瀉、噁心、腹痛、疲勞、嘔吐、皮疹、口腔腫脹和發炎、食慾降低、肌肉痙攣、消化不良、肝損傷、皮膚乾燥、腹部腫脹、體重減輕和尿道感染。   在使用Nerlynx治療有些事項需留意,在使用前56天內應給予患者防止腹瀉藥物「洛哌丁胺(loperamide)」,並於治療後隨後協助患者治療腹瀉。若醫師認為有需要,應給予患者額外的止瀉藥,並幫助患者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患有嚴重副作用的患者,包括嚴重腹瀉或肝損害,應停止服用Nerlynx。懷孕或哺乳的婦女不應服用Nerlynx,因為它可能會對發育中的胎兒或新生嬰兒造成傷害。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7.18      
+ read more
媽媽吃胎盤膠囊導致新生兒嚴重細菌感染
2017.07.19
媽媽吃胎盤膠囊導致新生兒嚴重細菌感染
 圖片來源:DAILY MAIL   胎盤在懷孕期間在子宮中生長,並為胎兒提供氧氣和營養。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母親在分娩後會吃胎盤,只有駱駝和人類是例外。十多年來,在名人宣傳與網路傳播的效應下,生產後吃胎盤被認為對改善產後抑鬱、提升母乳量與改善身體精力等部分有幫助。   然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最新報告,胎盤膠囊引起了嬰兒疾病。   2016年秋天,美國俄勒岡州有名嬰兒感染了兩次鏈球菌。調查人員認為,第一次的感染,是出生時被媽媽傳染。後來,媽媽開始服用胎盤膠囊。母親將胎盤送到一家提供清潔、切片和脫水的公司,研磨後裝入膠囊。嬰兒在幾週後再次生病,這應該是來自藥物。   報告指出這種藥物可能會增加媽媽腸道和皮膚中的鏈球菌,嬰兒從皮膚接觸到細菌。作者說,胎盤膠囊的製作不受管制,不能保證沒有有害細菌,應避免服用。   科學家指出,其他細菌也可能存在類似的風險。胎盤組織、生食等情形,都可能含有各種細菌。即使是經過處理的胎盤—無論是經過烹飪、乾燥還是保存—還是可能傳播感染。   健康科學家Timothy Caulfield指出,食用胎盤是透過知名人士推廣但缺乏科學證據健康現象之一。他並建議,要追求健康,就忽略大部分的名人和流行文化。Caulfield說,你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可信賴的科學訊息,而不是用軼事和敘述作為證據,炒作出來的消息。   然而,CDC發言人說,CDC並沒有對胎盤製品有正式立場,相關警告是作者的結論。     編譯來源: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20170630、Daily Mail20170630、STAT20170629    
+ read more
性別盲誤導醫學研究!
2017.07.18
性別盲誤導醫學研究!
為了了解動物的性別對生物醫學研究產生的影響,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等10個中心進行最大型的研究。研究量化雄性和雌性小鼠之間的差異(稱為性二態dimorphism),發現雄性和雌性小鼠的差異影響了一半以上的研究結果,這對未來動物研究的設計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些動物研究是人類疾病治療研究依據的基礎。   性別會影響大多數疾病和官能失常的盛行、病程和嚴重程度,包括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哮喘。然而,一直以來,女人被認為是醫學和生物醫學研究的中一個小男人。因此,生物醫學研究中通常的做法是忽視性別或僅分析一種性別(主要為男性),並將結果應用於其他性別(通常是女性)。由於這種以男性為主的研究偏頗,醫療處置對女性而言是比男性缺乏實證的。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量化了雄性和雌性小鼠的差異,科學家分析了超過50,000隻小鼠的234種身體特徵,包括身體組成、代謝特徵、血液成分、行為特徵和全身特徵—頭部形狀、皮毛、爪子等身體的正常或異常。   在上半部分的研究中,科學家研究了對照雄性和雌性小鼠的身體特徵之間的差異,看他們的性別是否有影響。   在第二部分的研究,科學家們研究了小鼠的性別如何影響基因改造的作用。例如,研究人員關閉了一個基因,評估所產生的差異是否取決於小鼠的性別。   研究發現,在標準小鼠組—對照小鼠組中,其性別對56.6%量性特徵(如骨質)有影響,而質性特徵則為9.9%,包括頭部形狀是否為正常或異常;在突變基因小鼠組—實驗小鼠組中,他們的性別改變了13.3%的質性特徵和高達17.7%的定性特徵。   Judith Mank教授(倫敦大學學院)表示,「我們一直假設男性和女性的身體特徵是不分性別的,這項研究說明身體特徵的性別差異發生的頻率。更重要的是,小鼠的性別影響基因改造作用的事實顯示,男性和女性的差異是深植在特徵背後的基因裡,這意味著只有研究男性只是畫出一半的畫面。」   Natasha Karp博士(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表示,這是一個科學的盲點,我們真的需要探索。我們錯過了性別對許多常見疾病的過程和嚴重程度以及治療的副作用有很大的影響。現在我們由量化研究瞭解性二態性對生物醫學研究的影響。在精確醫學的推動中,我們不僅要考慮到疾病的基因差異,還要考慮他們的性別。」   本研究對未來動物研究和臨床試驗的設計做出了提示。在美國,爭取女性納入臨床試驗已經二十多年,雖然有更多臨床試驗的參與,但從1970年的9%增加到2006年的41%,女性的代表性仍然不足。   這個偏差在生物醫學研究的早期階段更加嚴重。回顧 2011年至2012年間,國際的動物研究發現,22%的研究沒有說明動物的性別,而80%的研究僅使用雄性,只有3%的研究包括雄性和雌性。   Steve Brown教授(MRC哈威爾研究所)表示,“因為沒能徹底地調查生醫研究中男性和女性的差異,我們很可能錯失了重要的科學資訊。此研究結果是建議實驗設計應將兩性納入疾病研究,而不是將單一性別的研究結果推斷到另一性別。這項研究是突顯「性別影響研究」的重要一步,將有助於解釋未來生物醫學的這些差異。”     編譯來源:Sanger Institute、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0626、Medical News Today20170629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