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9
熱水澡與冷水澡何者比較有益健康?
熱水澡或冷水澡哪個對健康比較有益,一直都有許多討論。科學家發現沖冷水澡有許多健康益處,包括增強免疫系統和緩解低迷的情緒。然而,專家說,對健康最好的不是來自冷水淋浴或泡澡,而是在熱水和冷水之間的替。此稱為熱冷水療法的方式大約需淋浴約20分鐘,先使用較熱的水淋浴3至4分鐘,然後突然切換到冷水1分鐘,接著再重複一次。
站在或坐在熱水中幾分鐘,會改善血管中的血液流動與氧氣運載。切換到冷水1分鐘,會使同一血管立即收縮,減少血液流動。
超過20分鐘後,就會產生「幫浦機制」,更多的含氧血液會流入皮膚附近的肌肉和組織,而更多的缺氧血液(已經將氧氣儲存到那些肌肉和組織中的血液)透過靜脈被拉回肺部,以收集更多的氧氣。
已經發現這樣的過程有許多好處,例如,有助減輕運動後的肌肉酸痛。在劇烈運動中,含氧血液無法即時達到肌肉置換氧氣的速度。肌肉會釋放乳酸,將導致疼痛的灼熱感,且會延緩運動後的復原,熱冷水療法被認為有助消除乳酸肌肉和促進復原進程。
同時,阿姆斯特丹學術醫療中心2016年發表的研究指出,每天以熱冷水淋浴能降低近30%因疾病而告假的機率。研究人員研究了3,000位年齡在18到65歲間的男女,他們在早晨淋浴時將水轉涼長達90秒鐘一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請病假的人數驟降。科學家認為,從熱水轉向冷水可以增加抗病免疫系統之細胞(例如單核細胞-白血球)的數量。
但是否可以讓你的皮膚看起來年輕,則是更具爭議的。英國皮膚科醫師協會堅持認為沒有任何研究可證實熱冷水療法可以預防皮膚老化。然而,在倫敦專攻皮膚護理的運動科學家Georgios
Tzenichristos表示,熱冷水療法可能有助於增加血液流向皮膚表面附近的細小微血管,並為其提供維持彈性與緊緻所需的養分。
不過,即使熱冷水淋浴不會使皮膚發光,但可能會讓你開心。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要求沒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志願者在熱水淋浴後,將水降至20度以下並維持2-3分鐘。維持幾個星期後,他們的情緒評分得到改善,相信它對於沮喪的人也具有相同的功用。眾所周知,暴露在寒冷的條件下(如冷水沖擊皮膚),會增加腦中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這是一種神經傳導的必要化學物質,低含量與沮喪息息相關。此外,皮膚中廣佈的冷覺受器在接受冷水沖洗後會觸發電脈衝至腦中,這可能具有抵抗沮喪的功用。
資料來源:PLOS ONE、Medical Hypotheses、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7.06.08
卵巢癌治療新曙光?
最近英國的科學家公佈了治療卵巢癌的新藥「BTG945」的初步研究結果,發現此藥可以大幅縮小癌末患者的腫瘤,不會影響到健康的細胞,而且少有副作用。
目前,卵巢癌末期患者幾乎沒有治療的方法,但是BTG945新藥為他們帶來了希望。研究團隊給予15名卵巢癌末期患者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每2周12劑,試驗結果發現有7名女性的腫瘤大幅地縮小。
藥物BTG945的作用是因為它會偽裝成卵巢癌特別容易有反應的一個物質–葉酸,因此能夠侵入癌細胞並進行攻擊,而周圍健康的細胞沒有這樣的反應,不會受到影響,因此,也不會產生副作用如掉髮、感染風險及極度疲憊等。
研究還指出,BTG945新藥延長了患者6個月以上的壽命,並且更重要的是,因為少有副作用,因此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科學家表示,初步研究就顯示出如此鼓舞人心的結果是相當少見的。該試驗目前還在進行中,接下來他們會納入更多女性參與試驗。
資料來源: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nnual
Meeting、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7.06.05
「承認錯誤」的教育訓練能夠減少醫療過失
美國賓州最新研究呼籲應該要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來轉變揭露醫療過失的文化。
美國主要死亡原因為醫療過失,每年有多達250,000人因而喪生。目前的指引缺少指出「社會心理」如何影響醫師和實習醫師揭露醫療過失的方式、時間點、以及怎樣面對過失的後果。
賓州Perelman 醫學院的Dr. Neha
Vapiwala指出「我們必須轉變醫學界揭露誤失的文化,由處罰改變為修復支持。我們必須關照醫學專業人員在面對揭露過失時,心理上的掙扎。」
研究專家發現阻礙揭露過失,有兩種主要認知上的偏見。
* FAE(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傾向於過度評估一個人在某個情境裏扮演的角色
* FE(Forecasting
Error):傾向於過度評估負面結果的衝擊及持續期間,低估了恢復的能力
克服FAE和FE的方法,可以運用社會心理學的元素轉化目前揭露誤失的文化。由演員扮成病人,練習面對困難的情境;虛擬實境,學習實際的技巧,補充傳統的課程。然而這些方法因非實境,仍有其限制。
研究專家也推薦,在建立實習醫生的專業標準時,應包括測試其處理醫療過失的能力。Dr.
Vapiwala指出,克服認知的偏見,正如同抑制反射,需要有自覺和練習,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訓練。
資料來源:UPI
+ read more
2017.06.04
睡眠不正常對男女的影響不同
澳洲「臨床睡眠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女性睡眠不足或睡眠不正常時,憂鬱症和疲勞的症狀比男性更嚴重。
這項研究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之間進行,共有744人參與,參與者是來自澳洲7個私人診所中接受睡眠治療的病人。參與者需完成幾個與睡眠相關的問卷:Epworth睡眠測量、打鼾嚴重性測量、睡眠功能上的結果。
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有更嚴重的症狀,包含:憂鬱、疲勞、晚上難以入睡、白天嗜睡。因為睏倦,女性不容易集中精神和記憶較差,而男性比較會打鼾,迫使配偶分房睡。
研究專家並不認為這些差異在人們生活層面裡會有不同,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即使男女年紀相似,他們的症狀及其影響皆有明顯的差別。
資料來源:UPI
+ read more
2017.06.02
血型影響你得心臟病的機率?
一項涵蓋130萬位受試者的荷蘭研究發現,血型為A、B及AB的人們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比O型的民眾高出一些,分別是1.5%與1.4%。科學家們認為,或許是前者的凝血蛋白較後者高,使其血液更不易流至體內的重要器官。
此外,另一項研究結果也顯示,非O型血的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高出0.2%,尤其是A型血膽固醇最容易過高。然而,當研究聚焦於致命性心臟病時,所有血型則毫無差別。
研究結果令人感到擔心,原因在於血型是隨著基因而與生俱來的,人們無法對其做改善與防範。但專家建議,戒菸與健康的飲食依舊是避免心臟病最重要的方法。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Tessa
Kole則表示,我們需更多相關研究來全盤了解血型對心臟病的影響。在未來,除了膽固醇、年齡、性別與血壓之外,應該將血型納入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
資料來源:BBC、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7.06.01
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報告
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報告
台灣女人連線
一、摘要
為瞭解國內民眾對生育相關議題的認知與意見,今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於會前針對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產後照護需求等議題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民眾對議題的認知與意見。
本次調查共有1858份有效問卷,其中女性佔91.6%,並且超過85%年齡在20-40歲間,其所反應之態度與意見,應具參考價值。
首先,「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在台灣女人連線12年的堅持推動下,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意即當發生重大生產事故時,國家即時給予救濟,減輕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的傷痛,避免醫療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這是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世界首例,為女性權益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超過85%女性仍不知曉此制度,政府應積極地宣導。
其次,在生產計畫部分,超過95%女性表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而對「生產過程」理解的內容,90%以上女性認為應該包含「生產風險(如難產、胎位不正等)及對應的醫療處置」、「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
(如:子宮頸張開程度、破水等)」、以及「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
(如:剃毛、灌腸、會陰切開、無痛分娩等)」,顯見女性期待自主參與產程處置的決定,政府應正視並滿足這樣的需求。
第三,母嬰同室的部分,超過70%女性認為在醫療院所產後母嬰同室的時間應該由產婦自己決定,僅有7.4%認為需要24小時同室。這顯示為推動母乳哺育,政府「硬性」鼓勵24小時母嬰同室的作法,既不母親親善,亦不符合女性的需求,政府應檢討推動母乳哺育的策略的合宜性。
最後,在產後照護需求部分,將近95%女性在產後有「坐月子」,其中選擇在家中或在機構坐月子者約各半;女性選擇到機構坐月子的主要原因是「專業化照護」與「獲得充分休息」;對於在機構中坐月子的經驗,超過75%的女性獲得非常充分與充分的休息。然而,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卻有將近85%的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多數民眾將兩者誤解為「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兩者都可以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
二、問卷說明
1.
問卷目的:本問卷欲調查民眾對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產後照護需求等生育議題的認知與意見。
2. 調查時間:2017年3-4月
3.
調查對象:參與全台10場「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座談會之與會者及一般民眾
4.
進行方式:於座談會進行前填寫、小兒科診所隨機發放填寫,以及網路問卷。
5.
問卷總數:有效問卷1858份,其中女性佔91.6%、男性8.07%、未填性別0.32%[1]。
三、問卷內容
1. 基本資料
以下資本資料除「性別」(圖1)外,皆為女性數據統計。
本次調查填答者年齡分佈最高在30-39歲51.03%,其餘年齡分佈依序為20-29歲27.02%、40-49歲9.73%、50-59歲5.72%、60歲(含)以上5.01%、19歲(含)以下1.47%
(圖2)。
教育程度部分,比例最高為大專院校64.24%,其餘分佈依序為碩士21.75%、高中職9.69%、國中1.89%、博士1.36%、國小(含以下)1.06%(圖3)。
填答者居住區域,47.83%於北部、23.74%於南部、22.8%於中部、4.17%於東部、0.18%於離島(圖4)。
2. 生育議題現況分析及討論
(1) 生產事故救濟制度
◈超過85%女性不知道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生產事故救濟制度」
85.08%的女性不知道「生產事故救濟制度」,14.92%女性知道此制度(圖5)
「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本法的主要精神在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進而降低醫療糾紛,提升醫療品質。這是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世界首例,為女性權益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正式施行未滿一年,超過85%女性仍不知曉此制度,實有宣導的必要。
(2) 生產計畫
◈超過95%女性表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
96.87%的女性表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0.78%女性則認為不需要,2.35%女性沒有意見。(圖6)。
90%以上女性認為「生產過程」應該包含:生產風險及對應的醫療處置、不同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及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
96.88%的女性認為對「生產過程」的理解應該包含生產風險(如難產、胎位不正等)及對應的醫療處置、95.33%女性認為應包含不同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
(如:子宮頸張開程度、破水等)、90.65%認為應包含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
(如:剃毛、灌腸、會陰切開、無痛分娩等) (圖7)。
生產計畫是指孕產婦在充分了解生產過程、生產風險與相對應的醫療處置選擇後,與醫療專業合作,有自主性地參與,作出選擇,減低過度醫療。除了可幫助產婦理解生產時身體將會發生的變化,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產婦及家屬亦能降低驚慌情緒、理解醫療處置,有助醫病關係的和諧。
調查數據顯示,女性想要獲得生產風險、於產程中身體的變化的資訊,以及參與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等,亦即女性認為「生產計畫」對於產婦是重要的。衛生福利部在2014年推動以生產計畫為主概念的「友善多元溫馨生產醫院試辦計畫」,總體滿意度高達90%以上。其中對於提供資訊讓產婦瞭解產程進展部分,更是100%的產婦都覺得獲得幫助。問卷調查與試辦計畫的結果一致地顯示女性對於生產自主性的重視與期待。
生產自主性的落實有賴完整、專業的生產資訊,婦團要求生產計畫的相關資訊應納為孕婦健康手冊的必要章節,並以親子教室進行衛教,以減輕產科醫師負擔。但經過多年與醫界及政府單位的溝通,生產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方式卻仍無共識,有待政府強力支持。
(3) 母嬰同室
◈70%以上女性認為產後於醫療院所中每日「母嬰同室」的時間應該由產婦自己決定
對於產後在醫療院所中,每日「母嬰同室」最適合的時間,71.55%的女性認為該由產婦自己決定、17.92%認為應該白天同室晚上不同室、7.44%認為應該24小時同室、3.1%則認為不需要母嬰同室(圖8)。
根據問卷數據,顯示女性想要自己決定與新生兒的共處時間,而不是被硬性規定。然而,政府為了推動母乳哺育,自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平均每5個新生兒有4個是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誕生。這看似成功、溫馨的政策,實際操作上,因為評鑑制度要求提升母乳哺育及母嬰同室率,出現醫療院所為求良好評鑑成績,以幾近強迫的方式要求母親配合的現象,忽視母親的需求、選擇與自主性,對母親並不親善。在70%以上女性認為應該自己決定「母嬰同室」時間的狀況下,更顯示為推廣母乳哺育,要求產後女性24小時母嬰同室的策略有違女人的意願。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母乳哺育政策,國外已有諸多反省與修正。主要的方向是:給予母親充分正確的資訊選擇不同的哺育方式;不再「積極促進」母乳哺育,而改以「支持」;避免責備、評價無法或不願哺餵母乳的女性。政府應積極面對並檢討「母嬰親善」政策,提供正確充分的哺育訊息,尊重女性哺育自主性。提倡支持女性哺育選擇之觀點,避免形塑「母乳哺育」為尊之唯一價值觀。從無形的情感支持至有形的育兒措施,建立友善的母、嬰環境。
(4) 產後照護需求
◈將近95%女性產後有「坐月子」,其中在家中或在機構中各約有40%
94.23%的女性或其家人產後有「坐月子」、5.77%沒有「坐月子」(圖9)。
44.8%的女性或其家人選擇在家中坐月子、43.62%在機構坐月子、11.58%有在家中與機構坐月子(圖10)。
◈選擇到機構坐月子主要為了「專業化照護」與「獲得充分休息」
選擇到機構坐月子的原因中,專業化照護佔29.21%、獲得充分休息佔27.43%、環境舒適佔13.74%、不想麻煩別人佔11.1%、家中無親屬可協助產後照護佔8.34%、避開親友過度探訪佔7.88%、因為親友建議有1.9%、其他原因則佔0.4%(圖11)。
在機構坐月子是否有得到充分的休息,51.44%女性表示充分、25.26%表示非常充分、19.67%表示普通、3.33%表示不太充分、0.3%為非常不充分(圖12)。
◈將近85%女性不知道「坐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的差別,最多民眾誤解的是「兩者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
針對「坐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的差別,84.4%女性不知道兩者的差異,15.6%女性知道其中差別(圖13)。
在對「坐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的認識中,最被誤解的是「兩者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兩者都可以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圖14)。
根據上述數據,產後坐月子的女性將近95%。為避免女性沿襲坐月子期間不洗澡、不洗頭等舊習,衛生單位應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導正觀念,以促進健康、衛生的產後照護。
而在坐月子場所部分,在家中或在機構坐月子者各約有40%,顯示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然而,卻有將近85%的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多數民眾將兩者誤解為「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兩者都可以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
[1]
本次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女性為多數,佔總數超過90%,因此分析報告將以女性之數據資料呈現。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