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抗生素會引發流產?
2017.05.08
抗生素會引發流產?
加拿大蒙特利奧大學於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中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和懷孕初期流產的增加有關連。   根據Eunice Kennedy Shriver幼兒健康和人類發展機構的報告,知道自己懷孕的婦女中,約有15-20%會流產,而35歳以上的婦女最普遍。一半以上的流產源於胎兒染色體的不正常,其他增加流產風險的原因有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綜合症,肥胖和感染。   以前的研究也指出過,流產的風險和懷孕時使用抗生素有關。但是這些研究的規模小,回憶易有偏差。而 Dr. Anick Benard和蒙特利奧大學的同事針對這些限制,設計了一個新的研究,檢視1998-2009年間魁北克有關懷孕的追蹤。   在8702位15-45歲間的婦女中,平均在14個禮拜時流產,其中16.4%在懷孕初期服用抗生素。比較87020位正常懷孕、沒有流產的婦女,其中有12.6%服用抗生素。   進一步分析,不同的抗生素會增加流產的風險比率各有差異。 奎諾酮類(Quinolones): 172% (治療泌尿道感染) 四環黴素(Tetracycline): 159% (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 開羅理黴素(Clarithromycin): 135% (治療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之消化性潰瘍) 磺胺類(Sulphonamide): 101% (治療尿道、呼吸道感染) 咪唑尼達(Metronidazole): 70% (治療陰道滴蟲病、阿米巴痢) 阿奇黴素(Azithromycin): 65% (治療許多細菌感染:中耳感染、咽喉炎、淋病等) 紅黴素Erythromycin 治療鏈球菌咽喉炎,和Nitrofurantoin 預防治療尿道炎的抗生素,則無增加流產風險的關連。   在英國,懷孕期時不得使用四環黴素。   這項研究的優點在於規模大、抗生素處方的資料確切、以及定期收集流產的診斷。但最明顯的限制在於:無法排除感染的嚴重性,可能對流產的影響。   專家警告懷孕時,許多抗生素是安全的,有感染不治療會有危險。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感染時身體會有免疫反應,也可能是造成流產的原因。   然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仍質疑,懷孕初期服用抗生素的安全性,認為這項研究結果,可使政策制定的人做為更新準則的參考。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read more
少量阿斯匹靈降低乳癌風險?
2017.05.04
少量阿斯匹靈降低乳癌風險?
最近發表於Breast Cancer Research期刊的研究指出,每周至少服用阿斯匹靈3次可能降低20%女性乳癌風險。   2017年初,已有研究發現,阿斯匹靈可能透過抑制血小板來避免癌細胞生長,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而最近由Leslie Bernstein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乳癌進行研究,欲了解少量(81毫克)阿斯匹靈對乳癌風險的影響,尤其希望了解對不同乳癌類型風險的影響。   研究團隊分析了57,164名女性的資料,這筆資料始自2005年,至2013年有1,457名女性罹患侵入性乳癌,其中有68.5%為「管狀A型乳癌(Luminal A)」、9.5%為「三陰性乳癌(Tripple-negative)」、8.2%為「管狀B型乳癌(Luminal B)」、3%「HER2基因過度表現型乳癌(HER2 enriched)」,另10.8%未知。   研究發現,整體而言,每周服用阿斯匹靈至少3次者比服藥頻率較低者,乳癌風險少了16%。而針對不同乳癌類型,研究發現每周服用阿斯匹靈至少3次的人,其罹患「管狀A型乳癌」的風險少了20%。這些研究結果在考慮了干擾因素,如使用荷爾蒙療法、家族乳癌病史、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等後依然成立。   研究團隊說明,阿斯匹靈降低乳癌風險的原因可能與其抗發炎的影響有關,但確定的機轉及上述研究發現是否可作為醫療建議,需有更多研究樣本來檢視、討論研究結果的真實性。   資料來源:Journal of Breast Cancer Research        
+ read more
史達汀弊大於利?
2017.05.01
史達汀弊大於利?
史達汀的好處與副作用長期以來備受爭議,甚至有專家認為透過史達汀降低壞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論點是有瑕疵的。最近,國際血管外科學會的理事長Sherif Sultan於巴西的會議上表示,史達汀弊大於利。   Sultan教授分析了許多降低膽固醇藥物的研究,他發現這些藥物的好處是建立在統計上的欺騙(statistical deception)。同時,他也提醒,過去有些研究可能因研究者受雇於藥廠而有偏誤存在。此外,他指出過去有一些研究發現史達汀會加速動脈硬化,並且服用該藥與糖尿病、白內障、陽痿、乳癌、神經受損、憂鬱、肌肉痠痛及腎/肝衰竭有關。   Sultan教授指出,人們正服用史達汀來避免健康問題,但其實,這同時也在製造災難。Sultan教授說明,史達汀的影響因人而異,大約每千人有一人受苦於視覺障礙以及出血,每百人有一人有肝臟及胰臟發炎的情形,以及每十人有一人有頭痛及肌肉痠痛困擾。他建議藥物監管者重新檢視史達汀的指引,或者最起碼不要開藥給兒童或是62歲以上的民眾,因為沒有證據支持這些人使用史達汀的效果。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前理事長Richard Thompson同意Sultan教授,並且相當擔憂特定副作用的資料被掩藏,因此認為目前迫切需要重新檢視過去的研究資料。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樣將導致百萬名民眾冒著生命危險去選擇不依照醫師的建議服藥。June Raine博士說明,史達汀已經過一些大型的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史達汀好處背後有堅實的基礎,並且被認為對病患是好處大於壞處的。   目前對於史達汀安全性及效果仍存爭議,但已知的是史達汀就如所有藥物一樣具有副作用,史達汀也不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唯一的選擇,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更為深遠。此外,治療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須考量個別差異,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疑慮的民眾宜跟醫師討論最適合的避病方法,再決定是否服用史達汀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The Express    
+ read more
史達汀弊大於利?
2017.04.28
史達汀弊大於利?
史達汀的好處與副作用長期以來備受爭議,甚至有專家認為透過史達汀降低壞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論點是有瑕疵的。最近,國際血管外科學會的理事長Sherif Sultan於巴西的會議上表示,史達汀弊大於利。   Sultan教授分析了許多降低膽固醇藥物的研究,他發現這些藥物的好處是建立在統計上的欺騙(statistical deception)。同時,他也提醒,過去有些研究可能因研究者受雇於藥廠而有偏誤存在。此外,他指出過去有一些研究發現史達汀會加速動脈硬化,並且服用該藥與糖尿病、白內障、陽痿、乳癌、神經受損、憂鬱、肌肉痠痛及腎/肝衰竭有關。   Sultan教授指出,人們正服用史達汀來避免健康問題,但其實,這同時也在製造災難。Sultan教授說明,史達汀的影響因人而異,大約每千人有一人受苦於視覺障礙以及出血,每百人有一人有肝臟及胰臟發炎的情形,以及每十人有一人有頭痛及肌肉痠痛困擾。他建議藥物監管者重新檢視史達汀的指引,或者最起碼不要開藥給兒童或是62歲以上的民眾,因為沒有證據支持這些人使用史達汀的效果。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前理事長Richard Thompson同意Sultan教授,並且相當擔憂特定副作用的資料被掩藏,因此認為目前迫切需要重新檢視過去的研究資料。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樣將導致百萬名民眾冒著生命危險去選擇不依照醫師的建議服藥。June Raine博士說明,史達汀已經過一些大型的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史達汀好處背後有堅實的基礎,並且被認為對病患是好處大於壞處的。   目前對於史達汀安全性及效果仍存爭議,但已知的是史達汀就如所有藥物一樣具有副作用,史達汀也不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唯一的選擇,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更為深遠。此外,治療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須考量個別差異,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疑慮的民眾宜跟醫師討論最適合的避病方法,再決定是否服用史達汀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The Express        
+ read more
滑手機的幼兒不愛睡覺?
2017.04.26
滑手機的幼兒不愛睡覺?
   最近一篇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的研究指出,幼兒每天使用觸控螢幕一小時會使睡眠時間減少15分鐘。但另一方面,使用觸控螢幕的幼兒卻能更快地發展他們的細微動作技巧。   這項來自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訪問了715對有3歲以下兒童的父母。研究探查他們的孩子使用行動裝置的頻率與其睡眠模式之關聯性。   研究顯示每天使用觸控螢幕的幼兒有75%,其中51%是6至11個月大的幼兒、92%是25至36個月大的幼兒。使用觸控螢幕的孩子們在晚上睡得越來越少,反而是在白天睡覺。總的來說,他們每使用觸控螢幕一個小時,就會減少約15分鐘之睡眠。研究中的孩子平均每天使用觸控螢幕的時間約為25分鐘,這個時間長度的將減少孩子睡眠時間約6分鐘。   研究員Tim Smith博士表示,每天睡10-12小時並不算是很長的時間,但對幼兒的發展來說,每分鐘的睡眠都是有益的。這項研究的結論並不是完全確定的,但Smith博士說:「這指出觸控螢幕與睡眠問題有一些可能的關聯。」不過,研究同時也指出,大量使用觸控螢幕的幼兒(用手指滑動而非單純觀看)能加速發展其動作技巧。   那是否應該讓小孩玩觸控螢幕呢?Smith博士說,現在的科學研究發展遠落後於科技發展,要下定論還言之過早。最好的方式就是規範小孩看電視時間。這意味著限制在裝置上花費的總時間,確保了孩童仍可發展其動作技巧,並避免睡前一小時內使用相關裝置。   在英國Coventry大學研究認知發展的Anna Joyce博士說表示,作為第一份探討幼兒時期睡眠和觸控螢幕使用之間關聯的研究,這是一項及時適時的研究。從過去的研究及這些調查結果得知,父母可以在睡覺前的幾個小時限制兒童對於觸控螢幕或其他相關媒體及藍光產品的使用。她補充的說:「直到我們對於觸控螢幕如何影響睡眠有更多了解之前,不應該完全禁止這些裝置。」     來源:Scientific Report、BBC News    
+ read more
肺的意外新功能:造血
2017.04.19
肺的意外新功能:造血
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血是在骨髓及脾臟製造的。但日前加大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運用微視顯微鏡在活老鼠身上發現了肺從未被知曉的造血角色:老鼠的血液循環內,肺製造了一半以上的血小板!此外,科學家也意外地發現了肺有前所未知的血液幹細胞。當主要造血功能的骨髓內幹細胞耗盡時,這些幹細胞能恢復造血功能。這發現亦意味著我們能對於有數百萬患者的血小板減少症有進一步瞭解。   這個新研究歸功於最近由Looney及USSF病理教授所開發出來所謂雙光子(two-photon)活體影像技術改良。這種影像技術可讓研究人員可進行極為精細的觀察,以瞭解在活老鼠肺內的微血管內每一個細胞的行為。   Looney和其團隊運用這個技術可以檢查肺臟中免疫系統和循環血小板的交互作用。以基改過的老鼠使其血小板發出綠色螢光,他們觀察到,在肺血管分布中有出人意料大量的血小板製造細胞亦即巨核細胞(megakaryocyte)。雖然巨核細胞以前也在肺中被觀察到,然總以為主要是由骨髓製造的。進一步的影像顯示,在肺血管分布中巨核細胞每一小時製造一千萬以上的血小板;意味著老鼠有一半一上的血小板是在肺內產生而非骨髓。顯微錄影帶亦顯示了多種以前被忽略的巨核細胞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 cell)和血液幹細胞靜靜地停留在肺之血管分布外;估計每隻老鼠約有一百萬個。   新發現的血液幹細胞能修復受損的骨髓 巨核細胞及血幹細胞的發現引起了一個疑問:這些細胞如何在肺及骨髓之間往復來回。為了探求真相,研究人員以巧妙的肺移植來進行研究。第一個試驗顯示由於血液的機械力或許是一些我們還未知的分子信號,肺可能是一個理想的製造血小板的生物反應器。第二個試驗顯示:低血小板的老鼠做了肺移植後,移植肺中巨核前驅細胞被低血小板活化而造出健康的新巨核細胞,恢復了正常製造血小板功能。   最後研究人員將所有細胞均有螢光標示的健康肺移植到骨髓缺乏正常血液幹細胞的基改老鼠身上;受植老鼠的骨髓分析顯示,從移植肺來的螢光細胞很快就移行到受損的骨髓,並產生不只血小板還有多種血細胞,包括免疫細胞如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 B cells和T cells。這些試驗顯示:肺是多種血球前驅細胞(progenitor cells)和幹細胞的家,能夠修復受損骨髓的幹細胞,亦可恢復血液成份的製造。   這些試驗結果也引起有關血小板減少症的相關討論。特別是研究顯示建議以基改的巨核細胞來治療血小板疾病的研究人員應該要思考以肺作為血小板製造來源。這個研究亦提供了幹細胞生物學家一個新方向,以探索骨髓和肺如何攜手合作「通過幹細胞交換,營造一個健康的血液系統」。   這些觀察改變了即存有關血細胞形成,肺生物疾病和移植的模式。 對於血幹細胞和前驅細胞在骨髓間自由往復的觀察,讓越來越多認為「幹細胞可能比我們認知的更活躍」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支撐。Looney說﹕「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造血幹細胞並不駐宿在一個地方,而是游行在血流裡面。或許在各種器官裡“出國留學”是幹細胞教育的正常作業。」   資料來源:Natur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