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防曬產品化學成分的確會進入血液!
去年5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小型研究指出,防曬產品中的化學物質被吸收到人體中,而且濃度高到足以引起安全疑慮(見報導)。
FDA延續這項研究,再次證明防曬產品的化學物質,有一定程度地進入血液中。但FDA和皮膚癌專家都強調,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防曬成分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人們還是應該繼續使用,以防止曬傷並降低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大多數防曬產品中的活性成分包括:阿伏苯宗(avobenzone)、羥苯甲酮(oxybenzone)、奧克立林(octocrylene)和依莰舒(ecamsule)等化學物質,這些成分會吸收紫外線,達到防曬的的效果。
在台灣,除了含有二氧化鈦成分的防曬類化粧品以「一般化粧品」管理外,其餘防曬劑成分以「含藥化粧品」管理,亦即上市前必須向衛生福利部辦理查驗登記,而含有禁止使用之成分或使用成分不符限量規定者不予核准。
研究怎麼做?
FDA這項最新研究召募了48名自願受試者,在四種防曬噴霧或防曬乳中,每名受試者被隨機分配使用一種。第一天在整個身體上塗抹產品,然後在接下來的三天裡每天塗抹四次。研究人員對防曬產品中的六種活性成分進行測試,發現全部都吸收進入受試者的血液中,而且是超過FDA所定產品無須進行額外安全測試的門檻數值。
研究發現,在大多數參與者中,單次使用後活性成分吸收量就超過了FDA所定的安全數值。而且它們會殘留在體內,50%以上的使用者中,阿伏苯宗、辛磺酸鹽和辛氧酸鹽的數值持續升高長達7天,而高滲酸鹽和羥苯甲酮則長達21天以上。
FDA指出,這項研究的限制在於人工實驗室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戶外擦防曬產品,因為這些產品暴露於熱和陽光下,可能會影響吸收。
是否對人體有害 還需要更多測試
FDA藥物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Janet
Woodcock博士表示,成分被皮膚吸收並進入人體的事實並不意味著該成分是不安全的,還需要進一步的測試,以確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長期使用的時候。
還有其他防曬選項
雖然還需要更多實驗來證實對人體的影像,但是如果對化學防曬產品安全性有所疑慮,可以選擇礦物防曬產品。礦物防曬產品透過氧化鋅和二氧化鈦來反射陽光,而不是像化學防曬產品一樣吸收,這類產品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證據支持。
編譯來源:REUTERS(2020.01.22)、Health Day(2020.01.21)、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20.01.2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30
與體態和平相處
常有人告訴婦女要對自己的身體感覺良好,不管任何體態,但事實並非此簡單。
21世紀初始10年對身體的定義是「零尺寸」,皮膚曬得棕褐色的名人以露出鎖骨為傲;而10年不到又轉而大聲提倡「正面接受自己的體態」,但也迅即失寵。我們在「討厭身體的光譜」裏,現在定位何處?
當然是在兩極之間,但並不看好。有人數迅速上升的飲食失調,伴隨著世界性盛行的肥胖症,以及協助婦女去脂肪的藥物。2010年一月有三個節食的電視節目互相競爭收視率:「肥胖家庭」、「特大號世代」、「互動一起節食。」
過了幾年,這些減重的故事轉移到網路重新包裝為「賦權」(empowerment)。有減重的大師,後有健身、「乾淨飲食」,也有超大尺寸的比基尼模特兒在IG開懷大笑。有Dove很熟練的推銷肥皂療癒婦女的身體。有美國女演員Lena
Dunham的肚皮引發一千個評論。有超級模特兒演員Jameela
Jamil推動反對不實際的理想身體,鼓舞許多婦女,但也令許多人不滿。
十年來主流女性主義喊出,不論經由任何方式,就是要「愛你的身體」。在這些口號中,美容手術和注射轉眼正常化了。在「愛之島」影集裏,沒有人刮腿毛,因為這個世代已經使用雷射除毛了。表面上,雜誌禁止節食食譜,但轉為乾淨飲食和一點Botox,理想的身體型態在我們眼前又重新建立起來。
所以呢?在所有的經歷後,現在站在鏡子面前,穿著內衣用手指揑臀部曾經令人討厭的兩側,我們身在何處?我覺得我們並未往前邁進,只是稍微轉向旁邊。
「正面接受自己的體態」運動,讚美所有的體態,即使是超過目前所能接受的腰圍。但並未點出為什麼有許多人對自己的身體有如此辛酸且極端的關係。直接就跳進友善的主題標籤,配上由婦女詳述通往內在美的幸福旅程,將所有應該對自己身體感覺良好的責任,完全交由個人的肩膀來承擔。
有許多人討厭自己身體的原因,比Dove肥皂的廣告有更深一層的解釋。這些理由,也許不正確,也許可怕且卑鄙,乃奠基於幾十年堅固的性別歧視,然而卻有其邏輯,我們年輕時就如此被教導。
人們的內心知道,性交時關燈,害怕在公共場合運動,IG上尋找在土耳其的整型外科醫師,或從12歲起開始節食的真實理由。所以強加「正面接受自己的體態」於她們的影響,會覺得有如兩輛卡車在他們的喉嚨裏衝撞。
2019年提出「每個人都美,每個身體都是完美的」,而職場、交友網站、時尚和專業健康人士卻傳出陣陣不同的聲音。其影響則是孤立和雙重罪惡感,一方面為了活在一個尺寸不正確的身體,一方面則因為想要改變。
所以我支持遠離「正面接受自己的體態」,以及所有「照相要微笑」的壓力,前往一個「身體中立」、「以摸擬兩可為傲」」的新紀元。這樣可有許多空間,給得意自己身體的力量和美麗的人,也給那些不願自己的身體成為政治論述,貼了標籤的內容或根本不願多想。
經過十年來令人疲憊的身體形象,我希望未來十年的訊息不是愛你的身體,而是與身體和平相處。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1.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26
為什麼有些護膚產品會引發過敏?
目前已知皮膚的過敏反應可能是由面霜、化妝品等外用型護膚產品中的小化學物質引起的,但科學家仍不了解這些化學物質是如何引起過敏反應的。
最近新研究指出,常見護膚產品會引發過敏性皮膚炎,可能是因為產品中的小化學物質取代了皮膚細胞中的天然脂肪分子(稱為脂質)。研究發現可能為新的治療方法鋪路。
為什麼有些化學物質引發皮膚炎是個謎
當免疫系統的T細胞將某種化學物質視為異物時,便開始產生過敏反應。但T細胞無法直接辨識小的化學物質,它需要與較大的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才會被T細胞辨識出來。
然而,許多引發過敏性皮膚炎的護膚產品的成分裡並沒有發生這種化學反應所需的蛋白質。因此T細胞理應是看不見這些小化學物質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就是為什麼護膚產品引起皮膚炎一直是個謎的原因。
引發過敏反應的關鍵在免疫細胞裡的分子
研究發現,一種皮膚外層的免疫細胞─ Langerhans
cells—富含名為CD1a的分子,這個分子可能是讓T細胞看見化學物質進而發生過敏反應的原因。
平時,皮膚自產的脂質會結合CD1a分子,進而阻止CD1a與T細胞相互作用而引起過敏反應。
在人體組織培養的研究發現,一些可能引起過敏性皮膚炎的常見化學物質會取代脂質與CD1a分子結合,這種置換反而使讓T細胞看見CD1a及小化物質,從而引起免疫反應。。
這些化學物質包括:常見於潤膚乳、牙膏及香水的秘魯香膠(Balsam
of
Peru)和金合歡醇(farnesol)。研究人員找到在秘魯香膠中的化學物質「苯甲酸芐酯(benzyl
benzoate)」和「肉桂酸芐酯(benzyl
cinnamate)」是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他們總共找出十幾種可以與CD1a結合而活化T細胞的化學物質。
研究作者表示,研究雖然發現了這些化學物質如何活化T細胞,但是在宣稱這就是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時必須謹慎。還需要有更多研究以確認引發過敏的機制並依此研發過敏抑制劑。
治療新路
這項發現促使科學家思考,可能可以透過在皮膚上塗抹脂質以取代引發免疫反應的物質來停止過敏反應。過去的研究已發現幾種可以與CD1a結合但不會活化T細胞的脂質。
目前停止過敏性皮膚炎的唯一方法是辨識過敏原並避免接觸到它。外用藥膏有助於緩解皮疹,通常治療不到一個月皮疹就會消失。在嚴重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開立需有處方箋的抗炎藥—口服皮質類固醇來抑制免疫系統,但這會增加感染和其他副作用的風險。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1.0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20
減肥藥可能與癌症有關?
美國食藥局警告,減肥藥「沛麗婷膜衣錠(Belviq)」的上市後研究顯示,服藥者癌症風險可能增加。
藥物安全通訊指出,增加風險的機制尚不清楚,並且不確定是否有因果關係。此外,該公告並未量化可能增加的風險,目前食藥局正評估臨床試驗結果,故審查仍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食藥局並未要求患者停止服藥,而是建議進行醫病共享決策。醫療專業人員在決定是否開處方或繼續給患者服藥時,應考慮服用的益處是否可能超過潛在的風險。
成人若BMI為30以上,或BMI為27且有肥胖相關合併症(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醫師可開立「沛麗婷膜衣錠」處方箋給患者作為輔助體重管理的手段。
2012年美國食藥局核准這款藥上市,但其實藥廠第一次申請上市時因食藥局認為需要更多安全數據而遭拒。第二次申請時,食藥局諮詢小組對於研究無法排除服藥後心臟瓣膜問題感到擔憂。不過CAMELLIA-TIMI-61上市後試驗特別檢視服藥5年者的心血管健康,結果是服藥不會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並且還可以降低前期糖尿病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雖然在這份上市後試驗中並未將癌症風險視為議題,但食藥局表示在試驗結果提到相較於吃安慰劑的控制組,實驗組中有許多患者確診癌症。
根據2012年食藥局的審查文件,一些研究顯示,當老鼠暴露在與臨床相似的劑量下時雄鼠及雌鼠出現乳腺腫瘤(mammary
gland
tumors),並且當雄鼠暴露在較高劑量下也出現其他類型的腫瘤。不過,總體上惡性腫瘤很少見,沒有進行正式的癌症篩檢。食藥局諮詢委員會認為,在給患者的劑量上,藥物是具有足夠的安全性。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1.1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09
美國首例 美白霜引發汞中毒
美國近日出現一名婦女因長期使用一款美白霜,引發甲基汞中毒,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受損,這是美國首例因保養品造成的甲基汞中毒。
含汞美白霜 長期使用恐損中樞神經
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報告,這名47歲婦女7月因皮膚刺痛和手臂無力就診,兩周後又因視力模糊、步態不穩、口齒不清再度就醫,經血液和尿液檢查發現她體內甲基汞量異常高。甲基汞是一種有機汞,毒性極高,會造成神經系統的永久傷害。
這名婦女的家人告訴醫師,這七年來,她每天早晚都使用由墨西哥代購來的旁氏復顏抗皺保濕面霜(Ponds
Rejuveness),希望能消除皺紋和斑點。CDC檢測這款面霜,發現含有1萬2千ppm甲基汞,美國禁止販售汞含量這樣高的保養品。
儘管這名婦女接受了治療,情況卻持續惡化,截至12月底這名婦女還得靠鼻胃管灌食。CDC警告民眾汞中毒的危害,如果有疑慮可以主動篩檢美白霜是否含汞。
台灣並未進口此款美白霜
台灣並未進口「旁氏復顏抗皺保濕面霜」,但民眾還是可能透過代購取得。過去也曾傳出多起因自製或來源不明面霜含汞的案例,不過毒性全都沒有甲基汞這麼強。
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不要購買來路不明、自製標籤或沒有標籤的保養品,並檢視瓶蓋下的鋁箔保護紙是否完整,如有疑惑,趕緊把產品送驗,千萬別以身試「毒」。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19.12.2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9.12.26
美妝蛋暗藏危機!
越來越多人透過化妝來展現自己的個性,但是你知道化妝品會有細菌及過期的問題嗎?
一份來自英國的最新研究指出,許多人用著已經過期的化妝品,而且沒有定期清潔美容工具,尤其是美妝蛋之類的化妝海綿,這些工具可能成了有害細菌的滋生溫床,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
化妝品有保存期限
所有化妝產品都有「保存期限」,這通常指可以安全使用的期限。此期間的持續時間因產品而異,不正確地使用產品,例如用不乾淨的手指沾眼影,也可能會影響產品保存期限。
歐盟法規強制執行在歐盟國家/地區銷售的所有化妝產品都應在包裝上標明「開封後的使用期間。但是,美國情況並非如此
在美國,沒有相關規定要求美容產品(包括化妝品)需在包裝或標籤上標明保存期間或失效日期。因此在美國,製造商可以不向消費者提供任何有關化妝品安全性的資訊。
而在台灣,根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化粧品的外包裝或容器應標明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或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或有效期間及保存期限。
此外,許多人會使用工具來上妝,例如刷子或海綿,這些工具是細菌容易滋生的環境,但是許多使用者都忽略應該要頻繁地清洗。
超過七成化妝品及化妝工具存在細菌
英國伯明罕阿斯頓大學進行的研究證明化妝產品和工具中含有危險細菌。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捐贈的467種美容產品,包括:107支唇蜜、96支唇膏、93支睫毛膏、92支眼線產品和79個美妝蛋。經過測試,這些產品中70%-90%被細菌污染,美妝蛋是最嚴重的細菌溫床。主要發現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弗氏檸檬酸桿菌,它們分別是與皮膚感染、食物中毒和尿道感染相關的細菌。
研究人員在用過的眼線和睫毛膏中發現了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這些細菌可能會引起刺激和結膜炎。儘管結膜炎的症狀通常較輕,可能是眼睛發癢、流淚,但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引起結膜炎的細菌可以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從而引發更嚴重的感染。
而唇膏和唇蜜當中則含有葡萄球菌和與糞便有關的各種細菌。這些細菌可能導致嘴唇發紅、腫脹和發炎,可以用抗生素治療。但是,如果細菌傳播到血液或身體的深層組織,感染可能會威脅生命。
另外,某些葡萄球菌菌株,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引起皮膚感染,包括膿皰瘡。
美妝蛋可能讓你不美麗!
研究發現美妝蛋特別容易受到污染,這可能是因為使用者通常會先弄濕這些海綿才化妝,潮濕的表面為有害細菌提供了了理想的繁殖地。研究中,高達93%的美妝蛋從未清洗過。
根據捐贈化妝產品及工具的人提供的訊息,其中只有6.4%的美容產品曾經清潔過,所有睫毛膏的刷子都沒有清潔過。而且,多達27.3%的美容產品在浴室中使用,尤其是眼線產品,這可能遭受糞便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約有28.7%的產品曾經掉到地板上,可能使產品沾滿細菌。在美妝蛋中,35.6%存放在浴室,多達64.4%曾掉到地上。
降低化妝品及工具滋生細菌的風險
避免化妝品滋生細菌實際上很容易,美妝蛋及化妝刷等上妝工具,需要頻繁、定期地清洗,並卻實地乾燥。口紅只需稍微將口紅轉出一些,用紙巾擦拭口紅的最上層,然後將裸露的口紅浸入消毒用酒精中約30秒鐘,取出後輕輕擦去酒精,使其乾燥。這不會影響口紅,但會使其保持清潔。
研究人員警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特別容易受到感染更應該注意這些訊息。我們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教育消費者和整個化妝品行業了解定期清洗美妝蛋並徹底乾燥它們的必要性,以及使用化妝品超過其有效期的風險。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19.12.06)、Medical News
Today(2019.12.06)、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19.10.0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