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17
擦防曬乳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嗎?
「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很重要,而維生素D有80%是靠身體照射太陽紫外線UVB產生的,但紫外線也可能導致皮膚癌。最近,全球對維生素D缺乏症的關注,引發人們討論如何同時維持健康的維生素D水平又避免皮膚癌。這樣的討論引起一些人擔心防曬產品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乏症。
不過,最近有三份研究指出,使用防曬產品並不影響多數人的維生素D水平。
第一份研究將參與者分為三組實驗組及一組控制組。實驗組在紫外線強的地區享受一周的假期。而三組實驗組中,第一組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塗抹防曬係數為15(SPF15)、防UVA較強但防UVB較弱的防曬乳,第二組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塗抹防UVA效果較弱的SPF15防曬乳,第三組在沒有指導下塗抹自有的防曬乳。研究人員在假期開始前24小時及假期結束後24小時、48小時,分別抽取參與者的血液樣本。
研究發現,所有實驗組的維生素D都有顯著上升,其中又以沒有受到指導、塗抹自有防曬乳的人增加最多,但這一組也都有曬傷。而在其他兩組實驗組中,防UVA較強但防UVB較弱的SPF15防曬乳,比防UVA效果較弱的防曬乳更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這可能是因為前者的成分讓UVB的傳遞比後者多一點。未享受假期的控制組則被發現其維生素D有些微下降。
另一份研究則是文獻回顧。研究團隊檢視了1970年至2017年75份的實驗性研究、臨床試驗及觀察性研究。他們發現,雖然使用人工光源的實驗結果支持防曬乳可能影響維生素D水平的理論,但是臨床試驗和觀察性研究則顯示這個問題的可能性低。
由13位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進一步檢視的結果也顯示,防曬乳不太可能影響皮膚產生維生素D,而防UVA的功能也不會影響維生素D合成。
英國皮膚科協會的公關表示,防曬乳導致維生素D缺乏症的風險是低的,因此這種風險不太可能超過防曬乳預防皮膚癌的好處。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研究SPF
30和更高級別的防曬乳,因為我們一般會建議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使用這個係數等級以上的防曬乳來獲得最佳保護。此外,皮膚較深的人患維生素D缺乏症的風險較高,患皮膚癌的風險較低,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瞭解這些研究結果如何應用於皮膚較深的人。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5.09)、Medscape(2019.05.09)
+ read more

2019.05.14
防曬的化學成分在血液中超標419倍!
夏天的腳步接近,許多人可能已經開始塗抹防曬乳了。不過,最近美國食藥局(FDA)的研究顯示,防曬產品中的化學物質被吸收到人體內的濃度高到足以引起安全疑慮。
FDA規定防曬產品若含有安全疑慮的成分或成分被吸收至血液中的水平超過0.5
ng/mL,應經過毒性檢查。而最近FDA的研究指出,防曬產品中的化學物質被吸收到血液的水平超標419倍。
不過,專家們表示不應該因為這項研究而停止使用防曬產品,因為陽光的傷害風險超過了這些化學物質帶來的潛在風險。太陽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包括:老化、曬傷、黑色素瘤等。
在台灣,除了含有二氧化鈦成分的防曬類化粧品以「一般化粧品」管理外,其餘防曬劑成分以「含藥化粧品」管理,亦即上市前須向衛生福利部辦理查驗登記。而含有禁止使用之成分或使用成分不符限量規定者不予核准。
對健康可能的影響
多數防曬產品使用「羥苯甲酮(oxybenzone)」、「阿伏苯宗(avobenzone)」、「奧克立林(octocrylene)」及「依莰舒(ecamsule)」等化學物質來阻擋有害射線。這些化學物質吸收紫外線輻射並將其轉化為少量熱量。
然而,化學物質特別是「羥苯甲酮」可能會干擾荷爾蒙;「阿伏苯宗」與癌症、過敏和器官中毒有關;「奧克立林」可能引起皮膚、眼睛及肺部不適;「依莰舒」可能使皮膚乾燥、紅腫或起粉刺。
原因是這些物質本質上是化學環構成,而化學環也是很多荷爾蒙的基礎,化學物質就容易進入細胞。美國食藥局研究人員表示,「羥苯甲酮」就被發現出現在人體母乳、羊水、尿液及血液中。
研究怎麼做的
美國食藥局隨機地讓24名成人每天使用防曬噴霧劑、乳液或乳霜四次,持續四天,並且使用產品的身體面積達四分之三。研究未揭露防曬產品品牌。
研究人員一周內從每位參與者身上抽取了30份血液樣本,並發現參與者血液中的「羥苯甲酮」的水平為209.6
ng/mL、「阿伏苯宗」水平為4.3ng/mL、「奧克立林」水平為7.8ng/mL、「依莰舒」水平為1.5ng/mL。
需要更多真實數據
這是一項非常小規模的實驗室研究,並且實驗情境與現實不同,例如戶外的溫度、紫外線、濕度;或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年齡、皮膚狀態都可能影響成分被吸收的程度。因此研究結果只是一個起點,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呈現結果所代表的臨床意義。
代表防曬產品製造商的「消費者保健產品協會」表示,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產生懷疑還為時過早。
美國食藥局向業者施壓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美國食藥局已要求製造商於2019年11月前提供防曬產品的安全證明,包括評估產品被身體吸收的程度、化學物質致癌的風險及其對生殖健康的影響。這項研究可能是美國食藥局為了讓製造商準時提交資料而施加的壓力。
研究作者表示,美國食藥物局是一個監管機構,不是一個測試機構,因此進行研究是非常不尋常的。這可能代表他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程度。
還有其他防曬選項
擔心化學防曬產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選擇使用礦物防曬產品,他們透過氧化鋅和二氧化鈦來反射皮膚的陽光,而不是像化學防曬產品一樣吸收它。礦物防曬產品的安全性是有證據支持的。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5.06)、Medical News Today(2019.05.06)
+ read more
/cosmeticspersonal.jpg)
2019.05.10
女人付出美貌的代價遠比男人多
臉部保濕品是抗老化的主角,可以平滑皺紋、使皮膚柔軟。但新的研究發現在抗老化的武器上,女人比男人付出更高的代價。
研究調查三個主要的零售網站,亞馬遜(Amazon)、塔吉特(Target)和沃爾瑪(Walmart)的110個臉部保濕品的價格,發現男用和女用的價格有明顯的差異。
平均而言,銷售給女人的產品比銷售給男人的每盎司多了美金3.09(約台幣100元)以上。
事實上,這是一直以來,女性質疑的議題,「粉紅稅」(Pink
tax)。研究發現,總體而言,女性有42%的情況花費的費用高於男性。多花多少?額外費用每年約
1,351美元(約台幣4萬元)。
研究的主導作者Dr.
Senna解釋:「缺水的皮膚會引起嚴重的問題如濕疹和玫瑰斑。最近雖然政府努力限制因為性別而在零售市場上價格的差異,我們的研究發現歧視性的價格仍然存在,在皮膚產品中仍然是一項實際的議題。」
研究專家使用三個產品的特點—語言;包裝顏色或圖案;及形狀,來分類產品銷售對象是女或男。
產品中每個瓶子液體的容量,男女沒有明顯差異。
在銷售的語言上,56個分類以女人為目標的產品中,只有3個清楚地標示「女用」。在54個分類以男人為目標的,則有47個(87%)使用了「男人」這個字。
研究發現市面上銷售給女士或男士的臉部保濕品,在標示上面,如:無香水、防曬或抗老化、過敏性皮膚、低過敏性或皮膚科醫師推薦等,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主要的差異在價格。
研究作者們結論,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市面上皮膚保養品是否有因性別而產生的價格差異。
編譯來源:Consumer(2019.05.01)
+ read more

2019.04.30
牙齒美白產品可能傷害牙齒
台灣的藥妝可購買到「牙齒美白貼片」,其原理是用貼片上的美白劑來去除牙齒表面及咬合面的牙垢及牙菌斑,達到美白效果。而最近研究發現,「牙齒美白貼片」的活性成分「過氧化氫」會破壞琺瑯質下面富含蛋白質的牙齒主體。
牙齒由三層組成:外層的琺瑯質、其下的牙齒主體和將牙根與牙齦結合的結締組織。過去大多數牙齒美白貼片的研究多集中在含有極少蛋白質的琺瑯質上。新研究則專注於牙齒主體,它含有高含量的蛋白質,其中大部分是膠原蛋白。
大家都知道,「過氧化氫」可以滲透琺瑯質和牙齒主體。而過去的研究也顯示,當使用牙齒美白貼片後,牙齒主體中的膠原蛋白會減少
。
新的研究用完整的牙齒進行研究,試圖進一步分析「過氧化氫」對膠原蛋白的作用。
研究發現,當牙齒用「過氧化氫」處理時,牙齒主體中的膠原蛋白質會轉化為較小的碎片。
此外,他們用與牙齒美白貼片中的濃度相似的「過氧化氫」處理純膠原蛋白。結果發現,膠原蛋白消失。這可能是由於形成了許多較小的蛋白質碎片。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實驗無法說明牙齒中的膠原蛋白和其他蛋白質是否可以再生,因此不知道牙齒損傷是否是永久性的。接下來,他們計劃
進一步分析膠原蛋白經過「過氧化氫」處理後所釋放的蛋白質碎片,並確定「過氧化氫」是否對牙齒中的其他蛋白質具有相同的影響。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09)
+ read more
/perfume.jpg)
2019.04.17
有「純淨的香水嗎」?你應該擔心香水中還有什麼嗎?
已經有很多文章提出警告,這世界充滿了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帶來癌症、神經傷害甚至更糟的結果。現在,香水被擔憂是潛在的毒藥。
因此,最近有美國知名女影星推出「純淨的香水」的產品,標榜不含「有毒」物質。
然而,只要去除所謂的有毒物質,香水就會變成「純淨的香水」嗎?純淨的意涵是什麼?
無疑地,香水的研發傾向於比現有的香水擁有更多的香味,這是一個運作上左右為難的狀況。大部分對於香水的規定聚焦於皮膚的反應,因此,製造商會尋找達到低劑量就能有高香氣的新原料,以降低皮膚的暴露量。然而,這些物質常有令人擔憂的強烈氣味。香水工業致力於平息大眾的恐懼,最後卻適得其反。
沒有任何一款香水敢主張零化學物含量,香水的所有成分都是化學物。玫瑰就像是一個虛擬的小工廠,合成了超過300個聽起來駭人聽聞的烴。顯然,不是所有的天然物對你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的合成物都是壞的。
現今的憂慮圍繞在仿賀爾蒙物質。該名美國女星一系列的產品承諾沒有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一種塑化劑的化學物。它們危險嗎?它們存在於香水中嗎?有些研究已經顯示,特定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型可能會致癌或為環境賀爾蒙,其他的研究則認為風險可以被忽略。在歐盟,大部分的鄰苯二甲酸酯類不是已經被完全禁止就是朝向禁止使用的方向。在美國,鄰苯二甲酸酯類被禁止使用於兒童玩具,但未禁止於化妝品中。美國FDA的理由是它們沒有危險性,而且每年在化妝品發現塑化劑的案例已經越來越少了。
假如這些化學妖怪越來越少被使用是事實,那麼說香水不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就像是說火腿不添加麵筋一樣愚蠢。不過,在純淨化妝品運動中,最卓越的觀念之一就是揭露完整的成分表。芳香產業長期以來都抗拒著完整呈現成分表,這件事令人無法理解,不揭露帶來的神秘會製造恐慌。這句話可能讓你很恐慌:你用的「茉莉」香水,從來就沒有傷害到一朵茉莉花。假設真是如此,「誠實點」可能是前往純淨最佳的方向。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4.09)
+ read more

2019.03.06
防曬用品安全將有新規定
美國藥物管理局打算加緊防曬用品的安全規定 —
新的建議改善廣光譜(BROAD SPECTRUM)防曬和UVA保護。
今年2月21曰,美國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更新現有的防曬用品的規定。
在16種防曬用品的普通成分中,對胺苯甲酸(PABA:para-aminobenzoic
acid)和三乙醇胺水楊酸塩(trolamine
salicylate)並不安全或無效。只有氧化鋅(zinc
oxide)和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安全且有效,而其他12種普通成分的安全和效果目前仍未知。
為了確保防曬用品提供給消費者所期待的保護,FDA也建議防曬係數(SPF)15或更高也要提供廣光譜保護。廣光譜製品的防曬係數越高,防UVA的規模也增加了。
FDA所建議的一些增加防曬用品安全和效果的步驟包括:
1)限制防曬係數的標示最多60
2)新的測試標準以增進UVA和廣光譜防曬的保護
3)禁止在防曬用品中添加除蟲劑
4)
防曬噴劑需要有更多的評估,為了避免吸入時受到傷害
5)有效成分的標示要清楚易辨識,且標示在前方
6)對有效化學成分做安全測試
美國環境組織 (EWG-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指出,超過了40年,FDA終於嚴肅的採取行動敲定了規則,要求防曬用品公司製造安全有效的產品。EWG十年來致力於引起注意有關防曬用品中的二苯甲酮(oxybenzone),存在幾乎所有美國人的體內,也在母乳內偵測到,潛在的會干擾內分泌。現在FDA認知到這些需要關切的問題,將二苯甲酮和其他13個成分的使用,分類為無效且不安全。
EWG提供推薦200個防曬用品,有效成分的礦物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使人們可以選擇安全又有效的產品,不必因為新的規定就停止使用防曬製品。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02.2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