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比報導的更常見
2022.07.29
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比報導的更常見
2011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指出乳房植入物可能與罕見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ALCL)有關。根據後續相關研究,發生的時間約為植入後8 至 10 年。   ALCL是一種罕見的T細胞淋巴癌,可能出現在身體的許多部位,如:皮膚、乳房等。發生在乳房的ALCL,如果與乳房植入物有關就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罕見淋巴癌(BIA-ALCL)。   根據最新對美國國家癌症資料庫所做的研究顯示,BIA-ALCL 發生率大大高於先前的報導。   乳房ALCL發生率高出兩倍多 從 2008 年到 2018 年,原發性乳房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ALCL) 的發病率為每年8.1 /1 億人。該比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2012 年至 2018 年達到 14.5人 /1 億。相比之下,FDA 估計 2001 至 2007 年為 3人 /1 億。   研究者認為,已知絨毛面乳房植入物與BIA-ALCL有密切關聯,乳房 ALCL發病率上升很可能是反映美國BIA-ALCL病患增加,但也可能是其他種類的乳房淋巴癌發病率增加。   研究作者之一的Connor Kinslow醫學博士指出,以前的研究低估了使用乳房植入物後發生罕見癌症的風險。希望這些數據能夠將以前的研究納入背景,以提高對病例數量被低估的理解,以免繼續低估 BIA-ALCL 的發病率。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Deanna J. Attai 醫學博士指出,儘管「肯定令人擔憂」,但研究結果是來自於截至 2018 年的數據,即 Allergan 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在全球全面下架的前一年。由於所有國家資料庫都會晚了幾年,因此,現在要確定 BIA-ALCL 的發病率是否因產品下架而降低可能還為時過早。然而,由於 FDA 不建議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移除絨毛面植入物,因此使用該類型植入物的女性應該意識到先前對BIA-ALCL 風險的估計低於目前報告的風險。   在以前的研究中,風險估計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世界各地的不同政府的反應也大相徑庭。在澳洲,政府禁止了某些類型的絨毛面植入物。而在美國,則在所有植入物上貼上警示標籤。一些國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此,獲得更準確的風險估計將有助於政府決定應該如何應對。   此研究發表表於7月JAMA Oncology.     相關閱讀 台灣出現首例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 乳房植入物的成分可能導致人體細胞死亡 日韓出現BIA-ALCL 千名韓國女性將控告廠商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2.07.22)      
+ read more
如何最好對抗男性脫髮?
2022.02.18
如何最好對抗男性脫髮?
幾乎所有男性都看到他們的髮際線後退或出現禿頭。對於那些希望減緩脫髮速度的人來說,一項新的研究有助於找出效果最好生髮藥物。   該研究審查了之前的 23 個研究,對市面上生髮藥物的效力進行了排名。   專家表示,這份清單很有幫助。這些藥物 —新髮靈(成分Dutasteride)、柔沛(成分Finasteride)和落建生髮水(成分Minoxidi)— 已經被使用了很長時間,但關於它們在有效性上優劣比較的信息很少。   由於沒有直接比較這些藥物的試驗,這讓醫生們無法回答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 即哪種選擇最有效?這項新研究將有助於填補這一空白。   生髮藥物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治療藥物成份為Dutasteride,如:軟膠絲或新髮靈膠囊,劑量為每天 0.5 毫克。平均而言,使用六個月後,總頭髮數量增加最多。這意味著使用它的男人可以期待更多的頭髮出現在沒有的地方,儘管這只是小小的如「桃子絨毛」的頭髮。   其次是Finasteride的柔沛丸,每天服用 5 毫克,再加上相同劑量的口服minoxidi(落建)。   分析發現,給藥處方和劑量很重要。較低劑量的Finasteride(每天 1 毫克)排名第四,其次是minoxidi的兩種外用製劑,較高劑量(5%)的表現優於較低劑量(2%)。   墊底的是低劑量口服minoxidi,每天服用 0.25 毫克。   除了有效性,也要知道副作用!   Dutasteride可導致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和乳房脹痛,以及一種稱為直立性低血壓的低血壓。在極少數情況下,男性可能會發生需要就醫的藥物嚴重反應,包括皮膚脫皮、面部腫脹和呼吸困難。   Finasteride也可能降低性慾、無法勃起或引起乳房脹痛,但僅限於少數患者。   任何口服藥物都可能導致腹瀉或皮疹等問題,即使是局部使用minoxidil也有缺點:每天使用可能很麻煩,有時會刺激頭皮,導致頭皮或剝落。   #選擇適合的治療   男性需要與皮膚科醫生討論每種選擇的利弊。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脫髮患者最終需要綜合治療。   McMichael說,大多數情況下,治療的主軸是finasteride及外用minoxidil 5% 的組合,但添加一些藥物往往可使患者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這可能包括注入頭皮的低強度雷射或富含血小板的血漿(PRP)。該血漿取自患者自己的血液樣本。   其實,尋找最佳治療方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必須體認一個現實:通常,你不會用單一選項就能打出全壘打。建議尋求脫髮幫助的男性去看皮膚科醫生進行「全面檢查」。也就是說,部分原因是要找出是否存在導致脫髮的潛在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或營養問題。   研究結果於 2 月 2 日在線發表在JAMA Dermatology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2.10)      
+ read more
整容手術廣告18禁
2021.12.14
整容手術廣告18禁
英國廣告監督機構明年5月開始,整容手術的廣告禁止針對18歲以下的人。所有媒體吸引18歲以下的加大胸部和整鼻的廣告,不能再出現。包括直接針對18歲以下的電視節目和社交媒體。   法律已禁止不可對18歲以下做整容手術,但之前並未限制針對他們的廣告。   這個決定是經過諮詢 「廣告行銷委員會」 - 負責制定英國廣告規則的組織後做的決策。   提高標準   委員會指出:「有證據清楚地顯示兒童和年輕人容易受到身體形象的壓力。」   「考慮到廣告整容對兒童和年輕人的潛在傷害,如:身體形象的壓力和精神健康的議題,手術風險和潛在併發症。」   「再加上整容手術固有的風險,和其潛在對於仍掙扎於缺乏身體自信的年輕人的誘引,我們必須在行銷上將標準提高。」   禁令包括皮下填充劑,嫩膚治療如注射治療、化學換膚,以及雷射或光療,和牙齒美白產品。   今年英國的 「廣告標準局」 已經分別指名譴責社交媒體網紅和名流重覆破壞了廣告規則,強制他們撤下未清楚標明就是廣告的貼文。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1.11.25)      
+ read more
酷塑冷凍減脂可能一點都不酷 醫師沒有告訴你的事
2021.10.01
酷塑冷凍減脂可能一點都不酷 醫師沒有告訴你的事
近來醫美診所打著誘人的廣告:酷塑冷凍減脂不用動手術,35分鐘讓你輕鬆躺著享瘦。   但它沒有告訴你,這項療程使用的醫療器材仿單裡有這樣的說明:某些案例對此類治療可能效果不佳或完全無效、可能有反常性脂肪增生的副作用。   Linda Evangelista是1990年代的超級名模,她在鼎盛時期的名言是:「每天沒有1萬美元的代價我是不會起床的。」   最近,Evangelista現身透露,一項流行的醫美技術使她陷入了「自我厭惡的極點」,摧毀了她的生計,並因身體的變化讓她不想現身在人群之前。她正在訴訟,要求賠償5000萬美金。   這個流行的醫美技術稱為「冷凍脂肪分解」(Cryolipolysis),坊間稱為「酷塑冷凍減脂」(CoolSculpting),透過將脂肪細胞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來破壞它們,受損的細胞在幾週內會被身體會吸收,減少脂肪。   在冷凍溶脂出現之前,抽脂是去除多餘脂肪組織的唯一有效選擇。然而,抽脂是一種侵入性手術,並且存在與手術相關的風險。2007年出現了冷凍溶脂術,強調以非侵入性的技術來「塑身」。   這項技術是在觀察到兒童吸吮冰塊後臉頰脂肪減少後構思的,通常冷凍後脂肪細胞數量會減少。   酷塑減脂的風險:反常性脂肪增生 人們時常以為非侵入性手術會更安全、更有效。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報導,當 Evangelista接受冷凍溶脂時,她發生了一種副作用,即治療後的幾個月內脂肪不是減少而是增加,這被稱為反常性脂肪增生。這種併發症在男性身上更普遍,並且是使用舊版的醫療器材時更常見。製造商表示的發生率為4,000個週期中會有1個案例,但實際發生率可能更高,因為患者可能由於缺乏意識而沒有通報併發症。   不幸的是,Evangelista經歷的脂肪增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各家理論南轅北轍,從一些患者的脂肪細胞傾向於逆向操作,到由於神經或血液供應問題而意外刺激幹細胞都被提及。   塑身手術越來越受歡迎 塑身手術是美容醫學中發展最快的手術。身體上有許多區域的脂肪很難消除,如:腹部及大腿。於是非侵入手術的減脂方法很受歡迎,包括冷凍溶脂(酷塑)、超音波減脂(Vaser Shape和Liposonix)和電波減脂(Vanquish)。   自2015年以來,塑身治療的次數增加了68%。在塑身手術中,冷凍溶脂術佔所有塑身治療的45.7%。   非侵入性電波減脂也曾經有類似「反常性脂肪增加」的不良反應通報。   但是,超音波減脂還沒有出現類似副作用的報導。然而,脂肪細胞可能在這種療程後恢復生長,因此,脂肪只是暫時性的減少。   許多患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經歷了反常性脂肪增生,因為它發生得很慢,並且可能被體重增加所掩蓋,他們也可能認為只是治療無效,而沒發現是副作用。   在更明顯的情況下,人體被吸入冷凍裝置的區域在紅腫消退後會比治療開始前緩慢地擴大和突出,這種增長情況並不穩定,可能在幾個月內達到最大的尺寸,這取決於個人的身體脂肪含量。   對想要改變身材的人來說,什麼是需要注意的? 任何時候改變身體的平衡,都有可能產生新的問題,特別是在處理脂肪時。當患者在脂肪去除程序後增加體重時,脂肪在其他部位的增生會明顯地多於治療部位,這會產生不尋常的外觀。   在進行任何醫美手術時,充分了解情況並為意外結果做好準備是基本的,即使這種情況很少見。是的,當出現併發症時,恢復的路途可能很漫長。訣竅是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讓對外表的負面情緒凌駕於理性之上,要讓專業合格的臨床醫生來提供建議。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9.27)        
+ read more
臉部失去脂肪加速老化
2021.02.09
臉部失去脂肪加速老化
有很多人,一上年紀臉部的皮膚開始下垂,眼睛周遭、臉頰和下巴的組織也減少了。這是長年來不抵地心引力?還是脂肪流失了?   傳統上,我們認為下垂是因為臉部的柔軟組織終於屈服於地心引力。   脂肪部位及量的流失影響臉的老化 雖然這種臉部中間韌帶的減弱可能導致柔軟組織往下垂的説法沒錯,但最近的研究指出不同的看法,也許臉部老化的真正罪魁禍首是脂肪的流失,不論是靠近皮膚表面或更深層次的脂肪。   威斯康辛醫學院醫師Aaron Morgan和其同僚研究19個病人。他們都接受頭部的電腦掃描兩次,相隔至少10年。病人第一次掃描的平均年齡是46歲,第二次是57歲。電腦掃描是在測量臉部中間(眼睛和嘴巴之間)脂肪經年累月的改變。   研究發現雖然每個病人的掃描結果並不相同,但是,臉部中間地帶脂肪的流失是很淸楚地測量出來。從第一次掃描的臉部脂肪大約有46.5 cc到第二次的40.8 cc,大概少了12.2%。   然而每個減少的量因為臉部深度的不同而異。皮膚下表層的脂肪減少平均11.3%,臉部深層的脂肪減少平均18.4 %。   這些發現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支持臉部老化「組織流失」的理論,也有助於了解病人尋求臉部回春的特殊問題。Dr. Morgan指出:「特別是,我們認為深層臉部脂肪因為流失而失去了支撐皮下脂肪的功能,加深了鼻唇溝之間的皺紋。而皮下脂肪流失使臉頰看起來消瘦了。」   脂肪量流失的差異也可解釋和年齡相關的眼睛凹陷和下巴多肉。Dr. Morgan指出「臉部上方比較少脂肪,流失時更明顯,所以眼睛凹陷。相反地,當臉部中間其它地帶變化時,臉頰脂肪較少流失,所以顯得比較飽滿。」   研究證明隨著年齡,不只是組織鬆弛了,也有脂肪量的減少。 Dr. Morgan 希望這個研究可協助外科整型醫師,以更「自然」的方法做臉部的回春,將替換或重置臉部中間的脂肪,再造年輕的臉部。   這個研究發表在美國整型外科手術醫師學會的二月份期刊《整型重建手術》。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1.01.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乳房植入物的種類與乳癌預後有關嗎?
2020.11.05
乳房植入物的種類與乳癌預後有關嗎?
近幾年來,乳房植入物可能引發罕見癌症的議題持續在全球延燒,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對此進行探討。然而,植入物跟乳癌預後情況有無特殊關聯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卻始終沒有臨床研究回應這個疑問。最近,一項來自韓國的研究,試圖找出關聯。   這項研究顯示,進行乳房切除後使用植入物進行重建的患者,相較於使用光滑面植入物,使用絨毛面植入物者乳癌複發的狀況較多。   絨毛面植入物與乳癌復發有關? 這項回顧性分析了2011年至2016年間,於首爾三星醫療中心使用植入物進行重建手術的乳癌患者資料,共有650名患者,乳癌第一期和二期佔70-80%;約15%患者接受了放療、44%患者接受了化療,研究團隊對這些患者進行了至少2年的追蹤。   患者平均年齡為43.5歲,共使用了687件植入物,其中413例為絨毛面表面(60.1%)、274例為光滑表面(39.8%)。兩組的患者具有相似的特徵,包括腫瘤分期、放射治療率和化療率,主要針對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與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進行觀察,在研究期間總共有28例乳癌復發。   總體而言,所有患者的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為96.7%、5年無病生存率為95.2%。在調整變項後,使用絨毛面植入物患者之無病生存率明顯較低。而在乳癌第二期或第三期的病例中,絨毛面植入物使用者與乳癌復發的關聯更為明顯。ER陽性乳癌患者和浸潤性乳癌患者的無病生存率較低。在5年局部無復發生存率的部分,則無顯著差異。   這項研究揭示了使用絨毛面植入物進行乳房重建與乳癌復發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有必要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編譯來源:Med Page Today(2020.10.0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