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英國研究:女性的主題可鼓勵女孩學習科學
2011.02.18
英國研究:女性的主題可鼓勵女孩學習科學
統計學、物理學與資訊科技三項科學學科對一個國家的健全發展非常重要,但近來在英國學校選讀的學生卻愈來愈少,另外,長時間來女孩雖然在這些學科上表現出較低的興趣,但學科的實際表現卻與男孩一樣好,因此一項由盧森堡大學Sylvie Kerger教授發表於英國教育心理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研究則希望知道,讓這些學科與女孩們的關連性提高,是否會引起她們學習的興趣。 研究讓十四歲的134位男學生與160位女學生,完成一份測量他們是否有興趣的80個主題的問卷,舉例來說,為測量學生在物理方面的興趣,問了有關雷射功能的問題,在女性情境中的問題為「美容手術中雷射如何被使用」,男性情境中則為「雷射是如何讀取CD」,讓學生在不知道各個問題所歸類的科學學科的狀況下,填寫自己對各個問題的興趣程度。 結果發現將一些主題與概念以女性友善的方式(female friendly way)與情境呈現,確實會提高女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相反地男學生的興趣會因此降低,不過當中也並非所有女學生都一定對女性的題目感興趣,而男學生就一定對其抗拒。 因此Kerger教授認為,學校可以建立性別化的科學課程,同樣的科學概念以不同的主題作呈現,並讓每個學生可以依據自己興趣做出選擇,這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不僅增加女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也避免讓科學又落入性別刻版的傳統窠臼,尊重個別學生的差異性選擇。       資料來源:英國心理學社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 read more
男醫師起薪大於女醫師
2011.02.08
男醫師起薪大於女醫師
一份新的美國研究發現,2008年女性醫生的平均起薪為16,918美元,比男醫生來的少,且此落差比1999年的3,600美元還要嚴重。 這個研究調查在擁有較多住院系統與住院醫師的紐約州,取樣共4,918位男醫生與3,315位女醫生。發現1999年新進男女醫生的起薪落差達12.5%,在2008年則上昇擴大至將近17%。 根據報告,在近乎所有醫療專業領域中,女性醫生都領到較低的起薪,例如:女心臟外科醫生(27,103美元)、女耳鼻喉科醫生(32,207美元)與女肺部疾病專科醫生(44,320美元)皆低於她們的男性同業。 這個刊登於二月的健康事務期刊(Health Affairs)的發現非常重要,因為在這接下來這十年的一開始,近乎一半的美國醫學生是女性,預期她們將占所有職業醫生的三分之一。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公衛教授Anthony Lo Sasso提到,傳統上女人在第一線選擇薪資較低或少工時的工作,所以她們領取低薪資並不足為奇。然而,當我們解釋專業、工時與其他因素問題時,我們仍然會發現起薪的性別差異還是存在。 Lo Sasso教授推測,起薪的性別差異也許與女醫師會提出較大的彈性與家庭友善福利的協商,譬如在特定時間後無法待命。因此生活型態將對新進醫師來說愈形重要,特別是女人會較想在她們的醫療志業中取得一個生活型態的平衡。 資料來源:健康事務期刊(Health Affairs)    
+ read more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2011.01.14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多發性硬化症(MS)常被視為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疾病,但其實100年前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在男女身上的機率其實是相等的,直到現在,各個國家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男女比卻幾乎都是2:1,一位研究者Ebers所分析的2100多個多發性硬化症個案中,甚至高達73%的患者都是女性。 一直以來多發性硬化症都被認為與MHC基因有關,但為何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卻一直是個謎。曾經有人認為這與X染色體上的基因有關,但現在已排除這個說法。一項發表在神經學(Neruology)的研究發現,原因可能是在於一個叫做HLA-DRB1*15基因。但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也是造成男女比差異的主因。 研究發現,旁系血親之間傳播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高於直系血親。核心家庭傳播HLA-DRB1*15基因的勝算比是2.12,旁系則是3.35。此外,無論是何種家庭,當親屬間雙方皆為女性時傳播的機率最高。 科學家認為,這些可被環境因子影響且會遺傳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可能就是造成這些情形的表現基因標記(epigenetic mark)。但目前此說法仍缺乏實驗數據的證實。 資料來源:Neruology    
+ read more
BMI值太低也有健康風險
2010.12.22
BMI值太低也有健康風險
最近一份大型的分析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在標準範圍以外的族群,整體死亡風險相對較高;這篇研究所定義的「標準範圍」指的是BMI值介於20-24.9間。 這份研究包含19份從1970年以來的世代研究,平均追蹤了十年的時間,所分析的資料將近150萬筆。結果發現:BMI值在18.5-19.9的族群死亡的危險比是1.14,在25-29.9的族群是1.13;且死亡風險會隨著BMI值的兩極增加,BMI值介於15-18.4的族群死亡率比平均值高47%,介於40-49.9的族群則高151%。 研究人員也進行多項死亡原因的交叉分析,結果發現BMI值小於20的族群,癌症死亡率沒有特別高,但BMI值大於27.5的話,癌症風險就會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及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幾乎是BMI值過高的族群的主要死因,且BMI值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就越高(註一);此外,BMI值小於18.5的族群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比較高。 研究人員指出,過瘦的族群死亡風險增加有可能是因為過瘦本身肇因於潛在的疾病;此外,死亡風險和身體活動量也有相關性,過瘦的族群如果是「結實的瘦」,比不運動的瘦子相對健康許多,死亡風險也就比較低。 註一: BMI值介於27.5 - 29.9,危險比為1.52 BMI值介於30.0 - 34.9,危險比為2.04 BMI值介於35.0 - 39.9,危險比為3.05 BMI值介於40.0 - 49.9,危險比為4.42 台灣衛生署BMI值標準: 過輕:BMI<18.5 正常:18.5≦BMI<24 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以性別為由幫孕婦墮胎違反醫師法
2010.12.20
以性別為由幫孕婦墮胎違反醫師法
華人有生男傳宗接代觀念,但衛生署預告訂定,若醫師僅以胎兒性別為由,幫孕婦做人工流產,違反醫師法。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昨日指出,醫師違反前述主管機關禁止的行為,可處新台幣10萬到50萬罰鍰,最重廢止醫師證書。 為杜絕新生兒只因性別,就遭剝奪生命權,衛生署分別在89年、95年三申五令,發文或函釋規範醫院、醫師不能做非性聯遺傳疾病診斷的性別鑑定,也不得應病人要求進行產前性別篩檢。為使法令更清楚、明療,衛署修法預告訂定醫師違法幫孕婦做胎兒性別篩檢,甚至墮胎,將違反醫師法。 衛生署近日預告訂定「醫師執行非性聯遺傳疾病診斷所施行產前性別篩選之處置,或僅以胎兒性別差異為由進行之人工流產等行為,為醫師法第二十八條之四第一款規定不得從事之醫療行為」。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 read more
腦震盪的症狀可能有性別差異
2010.12.10
腦震盪的症狀可能有性別差異
在美國中學校園裡,每年有超過六萬位運動員的腦部受到傷害,雖然男性參與運動的人數較多,但是女性因運動導致腦震盪的比例卻比較高。最近一份研究發現,青少年和青少女發生腦震盪時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青少年比較可能出現失憶、迷失方向感的症狀,青少女則較常出現嗜睡、睏倦、對聲音敏感的現象。 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個記錄有關中學生運動傷害的資料庫,檢視2005-2006以及2006-2007年間九項運動(籃球、壘球、棒球、足球、摔角等)所造成的腦震盪,並且針對資料庫中所記錄的症狀、復原時間等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這兩個學年最常回報的症狀是「頭痛」,這個部分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但是,第一年有13%的男性回報有迷失方向感的症狀,相較於女性只有6%;有9%的男性有失憶的狀況,女性只有3%。而在第二年,男性在上述兩個症狀的發生率仍舊高於女性,不過有31%的女性出現睏倦的現象,男性則是有20%;另外有14%的女性對聲音感到敏感,男性只有5%。 這項研究顯示女性發生腦震盪時常會被忽視,因為像睏倦、對聲音敏感這些症狀很可能在評估是否發生腦震盪時就被忽略,或者可能被認為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也有一些限制,例如:這個系統無法解釋受傷的過程。雖然這份研究的發現還不具最後的結論性,不過不論是教練、家長、運動員、醫師對腦震盪的徵狀都應該要很敏感,而且應該認知到男性和女性所表現出的症狀很可能是不同的。 未來的研究也應該在運動傷害的性別差異上多所著墨,像這次研究的初步分析就發現,男性足球員較容易在正面臉受傷,女性橄欖球員或是籃球員則較容易在頭的側面受到撞擊。 資料來源:運動訓練期刊(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