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2010.02.23
荷爾蒙療法與肺癌、氣喘的相關性
根據最近一份新的研究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會增加肺癌的風險,而肺癌風險增加的程度隨著用藥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且用藥時間與肺癌的期程也有相關性。 這份研究分析的是Vitamins and Lifestyle (VITAL) Study的數據資料,這份研究屬於前瞻性世代研究,總共包括36,588位50-76歲的婦女,追蹤期為六年,最後有344位婦女罹患肺癌。研究人員計算肺癌與各式荷爾蒙療法的風險機率,結果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超過十年所增加的風險最大,最高有可能增加50%的風險,且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和肺癌晚期的診斷率有相關性;此外,研究亦發現單獨使用雌激素並不影響肺癌風險,抽煙與否、與肺癌的種類都不影響復合式荷爾蒙療法與肺癌風險的相關性。 另外一份有關荷爾蒙療法的大型前瞻性觀察研究則發現不同的面向。這份研究包含98,995位60-85歲的法國婦女,參與者每隔兩年需完成一份有關其醫療史、更年期狀態、生活形態等的問卷。結果發現單獨使用雌激素會增加氣喘的風險,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雌激素的婦女罹患氣喘的風險較一般婦女高54%,且對不吸煙的婦女和有過敏疾病的婦女來說,增加的風險甚至更高,分別為80%與84%。而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則與氣喘沒有相關性。 資料來源:臨床種留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胸腔期刊(Thorax)    
+ read more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2010.02.11
Tamoxifen與部分抗憂鬱藥並用會提高死亡率
最近一份有關乳癌病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同時使用tamoxifen和抗憂鬱藥物paroxetine(商品名:Paxil)會明顯增加乳癌的死亡率。增加的風險會隨著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改變,最高會增加91%的風險。但是,女性如果和其他種抗憂鬱藥物(包括其他「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藥物)同時使用,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 乳癌病人在服用tamoxifen之後,人體內的CYP2D6酵素(cytochrome P450 2D6)會將tamoxifen轉化為endoxifen;然而,paroxetine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使轉化無法完成。Paroxetine並非唯一一個乳癌病人使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藥物,但卻會抑制CYP2D6酵素。不過究竟抑制CYP2D6酵素會不會影響乳癌治療的結果目前則還不確定。 為了要釐清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蒐集了24,430位乳癌病人的用藥資料,病人的年齡為66歲以上,用藥期間為1993-2005年,其中有7,500位病人同時在使用抗憂鬱藥物。經過比對和篩選之後,研究人員將目標族群鎖定在2,430位同時使用tamoxifen和paroxetine的病人。研究平均追蹤了2.38年,最後有1,074位病人死亡,其中374位死於乳癌。 研究分析發現,所有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藥物裡,只有paroxetine會增加乳癌的死亡率,且風險會隨著用藥時間而增加;在tamoxifen的療程中有25%、50%、75%的時間同時使用Paroxetine的話,乳癌的死亡率分別會增加24%、54%、91%。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清楚、明確的顯示,使用tamoxifen的乳癌病人應該避免使用會抑制CYP2D6酵素的抗憂鬱藥物,例如:paroxetine、fluoxetine;醫師應該以其他藥物替代。已經在使用此類抗憂鬱藥物的病人,醫師應該考慮更換藥物;但突然中止使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影響風險,因此,應該循序漸進的更換藥物。 資料來源:BMJ online    
+ read more
基因可以申請專利嗎?
2010.02.09
基因可以申請專利嗎?
美國聯邦法院上個星期舉行了一場聽證會,討論人類的基因是否可以申請專利。這場訴訟案挑戰了美國政府賦予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Myriad Genetics Inc)BRCA1、BRCA2基因專利的權利。研究已經發現BRCA1、BRCA2這兩種基因若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而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發展了一種基因檢測的方式,只要透過血液檢查就可以測出BRCA的基因是否突變。 這場聽證會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公共專利基金會(Public Patent Foundation)代表美國醫學遺傳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分子疾病協會(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及十餘位個人提出訴訟;被告則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專利商標事務所(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猶他大學的研究基金會(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約二十位的原告中,其中一位是43歲的婦女Lisbeth Ceriani,Ceriani的醫生在診斷過後建議她進行BRCA的基因檢測,但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卻拒絕進行Ceriani的檢測工作,因為他們不接受Ceriani的保險;且自從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相關的專利權之後,只有該公司得以進行BRCA基因的檢測;最後Ceriani只好放棄進行檢測。 這場訴訟的重點在於原告針對該公司的權利提出質疑,認為「自然存在的東西」不能申請專利。這場聽證會達成幾點共識:一、新研發的藥物、治療、醫療器材、甚至特定DNA的定序方法等,都可以申請專利。二、專利法禁止任何的自然現象與自然產物申請專利,因為這些產品並非由人類所發明。此外,雙方也都同意人體內的DNA屬於自然產物,因此,不能申請專利。但是,被告主張「將BRCA基因從DNA中分離的過程」和「基因突變與癌症的相關性」都是可以申請專利的。 原告駁斥這樣的說法,認為人類的基因是被「發現」、而不是被「發明」;不論基因分離的過程多麼複雜、精密,都不會改變DNA的結構,因此,基因本質上仍屬於自然產物,且基因突變也屬於自然現象,不得申請專利。 原告也表示,政府一開始就讓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基因相關的專利權就已經違反美國憲法,因為基因的專利讓其他學者不得從事與該基因相關的研究,也就是說基因的專利權不但對科學研究沒有助益,反而阻礙了相關領域的發展;例如,在政府核准BRCA的專利權之前,許多研究人員都從事BRCA的相關研究,但是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取得專利權之後,除了該公司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進行相關研究。對婦女健康來說,原本有許多研究人員或臨床醫師可以進行BRCA的檢測,讓婦女知道檢驗結果,但是,因為專利權的關係,他們被禁止做相關的檢測。 麥利亞德基因科技公司則辯稱,對從事BRCA基因和相關檢測的研究人員來說,專利權是必要的基礎,若禁止相關的專利權,整個生物科技產業的研發工作將會瓦解。 這起訴訟的裁決將會在幾個月後出爐。目前大約有20%的人類基因已被取得專利,而這場訴訟的結果將可能在基因研究的領域帶來重大的改變。    
+ read more
醫藥研究者與藥廠關係不單純
2010.01.22
醫藥研究者與藥廠關係不單純
在癌症研究裡,設計臨床試驗、分析、解釋數據資料、提供研究報告草稿等屬於重要的研究工作,因為這些工作都足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讀和呈現,而招募參與者、蒐集數據資料等則屬於次要的研究工作。最近有一篇研究發現,負責這些重要工作的研究人員和藥廠有金錢利益關係的比率較高。 研究人員蒐集了2006年1月到2007年6月間所發表的235篇藥物試驗報告,這些研究都刊登於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所發行的期刊中。研究結果發現,64%的作者表示從事至少一項的重要研究工作,而有29%的作者表示至少與一家廠商有金錢利益關係。此外,研究也發現負責重要工作的研究人員和藥廠有金錢利益關係的比率比一般研究者高出4.3倍,而且此現象在非藥廠資助的研究中也有發現,雖然在藥廠資助的研究中仍較嚴重。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並非各式的研究者和藥廠有利益關係的比率都一樣高,藥廠通常傾向與涉入較深的研究者建立關係,如此才能對研究的設計、執行與詮釋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醫藥研究裡客觀性與中立性的問題可能比預期的嚴重。 美國醫療協會(Institute of Medicine)在去年就發佈了一份報告,闡明有關利益迴避的原則,例如:醫師應該自動拒絕或迴避藥廠邀請的飯局或贈送的試藥,也應該完全公開研究經費的來源。但是,儘管如此,醫師與藥廠間的財務利害關係仍舊非常普遍。 美國加州大學專攻醫學倫理的Bernard Lo教授表示,醫師或研究者與藥廠的利益關係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種特別為人詬病的就是擔任藥廠的諮詢講師,通常這些講師的演講內容、投影片等都是由藥廠所提供,而非由講師獨立作業。此外,利益關係中最值得注意的關鍵就是「金額的高低」,若一位醫師每年可以從特定藥廠獲利幾千元,其客觀性或許還可以討論;但若是獲利幾萬元,其客觀性就令人非常質疑,但是這些資訊通常卻不會公開。 資料來源: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
脂肪可能促進青少女骨質健康
2010.01.18
脂肪可能促進青少女骨質健康
青少女的成長過程中,脂肪對於骨質密度的發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研究發現如果女性在青春期發育時體內的脂肪不足的話,有可能會增加日後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這份研究測量了4,005位青少女與青少年的皮質骨量(cortical bone mass),參與者的平均年齡是15.5歲。研究結果發現脂肪重量對骨質密度有絕對性的影響,特別是在青少女的骨質健康上,脂肪對青少女骨質密度的影響比青少年高70%。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也發現脂肪對骨質的影響,在青少年和青少女身上是不一樣的。青少女的脂肪和皮質骨量成正比,也就是脂肪較高的青少女,皮質骨量也較高;但是,青少年的狀況卻是相反的,越精瘦的青少年,皮質骨量越高。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照顧者與失智患者的溝通策略
2009.12.25
照顧者與失智患者的溝通策略
照顧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型式的失智患者,已逐漸成為許多家庭必須面對的挑戰。這挑戰不只是針對病人本身,對愛他們的家人來說亦是。照顧失智症患者不僅是看顧失智病人,更需要處理失智對腦部功能、記憶、情緒、健康、特定技能,如駕車等的影響。   由於伴侶關係間的特殊情感,他們通常不會把需照顧的失智伴侶送到護理之家,而是盡可能地讓伴侶留在家中;因此,許多失智症患者的照顧工作是由配偶自行擔負,但是每天24小時的照護責任,讓照顧者與失智配偶間的溝通成為特別困難的議題。近日研究發現,失智症病患與照顧者之間的溝通障礙,可能會引發或加深失智症病患的問題行為,像是躁動不安、侵犯他人等,而這些行為都會成為照顧者在照護上沈重的壓力。   為了辨識照顧者用來解決溝通障礙的策略,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工作系Savundranayagam助理教授針對有長久、穩定關係的失智症伴侶進行一項研究。初步發現溝通障礙可能源自照顧者使用了沒有效用的溝通策略,因為照顧者誤認為那樣的溝通策略會有幫助。例如:照顧者可能認為放慢講話速度,會使失智患者更容易理解他的意思;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失智症患者無法記住過長的句子,因此照顧者講完一句話之前,失智患者常已經忘記句子的開頭講了什麼。也就是說當照顧者發現原先的互動模式失靈,而採用新的溝通策略時,可能會奏效,也可能反而造成更多問題。   此研究計畫中,有一部分是研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日常活動及溝通模式。研究者讓失智患者及照顧者填寫問卷,並用錄影機拍下夫妻在家互動的情況。研究團隊在觀看互動的影片後,將內容轉錄、編碼成容易分析的材料,再分類出照顧者用來解決誤解的溝通策略。   研究主持人說明,計畫的下一步是評估照顧者使用的溝通策略,是造成惡化或是解決溝通問題?研究團隊也會調查在預測問題行為及照顧者的壓力上,這些溝通策略扮演了什麼角色。有時照護者可以處理失智伴侶的問題行為,並且不會因此感到沮喪,然而有時候照護者的評估並不正確,此時表示有必要介入並提供協助,而此研究的目標正是介入以提供協助。    
+ read more